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黃山,天下無山(3)

作者: yangogo

導讀話說10點,我們從西海出發,先到達西海排雲亭,大約10分鐘,途經排雲亭。排雲亭是黃山觀雲海最佳位置之一,也是黃山奇石最集中的地方,經過排雲亭就開始走西海大峽谷(夢幻景區)了,此谷為黃山最有名的大峽谷,給人以浩瀚無垠、氣勢恢宏之感。它是由近旁的石柱峰、石床峰,右前方的薄刀峰、飛來石,對面的排雲亭、丹霞峰、松林峰和左前方的九龍峰、雲外峰等奇峰 ...

話說10點,我們從西海出發,先到達西海排雲亭,大約10分鐘,途經排雲亭。排雲亭是黃山觀雲海最佳位置之一,也是黃山奇石最集中的地方,經過排雲亭就開始走西海大峽谷(夢幻景區)了,此谷為黃山最有名的大峽谷,給人以浩瀚無垠、氣勢恢宏之感。它是由近旁的石柱峰、石床峰,右前方的薄刀峰、飛來石,對面的排雲亭、丹霞峰、松林峰和左前方的九龍峰、雲外峰等奇峰怪石所圍成的。

經過太平索道丹霞站,往山谷下行,大約走10--15分鐘遇到叉道,這是一環路,從右下省力,下至半山腰時又有一條小路往山谷下,這是去二環的路,再下行約10分鐘,又看見叉路,這時要從左邊下。

沿著長長的階梯下到谷底,置身峰巒之中、溝壑之內仰視群峰,近觀峽谷之中的松、石、花、徑,這裡的山有別於前山的峭拔雄偉,而是刀劈斧斫般的巨型石片壘積木似地堆積起來,形成破碎狀的峰林,看似搖搖欲墜,其實壁立千仞,既巍峨壯觀,又秀麗奇特。這裡無處不景,無景不奇,移步換形,如入畫圖之中,令人慨嘆。這裡的另一特點是清幽,可以細細觀賞,慢慢品味。奇松遍布、小巧靈秀,或成雙成對,並肩攜手,迎風而立,或成群成片,密密匝匝,形態各異。伴隨著奇松的還有大量的巧石,或立或臥,或仰或俯,或爭奇鬥絕,或遙相呼應,令人目不暇接;松與石又巧妙地組合,形成一處處絕妙的“盆景”,令人珍愛不已。這裡樹多花多,滿山滿谷遍布綠蔭,或濃或淡,或翠或碧,給這巨幅山水圖打上了一層底色。

不能不說黃山的開發者們,於懸崖絕壁開拓出一條蜿蜒曲折的觀景蹊徑,而且依山就勢,造就出許多幾可亂真的景致,雲梯般的石階是仿造中間鋸開的松段組成,絕壁處是懸空的棧道,而欄杆則是仿松柏的枝椏構成,一段狹長的隧道形成了黃山最大的一線天。

因為這個景區開發不久,我們還能看到施工時留下的簡易木階梯,勞動人民真是擁有無窮的智慧和勇敢。走通這個夢幻景區,大約要4小時,走過的階梯不可計數,真是難以想像開發者是怎麼把那麼多石階架設在絕壁中央的……

14:00我們到達步仙橋——夢幻景區的終點站。

然後是登光明頂。天海到光明頂高差是100米,山路是一華裡,光明頂海拔高度1860米,為黃山三大主峰之一,相對蓮花峰和天都峰要平坦的多。光明頂上沒有什麼風景可看,只有一座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建的一座氣像站。光明頂原名:“大悲院”,據說建院之初有眾神到賀,光彩奪目,而取光明之頂。理論上,站在光明頂,南可觀黃山第一高峰——蓮花峰,黃山第一險峰——天都峰,黃山巧石組合——鰲魚馱金龜;北可觀九龍峰,西海群峰,飛來石等景觀(我們到光明頂已經15:40,霧很大,所以也沒怎麼看到)。光明頂是看日出的最佳處之一。

從光明頂到西海是一條下坡路,沿途風景秀麗,過了了望亭後,再下行約三百米,會有一分路口一條是走向群峰頂,另一條就是去往飛來石(群峰頂下來也是往飛來石)。可以去群峰頂小坐一會,在那裡看飛來石,別有一番滋味。下了群峰頂,又會回到去飛來石的路上,這條路修在崖邊,看似平坦,其實很險,一定要小心,因為在你的左邊就是深淵。飛來石是一塊高12.5米,寬六點五6.5米,厚1.5~2.5米,重達544頓的巨石,傳說為女媧娘娘補天所剩兩塊靈石之一,(另一塊是賈寶玉嘴裡的“通靈美玉”)。《紅樓夢》拍攝的時候也曾在此取景。因為是靈石,據說摸一下飛來石,會給您帶來好運:“一摸官運,二摸財運,三摸福運,四摸桃花運”。飛來石也是一個觀景佳處(我們到飛來石是16:20)。

從飛來石到西海排雲樓路經回音壁,此處對面為西海南岸。下面就是西海峽谷,大吼一聲,聲音會在山谷間回蕩。從回音壁往下走約三百米有一分路口,往左邊是去往黃山的夢幻景區的入口排雲亭,往右就到排雲樓賓館。

我們去的第一天天氣非常好,而且旅途順利,在傍晚之前走完了所有路程。看時間合適,我們就決定趕到丹霞峰看日落。17:25我們到了丹霞峰(忘了說,每天的日出日落時間及概率在光明頂有公布)。那天日落的時間是18:00,所以我們有幸看到了全程日落。真的很美哦。

第一天的旅程還是很累的,不過風景好得沒話說,相機記錄的都是平面的,不足以完全表現那裡的景色,還是推薦大家去看真實的~順便感謝同學帶去的叉燒肉,成為我們第一天晚上最大的饕餮,好好吃~現在想起來還流口水ing……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