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谷、九龍峽

作者: cits4105

導讀梅雨季節剛過,杭州的氣溫已經升到了36度,又到了暑期安吉避暑游的日子。七月的第一個周六的早晨,我們駕車經繞城高速、104國道、04和13省道,來到了安吉白茶的主產區白茶谷、九龍峽。其中,我們在過百丈進入安吉境內後,在大竹海叉口就左轉,2公裡到港口,再走港口到天荒坪鎮的鄉路到13省道。這段鄉路要上山下山,山區景色很美,路況不錯,車也少,主要是節省了 ...

梅雨季節剛過,杭州的氣溫已經升到了36度,又到了暑期安吉避暑游的日子。七月的第一個周六的早晨,我們駕車經繞城高速、104國道、04和13省道,來到了安吉白茶的主產區白茶谷、九龍峽。其中,我們在過百丈進入安吉境內後,在大竹海叉口就左轉,2公裡到港口,再走港口到天荒坪鎮的鄉路到13省道。這段鄉路要上山下山,山區景色很美,路況不錯,車也少,主要是節省了路程,也不經過了安吉省道的收費站。唯一美中不足的是04省道到港口有1公裡路段正在修路,路面有些坑坑窪窪。到白茶谷、九龍峽要先經過藏龍百瀑,這景點我們原來去過,水很好。當天游客還不少。從藏龍百瀑到白茶谷的山路車就很少了,不一會,我們就到了九龍峽的景區入口。原來,白茶谷和九龍峽是兩條大角度相交的山谷,九龍峽已建成收費景區,而更長、更寬的白茶谷是白茶的主產區,從谷底到半山腰散落著茶農們的民居,游客們可自由進出。九龍峽景區附近的農居就成了接待我等逃離城市喧囂的旅人們的農家樂。

我們在景區停車場泊好車,輕車熟路,找到了一家叫“茶雲賓館”的農家。熱情的老板娘招呼我們看房間,我們覺得很干淨,主人也爽快,就定下住茶雲了。

已是中午時分,我們點了土雞、炸土豆餅、土豆腐等菜,味道真不錯,價格也公道,看來沒選錯地方。酒足飯飽,先睡個午覺。兩邊門窗打開,對流風真大,那個午覺真愜意,還得蓋被子。

下午三點多自然醒,同伴們已下溪玩水去了。我獨自一人沿溪澗往白茶谷山上走,想去看看那傳說已千年的白茶祖。兩邊山上種著茶樹,其它樹木也很多,整個谷地就是個綠色世界,中間是流動著清涼山水的溪澗。

走了大半個小時,還沒見到白茶祖樹,山路卻狹窄起來,山色也變得有些緊。算了,明天糾集大部隊再登山吧。

回到茶雲,又到開飯時間,老板又端上來可口的飯菜。原來,老板只為客人做菜,他們自己吃飯,都由老板娘的母親掌勺,看來我們待遇不低。

吃過晚飯,照例要運動一番,我們就隨住在附近農家樂的游客們一起走進了九龍峽。說實話,這個景區似乎比藏龍百瀑在水勢上差了些,不過它的山坡滑道還是很刺激的。

晚上山區很涼,我蓋著厚被子,睡得很舒服。

第二天,我們集體向白茶谷高處進發,終於在800多米的山腰上見到了所有安吉白茶的始祖樹,那棵樹齡千年的白茶祖,也認識了祖祖輩輩13代看護這棵“國寶”的第13代傳人桂老伯。桂老伯的子女都在外工作,他把白茶祖當作自己的孩子,舍不得離開。政府也重視白茶祖的保護,現在白茶祖已歸省裡管轄了。

桂老伯給我們砌上清香的白茶,山谷的涼風吹來,驅散我們的疲勞,望著滿山的蒼翠和眼前那千年的茶祖,我們陶醉了,再也不想動了。

想想明天的工作,走還得走啊。我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桂老伯。在我的認識裡,我的家鄉浙江,一直是仁人志士輩出的地方。在近代,就有為推翻帝制、創立共和而英勇捐軀,並最終長眠在西子湖畔的秋瑾、徐錫麟和浙江新軍的將士們,有在上世紀20年代中國還非常孱弱的時期,成功舉辦第一屆西博會的浙江的鄉賢士紳,有馳援松滬抗日前線、奮勇殺敵的駐浙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8師,有為了理想、浴血堅持在浙西南崇山峻嶺間的紅軍挺進師,更有眾多行俠仗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或舍生忘死、救他人於危難之中的普通鄉親。改革開放後,浙江省成為中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省份,我們的鄉親也伴隨著浙江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走向了全世界。現在,桂老伯們在經濟發展的大潮中,頑強守護著我們的傳統和文化,他們是時代的仁人志士!

在茶雲吃過中飯,我們買了些老板娘家自產的白茶,並灌了兩大可樂瓶的山水回去。農家的自來水都來自山上,清冽甘甜,泡出的白茶才好喝。

現在,每當我品嘗著清香的白茶,我就忍不住要想起白茶谷和那株生長在白雲深處的始祖樹。


(九龍峽景區入口處)



(山谷兩側的白茶樹)



(九龍峽的瀑布)



(千年樹齡的白茶祖)



(桂老伯家的李子樹忠實地護衛著白茶祖)


精選遊記: 湖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