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點多,火車終於停靠在敦煌站,抑制不住那種迫不及待的心情讓我急急忙忙下了車,差點鬧出獨自上天橋的笑話來(出口應走地道)。
出了車站,立即打的直奔莫高窟,30大洋,價錢也沒有講了,對我這個節儉慣了人來說是難得有的事情。
一路上,窗外的風物與廣東的大不一樣,黃黃的,不是土、就是沙,給人一種蒼茫的感覺,只有向遠處延伸的瀝青路面是黑色的,倒也有一種別樣的情趣。
遠遠的看見一片樹林,在土黃的大地上顯得特別醒目,又是那樣的親切,司機告訴我們:那就是莫高窟了!
在售票處前下了車,游客不多,馬上買票就要進去了,卻發現不知道入口在哪裡,怎麼進去,在走錯一次後才找到進去的路。暈!
在驗票口對面的寄存處存好背包相機等物,來到驗票口,卻被告知還不能進去,身上只有錢包和手機,水果、地圖之類都在背包裡,只好乖乖的坐在門外的台階上干等,也算是休息吧!
等了20分鐘左右,終於輪到我們入場了!導游GG的水平還不錯,帶著我們一幫20人左右,看了10來個洞窟,包括了有飛天、反彈琵琶的壁畫,王道士發現的藏經洞,莫高窟最大和第二大的佛像,臥佛,也算補了不少佛教的常識。只是一行人稀稀拉拉的,在洞外等候的時間比在洞內欣賞的時間還多。
莫高窟的精華在於佛經(可惜大部分已被王道士賣給外國人了)和洞裡的壁畫,去之前也做了不少敦煌的功課,也在電視裡看過介紹常書鴻的事跡並深為感動,但畢竟是外行,洞窟本身、壁畫、佛像看起來與其他地方的沒什麼太大區別,而佛經更是在法、美等外國的博物館裡我們根本看不到(其實就是看到我也未必看的懂)。著名的反彈琵琶和飛天,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小壁畫,其他地方沒有而已,而且已經變色看不清楚,與我想像中的大相徑庭!據說另外還有一些叫做精華窟的,可能會保存得好一些,只是要另外加錢,我們也覺得看得差不多了就沒有去,不知道情況到底怎麼樣?
待我們在九層樓這個莫高窟的代表建築前照相後走出景區時,起風了,漫天的沙塵迎面而來,沙塵吹到臉上很不舒服(還好有帶眼鏡),當地人就很有經驗,用毛巾把頭包住只露出眼睛來。我們趕快坐到汽車上(原來想在周圍拍照的計劃只好取消),看到沙塵也能穿過玻璃間的小小縫隙飄進來。汽車離開的時候,回望一片沙塵中朦朦朧朧的莫高窟,想起了過去曾經被流沙淹沒的歷史,不知道......
風沒停,我們只好呆在酒店,透過玻璃看敦煌。

(莫高窟旁的洞窟,不知道有沒有保護)

(這是莫高窟的標志性建築物-九層樓,裡面是一尊據說世界第三的大佛)

(景區外看莫高窟,已經起風了)

(當地人對沙塵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