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晚的香港,在沒去香港之前,這樣的照片已經看到眼膜生繭。)
1990年 7歲的我第一次聽說香港 並被告知 香港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93年 四大天王紅遍中國 還沒走出所在城市的我 覺得香港好遙遠 雖然距離不到一千公裡
1997年 香港回家了 我獨自一人在家中觀看現場直播 那時候覺得香港其實也沒那麼遙遠
2006年 我闖蕩上海 國際大都市的上海每天都有好多航班飛往香港 香港好像挺近的
2007年 我初次來到深圳 香港仿佛近在眼前
2009年懷揣著通行證的我來到深圳羅湖關口香港 終於近在眼前

(灣仔碼頭。)
5月27號,上海飛深圳,第二天,我將從深圳用一種非自由行的方式去香港去自由行。
剛踏入深圳的土地,周圍頓時被潮熱的氣息包圍,身體不由得行成黏糊糊保護膜。機上不同以往的廣播,機場醒目的告示和測溫設備時刻提醒著這是個甲流感肆虐的非常時期,但是我的腳步義無反顧了。機場大巴駛入市區的華聯大廈,車剛停穩,司機就在用廣播提醒大家注意包包;早餐的新聞也是在不停發指各種小偷的罪行;准備上東街的那座橋時,好心的姐姐又一次提醒我注意保護自己的貴重物品。似乎,深圳是個治安欠和諧的地方。
但是,這個晚上過得異常安詳。
沒把出關時間和入關時間搞清楚,羅湖關口的導游那楞是找不到我名字,好在經過溝通,出關,過橋,再入關,當手機不再有信號,當周圍滿是繁體字,當熱情的服務員從蹩腳的普通話對你說謝謝,我的心和腳已經落在了香港!雖然比原計劃遲了2小時。
火車在爬行,郊區的自然風光漸漸變換成國際都市應有的高樓大廈。踏實的,不僅是這景色,還有我的那份興奮的感覺。香港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是旺角。紅綠燈有變換著速度的嘀嘀嘀聲催促著人來人往,一輛輛雙層巴士哄哄而過,廣東式的建築和霓虹招牌配合繁體字的中文,那是一種即熟悉又陌生的感覺!這裡人潮湧動,即使是非節假日的凌晨一點。嘎嘎,不夜城的香港!

(攝於旺角,凌晨一點,人群未見散去。)

(旺角四景。)

(有著悠久歷史的雙層巴士,現在成了旅客的旅游公交,)可以走過香港的大部分景點。延續的歷史的城市,才有成為現代化都市的可能。
關於旺角,依稀記得當年那部《旺角卡門》,黑暗中的光與影,多少邪惡的力量正在萌芽。夜排擋裡的撕殺,霓虹燈下那鮮紅的血液。仇恨的繼續,最終將換來生命的完結。我很怕當初踏足旺角時會有這樣的感覺,知道我真實的站在這裡,才發現,雖然環境不變,可是我的心情變了,沒有《旺角卡門》中的黑暗與仇殺,只有《溏心風暴》裡的陽光與和諧。
不夜的香港卻又是小的香港,從彌墩道到賓館,首先要經過一只有一人肩寬樓梯,其陡峭的驚險程度絲毫不亞於某座難以征服的山峰。然後是袖珍的電梯,四個人,兩個拉杆箱,分兩批光榮完成了上電梯的任務。在房間裡,我可以一只腳在床上胡亂動著腳趾,另一腳與衛生間來一次親密接觸。我躺在床上看電視,起身,伸手,就可以把電視關掉,不需要遙控器。銅鑼灣的時代廣場很牛X,但那周圍窄小的空間我根本找不到位置來欣賞他的偉岸。
更多游記請瀏覽本人博客:http://***/dingdingzoutian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