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紙溝是一個距離貴陽一個小時車程的景區,在一般的旅游書都有介紹。吸引我來的是這裡可以騎著馬走去裡面的幾個的景點,而且可以看到傳統的利用水力和人工的造紙作坊。從水頭寨來這裡也是一個小時的路程,來到景區門口,剛好也碰到自駕車的旅游人士,要方便數人頭,我們要下車繳費每人十一塊錢。從網上的資料得知,這裡有住宿的旅店,但具體不了解是在什麼地方,問守門人只是說裡面有。面包車司機可能很久沒來過,載我們來到入口附近的小賓館,大概四層樓,看來卻很破舊,原來已經停業了。司機想了一下,在裡面轉了一圈,去到一個停車場。我下車問人,有人招呼我說60元一晚,要走一條路上去,開車不能進。於是付錢給面包車司機,與妻兒跟著那人走上一個叫上隴村的幾十戶左右的小村子。跟著我們的還有三個中年婦女,想叫我們騎馬。招呼我們的原來是一個農家客棧的主人,他幫我們提行李,帶我們來到他的家裡,二樓是客房,我們在兩間客房中選了一間,是連有衛生間的。這個過程的還是挺順利的,雖然我們在停車場剛下車時有點不知所措,幸好沒有出現在停車場裡拉客搶客的令人心煩的事.問我們騎馬的三個女人也就是跟著我們,然後很耐心的在樓下等著。我們還沒有打算騎馬,所以問了價錢,拿了其中一位的手機號碼,讓她們放心走。客棧也有吃的,我們先點了菜,還有一個小時才是午飯時間,我和妻子就出去走走,問了路,去最近的一個景點。奇怪的是進景區時沒有給我們地圖,也沒有任何關於這裡的介紹,難道來這裡的人都是熟客麼?我們暫時對這裡還有點摸不著頭腦。
在村子裡走了一下,發現這裡的農民客棧都是有規範管理的,打了星級標准,我們住的屬於二星級,也看到有一所是三星級的.下午我經過景區大門時,才拿了一個印在薄薄的紙張上的簡單地圖和介紹.我覺得應該把景區的客棧和聯系電話都印在地圖裡,方便游客找地方住.
走過一些農戶時,有人禮貌的問我們要騎馬嗎?原來這裡家家戶戶都養馬,一方面是自用的運輸工具,也可以給游客騎賺一點錢.
路上風景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的山水,是一條很寬的水泥車路,走了半個小時,我們才回去客棧吃飯。我們看中了客棧三樓一個有蓋的天台吃飯,這裡空氣好,視野開闊,比在屋子裡的飯廳好多了。只是要主人要把飯菜捧上三樓,不大好意思,所以我自己到地下的廚房去把部分飯菜拿上天台去。

回到客棧,孩子才起床,我們吃過早餐,妻子想休息一下。我就一個人出去騎馬,這裡最遠的景點是白水河,坐馬來回60塊錢。馬也是沿著一條深止及足的溪水,跑一下,走一下,一直來到一個好像只是幾戶人家的村寨,這裡還有碩果僅存的幾個傳統造紙作坊。本來在香紙溝景區的停車場附近,也新建了一個,看過本來覺得沒有什麼。但來到這裡,看到正在工作的造紙人,看到古舊的作坊,那種感受便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可以說那是一種看得到的祖祖輩輩力量的延續,造紙人一個個重復的動作,從水池中的紙漿中撈起造成的一張又一張紙,真實才能觸動人的心。

回到客棧,帶妻兒出來,想了激將法讓孩子去騎馬。終於他答應了,我們選了再去一次鍋底溝,妻兒騎馬,我走路跟著他們,給她們拍照。去到途中一個點,馬主說這是騎馬的終點。孩子今天還沒有運動,我們就帶孩子沿著溪水走進去,叫馬主等我們半個小時。妻兒對騎馬沒有特別大的驚喜,但來到這個地方,去感受一下騎馬的經驗,照相留個念也好。

回到客棧,妻子已經預先點了菜,看中了主人家養的走地雞,做了一個雞湯,一個紅燒雞肉,另外還有野菜和蘑菇。主人見我們回來,便馬上開始炒菜,讓我們先喝湯。走地雞果然非同凡響,我們一家人都吃得開心極了。下午兩點鐘,我們坐班車回貴陽,車站就在客棧下面,方便得很。一個小時後車到貴陽,轉出租車半個小時到機場。
想不到來貴州一個比較落後的省份,雖然我們是第一次來,整個行程卻非常順利和舒適,成為一次名副其實的快樂度假家庭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