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桂林我做主——已醜年六月桂林五日四夜游記(再續)

作者: 1330190****

導讀第四章 啤酒魚與劉三姐由於竹筏漂流是“非法”的,所以不能停靠國營碼頭(經濟掛帥,政府壓力夠大,想不與民爭利都難啊,理解中),我們就在江邊的一個村子旁靠了岸,岸邊有電動三輪車等著做生意,每人3塊錢送到興坪汽車站。途中經過好的背景,車主會停下來請你拍照,還為我們拍了全家福。由於路面不平,我們這回是乘了真正的“拖拉機”了,屁股基本上是捱不著 ...

第四章 啤酒魚與劉三姐由於竹筏漂流是“非法”的,所以不能停靠國營碼頭(經濟掛帥,政府壓力夠大,想不與民爭利都難啊,理解中),我們就在江邊的一個村子旁靠了岸,岸邊有電動三輪車等著做生意,每人3塊錢送到興坪汽車站。途中經過好的背景,車主會停下來請你拍照,還為我們拍了全家福。由於路面不平,我們這回是乘了真正的“拖拉機”了,屁股基本上是捱不著小三輪的座的,一直在空中跳躍,直到穿過一路田園風光,進入興坪鎮區,才算安穩下來。直接上了去楊朔的車,好像是5元錢車費,半個多小時到了楊朔車站。下車後天顯得更熱,網上說去預訂的賓館有1500m左右,不想走著去,想找出租卻有點難,摩托車倒是挺多的。在高人指點下終於看到幾輛出租車四門大開、駕駛座上頂著把傘在一塊空地上“歇菜”(節約能源啊),司機見有生意忙不迭地打空調,等了一會兒才能坐得進去。路上才知道,當地出租一般很少在路上攬生意,更多的是包車搞旅游。問了一下,包當地一天的游程200左右,和我定的小廖的車差不多(也許是我還沒有還價吧),不過肯定沒有小廖的車好啦。進了賓館給我的第一印像就挺“另類”的:第一次看到前台所有的接待員全部都是站著的,因為沒有椅子(老板真會省)。而且接待處不大,裡面的女接待員卻又很多(又太浪費了),打著領花穿來穿去,登記時感覺像面對著一個魚缸,裡面擠滿了金魚。對了,楊朔最有名的就是啤酒魚,賓館老板一定是深諳其道、觸類旁通的高手。在房間裡打點結束,還沒到吃晚飯的時間,抽時間與小廖導游在大堂接上了頭,確定了第二天的包車行程。隨便說一句,小廖的坐騎確實不錯,11座面包車,我們一家子包車好像是奢侈了點。由於要趕時間去看“印像劉三姐”,所以只好趕著去用晚餐,目標自然是衝著啤酒魚去的。來的路上就看到賓館對面的漓江邊有一排的招牌,沒有經過充分調查就衝著去了,結果很不理想。一來因為是臨江的排檔,沒有空調,只有幾只大得誇張的電扇吐著熱風(應該是企業的生產車間用的);二來該地方可能是專為夜宵准備的,遠沒有網上說的西街的酒店精制,都是大鍋大鏟的,味道不咋的價格卻特咋的(鯰魚要80一斤,趕上海鮮了)。結果吃了來桂林後最昂貴的一頓,卻招來家裡大小領導最嚴厲的批評,把幾天來出錢、出力換來的微薄貢獻全部一筆勾銷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一肚子的委屈看來只好找劉三姐去傾訴了。拖兒帶女地准時在賓館門口等,對上了小廖留下的車牌號碼,一輛小面包幾分鐘就把我們送到了演出地點的門口。趕忙花20大羊租了兩個大號的望遠鏡,想拍拍領導的馬屁,效果好像不是特別理想,只好又跑前跑後替領導們找著座位,再絞盡腦汁、不惜血本買了兩把5元錢的大蒲扇(其它品種都要10元以上呢),終於暫時平息了民憤,開始歌舞升平。說實話,由於視力不太好(啤酒瓶底比較厚,噢,不能提“啤酒”),又要全程dv,也沒有享受到望遠鏡的待遇,所以未能全身心地投入,只感覺整場演出聲勢有余,老謀子在光學領域還是挺有造詣的,但韻味兒不足,好像顯得太短了些,可能是節選的,全本估計還要長吧,但130元的票也只能看這些了,不能太貪心啊!能把領導擺平,這是最重要的,感謝劉三姐!(路過一定要去看啊,有利於促進家庭和睦,但一定要像我一樣舍得投入才行)第五章 可愛的風景最近看到有個評論,叫“有水也漂流,無水也漂流”。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當前全國各地以漂流為旅游項目的景點多如牛毛,只要有水的地方,那怕是個小水溝都能放上個竹筏、皮艇搞所謂的漂流,甚至有的地方原本沒有水,也能弄個蓄水池,游客買了票上了船,再把水閘一開,把游客一路衝下去%&……(#¥¥&?創意啊!不服不行!應該講,昨天的漓江漂流可以稱得上是極美的一段行程,這樣美麗的山和這樣美麗的水,至少在國內是絕無僅有的(可能是孤陋寡聞,不許拍磚),但網上幾乎所有的貼子都說遇龍河的漂流才是極致,雖然看過幾張照片,但總以為一條鄉間的小河,又如何能比得過漓江山水的寬闊大氣?結果卻讓我折服,如果非要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可愛”。先說早晨起來又碰到了難題,賓館裡用自助餐的人也“多如牛毛”,索性等到小廖來了,跳上車讓他送到西街上的肯德基,走進去那個爽——若大個店堂竟空無一人,看來當地人還是比較注意健康飲食的(哪像我們這幾個寶,喜歡洋垃圾)。隨便說一下,桂林人很多是以米粉為主食的,比如早上吃湯的,中午吃干的,晚上吃炒的,等等。小廖就是吃完米粉來接我們的,昨天他也推薦早上一塊兒去吃米粉,我心裡是積極響應的,但地球人都知道,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所以……不說了。由於下雨,原定的漂流計劃臨時作了調整,小廖先送我們去銀子岩,在山洞裡不怕雨淋。銀子岩距楊朔縣城約20多分鐘的車程,途經月亮山、大榕樹,路雖不遠卻是到了荔浦縣地界了(就是劉羅鍋吃的荔浦芋頭)。溶洞對外門票是60,小廖找了個簽票的同去,應該能便宜不少,省下的錢自然就是他的收入了。從檢票口對面遠望有一幅高峽出平地的背景,拍拍照感覺還行。進洞後有專職的講解員(會唱山歌),跟著走一圈大約1個小時,景致和國內大多數熔洞基本差不多,之所以叫銀子岩,是因為有幾面岩壁如銀池地,發散著銀白色的光芒。但所有抱著想進去撈點銀子心思的游客全部是“濕手而歸”,當然也包括某些人。老天真是幫忙,出來後雨基本上停了。小廖已經聯絡好碼頭,說可以漂流了,於是返回,沿著遇龍河一路逆流而上,到達朝陽碼頭。上竹筏時還有些小雨,剛穿上自帶的雨披(准備工作足啊)卻又停了,女兒嫌悶熱又趕緊脫了(白忙乎了)。河面上竹筏點點,一路無話。真的無話了,旅游界有句話,說“黃山歸來不看岳,九寨歸來不看水”,看來得加上一句了:“遇龍歸來不漂流”。沒別的,這樣的恬靜自然,那樣的悠然自得,就如同我的12歲天真無暇的女兒一般,只能用“可愛”兩字(!)來形容了。聽說原先遇龍河是有全程漂流的,從遇龍橋到工農橋,但路程太長了,要4、5個小時(190元),筏工又是純手工操作,極易“疲勞駕駛”,不安全,所以現在細分為從遇龍橋到舊縣的上游漂和朝陽碼頭到工農橋的下游漂(都是120元)。據網友介紹上游人少、水清、景美,我們眼見下游已然如此,上游都簡直不敢去想了,留著有機會下次再來吧。隨便說一下,這裡的漂流都是“正規”的,因此同樣是120元錢,筏工要上交一半的管理費,並自付20左右運筏的費用(從下游終點再運回來),比漓江漂流能賺的錢就要少多了。即便如此,筏工們依然很知足。我問過,他們一色都是當地的農民,對生活充滿向往卻又毫無怨言,在這美麗的山水間一路和游客開著玩笑,用一根竹篙輕點著竹筏順流而下,遇上堤壩就讓旅客坐穩了一衝而下。不時地還有人拉開嗓子來一段山歌,悠悠然能傳出好遠。還有一位老兄一手持篙,一手竟還拿著個酒瓶,撐一段喝一口,那個自得其樂(算不算酒後駕駛啊)。我和女兒這條筏上的筏工喜歡逗小孩,給我女兒講當地的笑話,見我們抬頭望兩岸的山峰,又問我們上海最高的房子有沒有這山高啊?我沒有概念,反問這山有多高,他說有300多米,我說,喔,那還是房子高一些,他很詫異。一路上共有9個高低落差不同的堤壩,據稱是大興水利時建的,而每次衝壩都能引起一陣驚呼,下面就有人用專業照相機連拍,等筏工靠上去,讓游客自己去挑,拍得都是不錯的,15元打印一張。我早作了准備,帶著U盤, 30元就把連拍的10張照全給復制了(自我標榜,強烈推薦)。到最後一段水流平緩,許多筏工就讓游客自己體驗撐竹筏,自己則坐在筏子上小憩,享受一回難得的短暫時光。當竹筏終於靠上工農橋旁的碼頭,看著一些筏工們忙著把數百斤的筏子從水裡拖出來,抬上拖拉機,准備運回上游起點去,想想這一路的風光,才發現原來這些樸實無華的筏工才是最可愛的風景,沒有了他們,遇龍河也就只是一條鄉間的小河而已。



(坐三輪途中所攝)



(“印像”開場前)



(“印像”結束告別)



(銀子岩門口風光)



(遇龍河一瞥)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