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游西安--(二)

作者: 寒羽良2008392776

導讀終於,采購的人員都到齊了,飢腸轆轆的我們終於來到一家旅游團定點的飯館,一系列團餐,還有陝西特色的“biang biang”(字庫中沒有,筆畫很多的一個字)面,褲腰帶一樣寬的面條,比較有嚼頭,感覺湯是用西紅柿和蔥花熗鍋制成的。上菜極慢,我們加的水煮牛肉到最後一個人最後一口飯時才有服務員匆匆端上來!下午,到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參觀。門票比較貴,90大元 ...

終於,采購的人員都到齊了,飢腸轆轆的我們終於來到一家旅游團定點的飯館,一系列團餐,還有陝西特色的“biang biang”(字庫中沒有,筆畫很多的一個字)面,褲腰帶一樣寬的面條,比較有嚼頭,感覺湯是用西紅柿和蔥花熗鍋制成的。上菜極慢,我們加的水煮牛肉到最後一個人最後一口飯時才有服務員匆匆端上來!下午,到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參觀。門票比較貴,90大元一張票,不過老人、現役軍人等可以優惠,有相關證件的一定要帶齊。此外,有一些人一般會讓大家買坐電瓶車的票,但實際上有等電瓶車的時間基本上也走到了。到了裡面又由博物館內的導游給我們做講解。進了一號坑,果然是氣勢恢宏,感覺真是始皇帝的大手筆,兵馬俑整齊劃一,面貌神態逼真。由於沒到考古人員的工作時間,在開掘現場沒有看見挖掘工作,只有一些工具和電扇,我們便被導游帶走了,比較可惜… …等幾個館都參觀完了,導游又給大家挖坑了:西安的風水、飲食習慣、風土人情、土特產以及墨玉、芙蓉玉… …又幫大家點評了一下地陪帶領大家買的玉器。接下來帶大家到博物館內的商店“參觀”了一下玉器(具體內容略)。呵呵!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介紹該館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臨潼縣城東,南倚驪山,北臨渭水,氣勢宏偉,是全國重點的文物保護單位。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東發現三個大型陪葬的兵馬俑坑,並相繼進行發掘和建館保護。三個坑成品字形,總面積22780平方米,坑內置放與真人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共約7400余件。三個坑分別定名為一、二、三號兵馬俑坑。一號坑最大,坑深5米,面積14260平方米,坑內有6000余陶人陶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環形方陣。坑東端有三列橫排武士俑,手執弓弩類遠射兵器,似為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手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在11個過洞裡排列成38路縱隊。南北兩翼的後衛部隊。二號兵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積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東,由騎兵、步兵、弩兵和戰車混合編組的大型軍陣。大致可分為弩兵俑方陣,駟馬戰車方陣,車步、騎兵俑混合長方陣,騎兵俑方陣四個相對獨立的單元。共有陶俑陶馬1300余件,戰車80多輛,並有大量金屬兵器。三號兵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積約520平方米,它與一、二號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似為統師三軍的指揮部,出土68個陶俑和4 馬1 車。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