初夏時節,我和阿春,兩個弱女子,穿著軟底涼拖鞋,帶著太陽鏡,背著簡單的行囊,從西安坐火車出發,對照著從網上下載的地圖和資料,邊走邊問,輕松走遍了江西婺源的東西南北。
西安沒有直達婺源的火車,我們坐火車硬臥到南昌,轉乘到景德鎮的長途汽車,夜宿景德鎮。次日一早,看過瓷器,乘中巴車由西線進入婺源,2元路費便到達鴛鴦湖的所在地富春鎮。鴛鴦湖是亞洲最大的野生鴛鴦越冬棲息地。正午時分,我們花枝招展地走在烈日下空無一人的馬路上,景區管理者贊賞我們勇氣可加。
從鴛鴦湖包車到坑頭,看到這個千年古村落多有破敗之感,但小橋流水的格局依然清新怡人。從坑頭去南線的文公山路過一片茶園,氣氛靜美,我們停下來拍照。公路兩邊是魚塘、梯田,水邊是茂林修竹,茶園鋪展在稍高的坡上,微風拂過,綠意微熏,水起漣漪,像俄羅斯畫家列維坦的油畫。到了文公山已是日暮時分,園區發給我們人手一把蒲扇,踏著千年驛道拾級而上,耳邊是園區關於朱熹故裡的解說。越往上走,太極列陣的參天古杉越多,又大又密的蚊子撲面而來,眼睛、鼻子、嘴,無孔不入,扇子一刻都不能停,奇怪的是,它們並不咬人。當夜,我們北上住到婺源縣城。
第三天,我們開始游覽東線的李坑、汪口、江灣、曉起。李坑是完美的小橋流水人家的古鎮格局,許多臨河的老屋都成為商業化的店鋪。汪口的俞氏宗祠木雕堪稱絕唱,因為臨著大河通風好,又是銀杏木和香樟木做梁,300年來,沒結蛛網,巋然矗立。曉起民居裡的古董店最多,因為婺源是詩書禮儀之鄉,歙硯、徽墨、刺繡等“老東西”均表現出濃濃的書卷氣。
第四天,我們從婺源縣城向北線進發,參觀了全國唯一的縣級國家重點博物館——婺源博物館和儒商第一村——思溪延村。第五天,去了大障山臥龍谷、靈岩洞、大理坑。也許是看慣了秦嶺,不覺大鄣山的奇特。可是靈岩洞的地下深水涵洞和“妙筆生花”、“金山銀山”等鐘乳石群,著實充滿著魔幻色彩。理坑是一個北宋時期的八卦布局村,裡面的雲溪別墅建築依然精美別致,屋後的花園綠竹成蔭,石桌石凳石子小徑,給人感覺仿佛主人剛去沏茶,一會兒就會回來。第六天,我們到了清華鎮的宋代廊橋——彩虹橋,在那裡流連戲水,下午去了嚴田古村,拜訪一棵1500年樹齡的香樟樹。
第六天傍晚,我們從婺源坐汽車到達九江,入住悠然快捷酒店,干淨舒適。次日,看過了廬山真面目後,從廬山火車站踏上歸途。

(wy)
婺源攝影地點大全http://www.wuyuan168.com/html/shipinpaide/200904/19-4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