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須峽谷太湖源頭看漁歌唱晚,聽槳輕浩風。幾年前蕩舟太湖時,曾發思源之幽思,後聽文友說起,太湖之源在浙西天目山麓。心儀久焉,去一趟龍須峽便成了一種奢望。
這次得以成行,借了生態筆會的光,接到通知起便開始激動起來,同行都為筆友,自然有頗多感興趣的話題。閑聊中才知龍須峽還有不少別名,如“小九寨溝”、“太湖源”、“生態溝”、“猢猻溝”等等,這些稱謂對於久居喧囂都市的我來說,無疑是閃爍著誘惑的。途中興致也就愈行愈濃,口若懸河,目顧四窗。車入臨目,窗外秀色足以養目了。青山是一座一座撲面,碧水是一彎一彎甩後,這裡的風不僅是涼的,而且更是綠的,隨意向空中抓一把,指間都會源源不絕地流出這種生命的色彩來,還有阡陌中的翠竹,還有坡地上的油菜,還有披春綻放的紅杜鵑。景區未進,睫毛上早已掛滿了串串驚喜。
幾個拐彎之後,是幾幢頗具特色的建築,土瓦紅柱,木壁翹檐,太湖源景區到了。站在門樓前,四周群峰合翠,清流如歌,百鳥啼春,天清氣朗。煙波浩淼、浮光耀金的太湖,其源頭竟藏於這崇山峻嶺之間,多少有點意外了。正值周末,這裡游人如織,各式車輛排成長龍。我悄悄留意了一下車牌,以江蘇、上海為多,這應在情理之中,常飲太湖水,難忘太湖源。
太湖源景區為十裡峽谷,沿溪溯上,峰回路轉,曲徑通幽。我們完全被時刻都在變幻著的景色魅惑了。谷底卵石成流,山泉淙淙,兩岸則群峰環峙,植被茂密。龍須壁、千仞崖、醉花瀑、競跳石、仙人台等景點次第綻現,因各人審美情趣差異,幻變出百姿千態。有威嚴的、猙獰的、奇特的、突兀的;有的如刀劍、有的如斧鉞、有的如石筍、有的如蓮花、有的如怪獸、有的如巨人,爭奇鬥艷,氣像萬千。
在這些峭壁之上,叢生的龍須仙草悠飄如拂,展示著生命的力量。每當我們轉過一彎峰壁或者一道山壑時,前面立即又會有一幅迥然不同的美妙景像進入眼簾,人的興奮情緒始終被提著,於是山不在高了,路不見長了。難怪游伴嬉言,這次旅行最忙的不是雙腳而是眼睛,最動情的不是天空而是心靈。
在峽谷之中,泉是這裡的主角,這裡的精靈。或躺或衝,或摸或濺,瀑澗飛跌,碧潭環串。可以說,這源頭之水一出世便富有了這般倔強和義無反顧,即便艱難如疊,也一笑以赴之。越千山過萬壑,奔流不息,它們只守望一個信念,那就是:成就太湖的偉大和精神。據導游小姐介紹,這太湖水源出自主峰馬尖崗,水質清洌甘甜,富有多種礦物質,掬水而飲,心曠怡神。景區十分注重水源的保護,要求游客只留下腳印,只帶走倩影,這是一種責任,更是對天人合一生態理念最本質最切膚的一種肯定。在千仞崖我聽無錫一位游客說:太湖源頭能保護得這麼好,實在是一種安慰。
從十裡峽谷出來,臨風而立,我的心靈久久沉湎於這種出神入化、青光四溢所給予的亢奮之中,全身透明一般,這種享受是太湖源的恩賜,是自然對於人類文明的回報。我們有福了。
太湖源呵,你是靈魂刻骨銘心的記錄和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