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
地點:上海——西安
天氣:中到大雨
由於是下午13:55分在浦東機場的飛機,所以早上9點半就出門了,原想叫車去靜安寺候機樓,可雨越來越大,預訂電話一直都是忙音,索性就坐40路去,下車後走到候機樓,上車沒幾分鐘車就開了,機場大巴在1號樓的下客點正好在東航門口,直接換了登機牌就行。到西安的飛機行程為兩個半小時左右,有點遠,下機後坐機場二線到火車站,直接入住7天酒店火車站店。西安天氣晴朗,熱的要命,機場空調大巴要坐滿才開。在火車站的下車點離酒店不遠,但西安的門牌和當地交通一樣,非常混亂,前後跳號,幸好酒店就在附近,問了一個路人就找到了。7天連鎖酒店的價格比如家錦江都要便宜四、五十元左右,房間設施就更簡單了,不過還算干淨整潔,到房間時服務員還在打掃。簡單收拾後已是快六點了,西安的時區比上海晚一兩個小時,六點太陽還沒下山,先去火車站買23號去寶雞的來回車票。西安的火車站就建在古城牆下,很漂亮。然後一路往東門方向漫步,體驗著西安城建過程中的混亂交通和灰塵,半小時後到達城牆。護城河邊有很多社區居民正在進行乒乓球比賽,熱火朝天的,拍了兩張照片後原路返回順便覓食,一路上生意紅火的都是火鍋店,而西安當地的特色食品是泡饃,不愛吃,所以還是買了小肯回家。晚上旅行社來短信再次確認了第二天的西線行程,通知旅店早上6點半叫早,旅行社的車子7點半到樓下接我。
第二天
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地點:西安—茂陵—乾陵—法門寺(兵馬俑和華山以前去過)
天氣:晴轉陰
睡醒時已經是早上7點了,旅館忘了叫早,趕緊洗臉順便燒水泡茶裝樂扣後出門。早餐就吃前天晚上買的蛋糕。旅行社來的是小巴,接了我後還要去好幾家其他酒店接人,車上東西南北線游的都有,最後車子來到東門處,全部下車,所有的旅行社接了人後都集中在這,統一分乘不同線路的空調大巴。同樣是等全部坐滿開車,已經快9點了。
第一站是漢武帝的茂陵。茂陵博物館建在霍去病的墓上,一公裡外就是漢武帝陵,周圍一百多座大小不一的陪葬陵,其中有大將衛青和武帝的寵妃李夫人。但由於西漢墓都不立碑,所以至今這一百多座墓中能識別的就只有包括漢武帝在內的六座。而茂陵博物館之所以建在霍去病墓前主要是為保護墓前的十幾座西漢石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馬踏匈奴了。另外還有已經風化的難以辨識的青蛙、魚、熊等。西漢石雕目前存世的數量相當稀少,能一次看到那麼多還是不容易的。陵後有塊“去病石”,據說當年霍去病得病去世時才25歲,漢武帝第二年來次拜祭時踏到了這塊石頭,立刻身上的病全好了,去病石由此而來。現在游人來此都可去踩上一腳,我也不例外的上去蹦了下,嘿嘿。
第二站是大名鼎鼎的武則天的乾陵了。下車後先吃飯,一份野菜炒蛋,分量十足,30元,貴,不過味道不錯。乾陵至今未被盜過,原因多樣,據說每次有人偷盜或是政府想開挖都會碰上打雷閃電的惡劣天氣。神道上有石飛馬、鴕鳥等,墓前還要六十億蕃臣像,都是沒頭的。據說是當年唐高宗下葬時,唐朝下屬的六十一國家派出參加葬禮的使臣。武則天高興之余命工匠按各國使臣的樣子仿造了六十一個石像,矗立在高宗墓前。等時過境遷,各國使臣的後人來唐朝時發現自己的先人在為別國守陵,便用計想除去石像,由於石像太重,最後只是搬掉了頭部。但究竟真相如何,至今仍然是個謎。緊靠著石像的是一左一右分別矗立著的兩座高宗題字碑和武則天的無字碑。去的那天無字碑正在修繕,被上下包裹住了,能看到的只有高宗的那個,據說當年的字都是鍍金的,可年代久遠以致字跡根本無法看清,靠近下部的更是只看的見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樣。。。後來聽人說當地雨季雷電較多,每次被擊中的都是高宗的碑,而武則天的從沒被雷擊過,呵呵。
接著去懿德太子墓,可以通過墓道進入墓室。懿德太子是武則天的兒子唐中宗的長子,也是中宗和韋皇後的唯一兒子,武則天的長孫。由於和永泰公主在非議武則天的私生活,被武則天一同處於杖斃。所謂杖斃就是把人塞進麻袋後扎緊,然後亂棍打死。非常殘酷。懿德太子和永泰公主死時分別只有19歲和16歲。墓道兩邊的壁畫都是仿造的,真品已被轉移到陝西省歷史博物館保存,要參觀的話必須另外支付200元,並且提前預約,不過這也是我預計的行程中的,所以對仿造的壁畫也沒過多留意,打算到時看真品。墓室不大,但唯一的漢黑玉石棺卻很大,偷偷摸下棺頂,冰涼入骨。棺外用玻璃圍著,可以隱約看到棺上的花紋,細致華麗。可惜太暗,拍不出來。
最後一站是法門寺。5月9日剛從陝西省人民銀行國家金庫內把號稱現世唯一的佛祖舍利子轉移到了新建成的合十舍利塔內,並由此成立法門寺佛教景區。景區大門口是仿造印度教建造的白像蓮花池。整個景區包括法門寺景區、珍寶館和佛教區三部分。其中法門寺景區又分為地上的1983年建造的佛塔等和原有的唐代地宮兩部分。說是地宮,其實非常迷你,只是一個小窗口而已。現在游人可以進入的地宮實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建出來的,供游人參觀迷你唐代地宮以及存放地宮出土的三顆銀舍利,就是高僧圓寂後火化而成的。法門寺旁邊就是珍寶館,用於展出地宮出土的珍品。但珍寶館沒開發,聽導游說是由於5月9日景區發售統一門票後關閉的,好像是由於在“分贓”方面沒談攏,但我們買的門票價格中就包含了珍寶館,且不能退票,暈啊。整個景區面積龐大,需要乘坐電動車在各景區間往來。新建成的佛教景區大的嚇人,特別是存放佛祖舍利子的合十舍利塔,外形像雙手合十的樣子,佛祖舍利子就放在塔底五米處,且有武警守衛。游人墓前能看到的只有地面的一個方形大洞而已。而佛祖舍利子只在9號搬遷那天展覽過,據說當天到場的包括國家領導、各國高僧和游人、警察等共計十萬余人,原本打算展覽三天的,結果當天晚上下去後就再沒升上來了。最奇妙的是據說轉移當天突然下起大雨,而那幾天前後都是萬裡無雲的。新建成的菩薩像都體積龐大,全身金色,整座舍利塔可以容納近千人同時禮佛,還是值得一看的,但珍寶館沒開卻是仍然非常遺憾。
晚上回到西安已經是晚上7點了,車子在市中心的鼓樓下客,正好靠近回民小吃街,順便一游。一元一杯的酸梅湯味道不錯,其余大都是燒烤,還有賣干果和工藝品。西安的棗子比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都大好多,像雞蛋般大小,山核桃也比一般的大一圈。然後又買了個桂花核桃柿餅,帶著桂花香味,又不會太甜,很好吃。接著順路走到北大街,坐一塊錢的公交到火車站,再步行回旅館。晚上的火車站城牆別有一番韻味,也很漂亮。
第三天
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地點:漢陽陵—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天氣:小雨轉多雲
早上7點半起床,到一樓餐廳吃飯。早餐是7元,包括限量和無限量兩部分。限量的是中西式早餐二選一,中餐是肉包兩個+雞蛋一個+蘋果或香蕉一個,西餐是椰蓉面包兩個加蛋和水果,無限量供應的是營養早餐粥(血糯米等雜糧)和現磨豆漿。還算不錯啦。8點多出門先坐小巴車(0.5元)到北門換游4區間(半小時一班,比去虹口的966還難等),由於西安在造地鐵,所以到處堵車,等到了游4區間終點站後已經是十點十五分了。西安到漢陽陵只有旅游4號線,且還分段運行。市區的是區間車,到張家堡後換直接去陽陵的游4。但游4比游4區間更難等,一小時才一班,11點上車,到陽陵時已經是11點40分了。如果照這樣下去回到市區博物館都關門了。邊參觀邊考慮回程途徑。由於有年票,所以門票對折。漢陽陵是漢景帝墓,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裡那個。不過那時候也盛行男風,倒是和現在流行的耽美類似。。。地下館藏區出土的漢佣雖然不能和秦始皇的相比,不過也是數量龐大,而且比較特別的是可以走在玻璃上仔細觀看腳下的文物。很多陶俑出土時由於身上衣服已經變成灰了,所以都是裸體的,還有整齊的家禽陶俑群等,值得一去。出門後逮了輛出租車直接開往博物館,要下午兩點前到,晚了就沒票了。開車的師傅是鹹陽的劉師傅(人不錯,大家去鹹陽可以找他,呵呵)送兩個客人到陽陵,被我“攔截”後載著那兩個客人先送我去了西安博物館。到達博物館正好1點半,排隊憑身份證換票。問售票處怎麼預約唐墓壁畫展,卻被告知只接受團體預約,不對散客開放。。。一陣郁悶中。。。趕緊租了個講解機進場參觀,到底是國內有名的博物館,展品大都是國家一級文物,雖然不是節假日,但參觀的人仍然很多。有意思的是還有人站在一些展品前背講解詞,原本想跟著聽的,但那人老是在幾個固定展品前背,只好作罷。展品裡有個銅雁燈,大雁造型,燈芯點燃後的廢氣通過雁嘴回到雁身,最後溶解於雁身內的水中,非常環保。整座博物館的文物以西周以後到唐宋時期的居多,而之前去過的河南博物館則是夏商的較多。之後的山西博物館則從漢代到明清時期文物居多,由此可見中國古代文明發展,很有意思。博物館不是很大,但參觀一圈也用了兩個半小時。出門後步行到一站路以外網上有名的“印度菜菜”(我沒打錯,餐館就叫這個名字。。。)。聽名字就知道是吃印度菜的。點了份有名的印度酸奶,飛餅,海鮮咖喱和芒果奶昔。酸奶很濃稠,裡面放了葡萄干、杏仁等,味道很好。用飛餅包裹著咖喱或蘸著吃,味道很特別。酒足飯飽後乘車回酒店休息。原想一路上走走利於消化的,可太陽出來後立馬熱的要命,還是算了吧。
第四天
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
地點:寶雞—鳳翔
天氣:晴朗(熱。。。)
上午7點半的動車,一個半小時後到達寶雞。火車站出口正對面就是去青銅器博物館的公交28路。沒幾站路就到。9點剛過,售票處剛准備上班,展廳裡燈光昏暗,展櫃裡飛蛾亂竄,很多展品都沒保護好,四條腿的銅鼎只有三條腿直立著,另一條腿斜著快倒了,四樓展台上很多放在放大鏡下的展品都沒放到位,很多都正好被放大鏡的塑料邊給擋住了,根本看不見。而且還有很多展品連最基本的名稱介紹都沒有,暈死,什麼博物館啊,還說是江澤民題詞的,管理那麼混亂,想投訴,居然告訴我沒投訴電話,也沒有負責管理的人。。。倒。
草草轉了一圈後打車到了大唐秦王陵。這個大唐是指宋朝以後的一個小國。陵墓建在寶雞北坡公園頂,只有出租車能到,還要開一段環山公路。所以雖然離火車站的直線距離只有2.5公裡,但如果加上盤山公路的話就遠遠不止了。門口有石人石馬等,因為看上去很新,還以為是現在重造的呢,結果居然是一千年前的原物。有幾個殘缺的據說是當年被小日本的飛機炸的,痛恨日本帝國主義!墓穴分左右兩個墓道,通道黑暗狹長,正好整個墓道只有我一個人,又增添幾分陰森恐怖。其中一個墓道中有一座仿木磚雕的樓台,有兩層樓那麼高,非常精細,在燈光照射下更是漂亮非凡,建議去寶雞的話一定要去看。由於這個景區廣告做的很多,再加上是周末,所以即使沒有公交車,也仍然看到很多出租車和私家車載著人上山。由此可見成功的營銷策略是非常重要的,相比之前去過的大名鼎鼎卻又門可羅雀的安陽殷墟而言,規模雖小但人氣十足。
接著從寶雞汽車站買票到鳳翔縣城,票價9元,汽車站管理費0.2元(雖然錢少,但又不是機場,居然還交管理費,不合理!)第一次坐長途汽車,真正體會到什麼叫龜的速度!汽車准時發車後以龜速緩慢挪動,沿途招攬生意,直到開上高速。原本一小時的路程被活活的開成了1個半小時。下車後又叫車開往秦公一號大墓,這個秦公是秦始皇的祖宗,墓地龐大,且留有現存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黃腸題湊”。“黃腸”,即去皮後的柏木。“題湊”是一種葬式,始於上古,“黃腸題湊”指帝王陵寢槨,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壘成的框形結構。管理人員見有人來參觀,趕緊騎車趕到我前面去幫我開門開燈,進門後沿著小樓梯走進棺內,第一個墓室復原了兩千五百年前的下葬時的場景,黑底紅鳥紋的屏風,素色精致的簾縵,漂亮的躺椅和銅燈;第二個墓室就是龐大的棺木了,仍然是黑底紅紋的,古樸美麗;側室陳列著當時陪葬的青銅器等。由於墓室實在太昏暗,我雖然特地戴著眼鏡,但進入一道門檻時頭上還是被撞了個包。。。喜歡古董的也可以來看看,畢竟是國內唯一可以進入內部的棺槨。
出來後讓司機送我去了鳳翔當地的泥塑村,這兒的泥人是國內有名的,主要是當地的土質比較好,不容易碎,還參加過北京奧運(司機說的,汗,泥人參加奧運。。。)不過泥塑還是很漂亮的,可實在太重,只買了小的和皮影(回來後一查淘寶,皮影還買貴了。。。哭)原本說泥塑買了後可直接打包幫我快遞回上海,但結賬時嫌我買的少,便推說不好打包,讓我去縣城郵局,到了郵局,見是泥塑,郵局推說不能郵寄,又讓我去馬路對面的物流公司,到了物流公司一看那麼小的東西又說不好打包。。。最後還是我一路背上飛機帶回家。
回寶雞的空調中巴是在馬路旁邊招手即停的,所以就沒有了0.2元的管理費,票價9元。路上一個多小時到達寶雞火車站,回西安的火車是從西安到上海的,而寶雞到西安這段路幾乎都沒人坐的,我買的硬座,但上車後發現整節列車是臥鋪車廂,且除了檢票的乘務員外就我一個人,差點以為坐錯車了。從寶雞到西安中間停靠2-3站,開始還有輕微的廣播播報停靠站名等,快到西安時居然連廣播都沒聲音了,我估計差不多該到了,便收拾了行李等在上車的車廂門口,可誰知等列車到站停穩後等了老半天居然都沒乘務員給我開門,暈啊,只好趕緊往前走,還好又走了一節車廂後看到一扇打開的門,向乘務員確認是西安站後趕緊跳下(這個乘務員正是剛才幫我檢票的那個,看到我後一臉驚訝,估計早把我給忘了。。。),否則等我一覺醒來恐怕就是上海站了。
回到旅館後第一件事就是預訂第二天早上的出租車,由於第二天去太原的飛機是早上7點45分,所以最晚6點半就必須從旅館出發,前台給了我她們的職工宿舍房東的電話,說是開出租車的,比較保險,不會亂收費,一般到機場都是100元。想想倒也是,萬一有事還能找的到人。訂好車後早早洗完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