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杭州,肯定要去游西湖的。西湖的名氣很大,自然游客也很多。導游引導我們從蘇堤進入,領略蘇堤春曉之美色。但我們對滿是游客的蘇堤興趣不大,反而對遠處的雷峰塔格外留意,紛紛站在堤邊,與雷峰塔合影留念。接著去了花港觀魚。雖說是西湖十景之一,但在今天看來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很多的公園湖裡都會放養這樣的錦鯉。尤其是游人嘈雜,少了古時私家園林那份清幽,興味索然。
出花港觀魚,就登船游湖,可見三潭映月、斷橋殘雪等西湖十景。不過此時非夜,只見三潭不見月;此值盛夏,只見斷橋不見雪。倒是雄壯魁偉的雷峰塔與纖巧靈秀的保俶塔,各居一山,相互呼應,也算得上是西湖一勝景吧。
下了游船,就折進了曲苑風荷之地。這也是西湖十景之一,此時正是荷葉田田,荷花玉立之時,滿塘綠綠的荷葉,不時嶄露出三兩朵粉的、白的荷花,養眼得很啦。
西湖就這樣匆匆一瞥,也算是到此一游了。
下午我們沒有去旅行社安排的西溪濕地,改去了紹興的魯鎮-柯岩風景區。大概還不是旅行社的定點景點,或者因為下雨的緣故吧,這裡的游人很少,落得我們可以盡情飽覽魯鎮的風光。
一走進魯鎮,但見粉牆黛瓦的古居、枕河臨街的店鋪、靜穆莊嚴的寺廟、千姿百態的石拱橋、古色古香的石板路、縱橫交錯的深水巷,豪華氣派的魯府、外土內洋的錢府、舊木板房的民宅錯落有致,魯家祠堂、奎文閣、靜修庵和土谷祠等,在魯迅作品中出現過的建築、人物,一一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游完了魯鎮,可以在奎文閣碼頭乘船轉往鑒湖風景區,看曲橋臥波,走烏篷船橋,然後再轉乘船到柯岩景區。
柯岩景區原是一個采石場,因此紹興名人石雕、石佛和雲谷是那裡的主要景點。還有在《社戲》裡寫到的戲台,也在那裡。石佛堪稱柯岩景區的一大絕境,據說是唐代僧人依岩開鑿而成,距今逾千年。像為彌勒坐像,法相慈祥,雕琢精美,高10.6米,端坐於巨石之中。而石立於水中,後又有一座叫做普照寺的寺廟,集雄壯與清幽於一體,令人神思。 距石佛不遠之處,便是雲骨,號稱天下第一石,是隋唐以來采石而成的一大奇觀。雲谷從平地上直插雲霄,形體曲折,上寬下窄,猶如一座顛倒過來的寶塔,可稱奇觀。雲骨高30余米,底圍僅4米,遠觀宛若一柱煙靄,裊裊升空,故又稱"爐柱晴煙"。上有光緒年間所刻"雲骨"兩字,字比人高。頂端古柏蒼翠,虯枝橫斜,據考證樹齡已逾千載。相傳宋代大書記畫家米芾酷愛石,見雲骨而"癲狂",守數日乃去。
出得魯鎮,在路邊招了輛出租趕往位於紹興市區的魯迅故裡,可惜時已傍晚,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紀念館都已閉門謝客,只得在幾百米長的魯迅路上走了一遍,嘗了一串紹興臭豆腐。
本想去孔乙己常去的鹹亨酒店品嘗紹興老酒和茴香豆,但一走到跟前,看店門口擺放的那些鏽跡斑斑的座椅和支撐著的遮陽傘,就像走到了一處街邊的冷淡杯攤子,食興大減。便轉去城裡,在一家餛飩店解決了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