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游後記
(一)
2009年7月31日,經過幾次網上搜索驢友們的游記,我們兩個家庭從武漢出發開始了自助廬山游。
經過4個小時的火車(慢車,中間會讓快車走),我們於下午2點半左右到達了廬山所在地九江。根據驢友們描述,我們攔乘了一輛的士前往長途汽車站。到站時表碼顯示5元。由於根據我們的談話,的士建議我們坐他的車上廬山,開價100元,我們還價到90元(80元試過了,還不下來)。於是,的士又啟動直接前往廬山。
上廬山的路的確是山路十八彎。雙向2車道。每次錯車時相差僅50-20CM的樣子。由於我們兩個家庭共計4個大人和3個小孩(孩子平均9歲,身高平均145CM,體重平均38公斤),的士車型為長安三廂轎車。這樣載重有些過重,我們一路都在提醒司機慢行,安全第一。交談中這個九江司機說他們這個時節一周要上兩三次廬山。
一路上開始感覺還挺舒服,但沒多久,氣溫降低帶來的舒適感很快被肚裡的隱隱翻騰攪壞了。我們成人還可以忍住,孩子們則開始叫了!三個孩子中的一個大一點的感覺靈敏些,不得已,我們在上山約半程時就找了個較直路段中段停下歇會(上山的司機都會這樣子建議的,畢竟要是吐在車上是他們吃虧)。休息時山牆上有野生桑子,紅紅的黃黃的,挺小個,可以吃。但很少。還發現一種奇怪的植物,葉子上長有兩到三個小黑果,我們中一個醫生還打趣著說要摘一片回來研究研究呢。休息了約15分鐘,我們又開始進發了。
下午4點左右,我們到了廬山北門(是個大停車場買票檢票就在這塊,廬山門票180元/人)。我們中有兩人是教師,可惜最新的門票優惠政策對教師政策有變,只在教師節才有半價。於是,我們買了4張成人票,3個小孩由於坐在車上未下來,於是混過關,其實,有一個孩子應該買成人票的。驢友們以後也可以借鑒一下,能省就省唄。
北門離鎮上主街只隔一個隧洞,就像故宮的城牆門洞(以前看驢友們的游記,以為是一個很長的隧道,這一點在理解上有些出入)。
在街心花園下車,雙向2車道,感覺很窄,主要是因為就在從隧洞到街心這一路,兩邊停了很多車,大、中型客車和私車及私的都有。但是行車還是很通暢。因為一路都有交警指揮。
剛下車,就有人邀請我們去路邊的小旅館住宿。我們派人去看了一下,120元兩人間和150元三人間。由於我們已經請一個朋友愛人幫忙找一個私人旅館,於是我們還是等一下看了約好的再說。哪知還是被朋友涮了一下,那個私人旅館的床就是按摩床那麼小,一間兩個床120元,這樣的房間絕對不夠一個家庭住下。於是我們於是出來,自行到鎮上找賓館。在看了幾個之後,我們在正街上的西谷賓館住下了。150元一個房,有一個大床和一個小床。有單獨衛生間和電視及電熱水器,雖不及新賓館設施,但也算實惠。標價160。由於我們是自己找進去的,談價後150元一間成交。
很快,我們放下行李,就出門打車到花徑(開口就是10元,廬山司機好像明白了賺錢短平快道理,也省得我們還價)。的士就在花徑入口門洞處停下,我們就開始了廬山景點游(臨走時的士給了張名片,後來才發現他們隨車都發名片,商業意識超強)。可惜一路未聞到花香,倒是沿路的大石塊吸引了三個孩子,一路上他們上下攀爬,玩得倒是開心。也許是看多了解放公園和夢湖水岸的美麗,感覺到花徑僅僅只是一個湖邊小路而已。給人驚喜的倒是路途中有一處從山縫中流下的小水流,清徹,冰涼,我們開心的都去捋水洗了把臉,感覺一下子拂去了一路的疲勞,爽極了。一路上隨意走走停停,10幾分鐘就走出了花徑弧形洞門(入口一個出口一個)。來到了馬路上。這條馬路很寬,應該是雙向4車道。由於一出花徑就被幾個挑著堅果的賣貨人給“攔住”,我們停留了一下,各買了些紅紅的山棗蜜餞(10元/斤)及碧根果(也叫長壽果20元/斤,可以還價到18,因為應該都是7兩稱)。買了吃的後我們邊走邊吃,低頭品嘗之間,就錯過了錦繡谷入口。直接順著馬路走過頭了。等我們走出了半個小時後發現不對頭時,已經下午5點多了。於是在問路了後我們干脆走回了旅館。相當於我們利用了一會時間僅玩了一下花徑。在賓館我們稍稍休息了一下,就出門准備找地方吃晚飯了。我愛人相當精明,出門向右沒走一會,他就發現了工行旁邊的一個小路(電廠路),看樣子是當地人的集貿市場。沿台階下去左邊有幾個超市,都是便利店,商品價格和我們當地都一樣,也是特產。再往下走一點,在一個小服飾店(店名叫“蘇格”,衣服款式還挺不錯,店家開價也不貴,我走時買了兩件便裝,共75元)對面,愛人找到一個小吃店,我們一連三天都在這家吃,味道很入口,價格也很實惠,店家也很質樸(4個大人3個小胖子每餐都在70元左右,照片是過早時拍的,早餐有蘿蔔包子(有點辣),桂花糖包子,油條,饅頭,稀飯)。
(二)
吃過晚飯已是8點(7人用餐75元),我們一行順著小橋樣護攔的馬路,3分鐘(也就是50-200米樣子)走到街心花園。廬山正街夜景在景觀燈點綴下很是漂亮。和我們平時的公園的小區游園沒什麼不同。就是可以憑欄遠眺,看看夜色中的廬山山巒,空氣中到處是像霧像雨又像風的氣團。飄飄渺渺,迷迷朦朦,真是“此景只應山中有”啊!近景就沒有什麼看頭了,武漢街頭多的是這種人工景觀。到是街心處有幾塊大頭(暫叫它鎮山牛石吧,上刻有“廬山”)吸引了許多游人照相留念。我們也不落俗,也照了幾張。
照完相後,我們牽著孩子過馬路,到過面一條小岔街上走了走,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想到第二天要爬山,就買了一根木制金箍棒,孩子既可以玩,又可以當拐杖使用(5元成交,開口是8元)。沒想到三個孩子爭著玩呢。
小街進深繁華部分不足50米,很快就出來了,回到賓館10分鐘(400米左右),洗了睡了,入睡時看了下時間,10點半了。計劃第二天一早看日出,聯系好白天去花徑的士司機,約好去含鄱口看日出加上送到三疊泉一起70元的價格後(價格估計談貴了點,如果一早出門打的估計50-60元可以,但愛人擔心一早沒車,故就先聯系好安全一點),把手機調到凌晨4點20分,然後就開始睡覺了。晚上很清涼,不一會就輕酣四起……
第二天(也就是8月1日),隨著鬧鈴響起,我們很不情願的睜開了眼睛。洗漱完,泡上泡面,我們吃完後才叫孩子們起床。他們倒是被方便面香味給吸引了,很快就起來了。到約好的時間,的士已在樓下等候了。我們上車後10多分鐘就到含鄱口了。食品背包就丟在後備箱裡,我們就走向景區中心。天還有點黑,不過已經有車停在候車區了,看來我們不算是最積極的了!走了5分鐘左右,就看到路左邊有很寬的石階,這是上亭子的,我們上了右邊很窄的石階,據說叫犁頭尖吧。石階有些陡,不過沒一會就上到上面。有些許出汗。坐的位置面前剛好有三棵小松樹,有些擋視線。不過也不要緊,要是有日出還是看得到的。不過由於昨天晚上有點點小雨,天上有很多雲,我們等到6點半了,太陽還是在烏雲另一面,看來,我們的誠心不夠感動天地,沒讓我們得嘗所願,未能看到廬山日出。
從口子上下來,有個小平台,可以看到對面的五老峰全景。遠看就像一位老人安詳的仰睡著,旁邊有旅游團的導游解說,是“領袖峰”,意即是毛主席,呵呵。這就叫“人雲亦雲”。
坐上的士,我們不到10分鐘就來到三疊泉,順著一小段鐵台階下去,就看到了小山澗。向右一路走下去,就開始了三疊泉之旅了。一路上都是小石階,人工砍鑿得很好,但最好穿底厚的遠足鞋,否則有些胳腳。山是濕度很大,石階有1米多寬,一路上上下下,順著石澗下行,途中我們經常停下玩玩水,清亮冰涼,石頭也干淨,我們脫下鞋襪,玩夠了再起身坐在大石頭上,一會腳就干了,再穿上鞋繼續下行。大約到9點左右,我們到達三疊泉景區收費處(成人51元/人,1.2-1.4米26元/人)。老公對這個兒童票規定很反感,凶了檢票員幾下,於是我們7人只買了4成人2兒童票得以通過。由於我們計劃不走回頭路,故未購買返程標志(1元/人)。繼續下行,山上石階上上下下很是累人,大兒子和老公最後用自創“臀部下階法(即坐著下)”下行,一路上很多路人對此報以善意的笑容。大約10點,我們終於看到了三疊泉瀑布。山澗彙集成河,順著山的豁口連跌三級台階,形成三疊泉。旁邊還有一條未跌台階的小瀑布,一大一小兩瀑形成面前的瀑布景觀。就和那句古詩形容一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那瀑布水流從頭頂落下,跌入水潭中,潭水無比清亮,目可極底。有幾只小船可以供人在潭水上劃玩(15元/人),孩子們看中了水上行走球(不是球形,只是一個圓柱形,兩邊可以進人,在柱體裡面行走30元/人),三個孩子玩得好不開心。
從球上下來,我們在稍水流下面游一點,脫下鞋襪,又下去過了一下玩水的癮,再換個角度看瀑布,邊玩水邊休息,爽得留連忘返了。
(三)
11點過後,我們開始准備繼續下山了(如果按正常的話應該返身上行,憑返程標志回廬山景區(即180元所在的景區,但是太累。考慮到孩子體力,我們不作此想)。又下行了大半個小時,我們來到出口,一出來就看到電瓶車,每人3元送到東門。在東門打的(車資180元)又送上廬山(相當於從海會鎮再進九江再上廬山,我們笑稱“二上廬山”)。進廬山北門時我們憑住房卡和門票及這幾天照的相片,說我們無意中走出了180元景區,說清後才得以不用第二次買180元門票。這個作法也是在看瀑布時按門票背後的咨詢電話問到的。
回到廬山正街,我們腳都很疲勞。直接到小吃店點餐,7人用餐76元搞定。用完餐後直接走回賓館(只相隔200米不到)休息。睡了一下後,看孩子們很精神,我和另一位家長於是在4點多又帶著三個孩子繼續玩錦繡谷和仙人洞,另外兩位太累,依舊睡覺休息。出門還是招手一個的士,這次直接送到錦繡谷(也就是在花徑出口弧洞門街對面,頭天我們吃東西去了,過目而不見,呵呵),也就5-6分鐘車程吧,還是10元。這個錦繡谷可就比花徑要累多了,台階有的很平緩,有的則上上下下,有時陡得有70度。上下都一樣,才下一個陡坡,又立馬上一個陡坡。把三個孩子搞得累怕了,過了天橋(山溝兩邊各突出一塊石頭,遙遙相對好似一個石橋中間斷了一截,需有天神相助才能策馬一躍。此景與朱元障有關),走到“險峰”,到了休息小平台,大一點的一個孩子都不想再繼續走了。我則建議他們可以返程,我們三人則繼續,我希望讓兩個孩子有堅持不怕吃苦的毅力。最後,在給他們一人一個冰棍後(超貴,5元一支,山下賣5毛的那種)我們5個人還是繼續前行。一路有好運石可摸(旁邊的導游說摸了石頭有好運),可憐松(一棵瘦小的孤松在一塊突出去的大頭正中間樹著,旁邊沒有其它樹,確實很可憐),在蔣介石會見馬歇爾的小平台處又給三個孩子補充了一碗栗子粉,一路堅持到了此行第二個大景點--仙人洞。入口處也是和花徑一樣的一個弧門入口,上有三個大字“仙人洞”,遠遠看去,呵呵,“凡人一片”,都是坐著休息和手持香燭的!進門看到那個洞,很失望。其實那個只能說是“洞口大,內裡小”的躲雨洞。有導游說是呂洞賓修煉的地方。應該也是屬於人雲亦雲之類。不過這錦繡谷和仙人洞出名還是托了毛澤東的那句詩“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所以游人如織。
從仙人洞弧洞門來,就是御碑亭。不同碑字都被鐵欄擋住。只能遠觀。同行家長(職業是歷史教授)一人上去看了後,直呼“騙人”,呵呵。從仙人洞出來下到馬路上,就是停車場了。觀光車都在這裡停。這裡沒有的士。我們問了一下路後,在出路左首走,開始有一點上坡路,然後就很平坦了。前行10幾分鐘,我們就又看到了錦繡谷入口和花徑出口。我們商量再走一次花徑,就從花徑出口進去,穿過花徑,在入口處上的士(10元)回賓館了。
回後三個小家伙就不願再出門了。於是我們四位家長一起去小吃店用餐,這次沒有三個小胖子,我們只用了46元就解決了晚飯(等菜時我在那個蘇格小店裡淘了一件鑲貝殼的小T恤和一件大嘴猴馬褲。然後我們隨便看了看街邊小店,給三個小家伙再帶點方便面我們就回賓館好好休息了。這一天太累,我們都給小胖子們做了腿部按摩以減輕不適感。這一晚睡覺則是自然醒,充分享受廬山的涼爽夏夜……
(四)
第二天8點多,我和愛人先醒了。繼續讓孩子們酣睡,隔壁朋友一家也沒什麼動靜。我和愛人一起去小吃店過早。他喜歡的稀飯和饅頭,我則是稀飯和蘿蔔包子,我們分吃一根油條。就是小碟鹹菜,感覺很親切。由於還很早,旁邊有一位老頭還在賣菜。一位婆婆想買他的雞(有2只,婆婆要那只活潑點的),結果當時那老頭在賣青菜沒空,於是婆婆就決定回頭再買,結果我們快吃完早餐時,婆婆回來買時,雞只剩一只,而且還是別人給錢買了的,暫時放在他那。呵呵,可愛的婆婆一只還沒買著。市井小巷其實每天都在發生這些小故事,感覺這就是活生生的生活,平凡而又真實。
走時給朋友一家和我們兩個孩子帶了共10個蘿蔔包子和桂花芝麻包及饅頭,看他們各取所需吧。總共是16元,一點也不貴。回賓館後發現他們都起來了。我們兩個孩子則還是睡。朋友家小孩見我們回了,很快就把兩個孩子鬧起來了。三個孩子都直喊腿疼。感覺上廬山玩後最顯著的感覺就是腿疼,呵呵。
等他們用完早餐,我們的火車票是下午1點的,我們就結完帳,結帳時賓館老板建議我們包他的車(長安面的,我觀察了下,車和輪胎還很新,安全可以保障)下山(100元),我們則要求他先開車送我們去美廬和會址看看。成交後我們很快就出發。在美廬和和美廬對面的周恩來紀念堂(通票,每人25元,小孩免票)走走看看,關心歷史的人看了確實是很有感覺的,當年鐵馬兵戈的,今日安靜清幽。真是“一代歷史一朝人”啊!
會址倒是沒什麼,一個會堂,面前一個停車場(當年是用作訓練高級將領的訓練場),僅此而已。我們在車上看了後都沒下車,直接開始下廬山了。一路上輕松多了,沿途最後貪婪的猛吸了幾口廬山的“霧風”,感受了一下廬山的涼意,依依惜別。三個孩子則一路沉睡,昨天確實是太累了。
到了九江,我們要老板司機把我們送到洵陽樓,就是歷史上宋江寫反詩的地方。我們跟檢票的要求小孩免票,結果他們不干。於是我們也懶得都進去了。只是歷史教授和三個小孩子進去轉轉。
大約半個小時,我們繼續打的(好像是11元)到火車站,結果火車晚點,約快2點才上火車。幸好武昌是最後一個大站,車上人不多,我們安頓好後就前往餐車用餐。飯是2元不限量,加上三個菜共102元。 我們把隨身的零食都帶上,點的餐以三個小孩子為主客,我們只用一點點“邊角余料”(其實我們這樣子是助長了孩子們自私的壞毛病,可是孩子們也確實餓得厲害)。用完餐後,在餐車裡看著電視,聊著天,很快就要到武昌了,我們才返回坐位收拾行李。
一路輕輕松松的回到武漢了(快5點了),感覺真好!不過新修的武昌火車站地下的士站居然沒有的士,於是我們只好坐公汽出火車站再轉的士。20多分鐘回到家,家人已經做好豐盛的晚餐,此行終於圓滿結束。
回顧這約2天的行程,雖然中途有些緊張的小插曲,不過,回想起來,比起廬山清涼夏日和如畫瀑布,都是小意思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