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瘋癲癲嘰嘰喳喳游龍脊梯田+陽朔的筆墨影像記錄

作者: 八十八分之一

導讀?? 從陽朔歸來也快有半個月的時間了,一反常態地一直沒提筆寫游記,麗麗都義正言辭地教育我了,說寫游記也是工作的一部分,要及時交作業。好嗎,我找一個“心還留在西街”的借口行不?這次的旅游和我之前的旅行都不同,很長時間以來我都習慣了一個人背包出門,所以是“行”,這次則是地地道道的“游”。這次旅游的出發點其實有點“無釐頭”:因為有客人報了我 ...

?? 從陽朔歸來也快有半個月的時間了,一反常態地一直沒提筆寫游記,麗麗都義正言辭地教育我了,說寫游記也是工作的一部分,要及時交作業。好嗎,我找一個“心還留在西街”的借口行不?這次的旅游和我之前的旅行都不同,很長時間以來我都習慣了一個人背包出門,所以是“行”,這次則是地地道道的“游”。這次旅游的出發點其實有點“無釐頭”:因為有客人報了我們去陽朔拍外景婚紗的首團,就干脆決定工作室的同仁們一起去旅游了,客人也和我們一道玩。所以出發的陣容還是蠻浩蕩的,到了桂林還有當地的朋友陪玩,根本就是一個小旅游團。

先介紹下人員結構:

“領導”麗麗和攝影師小羅(這兩人夫妻)、化妝師曉娜和木子、可愛的客人靜靜和鳴鳴、當地的朋友小陽和小劉,還有就是八八我啦~

先貼一下我們的行程:

7月11日 晚到達桂林,宿桂林

7月12日 包車去龍脊,宿全景樓

7月13日 離開龍脊,經桂林轉車陽朔,宿西街

7月14日 遇龍河漂流,宿西街

7月15日 小羅和木子給靜靜與鳴鳴拍外景婚紗,其他人自由活動,宿西街

7月16日 自由活動,宿西街

7月17日 晚回上海

上一張在全景樓酒足飯飽後,請某位老兄為我們按的大合影快門,巧的是,之後在西街還巧遇了這位老兄。



(全景樓大合影)

在正式開始游記之前,讓我先鄙視中國航空業一萬遍啊一萬遍╭∩╮(︶︿︶)╭∩╮本來是傍晚五點的飛機,說延到六點,結果到晚上八點才登上飛機!可憐我們那幾顆充滿期待的小心髒啊,都在浦東機場拔涼拔涼的了。

到達桂林兩江機場,再一路暈沉沉地坐機場大巴到市區,叫了兩輛出租就直奔定好的旅館。車開過像鼻山風景區,兩邊綠樹成蔭,河邊有燈光閃爍,寧謐幽雅,夜晚總是賦予一個地方更愜意的感覺,就像在成都夜游琴台,在阿爾山眺望只有鵝黃色燈光的街道,比白天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在步行街附近的小旅館安頓好,小陽和小劉也和我們大部隊彙合了。小羅總是嚷嚷著要帶我們吃正宗的桂林米粉,二話不說的,一眾人就殺去了傳說中的石記米粉。果然和上海遍地開花的米粉完全不同,那裡的米粉是加鹵水干拌的,至於蔥啊酸豆角啊之類的配料都是自己加的,充分拌勻之後開吃,吃剩下一點的時候,再加入一勺骨頭熬的高湯,爽到汗淋盡致。米粉也不是在上海吃的那種有些生硬,妙只妙在最後那一勺高湯,混合了精心調制的鹵水,鮮美異常。沒有空調,只是坐在街邊的小凳,一個個呼哧呼哧得不亦樂乎。

第二日的早點仍舊是米粉,鳴鳴TX吃得那真叫一個汗如雨下,臉上和下了場暴雨一樣。小羅和小陽去車行租車,我們則一路溜達到了像鼻山。和船夫一陣討價還價後,租了個筏,游了一游像鼻山那段的漓江。游人如織,正對像鼻山拍照的地方盡是人,只有坐在筏上,吹著風,才覺舒坦。

下了筏,走在景區的路上,小劉指著某座挺拔在面前的小山說,那個山洞裡是酒窖,是酒廠用來放酒的,一年就開一次。想必是很銷魂的佳釀。

我們游玩了像鼻山景區,小羅和小陽也開著車與我們彙合了。真正的旅游開始了。

從桂林開到龍脊,也有2小時左右的車程吧。這種時候才頓覺有車的好處,一路風景尤好,看到有好的景致,就立馬停車。還沒進入山區前,經過一處長長的石板橋,底下便是奔流的河水。進入山區後,就是一邊峭壁一邊綠水的風景。時不時地就會看到有山泉水湧出石壁,汩汩流下,或者在一個轉彎處,豁然開朗是一處小瀑布,流水聲總是藏在其間,若隱若現。記憶猶新是一處場景,車打彎時我不經意望向窗外,底下就是開闊的水潭,遠處是一條白色絹帶般的瀑布打落在綠水之上,水聲急促。只聽到小劉和我一齊高呼:“停車!停車!”原來他也看到了這番美景。下了車趕緊往那兒跑,正對著瀑布站著,能感受到涼爽的水汽,還有聆聽到的奔流不息的嘩嘩聲。只是人無法下行,只能遠遠地觀望。

直到下一個瀑布出現,才彌補了沒法親水的遺憾。盡管沒有那麼壯闊,倒也是小家碧玉的可人。亂石堆在河水中清晰,頭頂是炎熱的日光,雙腳卻在冰涼的水溫裡痛快。又是一番很熱鬧的拍照留念,我倒是願意能在瀑布下多發發呆。爬上公路,像小孩子似的和小劉抓起地上的石子往水潭扔,結果引得大家都過來扔石子,看誰扔得遠,都是“傻兮兮”的模樣。

開了沒多久,只聽到一車人都齊呼“停車!”又原來,大家都看到經過的一座鐵索木板橋,晃悠在兩座峭壁間。那橋看起來一副年久失修又正常使用的安然,走到橋上,幾個男人不安分地跳上跳下,嚇得我們趕緊握緊兩邊的拉繩,尖叫聲此起彼伏。才從鐵索橋的興奮裡緩過來,又看到了有一處接著竹管的水源,小羅說這種大山裡的水是最干淨的。嗯,以前出去爬山,我最歡喜的也是喝山裡的泉水,涼絲絲的,有些山泉水還是帶著淡淡甜味的。小陽帶頭,大家都狂了,把頭伸到竹管下,洗頭的洗頭,互相潑水的互相潑水,山裡的公路也鮮有車輛通過,都忘了自己置身何處。

一路就停停開開,磨磨蹭蹭到了龍脊梯田。在網上看過太多有關梯田的照片,層層疊疊的美不勝收。我們去的時間早了些,剛插下秧沒多久,所以沒有那麼茂密的綠油油。山腳下有很多少數民族婦女背著籮筐,一筐30元,幫你把行李背到山頂。長久的勞作還有天氣的原因,從她們的臉上都看不出年齡,直覺年齡不小,都岣嶁著,人很多也都是瘦瘦小小的。我說我要自己背包,她們會一路跟著你,絮絮叨叨地說著上山有多累,一會兒你就會後悔了之類的話。“你們年紀比我大,都背得,我就更背得了。”我對她們說。城裡的孩子哪兒有那麼嬌貴,背著包爬梯田的台階而已。

我們上山的路走的是看一號觀景台和二號觀景台。說實在的,走到任何一個開闊處,或者半路駐足轉身,都能看到層巒起伏的壯闊景像,就聽到有人說了句:“好像千層餅。”我看更像是cheese廣告,一片片的一層層的。就在綿延不斷的綠色間,錯落排列著群居的木屋,一群一群地間隔很遠。遙望遠方山頂有一棟木屋,就是我們晚上要住宿的全景樓,路漫漫其修遠兮,任重而道遠啊。一行人倒是邊走邊凹造型拍照,梯田間的石階路並不好走,沒有平整的石階,有些蜿蜒曲折還能歇腳休息,有些則一路通天筆直往上不得停留。中國的勞動人民真是辛苦,尤其在惡劣條件生存的勞動人民,走過路過權當是美景的地方,卻是他們要勞作的汗水地,開發成了旅游景點,女人們還要充當背夫的角色,每天爬上又爬下。

小劉和我開始走在最前頭,後來麗麗也加入了我們先頭部隊的隊伍。三個人走著走著,回頭就看不見一路留影的其他人了,遠遠地聽得到他們的歡聲笑語。上山最挑戰人的是走千層天梯,雙腿像開足了發條,只知道往上跨步。過了天梯,與下山的牛群狹路相逢。那架勢,看得我腳都軟了。小心翼翼閃到一邊,讓牛們悠然走過。牛群散去,再往上,便能看到終點的大門了。



(龍脊梯田)

全景樓,我們到啦!衝到樓前的觀景平台,把包一扔,不顧形像地一屁股坐到凳子上,腿翹到欄杆上,梯田的全貌一覽無遺,絲毫也沒有爬梯田過程的酷熱,山頂果然溫度驟降。連綿不斷的梯田絲毫不給人喘氣的機會,在你面前展開一幅美麗的卷軸。每個到了這裡的人都贊嘆不止,頓時忘記了爬到山頂的疲憊。在前台點好菜,各自到房間洗去一身臭汗,五點半准時到觀景平台開飯。這太奢侈了啊,涼風習習,對著無敵梯田美景,桌上則是滿滿的最天然的農家美味,秀色可餐,人生最大的享受。

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愛嘗當地的美食,甚至可以為了某地的美食而去那個地方。在龍脊吃的這頓晚飯,讓人著實難忘。第一個上的菜是野牡丹土雞湯,一看那個賣相就知道贊了,湯水的表面是油黃油黃的,喝一口湯,是放養的雞本身的鮮美還有混著中藥材的清爽,雞肉軟嫩但不是那種燉太久才有的酥爛無味,一盆湯很快就被我們九個餓死鬼給搶食干淨了。讓我印像最深刻的菜是香芋扣肉,說香芋是當地的特產,和在其他地方吃到的都不一樣。香芋扣肉是香芋和豬肉都切片,間隔擺盤,吃的時候要香芋和肉一起夾,一起咬,豬肉肥瘦相間且是先油炸過的,香芋實在是粉得入口即化滿口溢香,如果不來龍脊,那像我這種極愛吃芋頭的人可能一輩子都吃不到這麼粉這麼好吃的香芋了。吃完點的菜,都覺得不夠,又加了兩個菜,上了半只血粑鴨,說這鴨是不放血做的,鴨味很重但不膩口,三下兩下地就都被我們夾沒了。

酒足飯飽之後,就在全景樓附近到處轉悠,拍拍照,觀景平台上有三只很可愛的小奶貓,沒事兒還和貓玩玩。直到暮色沉重,便沉沉地睡了。小羅、小陽、小劉、木子和曉娜還走著夜路到全景樓下的某個地方喝油茶去了,麗麗說油茶是很奇怪讓人喝不慣的東西,茶裡面放很多亂七八糟諸如香菜這樣的玩意兒,算了,一聽就有點反胃了,還是乖乖睡覺,早起看日出吧。

全景樓的房間是木屋,夜晚的山頂很涼,沒有空調都得蓋被子。屋外的流水聲綿綿不絕,喜歡伴著這樣的水聲如睡。當然,木屋也有一點不好的,就是隔音非常差,隔壁房間說些什麼都能聽得清清楚楚。早上睡醒,才發現天已經微亮了,趕緊起床衝到樓外,已有不少人坐在那兒了,還有人是裹著被子坐著的。太陽在厚重的雲後並不露臉。平台角落的秋千空著,立馬霸占了,吱呀吱呀地晃著,套著耳機,聽著音樂享受這難得的寧靜。

天邊的雲不斷地變幻著形狀,藏在雲裡的太陽就似無比神聖的帝王,不顯山露水。那些雲,是森林裡追日的生靈,前頭是昂首的狼,緊跟著是有傲然羊角的羚羊,更多小型的動物隨著隊伍,在祈盼著日光的顯露。過了很久,才掀起帝王微微的一角,雲層又顯現出了霸氣的肉食動物仰天長嘯的畫面,你能很清晰地看到王者之虎、獅都邁開了步伐在奔跑。盯著看入迷的時候,又霍然出現了傳說中的麒麟神獸,全都匍匐在地,及其恭敬的神態。突然激動起來,帝王就要登上歷史的舞台了。剎那間,無數的光線破殼而出,灼亮的日帝露出了他驕傲的容顏。就是那一瞬間,耳機裡正好響起了Kelly Clarkson的歌聲,是《Behind these hazel eyes》,與這樣的場景是那麼匹配,恍惚間有種萬物生靈在日帝的光輝下重生的感動。一切的黑暗陰霾都在勢不可擋的日光下灰飛煙滅。



(日出)



(懸崖邊)

吃過早飯,收拾好行囊,准備下山了。下山走的是另一條道,能到3號觀景台的。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路難走多了,是真的山路,沒有石階,一邊滾下去就是深淵,路面還很窄。曉娜和木子穿著拖鞋和及踝長裙,太讓人佩服了!我仍然興衝衝地走在最前邊,和我們同行的有一個婦女,籮筐裡背著一對夫妻游客的兒子,上坡的時候真覺得她好辛苦。在照片裡出境的旺財,一路默默地跟隨,送我們下山。麗麗說:“四年前我來,它們送我下山,四年後再來,它們還是送我們下山。”小劉摘路邊的樹葉,給我們做成簡易的遮陽帽,一人一頂帶著。



(行走)

在山腳下吃過午飯,稍作休息,就要原路返回桂林,接著就是去我日思夜想的陽朔了。陽朔的長途汽車站就在新西街,穿過新西街,就是傳說中的西街了,站在西街口,我默默地想,西街,我終於來了。關於這裡,有太多想寫的,所以允許我自私一把,把遇龍河的漂流先提前寫了。

從西街到遇龍河漂流處,選擇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說只有騎車過去才有感覺。這真讓我這個不會騎車,完全沒有平衡能力的人犯難,幸好有可憐的小陽TX,他不得不肩負起和我踩雙人自行車的艱巨任務,上手踩的時候,都差點跌倒,踩幾分鐘就順了,我還挺不好意思的,因為雙人車前面那個很費力,我能做的只有在後面跟著他的節奏使勁踩。“龐大”的自行車隊優哉游哉騎在陽朔的馬路上,小羅冒著生命滴危險給我們拍DV。踩到一個賣帽的小攤,大伙兒實在受不住熱了,一人采購了一頂帽子遮陽繼續上路。

到了漂流處,河邊的竹筏一排排的,買好水槍,還很幸福地一人吃了一大塊西瓜,謝謝小劉和他美麗的女朋友熱情款待我們。腳步有些踉蹌地跳到竹筏上,才開始漂呢,准備最充分的小陽就開始脫了,他特地穿著泳褲,等著一會兒下水。事實證明,他光著膀子是多麼明智的選擇。一漂到河上,所有人就舉起水槍肆無忌憚地互相攻擊了。誰的竹筏在中間是最悲慘的,同時被兩邊的人進攻,毫無招架之力,只能低著頭閉著眼,用手潑著水,左邊潑潑右邊潑潑。沒人顧著看風景了,全都沉浸在水戰裡了。小陽率先一個猛子扎到水裡,小羅也不甘示弱,來了一個側空翻摔到了水裡,緊跟著小劉也跳了河裡不見了蹤影,好一會兒突然出現在後方的竹筏前,嚇得竹筏上的女生尖叫。靜靜和鳴鳴原本在戰圈外圍,“不小心”駛入到戰圈中心了,全體火力都對准他們了,一個眨眼的事,全部濕身。

在城市裡,哪裡能玩到這麼清澈的水,幾乎沒有污染,水草在水面下搖搖擺擺。路過的其他游人也難逃我們的毒手,我們自己玩high了,不濕身怎麼算來漂流過了。此時的原則就是:見人就要潑。潑水還不夠,我們還發現了一個更搞的玩法,只看到靜靜用新買的牛仔帽裝滿水,然後倒著架到鳴鳴頭上,那帽子就跟花灑一樣流出水來。我們這裡新買的三頂牛仔帽全被我們拿來當花灑使了,一不當心就會被同一竹筏的人澆一身,徹頭徹尾跟洗澡似的。

漂流到水流平穩有吃烤魚的地方,船夫說可以下船游泳了,幾個大男人都興奮得不行了,女孩子統統穿上救生衣,也入水了。這是我第二次游泳,第一次游泳還是小學時候在游泳場,差點淹死,心理陰影始終很重,盡管套著救生衣,還是不敢亂動不敢離開竹筏邊緣。小羅說這麼清澈的水,不游泳就可惜了。在大自然裡游水的感覺確實與在泳池裡是完全不同的,沒有充滿了消毒水味的人頭湯似的場景,只有兩岸的石筍山,還有清水裡的淋漓。結果我還是嗆了好多水,差點拖累得小陽都淹下去,小陽恨得牙癢癢,說巴不得當時把我一腳踹到水底。

過了游泳這段,個個嘴上都在說休戰了,好好看風景吧,心裡卻都不安分。我正想愜意地躺在竹筏上,邊曬干衣服邊感受下輕舟已過萬重山,兩岸猿聲啼不住的情懷,小羅跳上我們的竹筏,和小陽一起毫不留情地對我潑水,一句話就是“濕身是必須的!”不甘心哪,我被潑了,又去潑別人,混戰又一觸即發。人人都像落湯雞從水裡撈出來的模樣,再踩著車回西街。

踩回去的路選了大道,路邊是群山綿延,山下則是一塊塊的農田,青綠青綠的,悠然如世外桃源。我想,若是我一個人旅行,不會騎車,也感受不到這樣舒暢的美妙了。晚上,小劉很豪邁地請我們去臨桂羊肉館是羊肉鍋,這裡的羊肉完全沒有膻味,粘上特制的辣醬,叫好連連。

很美好的漂流的一天。

西街篇

終於寫到西街了的心情和當時終於到達西街的心情一樣,這次旅游的最終目的我很明確知道就是陽朔西街,這篇游記的最高潮部分我也很明確知道還是陽朔西街。無論怎樣,我很高興看到自己能用已平靜下來的心態來描繪我看到的、我經過的西街。

很早很早以前,就有朋友建議我去陽朔,在西街找個酒吧樓上的客棧房間,住上一個月,每天什麼都不做,白天看風景、晚上泡吧發呆就好,也許還能碰到順眼的來一段艷遇。很長時間以來,想到西街,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艷遇。“在西街,不是來游客和游客的艷遇的,而是女游客和男樂手之間的艷遇”麗麗說,“所以你看,西街的酒吧女樂手及其少,基本都是男的。”麗麗和小羅就是這種艷遇中的“傳說”,之所以是傳說,是因為他們歷經辛苦和磨難,修成了正果。小羅本來是西街曾經的歌神,唱動人的情歌,麗麗則是大城市裡標准的白領,當他們被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時候,以為也不過是一段艷遇的時候,他們堅持了倆人的感情,在上海成了家,有了兒子,小羅的身份也從歌手變成了專業的攝影師。在臨桂羊肉館吃完羊肉的那晚,大家懶懶散散地走在街上,看著走在最前頭的麗麗和小羅手牽手的背影,都不約而同地感受到他們那份幸福。只是,在西街,如麗麗這般有勇氣追求的女孩子很多,而如小羅這樣有責任心上進心的男人很少。所以我老是笑說麗麗眼光太好,把西街唯一一個好男人給拐走了。

其實不管在何地,與音樂有關的男人總是特別吸引女人的注目,更何況是在西街——這樣一個慵懶至極、毫無壓力、卸下所有防備的地方。白天在沿街商鋪的喧鬧中蘇醒,篤悠悠地洗漱,出門去吃一碗老街口湯粉,然後踱步回西街的主街,用從來不曾有過的緩慢步伐穿梭在人群裡、琳琅滿目地掛滿旅游紀念品的青石路。有一家叫一朵一果的店,賣別致的手工筆記本還有相冊,店門口的招牌處擺著一台最老式的黑白電視機,暗灰的屏幕上用白色顏料寫著“時間是記憶的橡皮擦”,問店家要一張彩色便簽紙,寫上只字片語貼在店裡的貨架上。不知道那張留有自己筆跡的便簽紙會存在多久,也許再一個轉身又是自己的手撕下記錄過心情的紙片。如果一定會遺忘,那不如坐在充盈了咖啡香的明園,耳邊回旋著蔡琴的淺唱低吟,手裡握一杯純手工的咖啡,翻看著留言本裡天涯海角的人們的留言,外面是艷陽高照的喧鬧,我們則在文字和其他人的故事裡牽動著不易被人察覺的嘴角,任由著時間的流逝。直到日頭不再那麼強烈,推開那扇門,散步到水深潺潺的漓江邊,坐在岸邊雙腳浸濕在透亮的河水裡,看著對面草地上的帳篷,奔跑的棕馬,河中央躺在救生圈上漂浮的人,看著這些就好。等到天色暗去,找一家館子點上最美味的農家菜,酥粉的芋頭、酸嫩的雞肉、還有啤酒魚。華燈閃爍,肆意的音樂已經滿街飄蕩,走進那個酒吧,台上的樂手落座,夜,才真正開始了。

時常在想,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魔力讓來到這裡的女人深深留戀失去理智。街中央的背面聳立著碧蓮峰,到了夜晚,山峰也會有燈光閃耀,驀然抬頭,會深吸一口氣,不由自主地問一句:“它會不會倒下來呀?不過,好美啊。”你不會覺得它出現在你面前是壓迫感,而更像是仰視一瞥的驚鴻。舞台上的樂手每天都在演出著,重復著可能已不再是心底所追求的音樂和夢想,他們的表情縱使帶著笑臉,也是打著漠然的粉底,可台下的人卻沉醉其中。拋去了城市裡所有的負擔,所有的疲乏,精神的松懈,就在刺眼跳動的燈光和節奏裡,緩慢到懶洋洋的腳步裡,越陷越深。偶爾會以為這樣的地方,更像是自我放逐的烏托邦,給人不顧一切追尋的勇氣,就算支撐著的根基是支離破碎的真相,也讓人飛蛾撲火,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台上的樂手想必是很迷人的,因此才有一個又一個願意同麗麗一樣勇敢的女人,在西街奮力握取自己的夢,還有不可知的將來的幸福。我們看到她和當初的麗麗一樣,一個月兩次來這裡,只為了站在他身邊,牽住他的手,再也不放開。西街之所以讓人迷戀,也是因為流傳著一個又一個如此奮不顧身的故事,你覺得她很傻,可在西街,她又很真實很讓人動容。西街用最不動生色的表情輕易敲開在物欲橫流的社會裡快要凍結的心房。我總是願意帶著最美好的情感來祝福那些凜然的女子,生活裡總需要些衝動的童話來讓人相信純真的存在,而我只想做那個暗戀桃花源的人,在濁濁塵世裡尋找劉子驥。

終究還是在西街的馬可波羅聽到了《冷雨夜》,那段我極愛的貝司solo,他認真的神態讓我想起了很多已經過去的過去,為何會愛上Beyond,為何會痴迷這solo……不可自制地在音樂裡恍惚,原來時間不僅是記憶的橡皮擦,有些微妙的時刻,它會讓你發覺自己早已從塵封裡走了出來,可以繼續微笑前行。

夜生活的收尾是熱熱鬧鬧的宵夜。

熱熱鬧鬧的宵夜是日生活的開始。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