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到有人說,台北的建築很破舊,街道狹窄,甚至不如內地一個縣級市雲雲。是,如果單純看外觀,台北的確與很多人想像中的大城市有差距。那裡八十年代前的建築物大概能占一半以上,“台北101”附近高樓大廈還比較多一些。橫貫東西的忠孝東路也不寬,4車道還是6車道,我沒太注意。但我還是喜歡台北。舊而不髒,雜而不亂,走在路上,那些不起眼的小小店鋪反而給人一種親切的安全感。滿街摩托車飛馳,可是在街口會給你讓路;搭地鐵出站的時候發現驗票機壞了,路過的人會走過來告訴你另外一台可以用;跟一個小姑娘問路,她轉身把你帶到你要去的地方……在台北我遇到的每個人都是客氣的,斯文的。特別是工作中接觸的那些學者,個個風度翩翩,溫文爾雅。工作結束後進行環島游。從台北出發,沿西海岸一路向南,經過高雄、嘉義到達墾丁。再從墾丁沿東海岸回到台北。青島也靠海,所以海邊的風景並不怎麼吸引我,但台灣那蜿蜒綿長的海岸線還是令人驚艷。從盤山路望下去,浩闊的海面是多彩的:近處一道翡翠色,遠處一道亮藍色,中間是一道藏青色——所有的顏色都那麼純淨,再搭配上岸邊高高矮矮的樹木和路邊艷麗的花朵,每個角度看過去都是一幅畫。原以為台灣不過是個海島,無非就是些亞熱帶的海景。沒想到她還有那樣綿延蒼翠的高山,還有那樣雄偉壯觀的大峽谷。走在阿裡山上,走在太魯閣邊,我不由得一邊贊嘆一邊想,怪不得叫她“寶島”,果然此名不虛!幾位台灣導游也給我們留下深刻印像。除了斯文有禮,他們工作非常認真,所有流程安排得有條不紊,銜接緊密,准確,高效。整個過程中他們非常注意不提及政治,避免令人反感的措辭,態度親切友善,處處為人著想。因為他們,此次台灣行更加愉快,令人回味。九天的行程即將結束。確實有些不舍。我想如果可能的話,我會再去台北故宮博物院,在那裡泡上一整天。我會再去文化大學,陽明書屋,站站,看看。我會再去忠孝東路閑逛,再買一杯愛玉冰,雖然那東西對我來說味道一般般。我可能會在某個街角迎面看到一間小小的祠廟;可能會在某個政府部門的門口碰到頭扎白布條抗議的一群老老少少的民眾;可能會在某個洗手間看到“蹲位要對准,廁間無異味”的提醒牌……或許一段時間內暫時沒有機會再去台灣,但我會不斷溫習那些有趣的記憶。當飛機在跑道上滑行,我在心裡說,台灣,再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