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平遙5天4夜

作者: beatingcj

導讀5/26 出發,宿太原國防賓館 MU5141,20:30虹橋機場起飛。鄭重向H推薦沙龍餐廳的牛肉烏冬面,卻被他斥責浪費。55元的面條雖然價錢辣手了點,但是味道絕對首屈一指,也是我往日出差尤其是一早的航班,睡眼惺忪之間唯一的念想。東航一如既往地還是晚點,延遲了半小時後,11點降落太原。出機場也看不到有出租車,機場大巴還是蠻充裕的,火車站迎澤大街下車,預定的國防 ...

5/26 出發,宿太原國防賓館

MU5141,20:30虹橋機場起飛。鄭重向H推薦沙龍餐廳的牛肉烏冬面,卻被他斥責浪費。55元的面條雖然價錢辣手了點,但是味道絕對首屈一指,也是我往日出差尤其是一早的航班,睡眼惺忪之間唯一的念想。東航一如既往地還是晚點,延遲了半小時後,11點降落太原。出機場也看不到有出租車,機場大巴還是蠻充裕的,火車站迎澤大街下車,預定的國防賓館就在車站旁。這是無聊學妹推薦的,Ctrip上點評也不錯,不過可能是期望過高,住進去後頗有失望:房間太小,浴室也沒有隔離,洗完澡衛生間地板濕漉漉的。不過累了,也不去想太多,反正就是睡一覺而已。

5/27 大同雲岡石窟,晚火車臥鋪前往平遙

7點30分出發,在火車站附近找傳說中的汽車站,兜了一個大圈沒有看到,問不同的人得到的答案都是五花八門,正沮喪著,在火車站正對的一條小路上看到停著一輛前往大同的大巴。司機招呼我們上車,說他們不從汽車站出發,可以便宜,70元一人。橫豎是找不到汽車站了,和H商量了一下,看看車裡的人也不是凶神惡煞的樣子,就上了車。等了10分鐘後,迎面又開來一輛往大同的大巴,老板緊張的招呼我們下車上對面的大巴,兩車的人拼一車,8點15分正式啟程開往大同。(PS,2天後回到太原,逛街時發現,其實汽車站就在國防賓館出門左走10分鐘的路程,和火車站還是有相當的距離,而我們當時是出門右走往火車站方向,找不到也不奇怪了)

一路睡睡醒醒,太原的大巴文化很有特色,車上永遠放的是一些夜總會裡的節目,風格都是小沈陽型的,男扮女裝花花綠綠插科打諢黃段子亂飛,俗俗氣氣的熱鬧。

三小時左右的車程到了大同,出車站後叫了出租車去火車站,我比無聊學妹幸運,很順利的買到了晚上22:56包頭到臨汾2462次的臥鋪票,72元一張,這樣就不用再回太原趕火車去平遙了,

車票買好後,心定了一大截。在火車站吃了冷面後,精神抖擻的去看雲岡石窟。和出租車談了價,35元,沿路可以看到大同煤礦出來的火車,路邊零散的對著炸山後散落的石頭。

大約半小時後抵達雲岡,碰上經濟危機和旅游淡季,山西境內的旅游景點幾乎都在打折,雲岡也不例外,30元的半價票。進去後,可謂震驚,眼前景像絕非壯觀可以形容,哪怕是風化得面目全非的石像,駐足於前,也可以看得感慨萬千。而那幾尊保留得比較完整的佛像,眉眼之間,大像莊嚴,似笑似吟,看得久了忍不住就覺得心裡有淚出來。

雲岡結束後將近3點,懸空寺是不可能去的了。坐車回到大同,逛了據說是全國最大的九龍壁,原先明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的王府的照壁,現在整個王府家院早已蕩然無存,曾光彩飛揚的瓦光琉璃,千年後也只是寂寂的隱身在市巷之中。

時間還早,我和H索性沿著大同市心走了一圈,路上看到一條長相頗似“余則成”的小狗,神氣得守在主人家門口。找了一家名為“江湖菜”的飯館,店裡裝璜、菜名包括服務員的招待,都是濃濃的武俠風情,換個骨盆叫“逆轉乾坤”,上雙筷子叫“小李飛刀”,菜的滋味已經其次,店裡此起彼伏的吆喝聲才讓人覺得有味。

約摸11點半上了火車,車輪轟轟聲中睡一夜,在清晨細雨中,到了平遙。

5/28-29 平遙,一得客棧/ 太原 國防賓館

在平遙火車站打的進城,時間還早,城裡各類店鋪都還沒開門,青磚石瓦上滲著淅淅瀝瀝的雨水。預定的是備受好評的一得客棧,巧合的是老板娘就站在客棧門口,一見我們下車就很熱情地招呼,似乎知道我們就是住店的客人。因為客房打掃,先安排我們吃早餐,非常中式的餐廳,窗邊的滴水觀音翠綠通透,在廳裡用餐的基本都是國外游客,這類民俗式的客棧應該很和他們的胃口。check in之後,服務員送了一張平遙地圖,並且耐心的指著地圖把平遙主要的景點作了個介紹。聽完後我和H決定先去看王家大院,然後剩下的時間全部逛平遙。通過一得定了王家大院的包車,260元。

等車的時間進房休息,房間超乎想像的好,尤其是衛生間。瓷白的潔具洗刷的很亮堂,青磚鋪地,洗發露、沐浴液很整齊的擺放在角落上,毛巾也很干淨的掛著。看到這樣的衛生間,頓時不會讓人有心理負擔。房間雖然不是很大,一張方桌,一張大床基本就把空間塞滿了,但是勝在所有的物品擺放的都很整齊,床鋪也干淨,白床單上鋪了一條大花布,民俗的氛圍立刻就出來了。

王家大院往返車程一個半小時,游玩一個小時。在景點裡一路蹭各個旅行團的導游,建築群的確氣勢恢宏,但是看多了之後,總覺得這些北方的宅院雖然工整,但總未免單調,格局幾乎一致,而不像江南園林會有頗多精巧的構建,在王家大院,是尋不到曲徑通幽的風雅內斂,賞月亭也是孤零零佇立在牆樓,在那裡,看到的月亮應該更多的是一份北方的蕭肅之氣吧。

而平遙城內沒有蕭肅,白天被來自各地的旅游團擁堵得幾近水泄不通,惟有城牆上,還找得到些清靜,但是走得久了,日光曬下,又難免心浮氣躁。不過到了夜晚,當人潮散去,燈光暗下,走在磚石路上,聽來自前方的梆梆更鼓,夜風穿過街巷,天隱隱的透著藍,這一刻,你覺得,這才應該是平遙的樣子。靜謐,深遠,亙古。

平遙城內著名的景點不去贅述,各式票號、鏢局、民居也都大同小異。不過有兩個不太被人提及的景點卻成了我在平遙最大的收獲。一處是城內的清虛觀,道觀本身沒有特別之處,但是在其內珍藏著28閣“紗閣戲人”讓人大開眼界。“紗閣戲人”也叫“紗閣人人”,本是元宵節鬧“社火”,陳設在縣城中心市樓供人觀賞的。所謂“紗”是用紙或泥加工成的專用材料。清虛觀裡的紗閣戲人出自清朝光緒年間,距今也有100多年的時光,紙扎的戲人難免有破損,落塵,有些殘片就落在腳下,但是縱然如此,一閣閣中,猶如小舞台,凝固一剎那的劇情,身姿俊美,表情生動,喜怒哀樂皆在面前。讓人唏噓的是如此精湛的工藝珍品,落腳在清虛觀內似乎也沒有得到十分妥善的保管,塵灰積得很厲害,對於這些脆弱的紙制品也沒有特殊的防蛀防霉措施,只是在那裡擺著而已。整個平遙城內的商鋪,也沒有見到有紗閣戲人的工藝品出售,想必這項手藝也是處在瀕危失傳的邊緣。

這份唏噓在看到雙林寺的木雕佛像之後,更甚。這座傳建年代久遠難考的古剎,殿內布滿了大大小小2000余座木雕彩塑佛像,栩栩生動的人物姿態表情和因蟲蛀、風吹日曬等原因造成的斷落、豁裂、退色同時呈現在眼前,縱然以前年來,這些佛像們安詳自若的神情未曾改變,但在那些斷臂裂紋中,知曉時光的洶湧。

平遙往太原的大巴班次很多。一得客棧可以免費安排車送我們去車站(其實只要預先電話聯系,他們都可以免費在車站接送,我們抵達的那天因為手機沒電不曉得電話號碼,只好在火車站叫出租車)。

5月29日,下午4點回到太原,嫌麻煩就沒有取消原先通過攜程預定的國防賓館(不過以後應該會選擇別家)。在老字號的晉陽飯店吃飯,很國營的一家飯店,顧客不多,服務員也不算太熱情。菜一般,不過整個在山西沒有吃到特別讓人回味的食物,可能我還是習慣南方清淡的口味。

5月30日,MU5689,8點起飛,圓滿回程。


精選遊記: 大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