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仙島三日游

作者: sjw497223387

導讀海邊集結快樂! 序言遼寧——大連皮口——哈仙島,對於我來說,這並不是我第一次踏入皮口港了,相對哈仙島而言還是比較陌生的。三年的部隊生涯讓我永遠惦記著這塊土地,而今天再來到這裡,我的孩子都已經長得快要比我高了,讓我不僅感嘆,這日子也過得太速度了點!不過還好,我嗎,依舊還是那麼英俊! 這次出游的目的地是哈仙島,一個面積很小的島嶼,要知道 ...

海邊集結快樂!

序言遼寧——大連皮口——哈仙島,對於我來說,這並不是我第一次踏入皮口港了,相對哈仙島而言還是比較陌生的。三年的部隊生涯讓我永遠惦記著這塊土地,而今天再來到這裡,我的孩子都已經長得快要比我高了,讓我不僅感嘆,這日子也過得太速度了點!不過還好,我嗎,依舊還是那麼英俊!

這次出游的目的地是哈仙島,一個面積很小的島嶼,要知道越是小島就越有的玩,越是小島就越有看頭。這年頭,一到了假日,這人也不知道都是從哪裡蹦出來的,基本上人頭能把你要看的景物擋上個三四層,唉!為了避免自己碩大的身軀擋住別人的眼睛,因此,我選擇了這個小島,你別說自從踏上哈仙島的那一刻起,感覺這裡還真是個人好、山好、水好、物美價廉的好地方。同時也認證了哈仙島興旺漁家的老板楊波所說的:島內還是原生態沒有開發完全是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的東西一點沒有。

第一天……團長,我的團長我的團!出游嗎,人多熱鬧,因此我們是自己自由組團殺向海邊的(幾個好哥們的家庭組合),由於多年共同的接觸和了解,而且是我牽頭自然就讓我當了團長,嘿嘿!要知道,這可是個操心的活,不過,這個團裡就數我最“年輕”、最“帥”,不霍霍我霍霍誰呀!於是這大小13口便成了我這個獨立團的全部陣容。不要小看我們這個團構成挺復雜的(有經理、有科長、有教師、有軟件開發人員、有搞宣傳的、有高中生、有學前班的小朋友等)

其實,我認為去大的島上人太多不如去個小島。於是我就早早地開始了准備,首先在網上查到了島上一個興旺漁家老板叫楊波的人,他的家是哈仙島的坐地戶,通過網上好多驢友對他的評價,他的信譽度指數不錯,然後我就用電話直接與他聯系,商議了7月17日去島的船票和進島以後的一系列活動,讓我能夠安安穩穩地當我的團長。(當然錢是在我們離開島的時候才給他的,除了船票,事先不用付一分錢定金,人家要的就是信譽。)

上島,我們在大雨下奔跑!2009年7月17日早晨我們分乘3台轎車於中午12點前趕到了皮口港,,找了一家飯店吃點飯,這地方好,飯店、港口、車場三處位置都只隔一條馬路寬,很省力氣。打電話與楊波聯系時,不想被飯店的老板聽到了,便和我們打招呼,沒想到,這個叫楊波的人還是個名人來!在老板一口海蜊子味的方言介紹下,我們風卷殘雲地完成了我們的第一聚餐。

因為要坐船所以不能拿太多的東西上海上,我們稍做整理(一定要帶好陽傘或雨傘、長袖的衣服、拖鞋、洗漱用品、泳衣、泳圈、浴巾,其他的東西自備吧!)拿到票以後,把車停到停車場後便排隊等著上船。(船票不貴,只有37元,小孩子不用票,除非你的孩子長得比你還要高!)

誰知道,剛剛坐上去渡口的車,就下起了大雨,是大雨!一小會兒,地面就積起了許多水,從車上下來,我們幾乎是飛跑著奔上船的,有點像電視裡演的難民在逃難,有種生怕自己趕不上船被落下就沒命的感覺。上了船,我們才發現,原來小長山島號船好大呀,一共有三層,上座率也就只有五、六成,要知道,這坐船可和坐車不一樣,那可是一個人都不能超的呀,所以愛擠車的人們注意了,你擠也白擠!

雨就這樣一直下著,船在水面上飛速地向前漂移著,孩子們纏著女人們讓她們帶著到甲板上看風景,不到一會就被雨澆回來,然後再去,再回,忙的很。開車的爺們們累了,靠在坐椅上小憩一會,順帶著把包抱在懷裡——看堆,不過,還是總有人不時的睜下眼睛,這精神頭可是一定要有的。

隨著皮口港碼頭在人們視線中有大變小直至消失,一個多小時的船程很快就結束哈仙島到了,雨還是在有滋有味的下著,於是,下船時又一起難民出逃的場面上演了。不過我們挺幸運,很快我們就被帶到了一輛接船的面包車裡,大小13口並沒有被雨淋得太多,看著外面還在焦急等車和找車的人們,我們暗自慶幸,“團員很安全,團長很高興!”開車的人是一個小伙,個子不高,一張娃娃臉,幾句客氣話後,他把我們帶到了島上事先安排好的的一戶農家院。

采摘,農家樂裡的意外收獲!興旺漁家的老板楊波出現在我們面前介紹說“你們這三天的吃住就在這裡,院子是我岳父的,上屋分東西兩邊,你們自己安排,足夠你們住的,我老岳父在下屋住,有事找他或打電話給我都行,我在後面,你們不用客氣!就像在家裡一樣,隨便!”海上人特有的黑色皮膚讓他看起來很是殷實,話不多,卻很實在,讓我們感覺得舒服。

女人們睡東屋,男人們睡西屋,不分大小,只分男女。

我們放好自己的東西後,外面的雨下得有點小了。對於出游,再怎麼說也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所以大家就都跑到了院子裡,出不去聊天總行吧。

院子很干淨,不大,院子外和半個院子裡面都種著各種蔬菜,眼尖的大孩子一眼就看到了院子裡有黃瓜架,而且上面結了許多黃瓜,老人家似乎看出了大家的心思,“黃瓜是自己家種的,想摘就自己摘著吃吧!”

那就不客氣了!穿上拖鞋鑽進黃瓜架,看到長得漂亮的就摘下來!不花錢,卻過足了采摘的癮。可老人反倒覺得不好意思了,“只有黃瓜熟了,再過幾天地裡的西經柿就熟了,就能讓小孩子吃點柿子了,自己家種的沒農藥,呵呵!” 善良的老人,淳樸的村子!

就連院中的一口壓管井同時派上了用途,孩子們看著很新奇,上演了你壓完後他來壓的場面,衝洗著掃蕩而來的黃瓜,最後就是各自品嘗著干淨的綠色食品。

海鮮,只要你能吃我就能上!興旺漁家的游客沒有因天氣原因而減少,晚飯還沒有到時間就有的孩子餓了,經過與楊老板溝通終於輪到我們吃晚飯了,聽說是8菜1湯其中包括6個海產品,吃沒了可以填,吃不下去為止!正好大家都餓了,那就不客氣了,開動!

說是10個人一桌,可老板實在不忍心把我們分開到別的桌,就讓我們坐了兩桌,吃的東西自然也就多了(有扇貝、大蝦、海蠣子、花蛤、螃蟹、海魚等)。

“阿姨!再給我一盤扇貝!”“好了!”

“阿姨!再給我一盤大蝦!”“好了!”

“阿姨!再給我一盤螃蟹!”“好了!”……

可愛的孩子們,狼吞虎咽的吃相與爽朗的說笑聲交織在一起。他們像是真的沒吃過海鮮似的。反正我是數不清這幫孩子們要了多少盤扇貝、多少盤大蝦了。反正個子最小的小寶好像已經被吃過後的扇貝殼埋起來,看不到臉了!唉!真把我們團人的臉都丟盡了!

(其實,他們整個島上的人都相互認識,有幾家和楊波的興旺漁家是一樣的。是親戚的一大家子就像楊波一樣由他一個人負責接待、協調工作,其他人分管後勤等各路工作,我們吃飯的地方是楊波的父母家。那一家人的實惠勁就不用說了。)

下雨,導演讓你們捧著肚子入眠!雨時大時小的下個不停,我們不得不呆在屋子裡自己找樂!吃了那麼多,不弄點娛樂項目怎麼消化得了!

團裡有兩個最小的是小兄妹,只有六七歲大,小孩嗎,本身就有表現欲,東跑一下,西跑一下。唉!閑著也是閑著就可他倆霍霍吧,不過得聽我這個導演的!所以一場島上業余文藝演出就在漁家的炕頭上上演了,沒有背景用窗簾,沒有攝像機用照相機,雖然導演水平有限,

唱歌、跳舞、繞口令、英語單詞等節目,這小哥倆,都想著法的把自己的節目表現出來!

場下的那相機閃光燈頻頻閃亮!觀眾們笑聲、起哄聲、叫好聲更是連成一片!

兩個小演員可憐的小寶貝,最小的那個在17日的晚上畫了個難忘的大地圖,差點沒把媽媽衝跑……

不過,每一個人都是捧著肚子睡覺的,大家都說:“導演,你太有才了!”

第二天……海灘、礁石、海浪,無意中的收獲!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後,雨還在下著,不過是小多了,總不能老這麼呆著吧。女人們決定出去轉轉,把孩子們托付給了留守的男人們。

外面的空氣真好,被山環繞的村莊街道非常干淨,每家的小院包括門前都收拾的很立整,街兩旁種了許多種果樹和花草,樣子很多,卻是錯落有秩,因為下雨路兩旁還多了許多的蘑菇,顏色漂亮的很,不用說,好看不好吃,絕對的毒蘑菇。

雨更小了,索性合上傘去體會一下清爽的感覺。幾家母親一起放松著心情的走著、聊著、笑著、看著風景,大概走了快半個多小時的路程,不知不覺走到了海邊……

這是一片剛剛開發的沙灘,面積不大,卻是干淨的很,細細的沙,來浴場的路是要通過一小片山林小道的,因此,站在沙灘上,你的前面是海,後面是山,兩邊有美麗的礁石,我敢說住在這裡的人太幸福了,每天都能享受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看到雨小了通過電話,女人們把屋子裡的其他同伴也叫到了這片海灘,孩子們聽說要去海邊便蹦著高地往海邊跑!

這時候太陽出來了!他好像睡醒了一樣,終於看到我們這群可憐的外來人了,不好意思地一下子把太陽光照射了下來,想給我們補償多一些!

海邊矗立著礁石很多,海浪顯得很大,因為正是退潮海水卻不深,細沙讓我們的腳很舒服,從山間流下的小瀑布彙成小溪流入了大海,讓大海更顯美麗。天公剛剛放晴,海水還是有些涼,下水是不可能的,於是孩子們便拉著手在海邊踢海浪,堆城堡,捉小螃蟹。我告訴他們礁石上有海蠣子,用石頭敲下來那就是新鮮的海鮮,可以嘗嘗這大海邊特有的風味,於是大家都在津津有味品嘗著。

出海,魚兒魚兒你慢慢游!中午我們吃過午飯,楊波告訴我們准備一下,坐船去海裡釣魚(這些都是老板免費的),楊波家的船就在他家後面的海邊等著呢!大家高興極了,穿上救生衣順著小石階來到了小渡口。

那是一艘不小的船,是木制足有十多米長,柴油發動機作為動力,開船的是一個年輕人,黝黑的皮膚,很瘦,粗壯的胳膊,棱角分明的臉,他把我們一個個安全地送上船,然後告誡我們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救生衣脫下來,便一個人起錨開船了!

船開了一小會兒,來到一座小島邊上的一片海域,聽說此處叫天橋退潮後有筆架山同樣的景觀,開船的小伙子憑借經驗在找地方下錨,我看得出來,這下錨即是個技術活又是個力氣活,我看他反復下了幾次,又拉又拽的,最後終於找好了合適的位置。小伙子關閉了動力源從船艙裡拿出一大堆魚線盤,分發給我們每一個人,拿到手裡我仔細一看,不過就是一大根很粗的魚線一頭被纏在一個圓盤上,一頭掛著一個魚鉤綴著個鐵墜,那是相當的粗糙,真難想像這樣的漁具也能釣上來魚。小伙子不吱聲,只是把魚餌拿出來,為我們掛好了餌料。孩子們並不管這些,迫不及待咚地一聲就把魚鉤扔進了海裡。

不一會兒,一個孩子便拎上來了一條魚,有一扎多長,滿身是黑刺,也不知道是什麼品種(可能叫黑魚),孩子們叫它小鯊魚!接下來,一個媽媽釣起了一個美麗的海星,有了好的開頭,孩子們便更起勁了,爬在船邊眼都不眨地看著自己手裡的魚線!太小的孩子則不停的搗著他的魚線,終是一條也沒有釣到,不過他們的大姐姐們可是過足了釣魚的癮,收獲是一條接著一條,父親們則忙著給孩子們掛餌、摘魚、拴鉤好不熱鬧。小伙子則坐在船頭,邊釣魚邊用目光關注著我們這群城裡來的土老帽,不時地提醒我們注意安全。

由於還要去海邊游泳,我們便提前結束了我們的垂釣,拎著滿滿的收獲(釣上的有黑魚、海星、還有一種叫媳婦魚等3斤左右)和喜悅回到了岸邊。今晚我們將品嘗到我們自己的戰果。

下海,浪花你放馬過來吧!下了船,我們一邊和楊波聯系要他找車帶我們去海邊,一邊帶著大伙回去准備。到了大海邊,不下海是絕對說不過去的,當大伙走到我們住的地方時,發現面包車已經停在大門口了,我們飛快地回到屋子裡換好了衣服,出發!

大海,我們來了!

海水經過一天的日曬,已不是那麼涼了,我們衝進了水裡。水不深,因為兩邊有礁石所以就有了許多的浪,於是,我們開尋找適合我們的水域,可是沒有想到一個大浪險些把我和幾個哥們打到礁石下,最終導致伴隨我3年的N70在海水的侵蝕下走完了光輝的一生。

選定地點後我們邊洗海澡邊衝浪,真美,連最小的寶貝也抱著游泳圈撒著歡地往水裡跑,拽都拽不出來!不過喝了兩口水之後,小東西不得已選擇了在沙灘上堆沙子玩沙雕。看到好多會游泳的後來,我們索性,站在海水裡等著海浪來拍我們,一浪高過一浪向岸邊湧動著,那種感覺太好了!(說實在的我去過很多海邊,但是沒看到過像哈仙島上浴場海浪這麼刺激的,海水清澈透底,柔柔的細沙,高高的海浪)

夕陽西下,我們帶著一絲不舍,一身的海水味坐上面包車回去吃飯了!還是8菜1湯,還有我們釣的魚!

第三天……趕海,我們沒能把大海嚇退!吃過早飯楊波告訴我們今天上午可以去趕海,就是等到海水落潮後,到所謂的天橋附近海邊可以拾到小魚小蝦小貝殼,我們等呀,等呀,可是大海卻和我們開起了玩笑,說什麼也不落潮了, (有可能是陰歷的什麼時間,我沒有查證。因為初一、十五是大潮嘛)誰叫前兩天下了那麼多的雨呢!

沒法子,孩子們索性在屋裡玩起了撲克,真是服了她們了,最大的孩子上高中了,最小的孩子還在上學前班,她們居然會伙在一起玩撲克,而且非常的規矩,我們團裡的人就是有素質有修養。

大人們或坐在院子裡聊天,或躺著眯會兒,或出去走走,海邊的潮到後來中午也沒有完全退去, 到底是沒有把大海給嚇退,我們沒有去捉到半個小魚小蝦,我們就要離開這裡了。由於是下午1點20的船使我們失去了難得的一次趕海機會,算是我們這次出行的一個遺憾吧,不過什麼事情都還是不要太完美的好,什麼好事也不能都可你自己個兒來不是。該走了 (最後催促了幾次楊波結賬他都很樸實的說不著急) ,其實算算,我們這幾天,每天一個人只消費100元,包括吃、睡、玩全在內(不算小孩)還是挺劃算的。

回家,船內的爭吵!坐上面包車,我們又一次來到了碼頭,趕來相送的楊波多次樸實的說“招待的不周,請你們原諒!”人還是那麼的客氣,在上島後的時間裡我驗證了楊波名片上所打印的“只要打通電話一起事情由我來做”的承諾。

因為今天的天氣不錯,所以我們這次算是真正看到了整個哈仙島碼頭的樣子,讓我們不僅感嘆海天一色之美,人工修飾之奇。在臨上船時,他與我們一一握手告別,說實在的,真的不願意走,如果不是工作的關系我們肯定要在這裡多玩幾天。

碼頭上人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變得又這麼多了,下雨天上船擠,這大日頭的也擠,好不容易上了船,卻發現,一層的半個船艙都被一個人給占了,真是氣人(世界上還有那麼多低素質的人,在這裡強烈建議哈仙島號船把座位號標清楚,要求對號入座),把孩子安頓好之後,我們大人們只能看著一片的空座站著。等一會船開了,自然就會有地方的,再說船艙裡面這麼悶熱,都不如到外面涼快。又一伙人來問那一片空座了,回答有人,本來就熱的天,讓人噪熱,於是便發生了搶座的爭吵,讓人不僅感嘆,出門在外的不易!像我們團隊人數少更不容易啊。

哈仙島號船迎著海風,承載著我們駛向了來時的皮口港碼頭,俺們又回來了!

3台私家車在高速的行駛是順利的,就是又趕上了一點小雨。於2009年7月19日晚19點安全返回LYHXL,最後用小沈陽的一句台詞解散了我們的團那就是-----我到家了。


精選遊記: 大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