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西游記----成都九寨黃龍若爾蓋(二)

作者: xzxdezhuren

導讀7月12號,成都大熊貓繁育中心--杜甫草堂--春熙路­ ­原本計劃今天去都江堰和青城山,但經過連日的奔波,都覺得有必要在成都休整一天,所以改成了市內的景點。所有成都的景點都是刷的免費的熊貓金卡,卡是在武漢就郵寄到手並激活了的,在成都機場也可辦理,只需外地身份證和一元錢,使用起來非常方便,每個景點都有專門的窗口刷卡,唯一不足的是沒張景點的紀 ...

7月12號,成都大熊貓繁育中心--杜甫草堂--春熙路­

­原本計劃今天去都江堰和青城山,但經過連日的奔波,都覺得有必要在成都休整一天,所以改成了市內的景點。所有成都的景點都是刷的免費的熊貓金卡,卡是在武漢就郵寄到手並激活了的,在成都機場也可辦理,只需外地身份證和一元錢,使用起來非常方便,每個景點都有專門的窗口刷卡,唯一不足的是沒張景點的紀念門票,嘻嘻,好像貪心了點,主要是我老爸愛收集這個,所以每次都給他留著。­

­早上6點起床,也不知道怎麼磨蹭到9點才出門,一到成都,人好像一下子就閑散下來了。早點吃的“傷心涼粉”----辣味為傷心,甜味為開心,一早就被成都人幽了一默,完全“傷心”不起來。雖然知道趕不上看大熊貓“放風”了(大熊貓怕熱不怕冷,夏天只會在早上9,10點放出來玩一會),難舍“滾滾”的情結,還是去了大熊貓繁育中心,不建議在新南門坐直達的902,車太少了,直接坐公交到昭覺寺站轉532路,攜程上說的107路已經取消了。在城市裡游玩我已經習慣了坐公交出行,它能讓我更快的記住路名,搞清方位,也能更貼近城市裡普通人的生活。公交線路在我去過的城市裡覺得做的最好的是廈門和南京,非常的清楚明白和方便。­

­在陌生的城市裡游玩,問路是必須的。一般年代久遠點的地方我問年紀偏大的,時尚新潮的地方問年輕人,XC的經驗是問清潔工和交通管理員。在成都,我的經驗是問年輕人,因為他們會說普通話,年紀大的雖然熱情,但只說方言,不管你聽不聽的懂,這點和武漢也挺像的。­

­可能是熊貓金卡的原因,成都的景點人都很多,我們去的時候正是大熊貓的午飯時間,看它們那小樣,吹著空調,躺著吃喝,真叫個安逸啊。不過它們也不容易,為了生存,從肉食變成素食,每天吃的只能吸收百分之二十,所以多吃點也是必須的。但是大熊貓真的滿懶啊,在躺著吃完面前的竹子後,好不容易爬起來拖了幾根竹子,馬上又躺下去了,真是“坐沒坐相,吃沒吃相”,難怪長這胖的。­

­從大熊貓繁育中心出來,想去杜甫草堂,因為武侯祠關門晚些,而錦裡就在武侯祠的旁邊,晚上的錦裡更值得一逛。但就在這裡轉車時耽誤了很長時間,最後從昭覺寺打的去的杜甫草堂。我的經驗是想去武侯祠的可以坐532路返回到昭覺寺,那裡有直達武侯祠的車,從武侯祠去杜甫草堂也很方便,要不就直接打的算了,因為在二環線外,車費約需30元以上,反正從昭覺寺去也是這個價,我老懷疑那的士司機是因為要加氣而繞了路的。至於大熊貓繁育中心對面的902,那個可以等,但是真沒有。­

­杜甫草堂是唐代詩人杜甫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現存茅屋是經宋、元、明、清多次修復而成,雖無武侯祠之厚重,但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荷葉田田,翠竹幽幽,頗為雅致......­

­眼看時間不早了,不想匆匆忙忙的趕去武侯祠,從杜甫草堂出來就去了春熙路步行街,也是眾多男士掛眼科的地方,據說是“三步一個張曼玉,五步一個林志玲”,雖沒有如此誇張,但成都的“粉子”(成都人對美女的稱呼)著實是多啊,五官精致且皮膚雪白,身材苗條兼打扮時尚。而且據我觀察,那些頻頻回頭的多是外地游客,本地帥哥早就見怪不怪,非仙女不會回頭。可惜步行街人多凳少,也沒機會坐下來偷拍兩張,著實遺憾。­

­在成都一定要吃頓火鍋和串串,看到王府井背後有家“玉梅串串香”,本地人滿多的,就走了進去。老看游記說成都的火鍋有多辣多辣,我們也沒敢冒險,要了個鴛鴦鍋,(鍋底10元),紅白各占一半,要了羊肉和鵝腸,(成都美食中有很多是邊角余料做的,什麼兔頭,鵝腸,鴨唇等等),把認得的串串一樣拿了兩根嘗嘗,(大的1元/串,小的0.12/串),因為沒有標名字,也不敢拿多,端回來時旁人很是“鄙視”,看著他們動輒幾百串一拿,我那可憐的26根是少了點,飲料是推銷小姐推銷的一種竹葉飲料,非常清涼爽口,(6元/聽)。等到開吃時發現那辣味完全在承受範圍內,反是白鍋淡而無味,再看價目表上寫著紅鍋免費,心下不免有點後悔,後來在白鍋裡發現了一條鯽魚和好多平菇,這兩種單點也要13元,頓時覺得成都人做生意很是實在。結完帳一共是57元,吃的很舒服,不多不少剛剛好。­

­王府井離公寓很近,回去的路上發現了據說是成都所有的士司機都知道的“華興煎蛋面”,老字號的“龍抄手”,還有“盤飧市”的兔頭,這些家門口的美食自然不能放過,在後幾天都找時間嘗了嘗,龍抄手(5元/4個)不錯,皮薄餡鮮;鐘水餃(4元/10個)居然是干的,稍有點油膩;至於兔頭(4元/個),看著那可憐的小腦袋上的小毛毛,有點接受不了。從武漢帶去的零食今天終於在杜甫草堂消滅完了,在樓下的超市為明天的行程補充糧草後回公寓睡覺。­

­7月13號,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成都­

­今天又是5點起床,7點出門到樓下去吃“華興煎蛋面”,居然才開門,沒得吃,有點懷念武漢5點鐘就會擺出來的早點攤。馬路上倒是有幾家賣稀飯的,可站在馬路上吃鹹菜喝稀飯著實不習慣,不吃又不行,呆會還要爬山,只有去麥當勞了,想著在這遍地美食的地方還要吃這種垃圾食品,心裡很是不爽。­

­搭公汽8點多到了茶店子客運站,去都江堰和青城山的車幾乎都在這坐。早上趁精神好想先去爬山,誰知到青城山的車10點30才有,馬上買了去都江堰的票(17元/人),很快就發車了,約2小時車程,在都江堰車站門口看到了101,2元/人到青城山景區大門口。在售票點刷了熊貓金卡,買了青城山的地圖(3元/人)和纜車票(35元/人,從月城湖----四望觀)就開始爬山了,(想起吳師傅總跟我說用腳走上山為登山,用手腳走上山才叫爬山),對我這四體不勤的人來說,每每登山總恨不得手腳並用才好,所以有偷懶的纜車那是必坐了。­

­青城分前後山,因地震後山損毀嚴重,所以現在都是玩前山。前山以道教古跡為主,主要景點有建福宮、天然圖畫、天師洞、朝陽洞、祖師殿、上清宮等。因為對道教文化興趣不大,且天氣悶熱難當,只選擇性的看了幾個景點。青城之“幽”,名聞天下,可我去的那天只覺得了“悶”,幸虧纜車上的風很大,讓我的暑意消減不少。提醒大家帶上防蟲水,我穿著長褲都被小蟲咬的腿破了相,現在腿上印子都沒消,保守估計有40個左右。另外就是對愛美的MM說,把你們的長裙高跟鞋留到城市或海邊吧,在你一瘸一拐或干脆光腳走路時,並不會讓人心生愛憐,只會替你難受。(一路從九寨黃龍到青城山,隨處可見“無知無畏”光腳走路的美女,殊不知寒從腳下起,上山還是穿上一雙好鞋吧,它才能帶你到最美的地方去。)­

­下山後在剛才下車的停車場找到101,2元/人大約下午3點到了都江堰景區,照舊刷熊貓金卡,因為地震,二王廟等很多景點都在維修,主要是看都江堰的渠首工程。看到景點很少,時間很充裕,我們坐下來好好休息了一下,順便為背包減負。都江堰的水利工程由魚嘴分水堤,飛沙堰瀉洪道、寶瓶口引水口組成。為了引水而從玉壘山截斷的山丘部分,稱為“離堆”,離山之堆的意思,想著古人用“火燒水淹”之法,把青山截斷,真的是很智慧。­

­都江堰景區出來坐4路(1元/人)回客運站,沿路看見不少因地震損壞的房屋,雖過了一年多,仍可想見當時那慘烈的摸樣,希望四川美麗的家園能早日重建。從成都茶店子客運站出來還坐來的那輛公交車回住地,想著昨天吃火鍋時,那不停從身邊端過的香辣蝦,香辣蟹,香辣魷魚那鮮紅油亮的模樣,滿嘴生津,於是又殺到了玉梅,熟門熟路老位置,要了一個小鍋的香辣蝦,一個小鍋的香辣田螺,(都是48元/份),還要了一個紅鍋,拿了點蔬菜串串配著吃,結帳是110元。個人認為這兩個香辣菜口味上還行,因武漢夏日到處是賣小龍蝦的,比較起來性價比一般,而且不要錢的紅油鍋底也沒有昨天要錢的香濃,味很淡。­

­雖然樓下就是老字號的“悅來茶館”和每晚上演川劇--芙蓉國粹的“錦江劇場”,可每天晚上回來都9,10點了,競沒有機會踏入,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想想也好,遺憾越多,讓我再來成都的借口就越多。­

­7月14號,成都寬窄巷子--武侯祠--錦裡­

­今天是行程的最後一天,早就放棄了去看樂山大佛的想法----去那不順路去下峨眉山有點虧。八點把房退了寄存好行李,仍舊跑到“華興煎蛋面”館,如願以償吃到了招牌的西紅柿煎蛋面,一兩面是4元/碗,味道還行,帶點西紅柿的微酸,荷包蛋煎得不是那種西餐裡一碰就流黃的,用我的話說有點“老”。搞笑的是那下面條的,昨天一早就看見他了,不知是不是老板,邊下邊唱“大長今”,配上自編的詞,成都人的幽默樂觀表露無疑。­

­成都機場的大巴發車點在岷山飯店,去機場的在岷山大歌廳那條巷子裡,從機場回的在另一條巷子裡,最晚到21點有車去機場,我們打聽好後就搭車來到了寬窄巷子,它是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條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組成的,被譽為“老成都的新名片,新成都的老客廳”。­

­當從那遺留的清朝古街道慢慢走進寬窄巷子時,就像踏入了另一個時空,那些精美的門頭,別致的四合院,街檐下的老茶館,梧桐樹下的掏耳人,及至家家招牌上的廖廖數語都把老成都的閑適生活表露無疑,而井巷子裡的小洋樓,星巴克,紅酒和婚紗則代表著更加時尚動感的新成都。­

­從寬窄巷子出來,只有到杜甫草堂的車,坐到杜甫草堂後,已是中午12點多了,XC建議玩完武候祠到錦裡去吃飯,想著今天就要離開,還有那麼多美食沒吃就心有不甘,看著車站旁寫著耙泥鰍等招牌菜的餐館,(名字忘了,就在杜甫草堂旁),頓時腳下就邁不開道了,XC說,第一次見我為了吃的寧願放棄景點,成都美食的誘惑還真是大啊!­

­原本以為這種開在景點旁又有點規模的餐館不會很便宜,誰知第一頁的招牌菜香辣鴨唇才39元,耙泥鰍28,服務員推薦的燉菜才9元。鴨唇香辣酥爛,泥鰍更是入口即化,燉菜味雖淡搭配這兩道辣菜卻恰到好處。便宜又美味,是成都美食的特點,在成都,你不用費心尋找,隨便走進一家就能讓你滿意而歸。­

­吃飽喝足,我倆扶著牆壁走出了餐館,到武侯祠消食去。在這提醒一下,武侯祠門前有兩個公交站,一個在正門,一個在邊門,離的很近。我們在邊門下車後,覺得不太對,問售票的是不是武侯祠景區,她說是的,刷卡進園後,發現是個小公園,走了一點,右手有一園門,走過去時要查票,這方進入武侯祠正景區內了。後來方知那是南郊公園,2003年合並為武侯祠園林區。因為走錯了路,最先看的就是惠陵(劉備墓),和普通人是反著看的。後來我們又回到大門口重新走了一遍,蹭著聽了下講解。­

­成都武侯祠,是中國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廟,由劉備、諸葛亮蜀漢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組成,主要是為了是紀念蜀漢丞相---“忠武侯”諸葛亮而建造的。有以文、書、刻號稱“三絕”的《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是國家一級文物,有劉關張,諸葛亮和文臣武將的塑像,我看了一下,比起文臣,武將更為熟悉,也許天下都是靠打出來的,而謀臣,諸葛先生一人即可。­

­也許那歷史的硝煙更能激起男性心中英雄的情結,於我的吸引力並不那大,很快就出門到了錦裡。從武侯祠到錦裡,一步就從歷史跨入了現實,也許,並不是完全的現實,起碼我認識的那個成都又換了摸樣。 錦裡,據說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 ,現在的錦裡,百年木板門,千載石板路。射弩、織錦、客棧,追尋著逝水的年華;刺繡、竹編、花轎悠悠,勾起那塵封的記憶。­

­從錦裡回到公寓,拿了行李去機場。這次的旅行結束了,而回憶還在繼續,回憶這7天的行程,有時覺得置身於江南,有時以為行走在西藏,有時又似乎馳騁在內蒙,但它們的名字都叫四川----雖經受劫難,卻依然美麗!­


(草堂,就是這樣雅致著)



(寬窄巷子,就是這樣小資著)



(熊貓,就是這樣可愛著)



(川菜,就是這樣火辣著)



(成都,就是這樣生活著)


精選遊記: 九寨溝-黃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