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驚艷藏南——最美的風景依然在路上
這一篇的內容將與前幾篇有所不同,會以介紹沿途觀景點與風貌為主、個人觀感為輔,主觀的內容會相對較少一些
從拉薩出發走日喀則、珠峰環線,一般而言需要4天時間;如果天氣狀況良好,第一天一般會走浪卡子、江孜、白朗、日喀則這條307省道,也就是俗稱的南線,沿途的看點有羊卓雍錯、卡若拉冰川、宗山城堡、白居寺等幾處知名景點
但實際上沿途的風景遠不止這麼些,關鍵在於在這條景觀路上各種類型的風景交替出現,例如高山埡口、高山湖泊、水庫、湖沿、谷地、農作物區等,絲毫不必擔心會出現審美疲勞
在7月初只要能邂逅一個好天氣,那麼一整天你都將沐浴在藍天白雲油菜花、雪山湖泊青稞田的大美畫布之中
身臨其境之下,你會覺得奢侈到好像要把一輩子的風景全看完似的;當回到了家裡再回顧照片,又會發現那些風景實在是美麗得有些不真實
在走過這一路後,小美和我都很詫異為何在之前做功課的時候並未見多少相關的介紹文章,難道是景觀的檔次不夠高麼?我們覺得顯然不是
鑒於網上攻略類的文章對這條線路介紹得並不詳細,下面就對這條景觀線做一次分段的介紹,所幸,自上午9點半從拉薩出發後,沿途的每一處景觀我都下車進行了拍攝,因此也得以能從相片的拍攝時間中相對准確地得知具體時間
至於公裡數和海拔數可能存在一定誤差,但基本不會相差太多
======================================================================
1)拉薩——曲水(60km)
直到曲水大橋為止,一直會沿著拉薩河從318線走,去貢嘎機場也是走的這條路;拉薩河沿的風光雖談不上亮麗卻也非常寫意,沿途有不少濕地和兩座吊橋可玩
不過由於這段路在返回的時候一樣會經過,因此第一日出行時一般不會做任何停留,只不過是單純的趕路而已
約1小時後,到達曲水大橋的同時會離開318線轉向南行走307省道,過橋後右行不久會看到一個掛著風馬旗的觀景台,在這裡可以遠遠望見拉薩河彙入雅魯藏布江的交界處
======================================================================
2)曲水——浪卡子(96km)
此路段中能見到三大聖湖之一的羊卓雍錯;在匆匆一瞥雅魯藏布江後,307省道會開始翻越海拔4900+米的崗巴拉山
在一些游記中曾經讀到過翻崗巴拉山的繞山公路路況之糟糕,不過現時已今非昔比,盤山公路全部均為平整的柏油路面,路況好到令人感動
況且,西藏的高山均為絕對極高山,相對只能算是中山或高山,一來相對落差並不算很大、二來坡度也並非很陡峭,遠不如橫斷山區或雲貴高原那般大起大落,再加之良好的路況和4WD的強勁動力,翻山的過程確實談不上有什麼艱難的
至今我還記得在滇西北翻越白馬雪山的滇藏線,當時乘坐的是班車大客,因為車輛體格較大,在狹窄的盤山公路上像是隨時要掉下旁邊的萬丈深淵似的,和集卡之類的大貨會車時更是令人提心吊膽,最要命的是,為了避免大雪時打滑,幾十公裡山路全部修成了彈石路面
然而在西藏頻繁的翻山經歷中,這種驚心動魄再也沒有出現過
不需1個小時就能翻過海拔4790米的崗巴拉山口,車開過埡口時就能遠遠望見如一汪藍寶石般的羊卓雍錯,不過千萬別急著興奮,如果在山口下車拍照,是要買40塊錢的門票的
繼續沿公路車行10分鐘左右會到達一個有藏民居住的山頭,在這個山頭是可以盡情觀賞羊湖風光的,當然,如果要和藏獒、犛牛合影就要付錢了,就算是借用藏民家的屋頂上去拍照也需要付1塊錢
這個山頭比起山頂而言高度略顯不夠,因此視野會稍稍受點影響,其他方面則近乎完美;然而從地圖上看,此處看見的羊卓雍錯其實是它那拐彎的尾巴而已,可謂冰山一角,真正的大湖遠在對岸群山的另一邊,否則的話怎麼想也想不出700平方公裡那麼大號的
站在這個山口往西望去有一大片高山、其中有數個高聳的雪峰,那便是卡若拉冰川所在的拉軌岡日山,也是接下去要去往的方向
離開這個山頭後再沿湖行駛30分鐘會來到羊湖邊,這裡有一塊當地藏民自立的湖碑(姑且這麼稱謂吧),不過如果要拍照,碑主(只能這麼稱謂了)會問你收5塊錢
從碑文上得知羊卓雍錯湖面海拔高達4400+米,從形態來看是典型的地質運動形成的高原堰塞湖,而頗為奇妙的一點在於,這個湖並沒有任何外流的出水口,湖水的蒸發和雪山融水的補充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不知道這種和諧算是什麼水平
之後公路依然會沿著羊卓雍錯大拐彎行進約1個多小時,在晴空萬裡之下羊湖那種純粹到極點的碧藍色很容易讓人看得眼暈,至少我看了半天取景器之後眼睛已經有點扛不住了,眼淚直流,如果是攝影愛好者的話,眼藥水是必備物品
當羊湖消失在視野裡的同時會進入浪卡子縣城,從行政區域上說這裡已經屬於山南地區;司機一般會停在一處飯店和越野車扎堆的地方午餐;盡管此時的你或許已經覺得非常過癮,但實則當日的行程只過去了1/3而已
在此處我們遇到幾頭驢子,其中一位80後的姐姐和90後的小弟令人印像深刻;80後姐姐一個人沒做什麼准備就跑來西藏了,我稱她為女英雄;90後小弟則吵著要上珠峰大本營,卻因同車的二人身體不適而有可能泡湯
後來我們在珠峰大本營沒有遇到他們二人,基本是因為同車的朋友扛不住而不得不放棄了;想起90後小弟懇求女英雄那句“姐,我求你了,我大老遠跑來一趟,就讓我上去吧”和那誇張得離譜的肢體語言,實在教人為他們遺憾
在飯店門口就可以望見公路彼端的大片冰川,事實上,不消半個小時之後你就可以和它親密接觸了
(羊卓雍錯;湖面海拔4441米;山口海拔4790米;山頂門票:40元)

(羊卓雍錯)
3)浪卡子——江孜(89km)
從浪卡子出發後約30多分鐘就會到達海拔5020米的拉軌岡日山口,卡若拉冰川的巨大冰帽如一大塊奶油蛋糕一般就掛在眼前,冰川末端的冰舌距離公路的直線距離僅300米左右
一如既往,此處除了與犛牛或山羊合影之外並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完全是免費觀看;鑒於自己的狀態已經完全恢復,我就順勢走到了冰川下端近距離觀察;在這之前,除了海螺溝冰川,我並沒有多少與冰川地貌近距離接觸的經驗
卡若拉冰川位於拉軌岡日山主峰、海拔7191米的乃金岡桑峰下,是整個山脈中面積最大的;時值夏天氣溫相對較高,因此冰川末端的兩大冰舌不斷融化成雪水彙聚成兩條河流洶湧而下,從相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冰川融化的條條痕跡
我在河流邊停留了一會兒,盡管卡若拉冰川的造型談不上美觀,但能在如此近距離觀看到冰帽、冰舌、融水的整個過程,其中的意味豈是一句世界真奇妙所能概括的
(卡若拉冰川;山口海拔5020米;冰川末端海拔5400米;主峰乃金岡桑海拔7191米)

(卡若拉冰川)
如果說在進藏之前對羊卓雍錯、卡若拉冰川還算是略有耳聞的話,那麼對於接下來要路過的馬拉水庫,我就是一無所知了
走過卡若拉冰川所在的拉軌岡日山口後,就進入了江孜縣境內,不過綿延的拉軌岡日山可不是那麼隨便就能翻過去的,因此在約40分鐘後,就會看到這座深埋在崇山峻嶺中的馬拉水庫
如果說羊卓雍錯像是女神遺失在高原上的一串藍寶石墜鏈的話,那麼這座名不見經傳的馬拉水庫則像是一堆散落在山間的綠松石碎片,形態雖不如羊湖那麼完整、純淨,而顯得有些支離破碎,但畢竟是兩種風格的
一個是雍容華貴的大家閨秀、一個是迷失俗世的風塵女子;一個是書香門第的翩翩少年、一個是顛沛流離的江湖浪子;而你,而我,又是其中的哪一個?
(馬拉水庫;307省道邊;爬上山頭觀看;觀景處較危險,需注意安全)

(馬拉水庫)
馬拉水庫在後視鏡中消失的速度遠比羊湖快得多,隨即我們的巡洋艦也總算開出了浪卡子與江孜的界山拉軌岡日,在今天的行程中翻山越嶺將會告一段落,下面將要迎接你的是藏南谷地、日喀則平原的沃野千裡
下一個攻略上能查到的景點是江孜縣城中的宗山古堡和白居寺,但事實並非如此;從地形上看,藏南谷地、日喀則平原處於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脈與喜馬拉雅山脈的夾縫之中,實際上類似一個三面環山的盆地,唯一的通道就是向東切割而去的雅魯藏布江;而江孜周邊則是雅魯藏布江的支流、發源於乃金岡桑峰的年楚河衝積平原,因此得以形成天然的農業區
這種構造和成都平原有相似的地方,成都平原因此成為天府之國式的魚米之鄉,而藏南谷地同樣也毫不遜色;在江孜周邊看到如金黃色海洋一般浩瀚的油菜花田和青稞的滾滾麥浪之前,我從來沒想過雪域高原之上竟有如此肥沃的土地
在進入江孜之前,公路會呈筆直狀從油菜花海中穿行而過,因為視角的緣故有直衝雲霄的感覺,用司機老王的話說就是“那路就要衝到天上去了”;這裡是用f8以上的光圈拍攝超遠景深、壓馬路拍人像的絕佳之地,萬勿錯過
(衝天直路+油菜花海;307省道;進入江孜縣城前約20km)

(衝天直路與油菜花海)
開過視角最好的幾個衝天小坡之後,10分鐘內就可以遠遠望見公路指向的宗山抗英城堡,旁邊有紅色圍牆的寺廟正是白居寺,兩者實際是近在咫尺的,也均在江孜縣城內
從地圖上看,從亞東口岸進入西藏境內後,江孜是第一個城市,且處於地理位置的咽喉要道,向西直到日喀則均為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稱之為後藏門戶也不為過,周邊又有大片肥沃的土地,難怪當年的英軍如此覬覦
遺憾的是現在宗山城堡封閉維護,並不能上去參觀,只能在山下的廣場上瞻仰一下;江孜雖以英雄城的稱號聞名,但在那段歷史已經過去一個世紀的今天,想找出些當年的痕跡和端倪已近乎於奢望
白居寺離宗山城堡僅1公裡不到,以寺內的十萬佛塔最為著名;我們因次日還有扎什倫布寺的參觀而並未入寺,實際上十萬佛塔在寺門口就可以拍到;另外,在白居寺正門右側有一掛有風馬旗的山頭,是此處的制高點,根據高度判斷絕對可以拍到白居寺全景,若是體力允許的話可以攀登
(宗山城堡;江孜縣城內;暫不開放參觀)
(白居寺;江孜縣城內;門票:40元)
在離開江孜縣城時,司機一般都會問你要不要去帕拉莊園;這個莊園離江孜僅5公裡之遙,是目前西藏保存最完好的舊貴族奴隸主莊園,不過也是個知名度不高的景點
現在的帕拉莊園是抗英戰爭後重建的,原址早已在英軍入侵時被毀;莊園主在1959年參與叛亂失敗後外逃,莊園隨即被政府沒收,後經數次改造,現作為體現舊西藏封建領主貴族專政的黑暗統治下、奴隸主與農奴極具反差的生活的遺跡供人們參觀
我個人向來痛恨所謂的貴族和特權階級,因此沒有入內參觀,卻和外面一群小孩打成一片;這類討吃、討錢的小孩在景點附近隨處可見,在物質無情的誘惑下,這些不到10歲的孩子的童真卻也已基本被泯滅掉了
有一個鏡頭讓我難以忘懷——我拿出布魯斯口琴為孩子們吹了首曲子,小美一下就聽出是星之所在,孩子們固然一下子被吸引到全神貫注地傾聽,但是當與此同時大姐和小玉拿出糖果來分發時,他們又完全無視音樂轉而蜂擁而上
物質和精神是一對永遠的矛盾;沒有物質,再多的精神也只是阿Q精神;沒有精神,再多的物質也只是行屍走肉
自由權固然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權利,但問題在於,現代社會只會如《獨立宣言》中宣稱的那樣,只在名義上承認這一點,而實際上,會用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無形枷鎖剝奪人們的自由;這些枷鎖並不像封建農奴身上的手銬腳鐐那樣看得見摸得到,卻遠比這些鐵制刑具要沉重得多
在之後一次打車經過布達拉宮廣場時,車內的廣播正在播放歌曲《囚鳥》,那一瞬間令人感到無比黯然;想想自己、甚至許多人,何嘗不像是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一個個可有可無的影子,在所有的熱情燃燒殆盡後,只能冷冷地看著它不斷說謊的樣子而無動於衷、無計可施;當有朝一日囚籠打開,可以擁抱自由的時候,甚至已經忘記了天空的美好
越是想留住人的原本、越是想保有一顆自由之心,就越不被現實生活所接納、就越是會遇到更多的障礙;無論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還是現代社會,這一點從來就沒改變過
或許我本來可以不需要想這麼多這麼復雜,能像大多數人那樣過一種平靜簡單、符合傳統意義的生活,這何嘗不是自己的初衷;我也希望能把自己命交給一個自己能信任的人,然後專注著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只要他或她,不把這條命當成路邊可以隨意踐踏的牛糞
但是命運的捉弄令我走上了一條看不見未來的迷途,以至於孤獨半生、一個人苦苦尋找苦苦思索,走遍了大江南北,卻也找不到方向
用某個同學的話說,沒人能在這種情況下不失意;我不置可否,卻真的覺得累,所以不再那麼執著了;並非全是因為失意,而是覺得,為了這樣的生活而執著,又有什麼意義呢?
不執著並不意味著不認真,只不過是對所謂的結果不再抱有什麼期望了;人生與旅行一樣,總是不會按照你想像的那樣去劃出軌跡,而人生與旅行的結果,通常都是死亡和回家
說好主觀的內容少一些的,結果又不知不覺寫了這麼一大堆,實在難為情得很;原因是寫到此處的時候忽然覺得非常傷感,此類感覺強烈到難以抑制,在近幾年已經很少見了
有人說,經歷過九死一生的人會在性情上發生很大改變;如果說納木錯的經歷也算九死一生的話,那麼暫時的情緒波動可能就是所帶來的改變之一
不過相信這些波動很快就會歸於平靜,因為我必須繼續整理自己紛亂的命運,目前也沒有什麼理由能使我相信,過多的感性能為自己做好這件事帶來什麼益處
心靈上的自由無疑是世上最難獲得的東西,幸虧,我還有半輩子的時間,而且,最終是否能得到並不重要,那顆向往自由之心才是彌足珍貴的東西
(帕拉莊園;江孜縣城外5公裡,班久倫布村;門票:40元)

(殘存的天真)
4)江孜——白朗——日喀則(83km)
車行出帕拉莊園後今日的景觀路將告一段落,從此地到日喀則還有近兩個小時的路程,可以適當放松一下已經興奮了一整天的神經,休息,休息一下
當然,說景觀路告一段落並非是說無景可看,而是說從江孜經白朗至日喀則這一段均屬於雅魯藏布江中游谷地和日喀則平原範圍之內,海拔起伏相對較小,景色較為單一,以田園風光為主
純自然派的攝友可能會比較費勁,因為無論是拍攝山頭還是田野,都會可能遭遇到無所不在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電線杆,況且就算再美的景色,連看一天後估計也應該有些招架不住了
最重要的是此時還不需要把自己的興奮度提得太高,因為次日你將踏上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第三極,為了迎接這條並不舒坦的巔峰之路,留一點余地、養精蓄銳當然是必要的
日喀則小貼士:
以上海路、珠峰路十字路口為中心,以半徑1公裡畫圓的範圍就是市中心了;路口的上海廣場彙聚了不少飯店餐廳,推薦“排骨王”,4-5人一個大鍋就搞定了,人均消費35元,干淨量足且經濟實惠;
我們的住宿地是司機王師傅推薦的珠峰路上的礦業賓館,人均費用66元,交通也比較便利,周圍步行10分鐘範圍內就有網吧、藥店、超市,距離上海廣場不超過1公裡,距離扎什倫布寺開車也不到5分鐘
日喀則是後藏的中心、班禪的駐錫地,也是農業區,相比拉薩而言污染更少、空氣更為純淨;當天半夜我醒來後拉開窗簾觀天像,漫天的星鬥和燦爛的銀河讓我對次日拜詰第三女神之路充滿了信心;欲知後事如何,請看飛越巔峰-西藏紀行的第五篇巔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