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休閑整天在家,便自然萌生“離家出走”的念頭。度假是最時尚的,體會休閑。在綠色簇擁之中,清風明月,小橋流水,晨讀鳥鳴,暮聽鐘聲,品的是雲霧山茶,住的是仿古木屋……,想像之間,感覺早已身臨其境。
這次欣逢報社組織赴神龍川活動,讓我實實在在領略了休閑的愜意。
體閑的過程從途中開始,窗外的景致是大寫意的,動感的。這幾年的森林保護和生態農業發展,植被的覆蓋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整片的綠色,滿谷的流聲,幽深的林帶,出奇的石景,最藝術該屬鄉下的民居了,總是恰到好處點綴在神來之處,或奪目,或朦朧,或重墨,或淡抹,“翠竹隱青瓦,窗盤幾色花,山泉淙淙繞屋去,飛檐啄紅霞。”像讀著一幅幅美侖美奐的中國畫,目不暇接中讓人心曠神怡。
以前常厭倦乘車途中的單調和乏味,這次卻是領略和享受,不知不覺中,車停在門樓前。聽主人介紹,這才知道我們是來赴一條峽谷的約會。谷稱神龍川,為天目山余脈,相傳神農氏曾在這裡遍嘗百草,把脈百姓,至今尚有不少有關神農文化的歷史遺存。神龍山莊倚坡而築,徽派風格,黑白相間,馬頭高檐,最耀眼是一排排懸掛於檐口門前的大紅燈籠,傳達著中國式吉祥平和的濃濃情誼。莊園內小橋、流水、荷池、水車、百草園……,所有的草木和溪石,所有的語言和目光,在這裡一一演繹著休閑的內涵。
從沒有一次賞景像今天這般隨意和釋懷,可以把被年齡壓積的天真和率直滿地拋灑。在神農台放歌,在百草園聽流,在太子榭讀蝶,在遠志橋罵俏,肆無忌憚地大笑,無所顧慮的舞蹈。品著清香四溢當地出產的雲霧山茶,我們海闊天空地神聊,心境早已被徹底放松。只要玩得盡性,只要玩得出奇,這裡的風情萬種足夠讓我們淋漓盡致。
玩夠了,接下來是吃,吃的居然是花。一些我們常見或陌生的花在老廚們的烹飪後,堂而皇之地擺上菜桌,有珍珠花、野梨花、桃花、杜鵑花等等,最出人意外的,是石榴花。石榴花和草豬肉、蒜苗清炒,取名“石榴問秋”,詩意盎然。主人告訴我們,在神龍川約有二百余種花卉,一年四季都有鮮花綻放,其中近一半均可食用。早在唐末宋初時,這裡的村民就有了吃鮮花的習俗。這些花營養豐富,口味獨具,色彩更是美不勝收,即使烹飪之後,花色依舊鮮艷,對增添食欲和保健大有益處。杯筷交錯之間盡情享受著,把休閑推向了極致。這晚飯,讓我們吃出了一份驚喜、一份滿足,更吃出了一種文化。
暮色輕垂,溪畔樹邊,橋頭屋前,一盞盞燈次第點起。它們像美麗的精靈,閃爍在寧靜的氛圍裡。晚風輕拂,我閑步其中,感受到一種刻骨銘心的純粹和寧靜。我坐在竹林中一塊卵石上,想起這裡開發中的種種艱難和執著,想起幾千年前的神農氏熱情的登高,正因為他們的獨具目光,給這一片土地以活力和全新休閑的詮釋,他們才是這裡真正的風景,因為創造永遠是美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