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境祁連

作者: 河源龍

導讀朋友,你是否在喧囂與嘈雜的塵世待久了,想找一個寧靜之地,渴望一種清新淡雅的靜謚?是否想在炎炎的夏日裡讓清風撫摸你那浮躁不安的心靈?是否想找一個清靜的樹林,讓身軀自由地伸展在開滿鮮花的草地上,仰望遠處山峰上的積雪,領略著大自然的寧靜?是否想與幾個知心的朋友漫步在緩緩的山坡上,那色彩變幻不定而極富感染力的大幅畫卷在你們的四周徐徐展開? ...

朋友,你是否在喧囂與嘈雜的塵世待久了,想找一個寧靜之地,渴望一種清新淡雅的靜謚?是否想在炎炎的夏日裡讓清風撫摸你那浮躁不安的心靈?是否想找一個清靜的樹林,讓身軀自由地伸展在開滿鮮花的草地上,仰望遠處山峰上的積雪,領略著大自然的寧靜?是否想與幾個知心的朋友漫步在緩緩的山坡上,那色彩變幻不定而極富感染力的大幅畫卷在你們的四周徐徐展開?那就來祁連吧,那個被譽為“天境祁連”的地方。

祁連縣位於青海省東北部,因地處祁連山中段而得名。這裡多民族交融、多宗教傳播的多元化人文歷史深厚,形成了以“唐蕃古道”、“阿柔部落”、“蒙古六旗”、“回族拱北”為代表的文化積澱。身處祁連山中,更是造就了獨特的風光,讓人流連忘返。境內的世界第三大峽谷“黑河大峽谷”、中國最美麗的六大草原之一“祁連山草原”、與天共長的“祁連林海”、亞洲最大的半野生馴鹿基地、變幻多姿的“祁連石林”等等,構成了“天境祁連”獨具魅力、嘆為觀止的自然景觀。

經過多年的傳承和開發,這片寧靜古老而又神奇富甲的沃土已逐步成為連接河西走廊、環青海湖地區及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中轉站和探險游玩、觀光攬勝的絕好去處。

卓兒山是一個天然的觀景台,登臨卓兒山,周身四處,處處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曠神怡,即使相機掉地上隨便拍了一張,也是一副美麗的圖畫。站在卓兒山上,腳下是祁連縣城,老城紅瓦如魚鱗,新城建設顯風貌。牛心山作為祁連山中一座很有特色的山峰,在牧區藏族信教民眾心中有著神聖而崇高的地位。它海拔4667米,山頂四季有雪。當你在這美麗的七八月,站在綠油油的山坡上,望著金燦燦的油菜地,暖暖的陽光讓遠處的丹霞顯得更加紅艷,此時或許還以為是到了江南,猛然回頭看到牛心山山頂的雪峰,心中恍然:這就是祁連山!正所謂“不望牛心山上雪,錯把祁連當江南”。

中國國家地理(2006年第3期)曾就祁連山對中國的意義有著這樣的描述:“東部的祁連山,在來自太平洋季風的吹拂下,是伸進西北干旱區的一座濕島。沒有祁連山,內蒙古的沙漠就會和柴達木盆地的荒漠連成一片,沙漠也許會大大向蘭州方向推進。正是有了祁連山,有了極高山上的冰川和山區降雨才發育了一條條河流,才養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絲綢之路。然而祁連山的意義還不僅於此。”“祁連山對中國最大的貢獻,不僅僅是河西走廊,不僅僅是絲綢之路,不僅僅是引來了宗教、送去了玉石,更重要的是祁連山通過它造就和養育了冰川、河流與綠洲做墊腳石和橋梁,讓中國的政治和文化渡過了中國西北海潮的沙漠,與新疆的天山握手相接了,中國人在祁連山的護衛下走向了天山和帕米爾高原。據說張掖之名是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河西走廊就是中國之臂,它為中國拽回了一個新疆。”這一段話說的太好了。

旅途故事: 2009年7月18日,我帶28人到達這裡時,為找賓館費了很大的力氣,幸虧得到了小馬的幫助,小馬是本地人,專門接待來祁連的游客,特別是為戶外愛好者提供服務。陌生的我一個電話打過去,說明情況後,小馬立刻趕來。他又是打電話、又是打的,到處給我們找賓館。小馬,一個宣揚環保、原生態、特色旅游的倡導者,曾組織過各類特色旅游,也曾積極處理游客遇到的各種困難。在這茫茫的人海中,能在旅行中得到小馬的幫助,讓我們輕松和快樂,真是我們的幸運。我只有真心的感謝他,祝福他。

溫馨提示:

1、每年的七八月當油菜花盛開的時候,也就是祁連最美的時候,此時全國各地的旅游者蜂擁而至,因此住宿就顯得特別的緊張,如果你同伴較多的話,最好是提前預定賓館。2、這裡是攝影家的天堂,有許多攝影家每年都要來這裡采風。如果你是攝影愛好者,提前約好伙伴和車輛,早上五點上卓兒山拍攝,拍攝一天內不同光線的變化下周圍美麗的景觀,要准備好防寒和防曬物品,以及早飯和中午飯。3、卓兒山就在縣城的北面河對岸,上山公路從後山走七公裡,從前山也可徒步上山,但比較險,要向當地人問好路。戶外愛好者建議白天上山,在山上露宿過夜,一定有不凡的感受。4、祁連縣距西寧228公裡,都是二級及以上標准公路,近一半路程是走在中國最美麗的六大草原之一“祁連山草原”上,途中還要經過門源“百裡花海”等景點,沿途風光無限,令人心曠神怡。(由於程序限制不能上傳更多照片,感興趣的朋友可進入我的《青海博客》瀏覽)



(祁連草原)



(祁連山森林)



(卓兒山後山風光)



(卓兒山後山風光)



(牛心山)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