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路93阿姆利則的金廟和印巴邊境的降旗儀式

作者: 我心飛翔90373012

導讀火車站前的廣場有去金廟(Golden Temple)的免費班車,黃色的面包車,很好認。每天,大量的錫克教徒來到金廟朝拜,這裡是錫克人的聖地。 進入金廟必須脫鞋,入口處有免費寄存鞋子的服務,脫下鞋襪,交給工作人員,領到一個牌子,即可入內。今天是陰天,太陽躲在雲層背後不肯出來,非常的陰冷,我把圍巾裹住頭頸,戴上絨線帽,既可以取暖,又可以將頭包住,可謂一 ...

火車站前的廣場有去金廟(Golden Temple)的免費班車,黃色的面包車,很好認。每天,大量的錫克教徒來到金廟朝拜,這裡是錫克人的聖地。

進入金廟必須脫鞋,入口處有免費寄存鞋子的服務,脫下鞋襪,交給工作人員,領到一個牌子,即可入內。今天是陰天,太陽躲在雲層背後不肯出來,非常的陰冷,我把圍巾裹住頭頸,戴上絨線帽,既可以取暖,又可以將頭包住,可謂一舉兩得。只是苦了這雙腳,踏在冰涼的地上,哪怕地上已經鋪了草氈或薄毯,還是凍得夠嗆。不過為了一睹著名的Golden Temple,只能委屈一下了。

走進金廟,眼前一下開闊起來。金廟很大,四周環繞著大理石長廊建築,頂部則呈圓弧造型,跟以前看到過的城堡相類似,而前後、左右為基本對稱的格局,讓人有種厚實的感覺。金廟中央是一大型的長方形水池,而通向水池中央的長廊則將中心的金廟同邊上的走廊連接起來。

我們順著人流,順時針沿著走廊繞水池一圈,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中央金廟,最後順著長廊進入金廟。許多人在進入金廟前還買了油糕,手觸石階,俯身下跪。

中央金廟的下部為大理石雕花結構,而上部則呈三角金黃色。在此陰天下,已是閃閃發光,可想而知,如果在太陽的照射下一定更加的熠熠生輝。

很遠的地方就會聽到陣陣伴著音樂的錫克教歌聲,本以為是在放CD,可是進入中央金廟的那一刻,這才看到中央圍坐著一群錫克教老者,前排的兩位正在唱著他們的聖歌,手中則彈奏著錫克教所特有的那種小的手風電子琴。他們唱得那麼投入,以致歌聲自始至終沒有間斷過,而後排的人則席地而坐,手拿小冊子,邊看邊合唱。眾多來此的錫克人想來受此感染,虔誠地在面前祈禱著,似乎不願起身離去。

裡面人雖多,但卻擠而不亂。短暫的祈禱完畢,人們按次序從出口出去。看著他們個個一臉的虔誠,聽著悠揚的歌聲,我們作為過客雖無法深入體會,但卻深深感受到了那股來自宗教的巨大的力量。

有工作人員示意我們到樓上看看,順著旋轉樓梯向上走,忽然,一陣陣的暖風吹來,好不舒服,原來樓梯處開著暖氣。到達中央金廟的樓頂,這才得以近距離地觀察到金色蘑菇頂。而底座的兩扇門加上上面兩個小窗,剛開始還沒覺著什麼,後來看照片,越看越覺得眼熟,還真有點像孫悟空曾經變過的那個廟,要麼就是像二郎神,哈哈。

金廟的一邊還有一個大型的Free Kitchen(免費食堂),看到那麼多人在這裡領用免費午餐,一車車的土豆絡繹不絕地朝裡運,聽到食堂裡面洗盤子時發出的叮當作響聲,感慨這裡居然能夠達到如此境界,天下還真的有免費午餐,錫克教真的不容易啊!

金廟的一側是一個博物館,博物館采用大量的油畫和一些照片及實物展現了錫克教的歷史,以及錫克教人為爭取獨立、民主和自由進行的一系列的抗爭活動,還有些畫反映了當年入侵者對錫克教進行鎮壓的慘痛場面。

游過金廟,仍然坐免費班車在阿姆利則的Bus Stand下車,這個Bus Stand是我在印度看到的最最正規的汽車站。四方形的建築下約有50個站台,分別用印文、英文標明目的地,讓人一目了然,非常的便捷,汽車站的廁所也非常干淨,盡管用的人很多。其實不僅是汽車站,在阿姆利則的每一個Chowk和環島,都有標牌標明各標志性建築的方向,如Rly Station,Bus Stand,Golden Temple等,基本不用擔心迷失方向。我在其中一個環島的雕塑下還發現了這樣一行字,“Service to Humanity is True Service to God”。這是怎樣的一個以人為本的城市啊!

汽車站的Plat Form 17就是去印巴邊境Attari的公交車站,車票15Rs/人,車開得很慢,30公裡的路開了一個小時才到達Attari,拼Auto Rickshaw 5Rs/人送到邊境,已經有不少人向著邊境走去。找到一處看台坐下,前方就是一扇鐵門,而鐵門的那一邊就是我們未能如願的巴基斯坦了。巴基斯坦一側也布置了看台,已經有一群身著統一校服的學生坐在那兒。

印度一側的觀眾似乎更多,我們才坐下沒多久,看台上就已幾乎坐滿了人。突然,兩名印度志願者手揮印度國旗由遠及近向鐵門跑來,再折回,幾個折返跑下來,引得觀眾群情激奮,歡呼陣陣。為首的手拿話筒,大呼口號,每呼一句,台下的觀眾便舉起手來響應一句,一輪過後,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接著再來下一輪。這種場面,一直貫穿著整個降旗儀式的始終,點燃了整個會場的氣氛,非身臨其境而不得真切感受!

16:30,降旗儀式正式開始。身著兵服,頭戴紅色孔雀狀扇形帽的印度士兵和頭戴黑色禮帽的巴基斯坦士兵,在各自的一方擺開架勢,正步行走,行走時他們的手大幅度地擺動,腿抬得老高,動作極其誇張。隨著印巴大門的關閉,雙方降旗手將各自國旗呈交叉狀同步下降,兩士兵迅速將國旗折好收起。此時此刻,觀眾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紛紛拍照留念,更有甚者,衝向鐵門,隔著大門前的警戒繩向對方揮手致意。印巴人民的愛國之情在這裡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印巴人民的友誼在這裡得到充分體現。

回程直接拼Auto Rickshaw到阿姆利則火車站,25Rs/人,同車的是三個到這裡來旅游的印度人,我們互相交換起對這種儀式的感受。就我們外國人看來,這種儀式很特別,很有趣也很新鮮,這是在別的國家邊境所看不到的;印度游客則認為,這場儀式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力量和動力,他們為他們的國家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難怪那麼多人天南海北的來到此地,就是為了看這場特殊的降旗儀式啊,哪怕整個儀式只有短短的半個多小時。印方如此,巴方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巴基斯坦是過不去了,不過能欣賞到如此激動人心的印巴降旗儀式,也算是給了我們一個驚喜和補償吧!

(後來看照片,越看越覺得眼熟,還真有點像孫悟空曾經變過的那個廟,要麼就是像二郎神)



(後來看照片,越看越覺得眼熟,還真有點像孫悟空曾經變過的那個廟,要麼就是像二郎神,哈哈)



(找到一處看台坐下,前方就是一扇鐵門,而鐵門的那一邊就是我們未能如願的巴基斯坦了)



(行走時他們的手大幅度地擺動,腿抬得老高,動作極其誇張)



(隨著印巴大門的關閉,雙方降旗手將各自國旗呈交叉狀同步下降,兩士兵迅速將國旗折好收起)



(觀眾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紛紛拍照留念,更有甚者,衝向鐵門,隔著大門前的警戒繩向對方揮手致意)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