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五台山剛剛申請上了世界文化遺產,石家莊的夏天又很熱,所以前些日子突然有了去五台山的打算。在網上也查了查部分資料,順便也看了看應縣木塔、懸空寺、雲岡石窟的信息。最後決定去也就是一瞬間的事,下後夜的下午沒走成,只能是休息的第一天早晨走了。在攜程上看到一個廣州人也是30號到台懷,要用兩天時間把五個台都轉遍,我留了手機號,也不知道能不能聯系上,不能聯系上,就自己住了,呵呵。D1(7月30日)幾天前就問過,石家莊北站發往五台山的長途車一天四趟7、9、13、16點。我趕早吧,買了早晨7點的車票,77大元。車上有兩個出家人回五台山,還有一堆去五台朝拜的信徒,和回家的五台村民,貌似就我一個純游客。。。河北的長途真的很差,應該整點7點發車結果拖到了7點半才走,車到靈壽的時候,又半道拉上來一群去五台的村民,因為車上的座早已坐滿,這個大巴的司機早准備了一溜馬扎放在中間過道,結果這輛車以不能再多塞下一人的姿態進入了阜平縣境,結果剛走到一半,車突然停了,開始倒車,抄小道走,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前面堵車了,不過誰也沒看到,我估計是司機得到消息是前面有查超載車的,所以繞道。結果多繞了兩個小時才到五台的正道,在這兩個小時裡,我一直享受著旁邊坐馬扎的人因暈車而大吐特吐的奇怪味道(囧)。好不容易到了石咀,車上下了一半的人。幸虧下了一半的人,因為汽車的中間空調天花板開始漏水,靠過道的座位已經沒法坐人了(超囧)。就這樣,拖拖拉拉的,半死不活的,終於到了五台山的進山收費處。本來想跟隨本地人混進收費口,結果可恥的失敗鳥,被門衛認出是游客,買票吧。。。進山費168元,景區公交車費50元(景區裡各景點的公交可以隨便坐),保險5元。拿出俺的研究生證(在職的。。。),進山費半價,其他照舊,共花費139元。然後繼續坐車進景區,沒多久就到了景區的長途車站。在車上時,廣州的那個朋友李哥就發來了短信,他晚上到,給我了兩個別人推薦的賓館電話,我發短信過去,雲海賓館的老板娘回了,她報價標間80一晚。下了長途車,她找了輛車來接我,其實她的賓館就在長途車站靠南邊不遠坐景區公交也能到的。她的雲海賓館已經租出去了,現在新開了家叫晉佛賓館,屋子新裝沒多久,還是很干淨的。環境也好。比台懷鎮的農家強多了。放下行囊,打算下午去稍微偏點的寺廟,因為這會兒台懷中心的幾個寺廟估計已被旅行團的人塞滿了。因為距賓館最近的是南山寺,所以決定先去那。踏入南山寺山門,有好幽靜的感覺,寺內本就游人稀少,更兼寺內路徑迂回曲折。南山寺基本上是五台山最大的寺院了,而且環境十分脫俗,現在回憶,還是南山寺給人的的感覺最好。進門時有個小插曲,門口有些人在塞給游客做工粗糙的小佛像,你如果收了,他會管你要錢,很是黑心。有個人塞給我了兩個,我拿著就走,他一路追著我要錢,看我不給,最後又把東西要了回去,真是搞笑。南山寺的門票4元,但我進門時,沒人售票,也就沒要錢就進去了。也許寺裡的和尚還不是那麼唯利是圖吧。出了南山寺,我就坐車往西南方向的龍泉寺走。龍泉寺最出名的就是門口的大牌樓,工藝相當精湛,好多細節都值得細細揣摩。進到寺內,正好看到有個新和尚在進行剃度儀式,看了會,覺得儀式節奏有點慢。。看不下去了。。撤。。。寺裡還有個出名的地方就是清代普濟和尚的墓塔了,通體都是漢白玉,造型獨特精美,非常值得一看。今龍泉寺的門票要四元,有一個老和尚牢牢把門,所以買票進的。寺旁還有一眼龍泉井,井水清涼,不過要交點功德錢給打水的和尚,我泉水喝多了,也不在乎喝這個,就沒麻煩打水的和尚,呵呵。出龍泉後已經快6點了,我覺得還是有時間去趟黛螺頂,就坐車趕了過去。結果下車的那站是上黛螺頂索道的入口,我繞了半天沒看到正門上山的台階(其實台階在山的另一側,我多坐了一站),就看到一條土路(馬道)上山,結果就咬了咬牙,踏著滿路的馬糞,向黛螺頂攀登---囧。爬到半道,遇到一個賣東西的山民,才知道我爬的是後山,不過人家山民說後山比前山的台階好爬,路程短點,看來運氣不錯,雖然糞香撲鼻,不過倒是省力了。上了黛螺頂,也有和尚把門,門票6元,乖乖掏出。這裡有五座台頂的五種文殊菩薩像,又叫小朝台,在這裡可以把五個台的文殊菩薩都拜了而不用辛苦的轉五個台大朝台,所以人氣比較旺。從黛螺頂的山門外平台可以看到對面的菩薩頂和五台山的標志性建築大白塔,這天是陰天,對面的寺院群籠罩在一片山中霧氣之下,貌似仙境。在這裡所看到的景致也不亞於南山寺天王殿前廣場的所觀。下山我走的是正道台階,下到一半遇到了從石家莊一塊坐車來的一對信徒,三個台階一磕頭,真夠虔誠的。。。下了山,在台懷鎮瞎逛,看到有五體投地三步一大拜的大朝台的和尚,也看到了一群一群的來接受佛法的小藏民,還看到了N多大款開著豪車來燒香的,也有更多的沿路邊乞討的窮人。這裡有最富的富人,也有最窮的窮人,有虔誠的和尚,也有貪財的大師,眾生百態,世態炎涼,盡在這方圓幾十公裡的山裡。在我這個旁觀者的眼裡,真是感慨良多啊。晚上7點,從廣州來的李哥到了賓館。他路上也比較慘,從廣州到太原的飛機還好,從太原到五台的長途就比較慘了,半道車上的人都被原車司機發配到另外的一輛上,按廣東人的說法,就像賣豬仔似得賣來賣去。不過還好沒被扔到半道,還給送到了台懷鎮。李哥去年就來過五台,上回吃飯的地方不錯,現在還在,就在我們住的賓館往南走點,叫俊秀(飯店?酒店?飯莊?後邊倆字忘了),當地人也有好多在這裡吃。店裡的燉菜非常棒,土豆粉條排骨大塊豬肉,那個香啊,而且不貴。李哥計劃明天去大朝台,先去東台,然後搭車去北台,隨後步行去中台西台,夜宿吉祥寺。比較麻煩的是朝台車現在由朝台公司壟斷,私家包車上不去,只能坐他們的朝台車上去。而我對朝台的興趣不大,因為畢竟不信這個,只是來游玩的,今天轉了三個寺廟已經覺得差不多了,打算明天再把塔院顯通菩薩頂三個廟游覽了,就往大同奔,去看應縣木塔和懸空寺還有雲岡。所以我倆明早就各奔前程了,一晚無話,在五台陰涼的空氣中睡得很沉。D2(7月31日)第二天一大早起來,李哥去朝台,我繼續逛廟,說了byebye後。坐公交到月亮灣下車,先去塔院寺,因為是大清早,塔院寺剛開門,我沒看到路標,結果從塔院寺的大門進入的,而通常賣票給游客進入的側門就這樣被忽略掉了。塔院寺最著名的當屬那個通高50米的大白塔,走得越近,給人的視覺感越震撼。大白塔的下邊還有一圈轉經筒,一遍繞圈,一遍轉通,很有意思。大清早的,喇嘛們就開始口誦佛號繞塔轉圈了。還有一群信眾在塔下燒香許願。塔院寺最裡面是大藏經閣,上面掛著康熙皇帝寫的“金粟來儀”四字牌匾,值得一看。寺院東部原來的方丈室,是毛澤東等幾個常委從陝北到西柏坡時路過五台山時所住。門關著,沒進去看。然後我才發現原來這邊有個側門,游客都是從這邊進的,賣票的也在這邊。從塔院寺出來,往北走就是五台山的“祖寺”顯通寺,它是五台山地區最古老的寺廟了。最出名的三個殿是全木殿、無量殿和銅殿。全木殿是大雄寶殿,全部用木頭建成,沒有用磚瓦。無量殿是一根木頭都沒有用,為磚券仿木結構,通體白色,很西方的感覺。銅殿是全部用銅鑄成的佛殿,外面包了金,殿前五座銅塔,也包金,全部都閃閃發光的,非常壯觀。剛到門口的時候,顯通寺剛還沒開門,外面就聚集了很多信眾,等著進去朝拜。沒多久門開了,大和尚要人出示皈依證,沒證的買票,卡的真死啊。門票8元,是五台山最貴的寺院門票了。出顯通寺,向山頂上爬,就是著名的菩薩頂了。這廟是五台山中規模最大的黃教寺院。清朝時,這是皇家寺廟,康熙乾隆都來這裡朝拜,寺中有兩塊牌坊都是康熙親書的。我進寺時門口沒人賣票,出寺時,賣票口已經有人了,剛上來的游客雖然抱怨,但也得掏錢進入。逛完這幾大廟,我對五台寺廟的游興已減。決定向大同方向行進。跑到長途車站,一問,早晨發往懸空寺的車已經走了。現在只有發往大同的長途,途徑應縣。我就買了到應縣的票,56元。這天從五台往大同走的人不是很多,奔馳大巴上總共就坐了少半車的人。司機的技術很熟練,在出五台山的盤山道上以50KM/H的速度狂奔。。。把一個乘客奔的臉色蒼白,直呼頭暈要吐。司機並不知道車上人去哪,其實如果要去大同,可以買應縣的票,到大同下,可省10元。開了兩個半小時,車到了應縣。下車一問,這裡是應縣東部的三岔路口。如果要去木塔,走路還是相當遠的。打個當地的三輪的,3到5塊錢就到了縣城裡的木塔邊。木塔雄偉壯麗,視覺效果震撼。這是現存的最高的純木結構建築了。塔頂還有華麗的鐵剎,風一刮過,叮當作響。現在塔只讓上到第二層,很是遺憾。遙想當年梁思成爬到最高五層的塔頂,站在鐵剎之下,那是何等的逍遙啊。看來我今生是無望爬到那麼高了。應縣發往渾源的長途車還算不少,基本一個半小時一趟,縣城西邊的汽車站可以買票,不過就算在西站坐上車,車也要在東邊的三岔路口繼續等人,等從渾源發過來的車到了,它才開,所以直接去三岔路口坐車就可以了。在這裡說一下山西的黃土。。。我在三岔路口等車時一直在呼吸著空氣中的黃土塵,每過一輛車,都掀起漫天的黃土。真是髒啊。山西應該繼續加強植樹造林了。長途車可以直接買到懸空寺的票,具體操作程序是長途車把你拉到渾源縣城,然後由縣城的出租司機把你拉到懸空寺。整個過程的費用,由長途車統一收,總共17元。到了懸空寺,抬頭一望,真是嘆為觀止。上依絕壁,下臨深谷,猶如天外樓閣。底下還有塊大石上書“壯觀”二字,為太白手跡。上寺裡一轉,寺內樓梯又陡又窄,上到廊道,扶著不到一米高的欄杆,臨萬丈深淵感受峽谷內清風吹過,真是讓人在膽顫心驚之際又感心曠神怡。懸空寺底下有好多立著的木樁,其實這些木樁大部分根本沒有受力,只是懸掛著,受力的還是插入岩石中的橫木梁。懸空寺不大,整個轉完最多花上40分鐘。下了懸空寺,可以找輛出租車拉著去離著懸空寺不遠的恆山景點,景點內主要是依山而建的道教建築,意思不是很大,時間緊的話,不建議去。從渾源縣城發往大同的巴士每15分鐘一趟,其實在車站發車時就會晚上個7、8分鐘,然後車開到縣城邊的加油站還要等人,等下個車又趕到加油站或者人坐滿了才會開車。山西的長途也是不怎麼樣啊。車開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大同市邊,從車上遙望大同,夕陽斜照下的市區滿都是高高低低的塔吊,感覺整個市區就是一個大工地。而從東進入大同的通道迎賓大橋這時也在施工中,所以進大同的車都堵在了大橋外,滾滾車流緩慢而艱難的移動,足足花了1個半小時,才進入了大同市區,而車只不過走了不到一公裡的距離。這讓我對大同的印像急劇惡化。下了車,趕緊打的去火車站買第二天的回程票,到了火車站就已經8點了。還好第二天下午往石家莊方向的1484還有臥鋪。因為看到是四位數的車次,怕是綠皮車,雖然不在車上過夜,所以就買了臥鋪。沒想到第二天坐車時才發現是紅皮的空調車,硬座的條件也很好,而且人不多。買了火車票,就在車站旁找了家不大不小的旅館住下了,一晚上包間40,價格還算公道。D3(8月1日)大同,遼金陪都,北魏前期首都。自古以來一直是中原農業民族與草原游牧民族的交彙之地,兵家必爭之地。古稱平城、雲中。我一直覺得雲中這個名字叫的好聽,可惜從遼時就改叫大同了。大同在農耕民族執掌中央政權時是抗擊游牧民族的前線堡壘,而在游牧民族當政時又是重鎮國都,所以在古代直到明朝還保持著繁榮。但應該是到了清朝了吧,隨著蒙古族與滿族的聯姻,大同的戰略位置就不那麼重要了,城市也不如以往般繁榮。現在大同的支柱產業和其他山西縣市一樣都是煤炭了。這段時間,大同的街道都在整修拓寬,黃土漫天。上午去雲岡石窟,從火車站坐4路車到終點站新開裡,然後換乘3路就能到雲岡石窟。到了石窟,發現石窟外面正在建一個公園,以期把石窟和公路隔開。下了公交遠遠看去,大大小小的洞窟排列在對面山崖上,很是壯觀。門票60,學生半價30。。。由於建公園,原來的入口封了,現在都是從以前的出口進入,一進去就是雲崗的標志性佛像第20窟大佛。這尊大佛的黑色眼珠還存在,其他雕像的眼珠基本都被人偷挖走了。到處都是導游在講解,一邊觀賞浮雕塑像壁畫一邊蹭導游講解,找到了全石窟最小的3釐米的雕像。第五窟的大佛是這裡最高的佛,有17米高。為了保護彩繪,洞窟內不讓照相。其實不讓用閃光燈就行了,旅游管理部門一刀切。。。第六窟浮雕相當精美,是釋迦摩尼誕生到成道的故事,這裡也不讓照相,但是旅游管理者為了加強室內光線,卻用四個大燈照著,也不知道大燈這樣照著對雕像有無損害。還有好幾個石窟外面加了圍欄,只能看到外窟壁畫雕刻,看不到裡邊內窟的精美彩繪,甚是可惜。轉到第一窟時,看到有幾個考古的,架著個掃描儀在窟內掃描著什麼,問下,他們說是在找寶貝~~~忽悠人的吧。。。雲岡石窟不愧為國內三大石窟之一,規模太宏大了,我花了兩個小時,也才看了個皮毛。當年北魏舉傾國之力雕刻,而且是太武滅佛之後,真是感嘆佛教的韌性和影響力。回到大同市內,本想去華嚴寺游覽,沒想到,大同市正在整修華嚴寺,而且要在寺前建一個大廣場。很是遺憾,沒有去成,以後再說吧。在華嚴寺和應縣木塔都能看到成群的燕子繞著大殿和高塔盤旋飛舞,其他地方確沒有,很是有意思。大同市遍地都是刀削面館,現在市裡有個東方削面的連鎖店,有點中式快餐的意味,做的還不錯,口味還行。大同市裡還有善化寺,九龍壁等景點,時間關系,都沒去成,以後再說吧。下午到了大同火車站,感覺相比於市裡,火車站簡直太干淨了,打掃人員真的很多,比石家莊站強多了。一進大同火車站候車廳大門,就看到一塊大浮雕,上面三個代表景點左邊是雲岡石窟,中間懸空寺,右邊應縣木塔。自己尋思,這回還不錯,把最出名的三地都逛了,呵呵。回到石家莊已經是夜裡12點半。趕緊打車回家睡覺,結束三天旅行。此次晉西北之行,感覺去山西自助游真的很苦,黃土遮天,車行不便。不過景點可是相當震撼,確實值得看上一看。

(龍泉寺大牌樓)

(大白塔)

(應縣木塔)

(懸空寺)

(雲岡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