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感冒進藏(二)

作者: 紫玉瓔珞

導讀7月23日,火車進藏早起還是有微微的頭疼,總以為只是正常的高原反應。早餐時被告知我們是第二批走的,要下午2點半在賓館集合出發,不遠處就是火車站,時間很充裕。早飯後回房間小睡了一會兒,卻沒有睡著。由於早就被告知了進入拉薩的第一天不能洗澡(後來在醫院得知這是因為洗澡需要人體耗費大量的氧氣),而昨晚回來已經12點了,沒有洗頭,所以10點多爬起來洗頭 ...

7月23日,火車進藏早起還是有微微的頭疼,總以為只是正常的高原反應。早餐時被告知我們是第二批走的,要下午2點半在賓館集合出發,不遠處就是火車站,時間很充裕。早飯後回房間小睡了一會兒,卻沒有睡著。由於早就被告知了進入拉薩的第一天不能洗澡(後來在醫院得知這是因為洗澡需要人體耗費大量的氧氣),而昨晚回來已經12點了,沒有洗頭,所以10點多爬起來洗頭洗澡——不知道後面的感冒加重會不會是不到24小時內在高原的連續洗澡引起的,當時自己總以為在日月山遭遇的小感冒已經痊愈了。11點退房出門覓食。按照地導的說法出門左轉往前走一段再左轉,可卻沒有找到小吃街。重又走回賓館附近,在報亭買了份西寧地圖,順便向老板娘打聽了一下西寧哪裡有好吃的。得知要坐車到西寧賓館,那裡是商業街,“有一些飯店,還比較干淨的,價位也不高”。雖然我很想在賓館附近的小面店解決,但是GG興致很高,只好一起坐公交車去商業街——事實證明“商業街”的規模和我們想像的相差太遠,而一個番茄蛋湯要價9塊錢,都趕超杭州的消費了。兩菜一湯,40塊錢。期間問店家要了紙巾,拿上來是一小盒抽抽的那種,結賬時居然也算了我們兩塊錢。商業街對面是一個城門,上去了才知道是近年新修的仿古建築。

坐公交回來,到賓館對面的青百超市(當地一個較大的超市了)買了火車上要吃的東西。其實從杭州來也帶了泡面榨菜之類的,但是導游一直強調,拉薩的水果比西寧的更差更貴,所以還買了四個梨和一些提子。西寧的火車站感覺有點破敗。從重慶開來的列車倒是准點到達。鋪位都是導游分配的,我和GG一個下鋪一個上鋪。這一路與昨天差不多,同樣經過了青海湖。不同的是今天天氣好,太陽大。遺憾的是在高速行駛的列車裡隔著玻璃,終究拍到的照片不甚滿意,甚至還能從照片上看到相機在玻璃上的影子。途中還看到了雲層間一弧淡淡的彩虹,可惜拍不下來。



(列車上看青海湖)

7月24日,沱沱河,唐古拉山口,可可西裡,措那湖,抵達拉薩

這一晚不用說,自然是睡得很差。同一節車廂的有幾個強人,半夜11點以後和早晨4、5點就旁若無人地高談闊論。睡前吃了一顆百服嚀,早起沒有頭疼。介紹說從格爾木開始列車就會供氧,而過格爾木不久就是昆侖山。可惜的是都在半夜,沒有看到昆侖山的雄姿,西王母也沒有入我的夢來。7月拉薩的日出是早上7點多,日落時晚上9點多。所以在鋪上賴到了7點多才起來洗漱,糟糕的是生理周期來了,於是一路痛到了拉薩。窗外的風景並沒有給我很大的驚喜。早上8點,列車經過了長江源頭沱沱河!



(沱沱河)

列車橫穿於著名的可可西裡,沒有看到藏羚羊,卻感受到那種一望無際的無人的荒涼。



(可可西裡)

我對GG說,難怪高原上的人嗓音都特別遼闊,因為他們放眼出來就是無盡的高天厚地,心胸肯定與擁擠的城市裡的人不一樣。這一路,偶爾在鐵路邊見到黑黑的當地人或者戰士,我朝著他們揮手微笑,他們也回報以揮手。遼闊大地蒼茫高原,人是如此的渺小與孤單;因為這渺小與孤單,所以更容易與同類親近。

一路爬高,氣壓變化導致好麗友派、餅干的包裝都鼓脹起來,仿佛會一觸即爆。至高點唐古拉山口海拔是5072米。只是一個小小的車站,沒有停靠,一閃而過的時候看到了幾個戰士。然後便是一路往下了。地勢相對平穩,風景如同windows的經典桌面,時不時還有牛羊點綴其間,只是,在自己親眼見到的時候,才發現時那麼的震撼!驚喜的是看到了措那湖,在藍天白雲間就如一汪碧玉,涵養著四周的生靈,而這一汪美麗的湖泊,也成為此行鐫刻在我心裡最美的印記。



(碧玉措那湖)

一路上看到不少犛牛,和在日月山供人合影的白犛牛不同,這些或放養或野生的犛牛都是黑色的。GG說了一句雷人的話:“哇!這些犛牛怎麼曬得這麼黑!”還看到了牛糞堆,藏民們絕佳的燃料。後來在西藏隨處可見,一塊塊圓形的牛糞或是糊在圍牆的石頭上等待被曬干,或是凌亂地堆在一起,或是摞成江南的稻草堆形狀,考究一點的人家,那牛糞堆還一排//////一排地堆出了花紋來。



(黑犛牛與牛糞堆)

終於,在經過了24小時的列車生涯後,在鑽過了最後一個最長的隧道後,下午4點半,遠遠地看到了布達拉宮!

拉薩,日光之城,世界屋脊,我們,來了!拉薩海拔3600米,火車站很新很氣派,可能因為青藏線前幾年才通的緣故。一下車就能看到日曬的強烈,有了去年在朱家尖因為沒擦防曬霜而曬脫皮的經歷,這次我和GG都不敢偷懶。雖然日照厲害,但氣溫並不高。從下火車開始,我就覺得眼睛不舒服,特別的干澀,可能因為高原氣候干燥的緣故。一上旅游車,地導就每人獻了一條哈達和一句“扎西德勒”!地導是援藏的,司機是四川的。在拉薩四川人很多,但是不管怎麼樣,漢人還是弱勢群體。導游說有的藏民喝醉酒打車,不付錢不說,還會打漢族的出租車司機或者把計價器砸爛。事實上拉薩很小,就相當於浙江的富陽那麼大,打車一般就是起步價10塊,很多司機都不打表。從遠遠地看著布達拉宮,一直到從她的腳下大道上駛過,經過了八角街,一路上看到的很多招牌,像建設銀行等都是用漢藏兩種文字書寫的。最後來到藏熱南路的金悅大酒店。一共6層,我們住在5樓,從酒店的窗戶能看到遠處的布達拉宮。然而,這並不能抵消我對這個酒店的恨意!破敗的設備(一張房卡能開所有的房門;供應的熱水只是微溫,洗臉都覺得冷),漏水的馬桶(衝水後會有部分水流到地板上,衛生間角落裡有個拖把,就是為了這個備著的),都沒有關系,最主要的難以忍受的嘈雜的夜晚。藏熱南路似乎是一條連接城郊的道路,一整晚車輛不停,光車聲呼嘯、拖拉機突突突也就罷了,更可怕的是突然間夜半刺耳的喇叭聲。高原反應的症狀之一就是淺睡,而我原本就有擇席的毛病,這一晚上不知被驚醒了多少次。而可怕的是這次旅游都是以拉薩為中心輻射出去的,期間在拉薩要住好幾晚。在所有團友強烈抗議下,旅行社依然不肯換賓館,理由是旅游旺季這麼大的團換不到同一個賓館;雖然我們說可以在不同的賓館(原本就是分了兩批進藏,這10天的行程都是兩輛車),依然沒有換成。放下行李,等著太陽小了一點,7點40,出門覓食。早晚溫差大,穿上了毛衣。因為導游再三說過藏民不好惹的“事跡”,所以在西藏的整個兒行程都有點戰戰兢兢。出賓館左轉就是一個面店,有清湯和紅湯面,分別要了大小碗。店是漢人開的,但也有藏人在吃炒菜。店小人也不多,可這兩碗面足足等了我們有半小時,深切體會到了高原地帶人們的動作都比較慢。好容易上來了,我那碗清湯果然不辣,可上面放的牛肉全都是辣的!事先不知道給調勻了,結果辣得根本吃不下。為了五髒廟,勉強吃了小半碗。而GG那大碗確實大,他也吃不完。有蓬頭垢面的藏族婦女抱著個小孩子進來一個個桌子要錢,這也是西藏的特色吧,換成其他地方肯定早被老板趕出去了,這裡的老板視而不見。後來在著名的“玉包子”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等那婦女出去不久,又有個十一二歲髒髒的藏族小姑娘進來,看到桌子上剩下的飯菜就問客人要了去,端到門外給剛才那個婦女吃。老板娘對著她喊話,似乎是別把盤子弄髒了之類。不一會兒小姑娘又進來,看著我們兩個的面,問還要不要了。我說不要了,她很開心地說“謝謝”,拿了出去。我們出門的時候,那個婦女已經不見了,小姑娘旁邊坐了個藏族男子,正在大口吃著我們剩下的面條。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