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合杭州——一支筆一張消費券一層父母情

作者: fingo19

導讀走合杭州——一支筆 一張消費券 一層父母情父親說,7月17日那張200塊的加油發票要作為家裡的歷史珍藏。是晚,鄧麗君那甜甜柔柔的歌曲悠悠響來,坐在後座的母親說,簡直就像做夢一樣!是啊,每個人應該都有過夢想。簡單的區別或許有些正成為那人發奮圖強的動力;而某些卻只是想想而已。母親的睡眠相當地好,就是多夢。她自己說都是千奇百怪、不著邊際的夢。可是, ...

走合杭州——一支筆 一張消費券 一層父母情父親說,7月17日那張200塊的加油發票要作為家裡的歷史珍藏。是晚,鄧麗君那甜甜柔柔的歌曲悠悠響來,坐在後座的母親說,簡直就像做夢一樣!是啊,每個人應該都有過夢想。簡單的區別或許有些正成為那人發奮圖強的動力;而某些卻只是想想而已。母親的睡眠相當地好,就是多夢。她自己說都是千奇百怪、不著邊際的夢。可是,人生不知覺中充滿了訝異。母親小的時候,遠房親戚是怎樣聯絡的?都是通過弄堂裡一聲聲高嗓音的叫喊,然後慌忙地找零錢、換衣服,踩著咯吱咯吱地木板樓梯,奔向大多處在弄堂口的傳呼電話亭;大熱天的時候,那時只有少數百貨公司和電影院是有所謂冷氣的,把同伙伴們娛樂的小天地搬向那裡,最是夏天裡樂此不疲的事了;有朝一日,在自己的家裡安上電話、開上空調,在那時,難道不是不著邊際的夢想嗎?父親是個老駕駛員。老到什麼程度?在我沒出生前,就已經在馬路上跑了。當時,駕駛員是個挺體面的技術工種,說到你會開車,還帶著欣羨的口吻。以前出租車都少得可憐,更別說擁有私家車了。那時的駕駛員多半是開單位的貨車跑運輸。他們那代人,遺憾的地方很多很多,可是年過半百了,還要受這麼一遭。七八年前就與服務多年的原單位協保了。這是哪門子的條例,政府部門是不是都腦殘了?只是允諾交三金直至退休,美名曰其有保障而無後顧之憂。其他補助?一分錢沒有?這和下崗有什麼二樣?哦,下崗還有幾百的下崗收入。協保除了那酸眼寒心的一紙合約,什麼都沒有。老實巴交的工薪階層,寥寥存款,屈指可數,杯水車薪。憑什麼去抵擋CPI飛漲的艱苦日子?好在,我出道得早,父母親的身體又很硬朗,心態也過得去。母親順順當當地退休,退休工資逐年提高,她倒是一直褒揚GCD政府好啊好啊!父親怎麼辦?雖過知天命年,可一個年富力強依舊的男子,難道日日蝸居在家,月月顆粒無收嗎?於是,脫離了被稱作‘可混’的舊國有單位,開始了一段私人老板處的打拼經歷。做得最長的是五六年在一家飯店。此後從賦閑到復出,都還是做著一個別人的駕駛員。現在漸漸明白,父親為何要把7月17的加油發票情有獨鐘地保留下來。因為,那一天起,做了半輩子的駕駛員,開了半輩子車的父親,雙手握上的是自家的方向盤。我是幸運的,電話、空調,讀初中的時候就享用了。而父母等待了三十年;而這也遠去了,要到了更換的地步了。一件在夢想中更不著邊際的東西,在我工作十年後,那麼悄然地來到了身邊。我心底裡對自己說,沒有什麼無法實現的,只要有夢想,只要還堅定地擁有它。第二天,便開始了自駕游。



(小波)

新車上路自然有一個走合期。雖然說明書上說,走合的時速在最高時速的2/3左右,對小波來說,也就是可以開到110公裡。再保險一點,時速總不見過80。此外,我們選擇走G320。盤算著一個邏輯,所謂高速公路,就是因高速而快捷,這高速而快捷是付通行費的。既然我們不能‘高速’,與其付了費壓根沒有享用最相應的價值,倒不如換一路沿途的風光。

先說說G320。其實也沒什麼‘節省’,而且處處都是限速標志,上海段一般都是60,有些空空的路段,不知為何甚至過分到20。到了浙江段,情況稍好,八九十的限速正和我意。剛快則慢,快快慢慢,父親忍不住抱怨:要不是走合,赤佬才會走這裡,高速路爽氣多了,有沒差多少銅鈿!(上海話)曾經讀導游時了解到,國道的編號是有講法的。1開頭的首發地都是北京;2打頭的是南北向;3打頭的則是東西向。G320,這是條遠至雲南瑞麗,長達2217公裡的國道。我們今時走過的只是一個零頭的公裡數。從最最市區的地方出發,高架橋上轉來轉去,滬閔高架快到滬杭高速關口時,下了匝道,並行軌交五號線繼續開。駛入松江車墩、過得大概是黃浦江上最最無名的一座大橋,松浦大橋。但聽父親說,卻是黃浦江上第一座橋。不起眼,有時能比盛名之下更具無可替代的作用。隨後到了亭林,算比較正式的G320開始了。只要不偏離320,按著標志該拐則拐,該繞則繞,到達我們此行目的地杭州就再無懸念了。然而此前,副駕駛上的我,始終手不離圖,按圖索驥。再說說這一路的‘風景’。帶上引號,言下之意,是看不到青山綠水般的景觀大道了,除了多如牛毛的加油站。如果不是看地圖,沿路唯一能讓我有記憶的地方,一個是楓涇古鎮,另一個是崇福。320就打古鎮的那塊牌樓前過。凝眸處,萬裡無雲,攝氏38度,仍見著三三兩兩的拉客和游客之間的人頭攢動;崇福,是一個因為有了海寧,而很少被人提起的皮革之城。旅游報上,偶有介紹,即使常讀的人,也會不經意。沒聽說過的,更是無從知曉。對於中國的旅游資源,尤其是長三角一帶的,我基本可以爛熟於胸。崇福,我也是在旅游報上見過一篇專門的報道,於是就記住了。它也是與320比鄰。父親問我是否停車兜一圈。鑒於游杭州,今日是重頭戲;窗外又是火爐般滾燙,見了皮草就犯暈,連討價還價的心思都提不起來。作罷吧,一鼓作氣,直指杭州。此刻,車行接近四個小時。盡管父親在一路辛苦的撥弄駕駛盤,但絲毫看不見他對此項‘勞動’的一點不樂意。從決定拍牌買車到拍牌成功一錘定音,父親與我擊掌相慶。一向情緒不太出挑的父親,此時興奮了。到了7月17上了牌拿到車鑰匙,口中冷不丁地會嘖嘖稱贊幾句,且都是重復的那幾句。今日,開上320,開著自己的車,開往人間天堂,之前該有能有的欣喜若狂消退得差不多了,而這一路上的那美好、那欣喜的慨嘆始終迸發。再瞧我母親,在後座上,早已漸漸進入了夢鄉。到了半山,杭州的一個地名,如同於上海的莘莊。隨著小波的入城,G320也不再與我們相伴。該說說杭州了。大概是上海收了外埠車輛入城環保費,現在杭州也來了一個如法炮制,大概他們都知道,當今這二座城市,是不怕沒人去的。又是25元,真快趕上高速公路費了。再一想,假使走高速進,就逃脫得了這個入城費?走高速,還得水漲船高。除了學樣破壞了待客之道的氣氛,其實杭州的印像一直不錯,否則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來看她,也不惜這樣的高溫酷暑天。然而至今慚愧,似乎沒有對天堂留下過只字片言。杭州今日39度力壓上海,確實比上海還要熱。從預訂的經濟型酒店出來,開車出來倒不急於放行李,只是稍事歇息,這午飯還沒用呢!此刻,時鐘已經離出發過去了6個小時。如果是走滬杭高速,都彀打來回了。杭州我有粗略的行程計劃。三人過來,父母住一宿,明日接著游玩;我當天動車先回,隔日還有事情須處理。走國道,先至黃龍體育中心,類似於上海體育場,也是個旅游集散中心。到了先取杭州旅游消費券,就是滿40衝抵10元的那種,我網上申領的當然是最新期的版本,不過,第一期將原先的使用期限與第二期合並延長了,原本5月31日過期的消費券現在自動有效使用到10月31日。取券完,奔酒店。許多網友頗費周章找到那,我或許是吸取了網友們的經驗,或是本身找地址的能力尚可,很快將父母的住宿安頓下來。他們住在文二 文三路之間一條很市井的叫影業路的小弄裡、一家名為‘怡萊’的當地經濟型酒店裡。文二 文三都是單行線,由於此,去也是‘計劃內’的外婆家吃飯倒重復走了一段冤枉路。沒什麼唏噓遺憾的,今後換作是我開車,一定也會有走冤枉路的時候,就像人生,總是在崎嶇重復的道路上奔馳,這叫代價。和之前的‘怡萊’一樣,外婆家也通用旅游消費券。只是差不多過吃飯時間的時候,還要拿號等位。等就等了。等的時候,還不怕渴著餓著,有衝泡的茶,有曼妥思的薄荷糖,有旺旺先貝。而且,免費無限量供應。玩笑一句,如果愛吃,單吃旺旺先貝的話,都能吃飽了。服務到位,態度也很好,菜肴本就極便宜了,又不差生意,但還是規規矩矩地按照消費券的鐵律執行,吃完結帳:97 吃得怎樣?一家三口之後數小時,除了水,不可能吃得下任何東西了。外婆家,弟妹一行著實推薦得好!下午,游飛來峰靈隱寺也。



(恩愛)

我杭州來過幾番,少不了備有一張杭州地圖。再次按著我的指引,過靈溪隧道遂到。父親又說,多虧有我,看地圖有本事;換作他,戴上老光鏡找尋起來,就不會如此順當了。

我自不必多說了。其實母親,當年全國串連時,在靈隱寺一住十來天。對於清晨起床,禪房外木管內滴下的清純甘露記憶猶新。之後,單位三八節亦來過杭州幾回。而父親,真是沒來過,起碼沒見過西湖,沒到過靈隱寺。說了很久要來,初嘗試動車要來,一家三口要來。世事無常,沒想到最終是自駕走合來了杭州。飛來峰靈隱寺是江南的名剎。父親邊參觀,邊肯定它果然的不同凡響。旅游消費券又派上用場了,只不過這抵下的折扣全交了停車費了。我回程是八點缺一刻的動車,得往回趕了。因為除了吃晚飯,還有一大處景觀要趕,要趕緊看。適才講到,父親向往已久,一是靈隱寺,其二就是西湖了。



(別樣)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是誰的詩句,忘了;這詩句的前二句是什麼,也忘了。就是那麼自然而然地思想出了這二句,仿佛是詩人的靈魂附體,仿佛是舊時的情景一派呈現,只因眼前就該被那麼描繪。錢塘自古靈動,西湖處處曲院風荷。

不清楚西湖邊的停車狀況,故不敢貿然(開往)。文三路上坐公車往西湖還算方便,又合我意地在曲院風荷的門口下了。氣溫達到如此高度,人的感覺不比高海拔的缺氧狀態要好上多少,渾身猶如悶在火爐裡炙烤。可是,這太陽一下山,西湖上的風吹皺了湖波,從人的腳底起,裹滿了周身。舒爽極了。此時父母也少了幾分困頓,沿湖一路,隨著不時出現的大堆蓮葉、出落精致的荷花而頻頻駐足,數碼相機的閃光則是這一日最密集的時候,雖說相機還舊是‘單反的故事’裡的‘三百萬’(像素)。我不停地向父親說,這是北裡湖,同是西湖水系,是眼前細細的綠楊蔭裡白沙堤隔開了。那頭的水域更加寬廣,所說的西湖就是那了。瞧尖尖的頂,看到嗎?就是雷峰塔!我似乎也犯上了父親重復的毛病,生怕頭一回見著西湖的父親沒有看清、沒有看全、沒有看明白。似乎是離開了小波的緣故,父親親見西湖,遠不及當年我,初與西子碰面時,那種少有的迫不及待地激動。時至今日,或許在外的時候多了,那清晰若見的激動已不在了。轉而,開始學習它變得淡定了。那會的激動越來越少。後來和朋友再聊杭州的風光,剛剛從雪域西藏歸來的主席,拿起桌上那本旅游消費券,稍稍翻動了一下,搖了搖頭,放下了。唉嘆了一聲,‘江南的風光’現在看看。。。唉 。。。!可是我想說,旅行講感受,重心境。江南一方,景點乏善,但感受未完。現在的我們,早就過了走馬觀花被導游使來使去的出行方式了。某些特定的時刻,某些別樣的風景,依然能夠成為出行的經典。我猛然想到了方才那前二句: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是的,人人到得了的西子湖畔,照樣能到處讓人看見不同的時刻,不同的角度,架著那些長槍短炮,以及不厭其煩守候的人。那些人與我們一樣,感受的還是詩裡頭那二個字:別樣。西湖在城市裡面,讓這座叫杭州的城市十分了得。但要在看得見西湖的地方用餐,那還得衡量一下自身的經濟實力或是坐定後看見菜譜後心裡的能力。和外婆家那是不可比了。然而,當你在吃面條的時候,想想當你捧起大碗喝口湯的時候,面前是斷橋殘雪 是平湖秋月 是雷峰夕照,或許就該值回面錢了。



(旺旺)

一碗菜泡飯都賣那麼貴!母親小聲地抱怨著。此時,一碗牛肉面下肚的我,已經攥緊了回程的車票。而父親不以為然。後來說出是不好意思,三個人坐定,只點一碗牛肉面,多難看啊!就當下打發吧,中午外婆家的效應還存,所以一碗菜泡飯清一下了。不過,父親後來也承認,自從買了小波以後,出手(用錢)不知覺就闊綽了許多,盡管掙得依舊不多。裝個電話,安只空調,充其量是四位數的消費;而小波的身價達到了六位數,理所當然的是家裡的超大件。這樣的超大件都敢買了,一些吃飯的小錢就不算了。父親如此隨意解釋了一番。

有了車,消費觀念會這樣莫名其妙地轉變,倒沒聽過。上一輩人的‘不舍得’司空見慣,而作為肩負養育之恩的小輩,無論金錢多寡,總想讓父母過得開心。途徑就是,給錢!殊不知,結果,父母依舊‘不舍得’花,為兒女積攢下來。兒女的孝心多半徒勞了。這是根深蒂固的消費觀念,靠簡單的輸送難以見效!於是,我想了法子。單位發的超市卡,有時太多了,同事們各顯神通地賣掉換現金。我從來都是拿回家給父母,一來父母欣喜兒子的單位效益總是那麼好,二來總沒法再省了,自然消費掉了。我開始旅行執意旅行,挺莫名的,也追溯不清了。但是父母親的年游卻是我帶起的,走的全部是我走過的足跡。一來在行程的指導上就輕松了很多,二來網上定房定機票我統統拿下,他們想躊躇都來不及。呵!單位裡做清潔工作的阿姨閑余時常喜歡和我聊天,聽我講旅途的故事。故事不經絢染和雕琢,旅行都自然而然地散發出她那獨特的魅力,只叫人心生遐往。阿姨本也喜歡出去走走,無奈人生帶給她太多的羈絆。她比我父母小不了多少歲數,可是上有老人照顧寸步難離,下有兒子學業中道經濟艱辛。每每她總是洋溢著羨慕,卻總是為兒子的不懂事忿恨。作為兒子,在她眼中,我做到了她是一個母親想要追求的。可是,作為兒子,我‘謙虛地’說我做得壓根不太好,我很愧赧。我收官五岳,我遍游四大佛教名山,我橫掃東南沿海,而與父母同游,僅僅是那麼一次走合杭州。



(一家)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