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隨筆(七)——尋找陽朔美食

作者: JBQ

導讀一游二食,是驢友們出行的兩個要點,我等俗客自然無法脫俗,何況陽朔美食確實名聲在外。關於陽朔美食,網上驢友們已經有了很多精彩的評述,我就不狗尾續貂了。在此只想寫三點感受,作為給後來驢友的參考。一、陽朔啤酒魚幾乎每個驢友的游記中,都會談到陽朔的啤酒魚。其內容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說毛骨魚或劍骨魚多麼多麼香嫩可口,二是說誰家的啤酒魚好吃。 ...

一游二食,是驢友們出行的兩個要點,我等俗客自然無法脫俗,何況陽朔美食確實名聲在外。關於陽朔美食,網上驢友們已經有了很多精彩的評述,我就不狗尾續貂了。在此只想寫三點感受,作為給後來驢友的參考。一、陽朔啤酒魚幾乎每個驢友的游記中,都會談到陽朔的啤酒魚。其內容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說毛骨魚或劍骨魚多麼多麼香嫩可口,二是說誰家的啤酒魚好吃。而我想說的是另外兩點,一是我覺得吃陽朔啤酒魚,最好吃、最經典的還是吃帶鱗的鯉魚。二是陽朔的商家也不免店大欺客,沒有必要“唯名是圖”。來陽朔前我也與很多驢友一樣,認真地做了很多功課,基本上對陽朔的各種美食爛熟於胸。在網上驢友的游記攻略中看過最多的自然是陽朔啤酒魚。來到陽朔後的第一個晚上,我們一家就迫不及待的來到西街口一間名氣很大的、曾經上過央視的餐館,坐下後拿起菜單點了一份網上驢友們給予了很高贊譽的啤酒毛骨魚。毛骨魚肉質鮮嫩,入口的感覺也很好,再加上這間餐館廚師手藝也不同尋常,這絕對是一道美味佳肴。在陽朔呆了五、六天後,與客棧的伙計已經很熟了。一次偶爾與客棧的伙計聊天時,他問我是否吃過啤酒魚,我說當然吃過了。他又問我,吃過什麼魚,我說是毛骨魚。他哈哈笑了。我問他是不是價格更貴的劍骨魚更好吃,他說不是。真正的劍骨魚在陽朔縣城的餐館裡很少見到的,如果運氣好的話可以在江邊的農家飯莊裡吃到。而在縣城裡最該品嘗、最地道的還是用最廉價的鯉魚做的啤酒魚,而且要帶鱗下油鍋,炸得酥脆後調味、裝盤、上桌。但是很多餐館因為用鯉魚做利潤不高,都不建議食客吃鯉魚。聽了客棧伙計的建議後,我們當天晚上來到了陽朔名氣最大的謝大姐家,在我告訴服務員我要吃用鯉魚做的啤酒魚後,服務員的表情好像有了變化。我問服務員我們一家三口想要一條三斤以下的鯉魚,她帶我們到了後廚的魚池。我一看,全是五六斤重的大鯉魚。我問有沒有小一點的,得到的是答復是你們人少,可以吃毛骨魚啊。聽到這話,我轉身就走了。來到隔壁的另一家被網友給予了較高評價的餐館(版主建議我要避免有刻意給商家做托的嫌疑,我覺得有道理。所以我只談該吃什麼,至於在哪裡吃,反正啤酒魚餐館在陽朔縣城裡滿大街都是,我就不寫餐館名字了,不同消費水准的驢友們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我進門就問有沒有小一點的鯉魚,服務員帶我到魚池邊一看,說三斤以內的鯉魚賣完了,不過別著急,可以馬上從別的店要一條。過了不到兩分鐘,服務員從馬路對面拎著一條歡蹦亂跳的鯉魚過來了,上稱一約分量,二斤二兩,正合適。陽朔人吃鯉魚做的啤酒魚,特別愛吃酥軟的魚鱗,我嘗了一下,魚鱗的味道確實非常好。回到客棧後,我又與客棧伙計聊起了吃鯉魚的感受。了解到陽朔正宗的啤酒魚原本就是鯉魚做的,正如傳統的重慶水煮魚就應該是草魚做的一樣。後來由於利益驅使,以及為了迎合各地不同口味游客的需求,各商家才向散客主打價格更高的毛骨魚和劍骨魚,鯉魚反而成為了次要角色。二、尋找陽朔人食坊來陽朔之前,在一篇驢友的游記中,看到他極力推崇的一間很多陽朔當地人經常光顧的,叫做“陽朔人食坊”的餐館。其中特別談到了該餐館的酸筍魚頭、三杯雞、琵琶鴨和桂花酒。看這篇游記時,我就滿口生涎,來到陽朔後,就計劃要去那裡飽餐一頓。前天(7月17日)上午閑來無事,11點多就在街上找這間餐館。按照網上驢友游記中寫明的地址,應該是在桂花街上紅星特快的對面。但我們一家三口把桂花街來回走了兩趟,也沒有找到。問了一些人,也沒有問出個結果。後來終於打聽到了,原來驢友寫得地址沒錯,就是在桂花路上紅星特快的對面。我們沒找到的原因一是它在二層,招牌也是在一樓的重慶江湖菜的招牌之上,所以不太顯眼;二是因為商標注冊的原因,這間餐館的名稱已經改為了“陽朔仔食坊”。至於菜品口味、質量如何,我認為確實不錯。三、陽朔的斑魚火鍋在陽朔住的七天中,令我感到最可口,給我留下最深印像的就是斑魚火鍋。來之前,我在網上看到過一位驢友在游記中介紹過在加油站附近,龍岳路上的肥仔斑魚火鍋。7月13日我們從漓江漂流回來後,就想去品嘗一下。一查地圖,感覺距離我們住的客棧有點遠,就隨口問了一下客棧的小黃掌櫃,被告知在桂花路上,就有一間叫做富貴樓的斑魚火鍋店。我們沿著桂花路走了幾分鐘,在桂花路和城中路的交叉路口處就找到了富貴樓。富貴樓一層賣的是匹薩西餐和冰激凌,二層是吃斑魚火鍋的地方。

我們進去點了一條兩斤半的斑魚,入鍋涮一下後放進嘴一嘗,味道還真的很好。其實所謂的斑魚,就是我們在北京也能吃到的黑魚,南方有些地方稱其為財魚,其本身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但經過廚師的巧手後,魚肉就變成為2、3毫米的薄片,放入火鍋後瞬間即熟,這還是很神奇的。我以前在廣東住過多年,品嘗過多家食肆烹制的魚生、魚片,但很少見到把魚片加工到如此精薄透明的程度。當然,吸引我的絕不只是它的神奇,斑魚入鍋即熟,入口即化的鮮嫩,調味料的鮮美,讓我回味無窮。這間餐館也成了我在陽朔七天中,唯一一間兩次光顧的餐館。後來的幾天中,我也曾騎車去過網上驢友推薦的,位於龍岳路上的肥仔店。但一是他們好像已經改行做漓江清水魚了,二是就餐環境和衛生條件不合老婆的要求,所以我們沒有在那裡就餐。總之,陽朔的美食還是很豐盛的,無論南北西東,無論亞非美歐,無論貧賤富貴,都能夠在這裡找到符合自己的美味佳肴,只要你肯用心去找。

7月19日寫於北京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