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烏鎮游記

作者: VirginiaChang

導讀和Wells兩人於12月3日上午9:40南站乘坐長途客車,花了2個小時左右到了烏鎮。下來便是問訊處,同志們如果想要張免費地圖的話,可以直接過去 拿,服務人員非常熱情,讓人心情愉悅。很多三輪車夫會上來拉客,同志們可不予理睬,因為走完一圈大家會發現,路途都是可以用一雙腳軋過去的距離。同 時,有很多旅店老板會上來勾搭。我和Wells由於事先就在網上做過了功課,心理 ...

和Wells兩人於12月3日上午9:40南站乘坐長途客車,花了2個小時左右到了烏鎮。下來便是問訊處,同志們如果想要張免費地圖的話,可以直接過去 拿,服務人員非常熱情,讓人心情愉悅。很多三輪車夫會上來拉客,同志們可不予理睬,因為走完一圈大家會發現,路途都是可以用一雙腳軋過去的距離。同 時,有很多旅店老板會上來勾搭。我和Wells由於事先就在網上做過了功課,心理上首先是拒絕的,不過由於一開始不了解景區的地理位置到底如何,所以也會 上去看看房,然後再貨比三家。我們一共看了三處房,前兩處是老板親自出來勾搭,我們看了就覺得一般般。最後一處還是Wells事先聯系好的一個叫王阿姨的 房東,她的房子就在東柵景區裡面。我們如果住進去,她通過自己和檢票的關系,可以帶我們免費進入東柵。想想東柵的門票要100元,而她家的住宿條件又蠻舒 適(70元一間,民宿,二樓,熱水,空調,電視,干淨床褥。只是衛生間要二樓的三個房間合用,問題是一般淡季也未必住滿。),於是最終還是選了她家。其實 前面兩個旅館老板也promise會送我們進入東柵,到時就可以自由在裡面穿梭,但是遇到檢票的時候要躲進某個民居裡去吃碗面之類的……我們聽的覺得實在 太麻煩。王阿姨的房子就在東柵裡路途最近,當時又是下午,檢票人員已然不在,我們只要用一個下午走完東柵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到西柵去,然後晚上黑燈瞎火之時 再大大方方地回來即可,根本不用搞得像地下工作者一樣,還要躲進什麼不認識的人家去吃什麼面,讓旅館老板再提提成……(當然了,如果同志們中有人願意體驗 一下地下工作者的感覺,我們也沒意見。)

東柵淨是居民老屋,非常有滄桑感,是我和Wells最喜歡的那種類型的建築。外加小橋流水,在你能想到的地方就有一座橋,而你想不到的地方就有一個回廊,或者一個loft,怎麼看怎麼覺得歡喜,好像小時候玩的積木模型一下子成真。雖 然烏鎮的水不算干淨,但也沒有髒到有礙觀瞻的地步。更何況聽一位導游講解,從前住在這裡的民戶生活靠的就是這條河,誰家的門前的河水愈干淨還反而代表他家 愈窮呢。雖然有船可坐,但我和Wells還是決定走路,因為東柵並不長,步行完全部也就1個小時左右;其次如果你坐船,可能miss掉旁邊的很多妖泥角 落,而妖泥角落裡面裝著很多值得一看的“景色”。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來烏鎮如果沒這點耐心,只想學劉若英文藝一把的話,恐怕反而不能體會到此地的建築特色和人文氣息。比如酒糟場,走進去一鼻子的酒糟味,香得我一下子就想到雞腳爪呀,鴨胗肝之類的小食,頓覺胃口大開。不僅如此,你還可以看到古老的酒釀制作工具,一壇一壇的成品,也沒什麼人在旁邊呱噪地講解,任憑你慢慢觀察,還是很愜意自由的。

走 完全部東柵也才下午4點多,我們回客房休息了一下,晚上6點出門吃了個簡單的晚飯就去了西柵。6點的時候東柵已經黑燈瞎火,沒個手電還真有種伸手不見五指 的恐懼感。幸好有人指路,我們也就順順利利地走了出去,到了西柵買了夜游門票(注意西柵早上是120元,晚上是40元),又篤篤定定地上了駁船,到了對 岸,開始西柵“一夜游”。Wells總結得好,西柵逃票就不那麼容易,因為必須得過一條河,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駁船。其次,西柵是商業開發後的產物,商鋪 晚上10點為止全部營業,政府一定會想撈一筆。

說真的,淡季西柵的夜晚有夠“鬼魅”,我和Wells在這裡翻了一座橋又是一灘水榭,然後 一條長巷,左右兩邊還有深不可測的弄堂,左右又不見個人影,黑燈瞎火,照明被刻意得弄得很曖昧,搞得好端端正常得不得了的一條“女紅巷”也被我和 Wells跳過,理由就是實在太嚇人,不知道哪裡會鑽出個什麼鬼來……一般你走個10幾分鐘總可以看到一個像樣的小店,燈火通明,還擺著各色小吃水果,這 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還安全,還活著,至少還活在現代。假如你探險意識很強烈,總是愛鑽研小路,那有幾座橋下來你盡可繼續往前走,然後七轉八轉就發現已經入 了死胡同,還是乖乖退回來作罷。印像最深的是,我和Wells正在跟他那架破照相機 鬥爭的時候,對面傳來“啪啪啪”的聲響。我嚇了一跳,定睛一看是一個美女,非常惆悵,一個人挽著個包包在這裡散步,走的那個步伐頗為“狐媚”。我和 Wells說:“這個mm有膽量!我是不敢走的。”Wells說“我都不敢走,不要說你了。”

雖然有船,我們還是不坐。第一因為夜晚實在太冷,應該走走才能御寒;第二是某些同志可能認為在水裡看兩邊有種別樣浪漫的氛圍,但實際上我們一開始坐駁船的時候就已經體會到:周 邊的燈光雖然美麗,但不夠亮,非常壓抑,在這種情況下坐上船除了感到倦意,就是感到孤獨,而期待中的浪漫實在占不了上風。雖然劉若英拍的廣告很不錯,但值 得注意的是廣告裡的燈光更亮,而且周圍的人也更多。昨晚我們兩個人走過的西柵絕對可以用“死氣沉沉”來形容,沒有聽到聊齋志異片頭的那種叫聲我已經謝天謝 地了……

出西柵門是晚9:20左右,然後叫了個4元的三輪車送到了客棧。本來要8元,Wells和我一致認為要不是晚上天 太冷,路上燈光又不足,我們本來是不用坐的,於是超過4元不考慮。幾次態度堅決的要走之後,終於一個稱自己要下班的大叔答應4元送到。後來發現路上燈光比 我們想像得要好,而上橋時這位大叔用了渾身的力氣,我們兩個坐在後面,他下車然後推著車跑了上去。我看他樣子實在可憐,頓生惻隱之心,於是最後多加了1 元。回到客棧筋疲力盡,於是不久也就睡著了。

今天早上10點離開客棧,來到老大街。很多三輪車要載你一程,但要求50元。我們覺得這實在荒謬,而且王阿姨也三番兩次提醒我們切不要坐三輪車,因為他們可以提成很多。於是乎我和Wells就hand-in-hand地走了老街,explore了很多老建築才有的風韻。比如其中的一個張家大宅,據說當年李少紅拍《橘子紅了》用的就是這裡的景。我走進去一看,實在是有夠“破敗”。不過細細觀察一下窗戶和大門上的雕塑,就會發現這裡以前住的真的是大戶人家,工藝細膩,還頗講迷信。只不過這裡的某些居民的行商意識太強烈,會佯裝免費帶你走入民宅裡參觀,然後索要1元錢參觀費。其實他早說要1元錢,我們也很願意支付,畢竟那個老宅也算是這幾戶民居中很有味道的一家,但他這種“狗比倒灶”的做法讓我開始懷疑他裡面陳列出的到底真的是老宅一貫的面貌,還是解放後整修過後的樣子。所以同志們可以花一元錢去參觀前面提到的張家或者朱家大宅,也可以不參觀,這全取決於同志們對建築的審美。

至於說吃的話,我們買了點姑嫂餅之類的零食,但 並沒有吃烏鎮紅燒羊肉,因為我們沒有信心辨別所謂烏鎮羊肉的真偽,更因為如果真的是當地的特產,那麼要麼就應該貴到凡人根本吃不起,要麼就應該便宜到 market value(因為店店都有做,比如廈門的沙茶面和花生湯就是例子)。而這裡尷尬的35元一盆的價格,讓我覺得既不像是好吃到進貢皇帝的地步,更談不上家喻 戶曉的喜愛,肯定只是由於這裡有吃羊肉的傳統,又逢整個烏鎮旅游GDP的飆升,才得到如此明顯的摻雜水分的價格。我不想為了名不副實的東西而買單,更何況不像廈門吃花生湯你要去黃則和老店,天津要吃脆麻花你可以去十八裡總店,烏鎮的紅燒羊肉你在網上搜了半天也沒見到哪個店是must-go的,所以我就更不想冒這個險了。

整 體來說烏鎮給我的感覺,雖然真的是美輪美奐,照相機根本拍不完這裡的景色。但可能是我去的時節的原因,整體氛圍還是有點壓抑的。商業意識的濃厚,讓這裡的 很多事情變得過於復雜,而形式又大都愚蠢(比如逛起來只需1個小時的老街,非要50元的三輪車這種生意),一切說白了就是利用信息不對稱來忽悠你而已。所 以同志們去之前真的要好好的做個research,然後才能花小錢辦大事!然而也有一件小事很有趣,比如我們跟著王阿姨走上橋要去看房之時,忽聽前邊“咣 ”的一聲,抬眼一看,是一個老漢拿棒子錘一個“剛總我自”。我問王阿姨這是干嘛,她說這是要飯的。但那老漢非常矍鑠,要飯的動作很是傲慢,敲這個家伙的時 候分明是一付鳴鑼起跑的裁判員架勢。看得我一樂,心想:烏鎮的乞丐要比上海的有骨氣,這一點很好。


精選遊記: 烏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