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之家暑期江西七日游(上海–九江–廬山–溫泉–南昌–上海)

作者: meiru16

導讀三口之家暑期江西七日游(上海–九江–廬山–溫泉–南昌–上海) 年初就和老公盤算著要帶9歲的兒子在暑假出去旅游一次,希望讓孩子開拓眼界、增長見識,在身心兩方面都得到鍛煉。因為老公的廬山情結,一早就定下廬山為目的地。決定一下,我就潛在各個旅游網(包括攜程)收集信息和資料,安排自助游路線,並於日前順利成行。 總體而言,這次廬山之行還是滿意的 ...

三口之家暑期江西七日游(上海–九江–廬山–溫泉–南昌–上海)



年初就和老公盤算著要帶9歲的兒子在暑假出去旅游一次,希望讓孩子開拓眼界、增長見識,在身心兩方面都得到鍛煉。因為老公的廬山情結,一早就定下廬山為目的地。決定一下,我就潛在各個旅游網(包括攜程)收集信息和資料,安排自助游路線,並於日前順利成行。

總體而言,這次廬山之行還是滿意的,故而在此和大家分享得失,希望對大家今後的出行有所幫助。

第一天

一大早,我們一家三口就背上兩個旅行包出發去機場了,乘坐上航FM9271(08:20-09:25)飛赴九江。一路順利,基本准點到達。九江機場很小,沒有專門的出租車站點,只是在門口隨意停放著幾輛TAXI,且都不打表,最終150元到九江遠洲國際大酒店。因為打算下午去石鐘山玩,也向司機打聽了一下來回包車的費用,200元。

九江遠洲國際大酒店是一個掛牌五星的酒店,靠近南湖,挺幽靜的。我們入住迎賓客房(B座)358元,房間寬敞干靜,床也很大(我和兒子兩個人睡一張床一點也不擠)。商務中心也不錯,接收傳真免費。了解到酒店包車去石鐘山來回要300元,所以立馬打電話給送我們來酒店的司機,直接出發去石鐘山,順便品嘗鄱陽湖的魚鮮。

差不多40分鐘後,我們就抵達了石鐘山公園。公園門口有兩家飯店,我們進了東坡飯莊。因為旅游團隊用餐高峰已過,裡面很空。肚子也確實餓了,迅速點菜,上菜速度很快,飯也不硬,最好吃的是“江丫”,一種鄱陽湖的魚,真叫嫩,真叫膩,連最不喜歡吃魚的兒子也吃得嘖嘖有聲,超贊!!!

酒足包飽,買票進園(漲價了,大人72元,小孩36元),順便請了一個導游(50元)。在導游的講解聲中,一路拾級而上,經過石鐘亭、懷蘇亭、紺園、紫雲廊、船廳來到江天一覽亭,憑欄遠眺鄱陽湖與長江交界處,只見清濁分明、水分兩色,我們請教導游,為什麼會有這麼清晰的“分界線”,原因有四:一,長江和鄱陽湖水流向不同;二,兩都流速不同;三,兩者含沙量不同­­,四,水溫不同.這裡還是三省交界之處,可以清晰地看到江對岸的安徽和湖北(我們身處江西省)。隨後又參觀昭忠詞、湘軍水師將領彭玉麟為其母超度亡魂的“報恩慈林”(不能隨便點香哦,我們可是被“敲”了一筆)。

出了園門,轉個彎來到游船碼頭,游船不少,不過要等大批游客一起開船。因為天氣炎熱,我們就直接租了艘快艇,50元。快艇帶著我們迅速駛到江心,鄱陽湖與長江交彙的地方一清一濁涇渭分明,清澈的是鄱陽湖水,渾濁的是長江之水滾滾東流。再駛到山腳下的洞口,應該就是當年蘇軾到絕壁考察的石鐘洞了,可惜洞裡傳出陣陣惡臭(是蝙蝠的氣味吧?!)。加了100元,快艇繼續駛往長江大橋,左半邊是斜拉索橋,右半邊則是根根橋柱抬著橋面。兒子好奇地問了船主,原來左邊水深,沒有橋柱可以行船,右邊則水淺,有的地方幾可見底。站在艇上回頭遠眺石鐘山,湖光山色,幾處園林點綴在綠蔭叢中,也算得上是美景了……

游覽總共大約三個小時,我們重新上車返回酒店。回到房間四點半不到,去酒店的泳池游泳吧。酒店的管理很嚴格,花了不少嘴皮功夫才讓兒子進去(小孩子不准進泳池,真不知道算什麼規矩。必須要有泳帽,10元)。池子蠻大的,應該是標准25米的,水深1.5米,游個泳既消暑,也剛好洗澡。

換了身干淨衣服,我們打的來到當地有名的柴桑美食街,華燈初上,只見沿街排滿了桌子,已經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可能天氣太熱加上不習慣坐在大街上吃飯,找了家帶空調的坐下,點的小龍蝦是我們的最愛,味還不錯……

第二天

一覺睡到自然醒,快九點了,梳洗、收拾行裝、結帳,司機已在賓館門口等我們了。因為賓館只提供單早,索性就不吃了,由司機直接帶我們來到新誠美食城,自助式的,米、面、粥皆有,品種繁多,不貴,3個人28元。

食畢上路,今天的目的地是西林寺,東林寺和東林大峽谷,100元單程。

我們首先來到西林寺參觀,免費。

“寺廟周圍綠樹環繞,古樹參天,一圈古老的紅牆把西琳寺圍在中間。西琳寺不大,但布局緊湊,右邊是三座大殿,裡面十分幽靜,古色古香;左邊有一面牆壁,因一首詩而出名:‘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對了,此詩就是《題西林壁》,蘇東坡曾到此一游,見這牆壁上有許多文人墨客的墨跡,詩性大發,揮筆寫下了這首由於哲理豐富而千口傳誦、家喻戶曉的《題西林壁》。

寺後屹立著一座白塔,這就是千佛塔。此塔是用青磚素瓦壘砌而成的,有七層,呈六角,各面均有佛龕,佛龕內有大大小小的佛像一千多個。底層南北開門,正門向南,塔身南面每層門頂上有題額,從底層起依次題了‘千佛塔’、“、‘羽寶林’、‘金剛幢’、‘靈鷲來’、‘無上法’、‘聰雨花’、‘光明藏’。傳說這古塔曾在清道光年間裂為兩半,後經當地老百姓祈禱,慧遠禪師顯靈才把塔合上。”(此為摘抄的解說詞)

繼續上車來到東林寺,也是免費。

“群山環抱,溪水回流的東林寺,寺南翠屏千仞,寺前一泓清流——虎溪迂回向西而去,溪上跨著一座石砌拱橋,這就是我國文化史上傳為佳話的‘虎溪三笑’故事發生的地方——‘虎溪橋’。過虎溪橋,北行約百余米為東林寺的第一道山門,門牆書有“秀輯廬峰”四個篆體大字,山門上豎掛著“晉建東林寺”石刻。跨進第一道山門有一條南北伸展的石砌甬道,甬道東側屹立著一棵蒼勁挺拔,形如圓蓋的羅漢松,其旁立著刻有‘護法殿’,正中盤坐著大肚彌勒佛,其後立著韋陀佛。由此再往裡走,可見一排正殿。其中究其精巧壯觀者首推‘神運寶殿’,它殿堂高大,精雕細鏤,廊腰縵回,檐牙高啄。殿內有一口神話傳說中出木建寺的‘出木池’。西側是接待室,東面是‘三笑堂’。與之毗連的為‘十八高賢影堂’,是慧遠與共修淨土的十八位佛教徒結白蓮社誦經的地方,故亦稱‘念佛堂’。堂內西壁嵌有劉程之、雷次示、高僧慧遠、梵僧佛馱跋陀羅等石刻像。在其背後有兩口水泉。一口叫’聰明泉’,是慧遠與其好友殷仲堪經常一起研究‘易經’,盤教談天的地方。另一口是在文殊閣下牆根處的‘古龍泉’,相傳為慧遠和尚舉杖扣地而成的水泉,後因其弟子慧安為計時,立芙蓉十二葉於泉水中,據波轉定十二個時辰,故亦稱‘蓮花漏’。喝過聰明泉水,行至上竹山的路口,一級級的台階彎曲而上,見山頂聳立著一座寶塔 – ‘文佛塔’,與對面西林寺的千佛塔遙相呼應,形成微妙的平衡。塔後面有一大殿,相比山下大雄寶殿要樸素簡單的多,主要為香客求簽所用。” (此為摘抄的解說詞)

此處真乃清修之地,你會不由自主地摒氣凝息,回味人生。

驅車來到東林大峽谷,已是午餐時分,在景區門前的虎溪餐廳隨意吃點東西,買了門票(大人55元,小孩30元),隨著導游(50元,陪著爬山的喲),我們步入景區大門。

“這是一座石牌坊式的建築,高大雄偉,古色古香,門前寫有;‘釋.道.儒三教三流源共聚一福地,瀑.溪.壟一處一絕境皆勝三聖山’,兩旁石柱上嵌刻著一幅對聯:‘近瀑飛雲經樹濕,穿花流水過橋香’,這付對聯是元代劉永之題‘陶淵明入社圖’中的詩句。我們先來到‘臥雲壟’.此處是集釋.道.儒古文化景區。其一是;虎溪旁的龍泉精舍,是晉代高僧慧遠結天下高僧.名士,種蓮結社,創立佛教‘淨土宗’派系的地方。其二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周代隱士匡續在此修煉成仙。廬山也因其而得名匡廬。民間稱其為匡真君——和瘟先生。在此修祠祭祈。我們步壽聖橋,拜匡續祠,真君正坐,兩壁繪畫四季瘟神。其三是;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的故裡,在此留下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當年的潯陽三隱士(陶淵明.劉程之.周續之)就在此隱居。觀畢‘臥雲壟’,大概又走了幾百來米,只見前面高處一寬大的水流奔瀉而下,發出震耳的轟鳴,瀑布落差達數十米,遠遠望去,宛若晶瑩透亮的珍珠簾子。沿著山壁上行到水壩上一看,右壁是小飛來石,腳下是一塊10米見方的平坦大石,上刻有‘講經台’三字。沿著溪水上行不遠來到烏龍潭,此龍潭分上、中、下三潭,瀑布落差高數十米。上潭宛如圓圓深井,急流衝下在潭內打轉,然後漫入中潭。據說是龍行軌痕。中潭較平,泉水潔淨,下潭較深,映著暗綠,深不可測。潭下一巨石,雕刻‘拜龍石’,潭中石壁有數米圈圈龍鱗狀痕跡。沿著山壁攀行,繞著溪水而過,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熱帶叢林。在狹長的幽谷中,廬山桂粗壯的藤蔓蜿蜒曲折,怪異的樹干橫七豎八,在路邊、在頭頂、在腳下… 順流而上,先後經過了玉液泉、羅漢石、龍舌石、牯牛潭、玉淵潭等多處景點,來到最後一瀑‘剪刀瀑布’,因它形同剪刀而得名。抬頭仰望‘森壁爭霞,群峰限日。幽岫含雲,深溪蓄翠。水響鳥鳴,綿綿成韻’。這瀑布是由左右兩股水流衝刷而下,掛在石壁十余米,然後交叉彙集在一起,巨大的聲響,震耳欲聾,散發出陣陣轟鳴。 沿著石階繼續往上出發,沿途經過了水簾泉、杜鵑谷、石海森林、原始森林中直撐蒼穹的巨杉等多處景點,行至觀雲亭。” (此為摘抄的解說詞)

在觀雲亭,因為太陽高掛,我們沒能觀賞到廬山的雲霧,有點遺憾。導游也和我們分手了(拍個集體照留念吧!)。整理行裝再次上路,我和老公一人背一個旅行包,兒子提著水瓶,繼續沿著台階向上走。前面還是邊爬邊玩,到了這裡卻已經是身心疲憊了。因為游客稀少,有些台階兩旁的雜草已經長得齊腰高了,坡度也越來越陡,因而道路越來越難走。會不會迷路啊?老公拿出手機,用GPS定位。沒問題,GPS圖上雖然沒有顯示道路,但方向是對的,離牯嶺鎮也越來越近了。我們奮力地攀爬著,互相鼓勵著,時不時停下來歇息……終於,我們看到了售票口和鐵門(門票180元,小孩免)。跨過大門,走上台階,在一幢療養院門口,我們撥通了鑫締賓館的電話,酒店派車來接我們了!!!整整四個半小時,連游玩帶爬山,我們二大一小終於上了廬山。

我們入住的是鑫締賓館貴賓樓(周末460元,平時360元),掛牌4星,是我們住過比較差的四星酒店了。房間極小,床也很窄,浴室裡的盥洗設施也比較簡陋。好在服務員還比較勤快,送個毛巾、牙刷蠻快的。另外,距廬山環保車站點不遠,下個坡朝右一拐彎,在鑫締賓館普通樓邊上。

趕快洗完澡換好衣服,我們衝出房間,奔向洪狗家常菜(就在酒店旁邊),點好美味佳肴,祭一下五髒六腑…… 食畢回到酒店,安排好第二天的導游(100元一天),叫了上房間的足部按摩。哎,68元/45分鐘,不便宜,可技藝很差勁。無論如何,我們的雙腳需要“服侍”一下的。

心得:從東林大峽谷爬山廬山是可行的,沿途有曼妙的景致以及清澈香甜的泉水。不過,負重爬山很考驗人的體力和毅力,如果預先郵寄行李或有挑夫幫忙就好了(很無耐,我們沒能找到挑夫,可能是周末來玩漂流的人太多了)。另外,從景區售票處到街心花園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最好能找酒店的車來接。

第三天

一覺睡醒,快9點了,趕緊起床,因為酒店的早餐到9:30結束。不過,鑫締的早餐太次了,幾乎沒有什麼順眼能吃的。勉強囫圇個飽,出門,10元打的,去街中心找郵局打聽用EMS寄行李(下山的時候就輕松了)。另外,買車票(大人80元,小孩40元,三天),按了指印,上車開到環山路,導游已經在車站等我們了。重新上車,我們的廬山游正式開始了。

環保車直接開到如琴湖。由於是在加固堤壩,所以如琴湖的水已經抽干,非常UGLY,也看不出琴的模樣。湖中央倒是有一座小亭子,據說是在“大林寺”的遺址上修建的(?記不清了)。如琴湖邊上就是花徑公園,白居易正是在此留下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千古名句。花徑公園裡有白居易草堂,還有一棵癢癢樹和一棵上下為松中間為杉的奇樹。離開花徑,沿著對面的山路,我們走上天橋,看到了傳說中救了朱元璋的那座仙橋,只是沒數清楚那些馬蹄印。繼續一路前行觀賞了秀麗的錦繡谷(夏季無花,有點掃興),神秘的仙人洞(傳說呂洞賓修練成仙的地方,可惜洞中的仙泉已經很小了)。再往前走,就到了觀妙亭,也就是馬屁亭了(老蔣連說三個“妙”字的地方)。出了仙人洞的正門,我們決定坐滑道(大人30元,小孩免票),兩人一車在竹林間穿梭,一會兒功夫就到站了。往前一點就是奇特的圓佛殿,真是世間罕有的圓形寺廟,只是香火不旺。我們倒是餓了,在導游的張落下,在路邊的一家農家菜館午餐(千萬別點廬山三石,不然就被斬了。另外,小孩子可能也不太適合吃當地的黃花菜,我兒子當場就叫肚子不舒服,半夜還有點拉肚子)。

吃罷午餐繼續上路,觀御碑亭,游大天池。大天池內有兩口水池,池水終年不涸,故稱“天池”,很多游客在此擲幣許願。都說大天池有很多野猴,我們只碰到一只,還好安然通過。再往前就是龍首崖了,廬山著名景點之一,到此一游的紀念照是免不了的。走過懸索橋,來到石門澗景區。雖然網上的評價非常一般,不過我們還是決定下去一游(大人42元,小孩免票)。導游原地休息了,建議我們走到青龍潭即回,因為星龍索道到六點就關閉了。好吧,既來之則安之,我們沿著台階開始下行,直到底部寫有“噴雪奔雷”的潭邊。石門澗景區還算對得起我們,面前的懸崖上掛著條細長的瀑布,水花飛濺,煞有氣勢,還可遠眺鐵船峰(真的有個穿紅衣的勇士在棧道上攀爬,不由得讓我們肅然起敬)。在龍宮橋上拍完留念照,我們趕緊往回走,一路走走停停,終於又回到懸索橋上。稍事歇息,我們乘坐星龍索道參觀電站大壩(大人30,小孩免費),然後搭乘環保車回酒店休息。

晚餐還是在洪狗家常菜吃的,事先打電話請他們燉好土雞湯,外加兩三個小菜,就湯下面飽餐了一頓。現在想想,也真是美味啊。

不過,半夜裡兒子喊肚子疼,趕緊給他喝了一瓶霍香正氣液,一會上個廁所,舒服了。

第四天

老時間醒來,在房裡燒水泡昨晚買的方便面(不想去勞什子餐廳吃了),還有面包,火腿腸。

出門來到環保車站,導游(100元)已經在老地方等我們了,今天的計劃是去含鄱口,游植物園,觀大口瀑布,登五老峰。如果還有氣力,再從蘆林湖走回龍路,游黃龍寺,看三寶樹,觀黃龍潭和烏龍潭,經電站大壩乘車回酒店。然而,在等車的時候,發現兒子流鼻涕還有點低燒,應該是晚上貪涼感冒了,趕緊跑回酒店拿來流感丸……

環保車送我們來到含鄱口,不過還是要步行二十分鐘左右才真正到達景區。登上望鄱亭,極目遠眺,雲霧迷漫,鄱陽湖無從可見,遠望五老峰,也是一片迷茫。只有導游在旁邊說五老峰就像毛主席頭像,一峰是下巴,二峰是嘴巴,三峰是眼睛,四峰是鼻子,五峰是額頭。

看看兒子還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我們放棄了去植物園參觀的計劃,鼓動兒子一起坐纜車去看大口瀑布(大人50元,小孩免費)。下了索道,望著看不到頭的台階,兒子說什麼也不肯再往下走了。摸摸額頭,發燙,把兒子交給導游,我和老公決心走下去看個究竟(大人26元)。一步一步終於下到潭底,抬頭即可見到對面懸崖上掛著條細長的瀑布(很可惜,我沒見到傳說中的彩虹,老公好像也沒見到)。潭裡有人在泛舟(棉皮船),水也很清涼,濕了塊毛巾,可以給兒子冰冰額頭。原路爬上山去,好累啊!也許是第三天爬山了,我和老公都覺得疲憊不堪,也開始打起了退堂鼓,決定五老峰不去了,留點念想,以後再來。一路跌跌撞撞走回含鄱口車站,我的頭也開始發燙了,摸摸老公的額頭,好像也是。坐上車,我們終於決定先去街上買些退燒藥、霍香正氣丸/液和西瓜,然後直接回酒店休息,中飯也不吃了,下午集體睡覺……

一覺醒來,頭不燙了也不暈了,肚子倒是餓了,找服務員要來刀和湯匙,吃“冰鎮”西瓜(客房無冰箱,只能把西瓜放在空調底下吹),看電視。

六點多,老公帶著兒子去洪狗家常菜喝粥(事先打電話約的),再贊他們家一個。

心得:霍香正氣丸/液真是好東西,不管是中暑,發燒還是腸胃不適都能服用此藥來減輕症狀。我們這次上廬山有些水土不服,多虧了這個藥。

第五天

清早醒來,大家都覺得神清氣爽,看來昨天的決定還是非常明智的。雖然犧牲了諸如五老峰、三寶樹、黃龍潭、烏龍潭等景點,但我們保存了體力游三疊泉、廬山;另外,我們也找到了借口再游廬山。

在酒店餐廳吃罷早飯,結帳走人。打車(10元)來到郵局,把最大的旅行包寄回上海(154元),這下可就輕松多了。坐上環保車來到三疊泉景點(大人51元,小孩免費)。在網上看到高架小火車走的其實是較平的一段,所以借著昨天的養精蓄銳,我們決定步行。一路上景致不錯,既有林間小道,也有密密的樹林,對面則是紋理清晰的岩石,像是一塊塊顏色深淺不同的石板堆積起來的(許是冰川的作用吧?)。時不時地,你可以發現小溪在腳邊流淌,嘩嘩的水流聲像是在娓娓動聽地訴說著。最開心的是我們終於見到了廬山的雲霧,纏繞在山頭,眼見著它飛快地朝你湧來,卻轉眼間在陽光的照射下消逝無終……從高架火站點開始,沿途的棧道明顯要寬要平,也許是廬山最著名的景區的緣故吧。兩旁的懸崖巨石在陽光下閃爍著明暗不同的亮紋,印襯著樹葉愈發顯出油油的綠色。一路上錯落分明的景致伴隨著我們來到潭底。潭底是一汪碧波,有不少游人在其中蕩舟嬉戲。不由分說,我們趕緊選擇最佳地點留下它的風采。(心得:建議付費照相,第一,他家有個木梯,登高留影的效果和角度的確不凡;第二,他家的照相水平還行,照片非常清晰;第三,因為有過消費,你就可以借用他家的木梯,用自家的相機,想怎麼拍就怎麼拍。)

“細品三疊泉,覺得它擁有中國儒家的特色,如果說黃果樹瀑布縱橫開闔,剛健無比,可以用中國武術流派中的少林派類比的話,那麼廬山的三疊泉就相當於中國武術中流派的武當派。泉水從上而下,憋足了勁,但卻不急於發力,而是先一疊,緩一下,再換個角度一疊,再緩一下,最後一疊又轉回來,並且鉚足全身的氣力,直衝谷底,充分展示了陰陽相濟、剛中帶柔的特點,不似許多瀑布一樣直上直下,蕩氣回腸,但卻柔而不弱,收發自如,該發力處自當盡全身之力,給人以氤韻悠長的感覺,頗符合國人的審美特點” 。 (此為摘抄的解說詞)

從觀景台下山,我們還是有點心疼兒子,怕他體力不支再次發燒,趕緊叫了一頂轎子(100元,人和行李)抬往廬山東大門,我和老公則繼續徒步下山。一路上,游人已逐漸稀少,但景致卻依然秀美,一邊是懸崖峭壁,另一邊是潺潺流水。不一會兒,我們就下到天門潭,一汪清波蕩漾,陣陣山風撲面吹來,非常得愜意。繼續前行,我們跨過一座小橋來到溪流的另一側,一會兒又踱過另一座小橋,不知不覺又繞了回來了。再往前踏過玉川門,經過一條綠樹圍繞的長廊,轎夫止步不前,說已經到了。果不其然,三人步行幾分鐘後,就能望見接送游客的電瓶車,三元一位(童叟無欺)一直把我們送出廬山的東大門。門外,我們事先聯系好的TAXI已經等在那兒了(60元,送我們到龍灣溫泉)。心得:從三疊泉下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需要去爬那些讓人望而生畏的幾千級台階重新上山)。不過,行李始終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因為事先寄走了一個旅行包,只剩下一個包,我和老公兩人輪流背,並且後面有轎夫幫忙抬,所以下山還是比較輕松的。另外,事先安排好車輛前往下一個景點也很要緊,事實上在廬山東門(包括山南的其他景點,諸如白鹿洞書院和秀峰)我們根本就沒看到有什麼TAXI的。

從下午開始,我們一家就逗留在溫泉HAPPY HAPPY了(房費438,包含雙早和兩張溫泉門票,小孩的溫泉票50,早餐好像是18元)。

龍灣溫泉的御家園的房間很寬敞,床大且軟,設施也很齊全,我們一家三口算是睡了個好覺。



第六天

九點多起床去賓館的山江湖大酒樓用早餐,東西還算可口,比廬山的鑫締賓館強多了。因為已經約好了司機,吃罷早餐我們直接去了秀峰(大人50元,小孩免費)。

走進景區大門,裡面古樹參天,高大的山門上書有“第一山”三個大字。山門內,一條幽雅的小徑,通向鐵線觀音。 我們則隨著司機導游直接繞過小溪走向索道站了(大人61元,小孩31元來回)。這應該是我們坐過最長的索道了,將近半小時,中段可以下車觀景 – 李白詩中所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了。可惜的是,由於前一陣廬山地區一直干旱無雨,所以我們只看到一條細長的瀑布掛在對面高聳入雲的懸崖峭壁上。盡管如此,兩旁黝黑發亮的水漬還是清楚地提醒著我們這條瀑布是如何的雄偉壯麗,留待我們無限的暇想了。纜車坐到山頂,往右邊的小路是通向山頂的文殊塔,還是讓兒子去拜了拜。往左的小道則帶著我們走往黃岩瀑布的源頭。走過大片的竹林、荒廢的小廟,終於找到寫有“黃岩瀑布源頭”的巨石和溪流,我們肆意地在水中嬉戲,想像著警戒線外憂如千軍萬馬般從陡壁上急瀉直下的匹匹白練……

返回索道站原路下山,眺望著遠方,一邊是懸崖峭壁,另一邊是田野村莊和湖泊,不時還有雲霧飄過,令人回味無窮。除了索道上下山外,也有棧道供游人徒步。不過,我們實在是無此情趣了,恐怕在廬山已經爬夠了吧。鐵線觀音,羅漢松,秀峰參天,聰明泉,碑刻,讀書台,御碑,墓塔,因而都錯過了。據說沿著登山棧道,可達龍潭,可見“龍虎”兩字,而龍潭則是摩崖石刻群。再往前過了過了觀瀑亭,就能隱約聽見瀑布轟鳴的聲響,但還是要花上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才能真正來到時山崖下,抬頭仰望在陡立的峭壁上飛流直下的廬山瀑布,想來必是震耳欲聾,水花四濺,壯觀又壯美吧!游罷秀峰,我們直接上車,司機送我們去白鹿洞書院。我們直接從先賢書院走了進去,穿過丹桂亭,走過報功祠和朱子祠,就來到了禮聖殿。步入大殿,殿中有康熙手書的“萬世師表”匾額,正中為孔子行教圖石刻像,兒子像模像樣地跪拜了一番,“天下父母心,希望他將來能成就一番大業吧”。門外有一條小道通向後山飼養白鹿的地方(當然不是當年的神鹿了,是旅游管理部門新近從海外購買的)。喂了白鹿,我們又重新回到內院,繼續參觀御書閣、明倫堂,裡面陳列的“朱子教條”值得細細品讀一番。出門再過行台和崇德祠,我們步入延賓館瞻仰朱子銅像。只是白鹿洞找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在一個側門後面找到了,洞不大,正中是一尊石鹿,豎耳昂首,神態寧靜,盡管鹿身表面有些斑駁,但悠然風骨依存。洞前的兩株桂花正是綠意盎然,洞上的思賢台卻已封閉了。走出庭院,對面是貫道溪,溪旁有一獨對亭,轉個彎即是一座枕流橋,涓涓細流洗涮著橋下的枕流石。望著眼前的景物,真覺得是一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難怪有那麼多的文人墨客在此處留下了千古傳奇。走出景區,不免也想學一下先人之風,買了鎮紙、硯台和筆筒(120元)。

原本還想去觀音橋,但是據說因當地修路暫時關閉,所以我們就直接打道回“賓館”了(來回車資135元)。不過,我們又有一個理由再故地重游了。


下午,我們還是逗留在溫泉開始我們的HAPPY HOUR。山江湖大酒樓的菜還算OK,稍微鹹一點,不過飯實在太硬了,無法下咽。

心得:秀峰景區不如廬山那麼出名,所以游客稀少並且設施陳舊,不過還是值得一去。白鹿洞書院實際離公路(包括售票廳)挺遠的,還是包車前往比較方便。

第七天

一覺睡醒,神清氣爽,收拾行李,准備早餐後前往南昌渡過整個旅游的最後兩天。約好的司機也准時來接我們了(320元。

上車沒多久,就跟老公嘀咕,南昌會不會很熱啊,在外面跑到處游覽呢,還是躲在賓館裡,又或者直接提前回家。哎,有了回家這個念頭,就真的想家了。好吧,趕緊打電話找攜程和航空公司,半小時後,下午的機票搞定了,我們還有時間正好去看一下騰王閣(大人50元,小孩25元)。

一進大門,正中是一大廣場,中間一八卦圖案,廣場下面則是一條主干道——撫河北路。拾級而上,從左邊偏門進去是聖旨博物館,裡面是些清代的聖旨等文物。再往上,從中間大殿進入滕王閣,我們搭乘電梯(1元/人)直上頂層6層,然後再由樓梯逐層面下。滕王閣只有一三五層能觀景,但每一層都有一些當代大型壁畫和一些展覽。我們在五層陽台遠眺,東面是市區,南面是江西博物館和撫河,西面是贛江和對岸的新市委市府,北面則是贛江和八一大橋。望著眼前的美景,遙想著先人們在這裡吟詩作畫、美酒當歌,應是妙不可言了。因為來的不是時候,沒能欣賞到仿古演出,不然也可以模擬一番了。

結束滕王閣之行,迅速到煌上煌買了美味,匆匆忙忙趕往機場(130元,不打表)。15:45,我們的飛機准時起飛,結束整整七天的行程我們踏上了歸途。


精選遊記: 廬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