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大理游得差不多了,後面的時間是去雞足山還是沙溪,還是頗讓人猶豫的,其中還曾跳躍性地想到了騰衝,琢磨著要不就去那裡泡泡溫泉、游游濕地、看看民居好了。不過想到LG肯定會嫌拖著箱子走來走去得麻煩,就放下不提。
非常巧的是,在院子裡住的毛毛也要去沙溪,她說到了以後會告訴我們是不是真的好玩,我們再去也不遲。中午的時候就收到她的短信,說沙溪是讓人驚喜的美,遂決定過去。第二天收拾了兩個小的旅行袋,把箱子留在蒼岳別院,輕裝出發了。在大麗路上等了約10分鐘,搭上一部往劍川的中巴,開始還是平坦的大麗路,中間往劍川方向一轉,就是曲曲折折的山路。上下車的都是沿線的居民,有的背著大背簍,有的抱著小孩子,大概是走親戚或是趕集的吧。大約3小時,在甸南路口下車。路邊有等候的車,談一談價格不是很離譜就搭上車。【後來發現也只能這麼打的士或者拼面的進沙溪的,公車路線貌似只有一個在沙溪鎮旁邊經停,第一次去的話很難找到】車開了十多幾分鐘,轉幾個彎,突然間眼前一亮,出現一大片綠油油的稻田,旁邊一個小小的村莊。同車的老太在這裡下車,一問原來是桃源村,好貼切的名字。再繼續走,就是這麼一個轉彎,一片開闊的田野,非常養眼。大約40分鐘後,到了沙溪寺登街,就停在進入四方街的路口。沿著土和石子混合的路走下去,旁邊稀稀落落的幾個店鋪,門口有小狗趴著曬太陽,還有幾只雞目中無人地走來走去。五分鐘就走到四方街,午後的四方街居然空無一人,一邊矗立著非常美麗的古戲台,另一邊則是傳自明代的興教寺,旁邊是兩棵巨大的古槐樹。

(沙溪寺登街的一個寨門)
在四方街旁邊10多米遠的58號小院住下,店主是來自台灣的曉芬,非常溫婉的女生,柔柔的聲線,非常好聽。小院修新如舊的,古樸而不失溫馨,桌子用拆下來的木頭拼成,每個角落都可以看得
出店主花的心思。院子裡有種的花花草草,還有兩只吉娃娃,天真無邪的大眼睛。房間裡配有大大的浴巾,軟軟的毛,干干淨淨的,讓人有家的感覺。
跟曉芬稍稍聊過,借了兩部自行車往石寶山進發。石寶山出名有三,一是山上的紅砂石風化龜裂像花一樣綻放,二是後山上十多處石窟精美絕倫,三是前山的寶相寺依山而建好像懸空一般。我們去的就是後山,可以騎自行車到的,如果去前山的話,可是10多公裡的山路,只能搭車去的了。大約騎了三公裡的路,見一條種著小松樹的岔路上左轉,在石子路上再走一裡地,就到了石寶山的山腳下。把車停在旁邊村子裡,開始爬山。山裡也沒什麼人,唯一碰到的是三四個本地的中學生,雀躍著從山上下來,他們說爬到石鐘寺不過是半小時,加上曉芬之前說來回兩個小時而已,我們就信心滿滿地出發了。一路爬山一路看石窟,巨大的石塊依山雕琢,線條粗獷,風格古樸。累了就坐下來回望那一片田野(用LG的話來說就是終於看到了三國演義裡形容的“沃野千裡”),歇好了再接著爬山。我們選的是翻山再往下走到石鐘寺的路,到寺門口一算時間已經用了約兩小時。寺裡面逛逛看看,幾個小型的石窟都在這裡,非常值得賞味。逛完出來已是黃昏,看寺的一家人招呼我們一起吃晚飯,謝了他們的好意,問了回去的路就開拔了。望望對面的獅子山的石窟,跟7公裡外望不見的寶相寺說再見,換了條沿著山繞行的路走回後山下去,這樣走到山下又用了約2小時。

(在山上往下望石鐘寺,果然我們走到翻山的路有點遠了 - 對面是獅子山的石窟)
收到毛毛的短信,說已經去了3公裡外的村子,住在一個古寺廟改建的客棧裡,非常特別的感覺 - 特殊+奇怪+歷史+一個跳動的古老心髒,給人淡淡的惆悵感。於是約好第二天過去。
回到小院已經暮色四沉。晚上在店堂裡跟曉芬聊天,她給我們看自己在四周游玩的照片,有馬坪關古舊的關卡和保存完整的古廊橋,有不記得名字的山上的湖泊和草場,還有毛毛提到的那個古廟客棧。她講的時候眼睛很亮,我聽的時候也非常心動,真想在這裡住上十天半月的,每天走走逛逛一定很悠閑。用曉芬的話來說,過一段簡單的生活,就是她和她的伙伴在這裡開店的原意。羨慕她,能夠真正放得下,實現簡單生活的願望。
一夜安睡。早晨自然醒,吃的是面包+豆漿的簡單早餐,曉芬還請我們喝她煮的咖啡,她真的很棒,能把雲南小粒煮得那麼好喝。跟曉芬聊天是個樂事,聊到村上春樹的書,說是台灣版的翻譯更好,下次可要記得買本看看。聊好天,問好路,出門時已經10點多了。毛毛說的客棧在四聯段家登,四聯村就是四個相聯的村子,段家登是其中的一個。出了寺登街的寨門,穿過玉津橋,沿著小河在田野裡走,穿過幾個村子後,大約1小時後到達。客棧在村口,白色的院牆,襯著背後的山,確如毛毛所說,淡淡的惆悵,淡淡的蒼涼。敲開門,只有女主人和小女孩在家, 毛毛已經在對山的山坡草坪上吹風了。院子的格局是一面的院牆,一面的廳堂和主人房,一面的客房6間,一面的戲台+魁星閣。院子裡正晾曬著洗好的床單,地上鋪著天然的石塊,小女孩拿著水管子給院子裡的花草澆水,非常家居的感覺。女主人泡了茶給我們,坐在戲台的二樓品茶,看著遠處的沃野,舒適非常。按著毛毛的建議要常常女主人的手藝,請她隨意配的菜,一葷兩素,非常對味。

(遠望客棧的蒼涼感)
可惜時間短暫 ,沒有坐很久就要回程。這次換了條路,很快就走回寺登街。58號小院正在午餐,是從北京來的阿毛主廚,很美味的味噌湯和炒飯。取了背包和曉芬惜別,趕車回大理,當晚火車去昆明。
攻略篇:沙溪位於大理和麗江的中間,在劍川旁邊。在大麗路上看到去劍川的巴士招手即上,告訴司乘到甸南路口下車(¥26)約三小時,在甸南路口包的士(¥40/車)或搭小面的(¥10/人)到沙溪古鎮,約40分鐘。也可以搭車一直到劍川(¥26/人),那裡汽車總站旁邊就有許多小面的,專門走的是劍南-沙溪古鎮一線(¥10/人)。這樣走好處是肯定能搭到車,但是路程上多出甸南路口到劍川的來回程,有40多分鐘的路。記得走的時候最好在下午2點之前出發,才可能與別人拼一輛小面的。如果晚的話,就只有包車一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