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
2009年5月24日 星期天
地點:平遙
天氣:晴
因為要辦理退房手續,所以定制了早上5點半的叫早,這次旅館很准時,且連續叫了三次,兩次自動,第三次人工。。。六點半出門沒找到出租車,只有一輛沒牌照的黑色家用全新別克停著,正在猶豫期間,聽到有人叫我,倒,這就是出租車啊,級別還真高。上車後得知這位司機師傅原本是一直開出租的,這輛車是他自己買的,昨天剛拿到手,今天就被用來送我,裡面座椅的塑料膜都沒拿掉呢。由於是新車,所以開得特別慢,不過一路上聽他介紹西安景點倒也不覺的悶,只是讓他把握好時間別誤了我的飛機。當他聽說我是上海的,立馬在高速上停車,從後排椅子上拿了幾份畫展資料,要我帶著路上看。
從西安到太原很近,飛行時間只有一個小時,按照原訂計劃從機場到最近的榆次火車站應該能趕上去平遙的火車,否則就只有到下午才有第二班火車了。司機漫天要價,而我萬分無奈,好在到榆次火車站時才9點10分,而火車是9點20分開,可我算了飛機、出租、火車的時間,就是沒算榆次火車站售票窗口排隊售票的時間,10分鐘啊,我前面才三個人而已,居然輪到我時火車已經把我給活活的拋棄了。無奈只好去汽車站坐車前往。榆次到平遙的高速全程一小時四十分鐘,可依然是出站時的龜速以及一路上不斷的拉客,從9點40分發車,到平遙已經12點了。
平遙汽車站離火車站有點遠,原本想走路過去的,可見一路跟著我拉生意的三輪摩的在一分鐘內從五元自動降價到兩元,所以本著善待自己的原則跳了上去。先買好回太原的下午5點20分的火車票。事實證明還好動作快,否則連站票都買不到。因為都是過路車,所以平遙只有站票,沒有坐票。買好票找了個地方先把行李寄存好(平遙火車站居然沒有行李寄存處,可以寄包的都是火車站門口一些小店,費用是3元),然後就帶個隨身小包上路,當然貴重物品都是隨身攜帶的。還是坐三輪摩的去雙林寺,距離很遠,來回30元。買票時被告知5月山西全省72個景點半價,所以平遙古城+雙林寺+鎮國寺通票原價為195元,現在只有80元,看來我運氣不錯哦。這座寺廟裡的彩塑都是北齊(公元571年)保存至今,一直未作修繕,原汁原味。裡面不僅有造型各異,形態優美的菩薩像,還有很多供養人的雕像。北宋時期的色彩都以綠色為基調,和我在江南一般寺廟中看的黃色基調完全不同,色彩艷麗,美麗絕倫。強烈推薦。廟內不允許拍照,我便把相機設置成沒有閃光燈的博物館狀態,可在快出門時還是被一個管理人逮住,說不用閃光燈也不能拍,這是什麼歪理啊!不過等他一走,我又偷拍了好多張,嘿嘿。送我來的摩的司機大概怕我偷跑,全程陪同我進廟參觀,還主動幫我拿傘和飲料。。。回程時一路送我到古城門口,付了錢後還一路跟著我,想讓我包下他的車,讓他帶我去游覽。可在古城就是要步行也能體會到樂趣啊,所以被我意志堅定的拒絕了:)不過後來步入古城中心城區後才知道還好沒包車,因為中心城區是禁止機動車(包括電瓶車、摩的等)進入的。平遙雖小,但買個地圖(2元)還是需要的,可以清楚的知道目前所處方位和當地景點等。
平遙城的布局外形類似巨龜。我是從“龜尾”的北門進入,沿著北大街往南,第一各景點是二郎廟,顧名思義就是拜祭二郎神的,有免費的導游講解,感覺一般,沒什麼特色。接下來到最有名的中國最早的票號日曻昌。門口是帳台(出納崗),後房是總管,旁邊有間房間有地下金庫,可惜不讓參觀。不過平遙城隨便一扇門進去就是博物館或票號,所以打聽到協同慶錢莊能參觀金庫後便打算出門直奔而去。但出門後發現對面是家飯店,由於此時已是兩點了,索性吃飽再逛。飯店名叫德居源,後院是客棧,中間有個漂亮的院子。由於是一個人,所以點的菜都是半份。包括有名的平遙牛肉和碗禿。牛肉很嫩也很香,半份也有點多了,碗禿其實就是粉條拌上些醋,但由於粉條的原料和南方不同,所以味道也是不錯的。還有份涼拌苦菜,說其實就是不苦的野菜再拌上點杏仁,味道一般。吃飽繼續向目的地進發,途中經過一家民宅時被一個小女孩拉住,說可以憑聯票免費參觀,且下午講解費半價十元,索性就進去看看,由於人少方便拍照,便進去逛逛了。聽了介紹才知道山西的民居最大特色是屋檐只蓋一半,且造型都是向院子內伸展,讓雨水都流進院內,名曰“肥水不流外人田”,院內不種花草只擺放盆景外加一個石頭元寶,以避“困”、“囚”等,而從門口到內室的一、二、三進院落屋檐也非常有講究,是逐漸遞增的,以便一層壓一層,且東邊居室屋檐必高於西邊,西邊是給第二個兒子居住的,無繼承權,但有極度的享樂權,房內家具鑲金雕花,還有留聲機,茶具等等一應俱全;東邊是給繼承人居住的(一般是長子),內部裝潢非常簡單,與西室相比甚至有些寒酸,教育房間的主人不能貪圖享樂,必須勤儉持家。
出門後繼續往前經過當地最高的建築物--市樓。登樓要收費5元,不包括在通票內,想想自己遠道而來不容易,便給了前爬上去。那樓梯讓我回憶起拆遷前的淮海路我外婆家,也是需要手足並用才能上下,且台階高度還不低,又滑,不過上樓後俯瞰整個平遙古城,感覺非常好。還是雙手雙腳並用的爬下去,終於到了可以參觀金庫的協同慶。所謂的金庫其實就是往地下挖了一個院子,上方帶有鐵絲網而已。如果能把裡面擺放的假金銀元寶換成真的話會更吸引人,呵呵。
下個目標是平遙縣衙,據說是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衙門。旁邊有個縣衙官舍,牌匾是原來的舊物,但門口旁一個小銘牌上用中英文標注“青年旅社,謝絕參觀”,下次來有機會一定要進去看看。旁邊的衙門很大,人也很多,正好跟著一個北京旅游團後邊蹭聽。最外邊的是看守所,裡面還有不同等級的房間,有標配(壁燈和床、炕等)和死囚房兩種。後者房間一片漆黑,只有牆上的鐐銬,但蹭聽後知道這間房間的牆壁是一般的三倍厚,且中空的,裡面是沙子,以防止囚犯破牆逃跑。接下來的展覽區,展示當時保留下來的刑拘等,其中大型的有木馬(馬背上一排鐵針)和游街示眾的木車(其實就是沒有窗簾和木頭車而已)。下午三點有模擬古代升堂表演,我去的晚了,人又短了點,所以只看的到游客的背影。。。聽了會覺得沒什麼意思,找了個涼快的地方聽了會人家演唱山西晉曲。半小時後只覺得頭暈耳鳴,逃。。。沿著衙門街往東是城隍廟街,街上有城隍廟、文廟和天主教堂。文廟裡的大成殿建於金代並保存至今,還有文天祥寫的一個“魁”字。據說要高考的學子來這兒拜拜很靈驗的。閑逛一會到了快5點,找了輛三輪送我去車站,路上聽了兩次拍了幾張城牆的照片。司機還想拉我去土特產點買牛肉,還好沒去,否則就趕不上火車了。從古城東門到火車站大概有5分鐘車程,拿了寄存的行李進站後發現檢票口居然關了,此時才5點15分,火車還沒到呢。給檢票員看了車票後被對方命令趕快跑,雖然和另外幾個同樣乘這般火車的人一起狂奔,過地道,再爬上去,火車還是沒到,又等了幾分鐘才聽到火車的聲音。
可能是周末的關系,火車擠得要命,過道上全部站滿人。我很幸運的在上車後發現行李架上有個空位,先把重的要命的包解決了,站的也就沒那麼累了。路上旁邊一對夫妻手中抱的小孩對我的手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我假裝超級近視(我看不見,看不見。。。)到了榆次站後下去好多人,多了些空位,我又很幸運的坐到一個,順利抵達太原。
太原火車站和全中國的火車站一樣人多車亂。穿過火車站廣場就是我在攜程上預訂的國防賓館。酒店入住後第一件事是燒點水喝,發現電熱水壺從裡到外有一層厚厚的水垢,壺低塑料外殼還有道裂縫。打電話到前台要求更換,卻被告知這很正常,是由於太原水質引起的,所有的水壺都是這樣,不能換,最多幫我洗一下,想想也好,洗總比不洗好吧。幾分鐘後服務員上門,看了後居然說這洗不掉的,我用手輕輕一撮就能掉下一層灰的說。。。再我一再要求下服務員勉強洗了兩下說好了,然後幫我注滿水直接燒了。5分鐘後聽見水燒開了,但水壺沒有自動關閉功能,熱水一直外溢,只有直接拔插頭。由於設計的原因,整個壺身連帶壺柄都是燙的,只有等冷卻後才能倒。遂放棄。國防賓館的房間最出名的就是那個可以直接坐在窗台上看街景的沙發。可幸虧順手摸了下,厚厚一層灰。。。
還是趕緊換到如家火車站店,比國防貴三十幾元,但干淨整潔服務好。奇怪的是前台價居然比攜程和如家會員卡都便宜。折騰完後通知了預訂的旅行社第二天早上上門簽合約,對方那位聽上去年齡不小的阿姨居然叫我“姐”。。。倒!
第六天
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地點:晉祠—雙塔寺
天氣:又是晴朗
上午約了旅行社的人上門簽合同,所以磨蹭到8點半時下樓,等到9點旅行社的人才到。是個小姑娘,年齡不大,對著我開口又是個“姐。。。” 哎,感覺前幾天年輕的那幾歲一下都老回來了。合同預付200元,訂的是五台山、懸空寺和雲岡石窟二日游。全價為450元,由於我要求一個人一間房間,所以還需要補50元房差,所以總價為500元。26日早上6點半在火車站附近的華苑賓館門口集合,剩余的300元上車後付給領隊的導游。
簽好合同已經是9點二十分了,走到火車站北廣場的北倉大樓門口等車,開往晉祠的公交車都停靠在那兒。太原的公交車都是單一票價,無人售票,且大都是1.5元、2.5元或3.5元,沒有空調,也不找零。我原先只准備了一元的,到這兒變成1角的都不夠用了。到從火車站到晉祠的車有好幾輛,我到那兒時正好有部公交308准備發車,單一票價2.5元,正好前天買東西找了張很破的五角,趕緊扔進去。車子很空,還有座位,終點站是晉祠,全程大概一個半小時。下車就有野導游上來圍堵,由於晉祠有10元一個的導游機出租,所以我也不打算請人講解,雖然野導游開價才20元。
晉祠景區包括晉祠公園和晉祠博物館兩大塊。其中晉祠公園是免費開放的,裡面的建築物雖然看上去很舊,其實都是這兩年仿造的。晉祠博物館其實就是北宋保存至今的一個祭祀廟及周邊文物群。從公交終點站到晉祠博物館門口的售票處要穿過整個晉祠公園,中間不停的有野導游上門推銷自己,開始還好言回絕,到最後實在不耐煩了,回了一句“要不十元,要不就麻煩您別再跟著我。。。”沒想到對方居然還一口答應,想想算了,就當租了個活的導游機吧,還能幫我拍幾張照片。。。
晉祠博物館門票原價70,正趕上5月山西全省半價,所以我只付了35元,野導游憑導游證直接進去。晉祠是太原最有名的景點之一,博物館內可看的景點很多。主要有三絕和三大國寶建築。三絕是指難老泉、宋代侍女彩塑和周柏。三大國寶建築是指聖母殿、獻殿和魚沼飛梁。下面逐一介紹。
進門後道路兩側是唐槐,然後是水鏡台(戲台)。這個建築前殿是明代建造的,樸實沉穩,後殿是清朝的,色彩亮麗,同一建築的不同部分建造時間相隔百年,風格完全不同。繞過水鏡台,就是同樣富有盛名的金人台,所謂金人就是鐵鑄造的人像,從宋代保存至今,露天在外,倒也不容易。其中三尊是山西當地早的,一尊是河南造的,據說河南的質量比山西的好,當然事實也是如此,山西的三尊一個沒頭,一個失蹤,剩下一個斷了手,
只有河南的那個至今完好無損,可見古人的技術還是非常先進的。接著是獻殿,一千年前擺放祭祀物品的,全木制架構,通風極好像座涼亭。始建於金代,至今只有在明代是進行過修繕。穿過去就是國寶建築之一的魚沼飛梁了(就是一個十字結構的木橋)。
說它是國寶是由於這種造型在中國古代橋梁歷史中獨一無二,且還是從北宋保存至今。現存的橋面是這兩年政府為了保護原物用漢白玉鋪成的,但從橋面下方還是能看到宋代最初的木制橋梁。
過了橋就是最最有名的聖母殿。同樣建於北宋,中間供奉的是聖母
左右兩邊是四十幾個侍女,造型各異,或侍飲食起居,或梳洗灑掃等,年齡也從年輕到白發。特別是右手邊第二位頭戴紅色花冠的侍女,據說她的臉從左側看是在微笑,從右側看是哭泣,可惜現在的游人都只能遠遠的隔著欄杆,黑乎乎的一片,什麼都看不清,只能憑想像。聖母殿的廊柱上有八條木雕盤龍,據說也是宋代的,而且是根雕哦,雖然有些龍身已經風化了,但還是能看出精細的龍鱗和龍須。聖母殿的右側有棵與地面程四十五度的柏樹,據說是周朝所植,在快倒下時正好被後人種的另一顆柏樹撐住,所以目前兩棵樹都長勢茂盛,北宋歐陽修還寫過“地靈草木得余潤,郁郁古柏含蒼煙”來形容它的蒼勁。左側便是從北齊時(唐朝前面)便以詩經中的“永錫難老”命名的難老泉,據說從古至今一直泉水清澈,李白寫下的“晉河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就是指它了。
不過非常遺憾的是現在看到不斷往外噴湧的水其實是用高壓泵打壓上來的自來水而已,真正的難老泉由於山西的礦業而在幾十年前已經干涸了。聽導游說她小時候每天早上還來這兒打水的,可惜後來山西挖煤使得地下水不斷下沉,直至今日連自來水都需要高壓泵才能抽出來。晉祠景區游玩的地方特別多,隨便一個貌似不起眼的小樓小塔都有可能是成百上千年的古物,所以還是非常值得去的。返回時看到主殿的欄杆居然打開了,放了一堆人進去,這些人也都拿著相機在裡面拍照,有游客詢問,看守的人答說:他們是領導。。。
晉祠的出口處有到天龍山石窟的車子,不過由於下午打算去山西博物館,而且天龍山石窟據說保護的不是很好,風化嚴重,所以就放棄了。從出口到公交車站要走一公裡多的路,其中有輛848路可以直接到博物館附近,單一票價3.5元,由於身邊的角幣都已經用完,所以上車只能很大方的仍了四張一元紙幣,還被車上乘客嘲笑說我有錢。。。太原的公交司機服務很好,在還沒到站時就叫我好准備了,然後又叮囑我怎麼走。
從下車點到博物館東門還是要走大概1公裡路程,或者中間可以坐公交865,一站路後下,然後繼續走個一百多米。原想坐車的,可問了一個路人公交車站方位後,對方回答我說博物館很近,不需要坐車,走走就到了。然後我就聽話的走了。。可我忘了不僅是項少龍和古人有代溝,同樣的我和當地人的代溝其實也很大。“走走就到"的路在下午一點是的太陽底下顯得越來越長,這還不說,當我最終用了快半個小時才爬到時居然發現博物館周一休息,其余時間憑身份證免費參觀。。。。。。是哪個網站說的山西博物院是每月農歷初一和十五閉館,票價20的!!!暈死!保安還好心的讓我“明天再來吧,明天開放的”。明天。。。我都在五台山了!不過好在由於本人的休閑游安排,原訂的28號早上還有段時間是准備睡懶覺用的,現在正好用來逛博物館,嘿嘿。撐著傘繼續沿著鳥不生蛋、烏龜不靠岸的馬路往博物館北門公交車站集中地區移動,半路抓了個警察叔叔詢問車站方位,對方微笑回答“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倒!最後突然想起我的手機開通了上網的,趕緊到GOOGLE地圖搜索,最終結論是靠人不如靠自己,按照搜索結果很快找到公交車站,還買了根山楂棒冰慰勞自己。等來的公交6路直接開到火車站,票價一元(難得有個不帶0.5元的)。下車點有個小肯,衝進去狂點了一堆吃的,此時已經是下午三點了。吃完出門,門口就有公交820路可以直接到雙塔寺。這也是個太原地標,聽說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裡太原的背景用的就是這兒的雙塔。
從火車站過去沒幾站路,票價仍然是令人厭煩的1.5元。雙塔寺是終點,所以也不擔心坐過頭。這兒的門票是20元,不打折,據說是票價太便宜的原因。這個景點來的人不多,很幽靜,景區不大,兩座塔身上的鈴鐺隨風而動,其中一座塔還可以爬上去,只是裡面漆黑一片,存心就不讓人(特別是我這種近視)爬嘛。當然了,一個人在漆黑一片中聽到周圍清幽的鈴聲,這感覺還真有點。。。恐怖啊,所以我很明智的在塔外轉了兩圈後回家。
回程路上早跳下來一站,准備逛著回去,美其名曰考察當地風土,呵呵。不過在走了十幾分鐘後有了結論,真的是風很大土很多。。。沿路有家大型服裝批發市場,類似七浦路,還有些手機店鋪醒目處標著“小蘋果手機特價”字樣,呵呵。回家(如家酒店)好好洗了個澡,早早上床,預訂了第二天早上5點半叫早,到時還要退房並爬到離酒店十五分鐘路程的集合點呢。
第七天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地點:五台山
天氣:晴
早上五點半起床,收拾行李後六點十五分退房。背著打包步行到集合點(原想坐三輪摩的,可惜那麼早都沒上班。。。),遠遠看到一群群的人圍著幾輛大巴旁,逮住一個導游模樣的人詢問,被告知我的導游所在的具體大巴方位,上車時人已坐滿了大半,估計都是散客拼團的,鑒於我沒有暈車前例,所以徑直走到最後排靠窗最下。又過了十幾分鐘車才開,中間陸續又上來幾個人,其中兩個聽口音是香港人,普通話超爛。基本都坐滿了,只留下最後一排成為我的個人獨享座。
從太原到五台山全程約4.5個小時,中間還有一段長達十分鐘有如乘坐過山車般的路,
用導游的話來說要麼忍受,要麼享受。。。(其實只要抓緊座椅,還是能夠不被彈出座位的。。。)中午到達五台山中部的台懷鎮,先放下行李然後覓食。這兒的住宿都是民居,幾十元一晚,基本都是三到四人間。我訂的是一個人一間,到最後卻由於房源緊張,被安排與兩外兩人合住一個四人間,好不容易剛放下行李,打開窗戶透口氣,房東又說這間屋沒電沒熱水,帶我們去別家,不過好在後來到的那家看上去比之前的干淨些,且至少廁所和電視機的燈可以開亮,而房間內的壁燈和天花板的燈則不知是燈泡壞了沒亮還是根本就沒通電。卸下行李出門吃飯,通行的兩位也都是獨自出門旅游的。一個來自廣東,可能是公出順便游玩,貌似年齡比我大好多,另一個是北京化工大學的研究生,人物造型專業,來看她男友(她的原話是:“我對像在這”。。。),男友沒空陪她,所以就一人出來玩。午餐是團餐,每人二十元。由於是散客拼團,所以也不是以往那種十幾人的大圓桌。是按照人數上菜的。我們三個一起共是三菜一湯,味道還行,只是感覺價格比分公司的還貴。不過量要足好多。
下午在房東開的餐廳門口集合,坐景區環保車到第一個參觀的寺廟——菩薩頂。五台山共有大小寺廟一百多座,分為青廟(和尚廟)和黃廟(喇嘛廟)。菩薩頂就是後者。這座廟是當年清朝的皇家寺廟,處處流露著皇室氛圍。由於是從寺廟後門進去的,所以第一間房間就是廚房,裡面有幾口超大的鐵鍋和銅鍋,都是古物了。五台山的寺廟大都供奉的是文殊菩薩,所以家裡如果有考大學的,到這兒來拜拜據說非常靈驗。菩薩頂的正門有108級台階,
好像是佛教裡的某種講法,但鑒於本人對此並不是特別熱衷,所以聽過就忘。而且團隊游的弊端之一立馬體現:就是走過看過聽過忘掉!特別是在五台山,到處都是廟,外貌都長的差不多,建築也大都是清朝的。幸虧行程是從台階上往下走,否則我就要兩手並用的爬上去了。
接下來是到有著五台山最有名的顯通寺,在這兒能看到旁邊的大白塔。寺廟門口處一幢不起眼的四層小樓裡據說存放著許多國寶級文物,只對國家領導人等開放,最有名的就是楊家將裡楊五郎用的五郎八卦棍(重八十一斤的鐵棍)了。所以既然拍不到實物,我就拍了整棟建築物替代。顯通寺還是非常值得游玩的。裡面有一整棟明代西洋建築,外貌像有兩層,其實內部只有一層。曾經在文化大革命時為防止寺廟遭到破壞,僧人們特意在寺廟牆上畫上了毛主席的圖像,非常聰明的使整座廟逃過一劫。(原本想等導游講解完後拍張照的,可後來聽著走著便忘拍了)繞過這棟建築,沿階而上,是黃燦燦的銅殿。銅殿在最初外觀也只是古銅色而已,目前的黃色據說是一位來五台山還願祈福的香客卷的香花錢鍍上去的金。再次感嘆世界上貧富差距之大。
爬過銅殿後來到位於寺廟最高處的一個殿堂,供奉的也是文殊,但裡面有一張據說是文殊菩薩顯靈照,雖然年代久遠,且又是黑白的,不過在我乘人不備走到離照片最近處,又眯著眼睛研究了半天,未發現有PS跡像。。。據說這張照片和當年林彪飛機失事有關呢。聽導游說當年林彪被選為接班人後到處選址建造行宮(杭州就有一個,我去過,現在好像是賓館,後面還有防空洞,很不錯的),後來選中五台山的一座寺廟,並要炸毀這整座廟,雖受到多方阻攔仍一意孤行,最後寺廟被毀。而巧的時當天正好有一位攝影記者架好鏡頭准備拍日出之類的,結果剛按下快門就聽到一聲巨響,接著時滿天灰塵擋住了陽光,他很沮喪的撤鏡回家,沒想到照片衝洗出來後原本漆黑模糊的雲層種居然顯現出一個嬰兒的模樣(探出雲從層大半個身子,手上好像還拿著什麼東西)最後公布後被佛教認定為文殊顯靈(有個專門的名詞稱呼這位嬰兒文殊菩薩的,但我實在不記得了)便從此供奉在這兒。由此林彪的飛機失事也被說成是天譴。寺廟內嚴禁拍照,所以也沒能偷拍到那張照片。
出了這座廟,又到了個祭拜文殊菩薩的廟(名字忘了)。但印像較深的是這座廟的講解都是由寺內和尚擔任(兼推銷香燭玉器)。寺內後院有座很小的財神石像,據說有年大年初一,有群遠道而來的北京人,進門後其他菩薩都不拜,只衝後院而來,拜好就走,寺內和尚很奇怪,上前詢問後,對方說:“自從拜了這座財神,我去年一年打麻將沒輸過”。雖然不知是真是假,但我們還是很虔誠的按照和尚說的先燃香後順時針繞像三圈,然後上前摸摸菩薩像,沾點靈氣:)
最後到達的是號稱全五台山最靈驗的五爺廟了。由於時間尚早,所以導游詢問是否要提前參觀原定於明天早上的五爺廟,如果要第二天早上來,就必須5點半集合。照理說我絕對是不願那麼早起來的,可同房間的北京小姑娘貌似對此類很講究,說許願一定要清晨空腹才好,所以我也就聽她的了。
還是坐環保車到住宿地附近散團。下車點旁有個類似集貿市場,裡面有賣玉石小吃等。我入鄉隨俗的買了個台蘑夾肉餅,原理類似西安肉夾饃,只不過裡面加入了當地的一種蘑菇,味道還不錯,只是五元的價格有點貴。通行的北京小女孩買了一堆紫檀佛珠回去送人,價格從十元還到2.5元,感覺比我還像上海人。本想就把夾肉餅當晚餐的,誰知道通行兩人在和我一樣吃了餅後居然還要去吃刀削面當晚餐,我也只好跟著去,實在吃不慣啊,寧可吃泡面的。。。五台山民居的晚上熱水一般要到8點後才有,早早吃完回房(房間鑰匙都在房東那,出門時關照房東幫忙鎖門,回來時再讓她開門。。。)整個房間只有一個熱水瓶,還好裡面有熱水。要洗澡是不現實的,只能拿塊毛巾就著冰冷的自來水稍微洗洗弄弄,然後上床看電視。一個房間除了電視插頭,就只有一個插座可以充電,所以導致我第二天除了相機以外的手機和大小MP4都斷電了。電視也沒什麼可看,廣東大姐7電半就睡了,我撐到8點半實在無聊也躺下了,一晚上睡的。。。渾身不舒服! 半夜還醒來了好幾次,就怕超過時間被導游給甩了。
第八天
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地點:五台山—懸空寺—雲岡石窟
天氣:多雲轉雨
清晨5點,實在睡不著了,起床,簡單洗好出發。五台山的早晨氣溫很低,幸好我有先見之明的穿了長袖衣服,不過還是被凍得夠嗆。(北京女孩穿著短袖T,據說她男友原本讓她只穿條褲衩就夠了,不用帶長褲。。。)在遲到了五分鐘的導游的帶領下,步行前往五爺廟。山中空氣非常好,就是太。。。。。冷!導游說門口的清香是敬獻佛祖的,如果要許願則要另外請專門的香,這方面我一竅不通,便乖乖跟著導游走,就在快要進入一間佛堂時被北京女孩拉住,說如果進去不買好像不太好,又說以她的經驗來看一般開光過的香都要三四千(看起來這女孩家很有錢哦),我一聽立馬拉著其他兩人原路返回到免費提供清香的地方,拿了三柱差不多長的進去朝拜。
五爺廟供奉的是東海龍王的五個兒子。據說當年五台山炎熱無比,文殊菩薩為解救當地百姓,從東海龍王的第五個兒子那兒要來了塊清涼石(據說現在被擺放在不知道哪個廟裡,又聽過忘了,團隊游弊端啊),所以現在五台山常年溫度較低,自古便是皇家的避暑勝地之一(不過從地理的角度來看,主要還是因為台懷鎮四面環山的地勢形成的,這兒的季節比山外要晚一個月左右)。當地百姓為感謝菩薩和龍王,便修了這座廟,且至今香火旺盛。這座廟不大,每天下午定時還有人對著其中一座菩薩唱晉劇,據說是因為這位龍王五子愛聽戲,
就每天唱給他聽,討他歡心。
出廟是才6點半,太陽剛剛升起,沐浴在晨光下的五台山漂亮極了。
沿著草地小路慢慢踱回去,還是冷啊。北京女孩中途拉住一個和尚說要和人家合影留念,偏對付說自己修行不夠,要女孩去找大和尚拍,結果兩人拉扯了半天才拍了一張,不過走時看到女孩塞給了和尚十塊錢。。。
回到民居稍作休息,開門後北京女孩第一個衝到床上,躲進被子,如果不是杯子體積太大,估計她會就這麼一路裹著去餐廳吃飯。。。背著行李到了昨天那家餐廳,看到門口有用面粉油炸的很粗的塊狀物,便指著個說來一份,然後再要了一碗豆漿。廣東大姐和我吃一樣的,不過要了兩分塊狀物。北京女孩還是吃她的豆漿和面。。。(我和廣東的都不愛吃這兒的面,淡而無味,而且廣東的和我一樣也不知道塊狀物是什麼,所以就和我一起“體驗生活”)結帳時一共收了25元,廣東大姐請客的。看了清單嚇一跳,上面寫著豆漿3份,15元;油條3根,3元;手擀面7元。這還真是好貴的豆漿和明顯長肥了的油條啊。
接著出發去懸空寺。路上一個多小時,途中有游客提議增加一個應縣木塔的景點。這個木塔時遼代保存至今的,我非常想去,當然舉雙手贊成,只是去那兒要增加每人30元的路費。由於這座塔非常有名,在網上看介紹時說這座塔的承重柱和地面並不是完全貼合的,曾有人拿線從柱子下的地面間橫穿過去,還說這幾根立柱是輪休的,並不是均勻乘重,而是一個月中有可能這邊的柱子紋絲不動,而另一邊的就能輕輕推動,說明不動的柱子在工作,而能動的柱子在休息;到了另一段時間就可能是另外兩根柱子不動了,所以這座木塔才能保存至今,非常不容易啊。車上大部分人都願意去,並好多都交了錢,我也是,導游還欠我50元房差,便讓她直接扣了。可昨天最後上車的兩個川妹子死活不肯且理由種種,不過在我看來其實就是嫌貴而已。由於這是散客拼團,只要有一個人不去,整團就都不能去。導游不得已只能把已經收到的錢退給了大家,其間還能聽到好多老人嘆息(車上有近一半老年人),當然我也在心裡默默悲哀:這該死的團隊游。。。
懸空寺景區不大,說白了就是一座建造在半山腰,下面用木條支起來的寺廟而已,最早是棧道上的一個供奉菩薩保佑路人的小廟而已。不過由於後人的不斷修繕,所以小廟變大廟,名氣也越來越響。寺廟裡的路面很窄,基本都只能一個人通過,上面的階梯是帶鐵釘的,踩在上面非常滑,每一步都要很小心。有恐高症的同志們是絕對不能來的,因為和我們一起上去的廣東大姐據說有恐高,結果上了一半就逃下去了。
接著去了雲岡,車程大概有兩個小時左右,中間吃了頓面。點菜太貴,原想買泡面的,結果那兒居然連這種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沒有,只好吃面,據說是手擀面,其實就是一晚糊了的面條加上白開水和一點放了一堆鹽鹹的要死的番茄炒蛋。此事廣東大姐開始抱怨湯沒味道,還說廣東的湯如何如何,不過出游在外,吃飽就行(其實我都根本不用吃。。。)雲岡石窟在大同近郊,導游很自豪的說目前由於政府的保護,已經讓運媒的路線遠離的雲岡石窟,可下車時一陣風吹來,立刻感到嗓子裡都是沙子。。。
雲岡石窟開鑿於北魏,主要是五尊北魏鮮卑皇帝的超大石像與旁邊無數個大大小小的石像群。原本看過龍門石窟的,當時感嘆龍門石窟的龐大和精美。可現在來到這兒一看,立馬有了比較,不對,應該說是完全沒有可比性。雲岡石窟的華美與色彩方面的艷麗是十座龍門石窟都無法比擬的。何況年代上來說雲岡比龍門還早了幾百年呢。這兒也是禁止攝影的,當然我還是偷偷的拍了好多,直到相機的儲存全滿為止。。。幾十個洞,基本每一個都是滿滿的刻著色彩鮮艷的造像,很難想像經過那麼多年居然還保存如此完好。有些洞口有四根立柱,據說柱下原本有動物等造型,但現在已經風化的完全看不出原樣了。
還有些洞內就見有很大的黑鳥飛進飛出的做窩,還真是會挑地方啊。
廣場上有寫賣紀念品的(原諒我只用了這麼幾句話來描寫雲岡石窟,實在是因為她的美麗只有各位親自去看了才能體會),偷偷看了下其中圖片最多最漂亮也最貴的一本,記下名字,回上海後在網上用半價買到了,呵呵,用來收藏(好多照片用一般的相機是拍不出來的,何況還只是讓你站在洞口拍而已)。回太原的路程一共用了5個小時,中間通過了新修的雁門關隧道,導游也不進行講解,還好我見進入隧道便准備好了相機,在出隧道時強拍了一張
照片。回程的時間太漫長,中間和北京女孩聊了會,知道她父親是北京的房地產商,難怪有錢啊,她目前的男友又是太原軍區的,有錢有權。。。
到了太原直奔如家,點了份晉陽燴三鮮和涼拌木瓜,讓餐廳做好叫我下去拿,然後先行回房給手機充電等。餐廳動作挺快,一會就好了,拿了打包盒准備回房享用,卻發現沒有一次性筷子,問了餐廳卻回答說一次性的用完了,如果要借用筷子必須交押金,可我下樓時只帶了張房卡,且這個押金也不能算到房間帳上。。。正好在我猶豫是回房後用吸管代替筷子吃飯呢,還是回房拿了錢再下來取筷子時,餐廳經理幫我解了圍,不要我押金,只是讓我第二天退房前還給餐廳就行,好人啊~~~~~~(感動中)
這個燴三鮮是大白菜、粉條、肉圓、香菇等大雜燴,加了點醬油和醋,味道不錯。至於那個木瓜嘛。。。吃了一口就嗆的我眼淚直流。白色的瓜絲,卻帶著芥末的味道,根本不是我以為的那種木瓜。吃了兩口實在難以下咽,偷偷扔掉。第二天還筷子時忘了問服務員這到底是什麼品種的瓜了。。。難道。。。是日本過來的。。。???
第九天
2009年5月28日 星期四 端午節
天氣:中雨轉陰
地點:山西博物院
早上8點半退房(退房時碰上前天五台山二日游時的一對老夫妻正在辦理入住,呵呵),外面下著小雨,一路上也沒有空的出租車,只好背著大包准備老老實實的坐公交6路去博物院。山西省博物館和山西博物院是兩個地方,博物館據說都是些民俗展覽,沒什麼可看的,所以我要去的是過了漪汾河橋的山西博物院,號稱全國最好的省會博物館之一。可運氣還不錯的我剛走到車站就看到一輛出租正好在我旁邊下客,趕緊爬上去,說明了目的地,司機開價20元,還說那兒離上車點遠之類的,我隨口就說怎麼那麼貴(其實我根本不知道到底算不算貴。。。),結果司機就說那打表好啦,呵呵,正中下懷。一路上聊了會,司機居然也來過上海,貌似人還不錯,所以就讓他中午時來接我去機場,對方開價50元,這個行情我倒是事先和導游打聽過,一般當地人都是這個價,所以也沒再還價,約好11點半到12點博物館門口等。
到了博物館,計價器才15元,嘿嘿,小子沒話說了吧。離9點開門還差幾分鐘,已經有人在免費領票的窗口處排隊了,雨越下越大,我也趕緊撐傘排著。進館後先通過安檢門,然後存放大件行李,再到服務台租個導游機。十元一個,說明書上說只要把機器對准語音提示牌就會自動播放,還挺先進的。可剛開始看的不錯,可後來發現怎麼老是亂報講解,研究了半天才發現原來是使用說明上寫的不全,場內的語音標識共有兩種,一種是有數字的,一種沒有。沒有數字的標識只要按照使用說明操作就行,但有數字的就必須在講解器上輸入數字才能聽到講解。山西省博物院的文物精品主要集中的宋元明清時期,其中有一個商代青銅車,像玩具般大小,車門可以打開,車頂上和裡外都有不少動物,車門上還有一個人,看介紹後才發現那個人左腳腳掌被砍,是個奴隸,而看管這車動物的,這整個造型就是古代帝王的皇家動物園的縮影。
特別要說明的說在其中一個展廳的正中央放著一個大型黑底紅色的石棺,好多人在拍照,我也拍了張,可剛拍完就聽到講解員說“您現在看到的是運用現代高科技用電腦高清技術按照原物一比一大小精心制作的。。。原物被交流到海外借展。。。”,倒,欺負我眼神不好啊。。。聽著講解時間過的飛快,剛走到第四層的第一個廳時司機就來電說快到了,可這時才11點剛過而已,無奈之下草草過場,下樓還掉講解器,拿回行李,衝出博物館,剛好車子停到我面前。。。機場離市區不遠,機場大巴都停在機場外幾百米處,下了車才12點都不到,我的飛機是下午三點的。。。午餐在機場解決,這兒唯一提供的午餐就是自助餐,且統一價80元,貴死了!而且還不能刷卡,這是最頭痛的問題。不過午餐品種還是很豐富的,再加上山西人喜歡酸辣,所以基本還是很對我胃口。裡面的脆骨雞肉串味道不錯,還有加了大顆紅棗桂圓的小米粽子也很好吃。
磨蹭到一點半,換了登機牌通過安檢。原想看看機場內有沒有能刷卡的地方給親戚買點香煙之類的,結果逛了一圈後非常失望,這兒居然不產煙,只有一轉賣醋的店和另一家賣土特產的店,且整座機場竟然都不能使用銀行卡消費,這還是我碰到的第一個不能拉卡的省會機場。下午兩點五十五分的飛機,回上海是一小時四十分鐘。一下飛機就感覺到上海的“熱”情,好熱啊。。。比起北方早晚溫差較大還是明顯不同的。
總結及經驗教訓:
全程路費最貴,法門寺珍寶館不開就毫無意義,早知道就該選擇漢陽陵—乾陵這條線路,還可以節省好多路費和時間。路上帶去的兩個MP4,大的被我摔了下,一個按鈕壞了,不能對看到一半的電影等進行讀取了,小的那個山寨估計那個去乾陵時早上跟我的開水壺放一起,電池壞了,充不進電,衝了最長時間仍然只有一格電池。住宿方面,攜程的酒店預訂服務雖然便捷,但價格卻比前台折扣價還高,而淘寶上也有低價折扣房,所以下次出行前我回多逛幾家網站選擇。機票方面,“去哪兒”這個網站不錯,可以查詢到各家代理店的價格,雖然來回機票可能不是同一代理店出票,手續方面稍微麻煩點,但價格比攜程便宜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