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行之流水帳出發
出發之前,當然是整理行裝,做些准備工作啰,必要的衣服、洗漱用品、防曬用品、泳衣、大毛巾、爬山的鞋子、下海的鞋子、出海釣魚的海杆。。。。。本來准備是一個小提包的,後來硬是裝滿了一個登山背包的東西,要不怎麼說,女人出門不容易呢。
下午5點出發,到十六鋪碼頭,登上開往定海的“紫竹林”號,坐的是三等A艙,8個人一間房,燈光昏暗,房內潮濕,並伴有“小強”若干,但並不能打消同志們玩鬧的熱情,幾個黑影在各個房間內竄來竄去,呼朋喚友,很快形成幾桌牌局,其他的人吃東西、高聲談笑,據說一個多話的女人等於五百只鴨子,依我看一個多話的男人等於3個多話的女人,就這麼吵吵著,晚上10點半,船到了海上,開始起了些風浪,某些人開始暈船的反應,於是乎,大家做鳥獸散,各自回房歇息,一夜無話。
第一天
早上7點,到達定海,大巴拉著我們到達一處海灘,一條長約百米的海堤,把海灘分為兩部分,右邊是平整的沙灘,我們晚上會沙灘上扎帳篷宿營;左邊是一片灘塗,海水已經排出,灘塗上爬著一只只硬幣大小的螃蟹,黑色的泥給人一種非常厚實的感覺,換上短褲,跳下去,黑泥沒過小腿肚子,緊貼著皮膚,像穿了一雙靴子一樣,嘻嘻,真的好久沒玩泥巴了,拿過一個泥上行走的工具--泥橇,樣子和使用方法都類似於陸地上的滑板車,雙手扶住“車頭”,右腳跪在一個“托板”上,左腳在泥地裡一蹬,“呼”的一下,就滑出去了,泥地裡還有小魚、小螃蟹、海瓜子什麼的,伸手在泥裡抓呀、抓呀,居然還能抓到鰻魚。在泥裡半天,個個都成了泥腿子、泥猴子,這裡沒有什麼輝煌的景色,也沒有什麼壯闊的人文,但是這種鄉間的野趣,反倒叫人興奮不已。
下午,安排我們去鳥島,據說島上飛鳥無數,在我的想像中,鳥島上應該是古木參天,樹上全是鳥窩,地上全是鳥糞,滿天的飛鳥,就像希區柯克的電影一樣,乘著快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導游指著一個饅頭樣的島,告訴我們這就是鳥島,我拿著望遠鏡望了半天,總計看到3只鳥,按我們某位同事的說法:“還不夠我們一人一條腿分的呢”,FAINT,這年頭,真是鳥人比鳥多。
快艇返回我們宿營的沙灘,大家七手八腳搭好帳篷,才三、四點光景,於是各自活動。我和幾位同事在岸邊的漁船上,買了幾瓶紅星二鍋頭,以花生米、魚干下酒,小酌幾杯,海風輕拂,傳來在沙灘上打排球的同事們的喧鬧聲,好個難得清閑的下午,微醺中,竟不知身在何處。
晚上在岸邊燒烤,點起篝火,自然又是一番熱鬧,之後,大家坐在沙灘上,面對大海,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閑話,不一會兒,月亮出來了,在漆黑海水的映襯下,顯得得分外明亮,純真得如同嬰孩的眼睛。夜深了,躺在帳篷裡,聽著輕濤拍岸聲,覺得自己像一個在搖籃裡的乖寶寶,心裡一片平靜。
第二天
清早起床,下雨啦,可是不能澆滅我們出海打漁的熱情,穿上雨衣和救生衣,6人一組坐在木制漁船上,又是一種新奇的體驗,發動小船,“突突突”地向前開著,竟有一種乘風破浪的感覺。船老大先帶我們去了事先下網的地方,幾個漁網做成的籠子,用一根粗繩串在一起浸在海裡,我們像撥河一樣從海裡把粗繩撥出來,一個個籠子查看我們的收獲,第一個籠子裡就有一只大螃蟹,把我們可樂壞了,可惜後面的籠子就只有污泥。駕著漁船再往深處的海域駛去,天空是深深的藍,遠處的山有薄霧籠罩,有點像海市蜃樓,空氣中一股魚腥的味道,雨點打在海面上,不時有魚“飛”出來,一下、兩下、三下,在海面上蹦著,像在打水漂一樣。“下網啰”船老大一聲吆喝,船尾用竹子搭成一個“平”字的架子,漁網繞在竹架上,像一個大鏟子,一根最粗的竹子做的主干,從船尾伸到船頭,用麻繩系著,船老大松開麻繩,把主干尾部抬高,前面的網就伸進海裡,過了一會兒,收繩,壓低主干,前面的漁網就高高翹起,網裡的魚呀、蝦呀跳呀跳的,用小網兜把它們撈出來,裝在小桶裡,收獲還真不小呢。天漸漸睛了,露出了很純很純的藍色,我們的小桶裡裝滿了收獲。
下午,到某個小塘裡釣魚,太陽太大,心安理得的搶了別人的太陽帽戴在頭上,找個有水草的地方,開始垂釣。如果說上午的捕漁,是一種動態,那麼釣魚則是一種靜態,釣杆是最原始的,一根細細的竹竿,一截不到兩米長的漁線,連絞盤都省了,線上幾個用白色塑料管剪成的浮標,連同一個小鉛塊,漁餌則是上午捕到的海蝦,把餌鉤在漁鉤上,一抬手,漁線甩出,漁餌沉底,浮標漂在水面上,便坐岸邊的石凳上,靜待魚兒上鉤,頗有姜太公釣魚之姿勢,實無其直鉤垂釣之氣勢,好在這裡的魚兒也傻,上鉤的速度很快,頗有收獲,只是一個下午曬下來,我已是一身通紅,倒像是作餌的蝦。
釣完魚後,到一個果園摘桔子,只是現在桔子成熟的時間還未到,大伙一聲呼哨,散入桔園後,收獲並不豐盛,我們倒是看中了老鄉家的雞,可惜這雞並未在可得的範圍內。
第三天
上午安排的是去朱家尖爬山,對於我這種從小在桂林長大的人來說,這種山實在沒什麼興趣,不過是湊個趣,導游不斷跟我們說這塊石頭像濟公,那塊石頭像老鷹,還有一塊豬頭石,我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剛好看到一位同事在用手指攏頭發,倒把我笑得。比較有趣的是鑽石縫,幾塊大大的岩石疊在一起,開始比較容易走過去,然後是側身能過,到後來手腳並用,在地上爬著,過了這一段,又是另外的一片天了。
下午到了海濱,沙雕節准備在這裡舉行,可惜我們來早了,大部分的雕塑還沒做好,還用木板層層包著,像是日式的建築,完成的只有兩座,已經上了膠水,摸上去硬得可以,應該是防止下雨坍塌吧。每座沙雕都有兩米多高,一座是兵馬俑,鐵甲將軍牽著馬,手搭戰袍,頗有點氣勢,旁邊的一座是美人魚與王子,形似而神不似,人魚一雙魚眼睛鼓鼓地仰望藍天。這個沙灘比我們第一天宿營的沙灘要寬,細膩的沙子光腳踩在上面,非常舒服,坐上一輛沙灘摩托,呼嘯著開出去,海風吹得頭發亂飛,吹得進衣服裡,鼓鼓的,像張開的雙翼。站在海岸邊,一個浪接一個浪的打過來,我們笑呀,跳呀,像孩子一樣。盡管天下著小雨,還是有幾個同事,跳進海濱浴場,與海浪共嬉戲。
第四天
坐在四面封閉的快艇裡,濺起的浪花打著快艇的窗子,突然有種特別安全的感覺,這是我們在前往桃花島的路上。這座島以拍攝央視的而為人知曉,但是“桃花島”名稱卻是早已有之,是因一位畫家在作畫時,墨汁滴到旁邊的岩石上呈桃花狀,而得名,因此島上並不是想像中的遍布桃樹,機關重重的武俠世界。我們去的地方是彈指峰,熟讀金庸的人都知道,這是以桃花島主黃藥師的“彈指神通”而命名的,山上石板鋪地,部分路段的樓梯都是由木板制成,漆成黃色的扶梯,加上兩旁的綠葉,還真有點古典的意境。站在山邊的巨石上,憑海臨風,極目遠眺,視野極度開闊,遠處海天交界處已不十分明顯,像一幅大氣磅礡的水墨畫,只感覺到大海的包容,心中塊壘盡消,終於明白裡的傑克為什麼會對著大海喊“Im the king of world”。
下午,返回上海。
本次旅行總結:玩得一身酸痛,曬得雙頰通紅,釣魚時弄斷三根魚線,四天時間,坐了五種船(海輪、漁船、游艇、快艇、輪渡),捕到6兩小蝦,摘了7個桔子,釣到8條小魚,喝了一下午的小酒,過得十分愜意。
旅行副作用:餐餐吃魚,而且是又鹹又腥的海魚,我估計一月內不沾魚腥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