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憶山花之旅·下篇

作者: Mikemoremore

導讀從廬山下來的時候已經錯過了8點半去婺源的車,還好因為旅游旺季的關系加開了一趟,在九江長途汽車站買到10點的票。問了門口的協勤,步行10幾分鐘來到一間中國銀行,那裡有一個櫃台代售火車飛機票,又順利買到返程的Z68,兩下鋪一中鋪,老人家很高興。坐上大巴,最後一次看了一眼九江這座小城,滿街黃顏色的昌河北鬥星獨具地方特色,還有廣場上某種我叫不上名字的 ...

從廬山下來的時候已經錯過了8點半去婺源的車,還好因為旅游旺季的關系加開了一趟,在九江長途汽車站買到10點的票。問了門口的協勤,步行10幾分鐘來到一間中國銀行,那裡有一個櫃台代售火車飛機票,又順利買到返程的Z68,兩下鋪一中鋪,老人家很高興。坐上大巴,最後一次看了一眼九江這座小城,滿街黃顏色的昌河北鬥星獨具地方特色,還有廣場上某種我叫不上名字的市花。路邊的廣告牌打出均價2k的地產廣告,媽媽說,要不是上廬山的彎路太痛苦,在這裡買個房養老倒是很好,依山傍水的多滋潤。一路無話,1點半抵達婺源紫陽鎮,把包存在車站,村裡村外的大招牌明晃晃地出現了。因為在網上口碑不錯,我們徑直走了進去。店裡小橋流水,鬥笠作掛飾,衛生間標為牛郎和織女,點了婺源的招牌紅鯉魚,沒想到清蒸的做法竟也入味十足,直至今天這道菜和這家飯館仍讓老人家們念念不忘,堪稱此行性價比最高的一頓飯。飯後在鎮上溜達,一路向北走到了婺源博物館,一座白色的徽派新建築屹立在一片紅瓦綠地之中,跟隨全國博物館免費的大潮,這裡也是憑身份證免費參觀的。館藏稱不上豐富,萬余件展品,不過小到茶道大到建築的徽文化,無所不包,可謂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走出博物館,回到車站取包,在站內上了一輛小巴直奔清華鎮。話說婺源游玩有三條線,東線和北線最熱門,也是此行我們的選擇,西線大鄣山及文公山就沒時間去了,也許真是和朱老夫子無緣的說。清華鎮是北線的中點,在思溪延村與理坑之間,鎮上有座彩虹橋,也在通票之列。說到通票,令人喜憂參半。原本在2009年3月之前婺源景點門票單賣不過二三十,但隨著一道通票令下,各景點不再單獨售票,必須花180元,且在72小時之內,才能游覽東西北三線的大半景點。在廬山青年旅社見到的那張IC卡式門票,在兩天之內就起了大變化,等我們到婺源時已經升級為可以記錄指紋的智能卡,略顯人性化的是每個景點不再僅限進一次了。小巴到清華鎮中,我們邊走邊問找到了之前電話預定的老街客棧,同樣拜攜程所賜,據說這裡的飯菜做得極為可口,這對以食為天的咱天津人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次日一早和旅店裡四個廣東MM一同包車游理坑,確切說是北線的一部分,她們要去徒步,我們則是往返。司機兼導游是老板推薦的,一位大概30多歲的阿姨。在從理坑回來的路上,她為我隨口的一句話,便挽起褲角淌著刺骨的河水,去摘懸崖邊一大束美麗的映山紅,山裡人真是樸實得可愛。理坑作為婺源文化底蘊最厚重的一個村莊,雖不在通票之列,卻在我心裡生根很久了,屬於此行必去的地方。村民自發組建的售票點,對我的偽學生身份也未能識別,於是在那裡買到唯一一張學生票。這座嵌於錦峰秀嶺之中的村落,蒼松翠竹與黛瓦粉牆互相襯托,古道石梁湍湍流水相映生輝,沿溪構築的明清府第如工部尚書余懋學“尚書第”、禮科給事中余懋藥“都諫第”、兵部主事余維樞“司馬第”等翹角飛檐,令人感嘆的建築技藝。走在小巷子裡,我們還偶遇余懋學的後人——一個靦腆的少婦,未說話臉先紅,絲毫沒有一點尚書風範了,呵~顯然她家老屋也早已無人居住,尚書第裡流傳著的古老傳說自待導游們戲說了。走出理坑為時尚早,我們和司機阿姨商量能否多走一個地方,於是加了十塊錢直奔篁村。關於這小村子的種種,我曾在一篇稿子裡讀到,發到版上特意配了張圖。現在看來文章似乎比風景更美。在那個出了名的長壽村裡,沒見到幾個老人,水流也不比理坑,倒是一棵諾大的古樟孤零零地樹立在村口,兩個年輕的驢友背著大包安安靜靜地坐在一旁的石凳上,聊著只有彼此能聽懂的方言。在老人家興高采烈地和樟樹合影的時候,我倒覺得那兩個姑娘和這風景配合得更加默契,使人由衷產生一種回歸自然之感。下午去北線的另外兩個景點思溪延村不必包車,可以力所能及地搭小巴前往。車到思口鎮就停下了,我們拒絕了熱情的摩的司機,徑直沿著大路往裡走,因為路邊一塊“景區距此800米”的路牌讓我們有了信心。誰知走了將近半個小時才看到到延村,買通票進門,又是10多分鐘才到不遠的思溪。蜿蜒的村路上只有我們三個形單影只的身影,不時有摩的和旅行社的大巴駛過。以致最後回到路口那個地方,我們很有把那錯誤的指路牌掀倒的衝動。作為通票裡最先走過的兩個村子,思溪延村的景色不算出眾,其實照地理位置來說,還是延村在先思溪在後。延村給我印像最深的還是村口那座小橋,以及我們在那上面消滅掉的一排喜樂。思溪顯然方圓大了許多,開發得也更完善,許多旅行社的車子便是直接開過去忽略延村不計的。一進村口就有小朋友上來兜售草帽,還有諸如“三碗不過橋”這樣的店鋪吸引游人眼球。村裡古建與理坑差不太多,一座“敬序堂”裡熙熙攘攘,《聊齋》外景地的身份讓它身價倍增,96個不同字體組成的“百壽圖”著實賺了游客們不少菲林。在通濟橋頭,我的相機兩塊電池都耗盡了,我們拖著疲憊的雙腿趕緊去找摩的,一向膽小的媽媽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回到客棧吃了晚飯,這裡的素菜7塊一碟,葷菜18,紅鯉魚清蒸抑或紅燒都是28,幾天下來,我們吃了N種當地的野菜,嘗了腊肉,品了土雞,平均每頓35元,三個人吃得水足飯飽。傍晚時分散步去了彩虹橋,這座初建於宋代的建築,因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而名,四墩五孔,由11座廊亭組建而成,橋面鋪設木板,青瓦結頂木椽,廊亭兩側有欄杆和坐凳,供行人休憩觀賞。走過石墩,拍了夕陽,沿著一條人跡罕至的小路我們又開始了新一輪探險,為那隱藏於山谷中的彩雲寺。在一座四鄰不靠的小閣樓上,我撞了三下銅鐘,並將對家人的祝福與祈禱寫於黃紙之上。盡管不算有宗教信仰的人,還是習慣了逢廟燒香,哪怕是聞一聞那香火味兒,心境也能瞬間平靜許多。第三天是東線游,已經決定了包車,還是找之前那個阿姨,恰巧旅社裡又來了一家小三口也要玩東線,於是費用立馬減半,六個人開開心心地啟程了。東線的盡頭江嶺作為傳說中拍油菜花最好的位置,我們把它定在了第一位。一路馬不停蹄,只是路過月亮灣時被路旁的壯觀的人流留住了腳步,大家紛紛跑下車來拍照,一片狹小的山地擠滿了各式長槍短炮。灣裡一葉竹筏來來回回,船上戴著鬥笠的人仿佛就是配合攝影來的,但凡劃遠了點,上面的人就喊:喂,回來一點啊,出鏡頭啦~呵呵。江嶺雖不在通票之列,但滿梯田的菜花層層疊疊名不虛傳。我們穿著傳說中最上鏡的紅色衣服在綠油油的菜地裡流連忘返。之前看網上說曉起已被開發得商業氣息十足還不大相信,待到滿村滿街的小賣鋪和家庭旅社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才不得不佩服市場經濟的強大滲透力。除了路上那些十分老實又可愛的狗們以及藍天白雲與徽派屋檐勾勒出的一點自然恬靜,這村子顯然已經沒有什麼淳樸與底蘊可言了。圍著一棵千年古樟走了也不7圈還是8圈,直到頭都暈了,現在竟也忘了那是求財還是求的平安。汪口村頭的兩個獅子,我格外喜歡,它們嘴裡的石球也是能動的,我上去愛不釋手的時候,媽媽則和旁邊兩個天津人聊起天來。這一路碰上的老鄉還真是不少的說。俞氏宗祠作為汪口的頭號景點,自然也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在門口一塊石鼓旁邊,一位當地老鄉為我們掃盲,原來這名為遮羞石的東西,是從前家族祭祀時給輩分小而年齡長的人預備的。之前在網上找的叢溪漂流幾乎沒什麼人玩,我們就在汪口下了水作為補償,在這片據說是《閃閃的紅星》拍攝地的河面上隨波逐流,“小小竹排江中游”的滋味略感一二。尤其記得河邊洗衣服的老人一個勁地衝著拍照的我們喊,不要拍我啦不要拍我啦,當然這是經過劃竹筏的當地人翻譯給我們之後的語言。東線的最後一個景點是李坑,當地人也稱小李坑(與大理坑相對),倒是有種曲徑通幽的感覺。它和大理坑一起,被我們一致認為是婺源最不虛此行的兩個地方。進村前先經過一條長長的石板橋,兩邊是細長的竹筏順水流下,夾雜著賣當地特產的小攤子,待到一棵百年古樟迎客,一片粉牆黛瓦的古民居錯落有致地倒映在小河之中。200多戶人家臨溪而居,好一幅“小橋流水人家”!在水邊一家店裡,我記錄下了難得一見的姜糖制作工藝。晚上回到客棧,熱情的老板娘帶我們去熟絡的店鋪買婺源特產的茶葉,四個人走在燈光昏暗的清華老街上,上一輩人嘮著家常,無非是父母的健康or兒女的成長。路邊一棟建築引起我的好奇,當年應下鄉知青精神需要而建起的清華電影院,如今已經被鎮人防辦的招牌取而代之,倒是碩大一枚紅星仍然鮮活地反映著那個時代的烙印。沒有拍下照片為念,但我的腦海中時常還會浮起這座老建築,以及它所記錄的一段輝煌浪漫的歷史。次日清晨,我們起了個大早,又去看了晨曦中的彩虹橋,在我以為十分險要難行的石墩上每個人留下一張從容的笑臉,彌補了第一次來時人潮洶湧的遺憾。回到客棧,吃下最後一頓早飯,說起來這裡每人5元伙食費也算不貴,包括一個饅頭(味甜),一個包子(巨辣),一根油條,一碗白米粥,一個煮雞蛋,二碟小菜。油條跟天津的果子神似,除了包子以外都很合我們的胃口。最後跟一手好烹飪的老板到了別,老板娘送我們上了回紫陽的小巴車。路邊搖曳的油菜花和我們揮手告別,同時宣告我們的婺源之旅圓滿結束。到婺源北站買了10點的車票,售票員對我們喊,去西站坐車7~嚇得我們一身冷汗,趕緊打了車直奔西站。這才知道除了去北線和東線以及九江、景德鎮往來的車輛是停靠北站以外,其它方向走的是西站。好在紫陽縣城不是很大,出租車風馳電掣地5分鐘就開到了。去南昌的大巴開了4個小時,好在全程高速沒有堵車,下車先奔火車站把包存上,接著乘2路車開始了南昌市區半日游。這趟2路車途徑長途汽車站、火車站、八一廣場、商業街、八一大橋,堪稱南昌的觀光一路。南昌公交1元投幣,我們上上下下了六次,總算把這江西省會的風景粗覽大半。南昌另一個值得看的地方是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我們時間有限只是透過2路車窗瞥了一眼,倒是八一大橋上那兩只貓讓我興奮不已。敢情坐了四個小時的車就為看這倆貓啊,老人家悻悻地說。坊間流傳的黑貓白貓的故事,就是在此地產生的。回到火車站,媽媽一定要吃當地的特產,走進路邊一家小吃店,滿滿一屋辣椒味兒就把我們熏了出來,還是找麥大叔保險啊。況且火車站附近從來就沒有靠譜的吃喝。在回程的臥鋪上,終於消滅掉了最後一個蘋果,就此媽媽從天津帶來的8個蘋果10棵黃瓜一瓶蜂蜜半斤西紅柿才算圓滿完成它們的使命,壽終正寢在江西的紅土地上......Tips:1.婺源當地所有景點都有“順序游覽”的提示牌,很容易就能找到。想聽點門道的話蹭旅行社的導游就好,不必自己請~~2.小吃上,有種綠色的糕,據說用艾葉做的叫“清明果”,裡面是豆沙餡~~3.從照相效果看,穿紅色衣服在油菜花中相當醒目~~4.婺源司機施香花阿姨5.廬山大自然青年旅社6.婺源清華老街客棧7.游覽廬山,推薦方方的《到廬山看老別墅》(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6年5月版)江西六日清單:3月27日 20:30 Z67 北京西—九江 硬臥上鋪282元×3=8463月28日 廬山6:50 抵達九江 坐公交到九江長途汽車站 1元×3=37:50 九江—廬山 12元×3=36廬山門票 135元×3=405廬山一線游:星龍索道30元×3=90廬山老別墅30元×3=90牯嶺街吃晚飯 100元《廬山戀》電影25元×2=50大自然旅社 三人間一晚 150元廬山打車 30元3月29日 廬山—婺源8點 廬山—九江 10元×3=3010點 九江—婺源 80元×3=240村裡村外 午餐 93元紫陽—清華 小巴 6元×3=183月30日 婺源北線上午 理坑+篁村包車費用90元 理坑門票20元×2+15元(偽學生票)=55下午 思溪+延村通票180元×3=540車費3元×3×3=273月31日 婺源東線包車費150元上午 月亮灣 江嶺 曉起中午 曉起用餐 150元/2=75下午 江灣 汪口 李坑汪口漂流20元×3=60老街客棧 3晚住宿 90元×3+20元(空調)=2903早 5元×3×3=45 1中3晚 35元×4=140共計 565元4月1日 婺源-南昌早上 彩虹橋8點半 清華—婺源 6元×3=1810點 婺源—南昌 100元×3=3002點抵達南昌 游覽市區 車費1元×3×3=919:10 Z68 南昌—北京西 硬臥下鋪319元×3=957另,平安旅行意外保險 三人七日 共計72元共計 火車1803 路費 951 食宿 893 門票 1230 保險72合計 4949元(月亮灣)



(曉起的狗)



(風雨彩虹橋)



(江嶺梯田)



(汪口村頭)



(月亮灣)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