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個下午,淡淡的藏香飄宕在花木間,驀然聽見鷗鷺的曲子,煩雜的心機也在勾抹之後,散了影子---那一個黃昏,月亮漸漸走上東山,莫名的欣悅,呈現在素淨的青花荷葉杯裡----
茶葉舒卷,碧雲遁去,曼妙的岩骨回香,仿佛還在唇齒之上---
漸頓地回首,墨跡玄玄,纖纖的手指,逍然地落下吟揉時跡---
那個主人好玩。
是故,在束河可以饒有意思地把玩把玩 ---
把玩那些靜處一角的花草,把玩那些有心去飾的擺物,把玩那些遺忘的況味---
正福草堂
在束河,有五個院子。
可心小築,是一處保護民居,也有三百多年的春秋了,門前四五米許,可以看到斑駁的上馬台,據說現在,整個麗江也僅次一台。
漫步老街,循水顧盼,最搶眼的就是石上流泉,來來往往多少人留影在小橋之上?舉目就是大大的阿福。這個院子,是少有的重點保護民居。為了保護,算是煞費苦心,也是代價不菲。色澤,形制大體如舊,恰是做舊如舊,倍顯新意。房間所使的為整體衛浴,比起口口聲聲要保護如何的,幾百年的風雅盡於一時的那些國民遺產,文化故居,這算是幾無損傷的了!客棧前面部分,設有素食生活館,為束河第一家,也是麗江第一家---
在陽光下,漫漫地走動,在不大的古鎮裡,將會相繼艷遇到柔軟的草堂時光---
書香門第,正福家居,石蓮精舍,無一不標顯著草堂的義旨:中國式精致生活,低調之奢華,古雅之時尚。
我漸漸知道了正福草堂,因為知道的多了,歡喜的也就多了起來。
草堂主人,少長就執愛評彈。喜歡蘭花,自然地喜歡上園藝。開始在同裡家中做客棧,一草一木,一器一物,都是精致的蘇杭況味。算來,已經做了八年了!
有句老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印像中:同裡,在蘇杭之間。大概,同裡也集合了蘇杭的情致罷!而我對於同裡的些許情愫,都緣於正福草堂。而我一而再地停佇在束河,也是緣於正福草堂---
小橋,流水,人家,風景曾諳,能不憶江南?
夢裡江南!走過一座座橋,就到了舊時人家。往世的風雅漫沁無限,在水光日影裡發落,漸漸發落出淡淡的寂寥---往前走,走來走去就走到了正福草堂。也只能是正福草堂了。沈鵬的字,狠是搶眼! 琴聲泠泠,茶香釅釅,聽聽家常話,幾分人情味自然化開了心懷--
山高水長,物像千萬,是李白上陽台裡的話。草堂的主人,曾有一件夏衣印了這幅字,結果,從麗江束河穿回蘇州同裡,被看在眼裡的一個韓國茶友比劃著,脫下衣服交換去了。這種事,聽起來,是蠻有趣的。
在行者的博客裡看到鏈接:中華第一雅居—正福草堂。附有說明,吳門琴韻/武夷岩茶-中國式生活-素食/漢服。對於第一,不管她也罷。在一家客棧裡,繞蕩著琴韻,飄浮著茶香,偶爾出入著漢裝的朋友,應該是絕無僅有的罷?
現在,我坐在石上流泉的窗前,看著草堂的留言冊,上面寫著 :草堂的素食一級棒。正福草堂,還沒離開,就已經開始懷念!

(淡淡的藏香飄宕)

(在草堂常常可以看到的場景)

(曼妙的岩骨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