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春色來天地之三偉哉都江堰

作者: sunmg

導讀到成都,不能不去都江堰,因為那是成都平原的生命之源。成都平原整個呈西北高東南低,頂端在灌縣。發源於千裡雪山的岷江,從灌縣城西的關口傾瀉而出,沿著坡度直奔南部的崇慶、溫江、新津一帶。在那江河橫溢的年代,人或為魚鱉。而自李冰主持修築了都江堰,滔滔岷江被一分為二,部份江水改流東向,實現了興利除害:川西平原的南半壁不再成為汪洋澤國,北半壁� ...

到成都,不能不去都江堰,因為那是成都平原的生命之源。成都平原整個呈西北高東南低,頂端在灌縣。發源於千裡雪山的岷江,從灌縣城西的關口傾瀉而出,沿著坡度直奔南部的崇慶、溫江、新津一帶。在那江河橫溢的年代,人或為魚鱉。而自李冰主持修築了都江堰,滔滔岷江被一分為二,部份江水改流東向,實現了興利除害:川西平原的南半壁不再成為汪洋澤國,北半壁則免除了長年干旱之苦,川西十縣遂成沃野千裡,“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這個戰國時期興修的宏大水利工程,經歷了2200多年的歲月滄桑,至今仍然發揮著它的巨大作用,在中國,只有四川的都江堰和廣西的鄭國渠,在全世界也是極為罕見,我們不能不嘆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巧奪天工也好,鬼斧神工也好,都不足於贊美都江堰工程的奇偉和巧妙,而水旱從人,澤惠千載這些平常的語言倒是對都江堰工程千秋功業的如實評價。

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灌縣(現為都江堰市)城西,南距成都55公裡。遠在公元前250年的戰國時期,由秦昭王時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地處岷江中游,工程規模宏大,布局慎密合理,結構相當科學,兼有排洪、灌溉、航運、漂木等多種功能,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古堰,也是兩千多年來一直效益不衰的水利工程,被稱為古代水利的燦爛明珠,也是世界水利工程中極為罕見的奇跡。

整個工程包括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要組成部分。渠首工程位於岷江中、上游交界處,魚嘴像一把匕首伸入江心,把洶湧的岷江水分為外江和內江。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於泄洪,內江水則通過寶瓶口引入成都平原灌溉千萬畝農田,並提供成都及其附近城鎮的工業和生活用水。寶瓶口是一個人工開鑿,僅有10多米寬的狹小進水口,因其形狀酷如瓶頸而得名。在都江堰工程中,寶瓶口起著控制內江水量的作用,是整個都江堰工程的關鍵樞紐。都江堰工程所以能二千多年不毀不損、長期發揮效益,其奧秘主要有三:一是由於寶瓶口是從玉壘山峰腰地帶的岩石中開鑿出來,兩崖岩石異常堅固,不怕洪水衝刷,也不怕漂木碰撞,為都江堰工程的分水口提供了“質量保證”。二是都江堰渠首工程通過魚嘴分水堤、寶瓶引水口和泄洪排沙的飛沙堰的有機配合,使內外江的水量始終按四、六分成,即洪水時內江四成,外江六成,枯水時外江四成,內江六成,保證灌區既有足夠的水源,又不至於發生水災。寶瓶口的北岸岩壁上有著古人鑿刻的幾十道橫道,名叫“水則”,是我國最早的水文標尺:水過十六劃為洪汛期,過十九劃則為警戒水位。古人在寶瓶口上方用竹籠卵石砌成飛沙堰和人字堰,水過十六劃,就會從二個排洪道溢出,洪水直入岷江主流;特大洪水時,飛沙堰會自動崩塌泄洪,不讓過多的水進入寶瓶口。三是飛沙堰的“飛沙”作用保證了寶瓶口不致淤塞。為排泄內江多余的水量和泥沙,古人在內、外江之間的金剛堤上開出一條寬約30多米的淺槽。利用岷江河道的彎曲度,巧妙地借用了流體力學的原理,使內外江泥沙排泄量的比例與水流量成反比,大部分泥沙和多余的水通過魚嘴和飛沙堰排入外江。殘留在內江的泥沙則通過每年冬季的歲修加以清除,保證了寶瓶口的暢通無阻,許多前來考察的外國專家對工程高度嚴格的科學性欽佩不已。

伏龍觀和二王廟

都江堰一帶風景優美,有不少名勝古跡,也是一處十分理想的游覽勝地。開鑿寶瓶口時,從玉壘山麓分離開去的一個小山包被稱為“離堆”,現在整體作為一個公園,稱為離堆公園。伏龍觀建於離堆北端,傳說李冰治水時曾降服孽龍,並把它鎖在離堆下的伏龍潭中。後人立祠祭祀,北宋初改名伏龍觀。南宋帥蜀的詩人範成大在《離堆行》詩中寫道:“殘山狼石雙虎臥,斧跡鱗皴中鑿破。潭淵油油無敢唾,下有猛龍銓鐵鎖”。伏龍觀有殿宇三重,亭台樓閣布局緊湊,且順山勢逐級長高。前殿正中安放著一尊1974年修建外江節制閘時從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石像造於東漢靈帝初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圓雕石像,非常珍貴。這尊大型圓雕石刻像高2.9米,重約4噸,底部還有一個插入基座的榫頭。石像的衣襟兩側有陰刻題記三行,中為“故蜀郡李府君諱冰”,左右為“建寧元年(168年)閏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椽尹龍長陳壹造三神人珍水萬世焉”。這段短文不僅為鑒定李冰石像的刻造年代提供了直接證據而且提供了還有兩尊石像的線索。後殿陳列有都江堰灌區的電動模型。伏龍現的左側是寶瓶口,江水奔騰澎湃,氣勢磅礡。觀後最高處建有觀瀾亭,兩層八角,憑欄遠眺,可見魚嘴、索橋及岷江激流、西嶺雪峰。離椎公園內有紀念朱德元帥的蘭園,還有一株三國時代種植的古柏,據說是形影猥瑣卻又聰慧過人的張松手植,但也真偽維辨。

二王廟在都江堰岷江東側的玉壘山麓,是古代人民為紀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績而建,初建於南北朝,名崇德祠。宋代以後歷朝都封李冰父子為王,改稱二王廟。現存建築為清代重修。廟宇依山取勢,宏偉秀麗,環境幽美。大殿及後殿內有李冰及二郎塑像。柱上有聯:“東流不盡秦時水,西望長陪太守祠”,表達了後人對李冰父子的敬慕之情。廟內石壁嵌有李冰及後來歷代治水經驗格言碑刻:“深掏攤,低作堰”、“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等,通稱治水三字經、六字訣,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心溢於言表。後殿左側有現代畫家徐悲鴻、張大千、關山月等在民初繪制的天馬、玉女、黃粱夢等碑刻。整個建築依山取勢,高低錯落,朱檐飛閣,雄峙江邊。更兼四圍古木參天,林蔭蔽日,風景獨好。

二王廟前岷江上有一座橫跨在內江和外江的分水處的古老竹索橋,名叫安瀾橋,俗名索橋,古名珠浦橋,它是一座我國西南山區常見的傳統懸型橋。舊時以木樁拄石為墩,用粗如碗口的竹纜橫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遠眺索橋,宛若跨江蛟龍。索橋始建於宋代以前,明末毀於戰火,清嘉慶年間重修。民間傳說是清塾師何先德夫婦倡議並募捐修復,因地方官吏吞沒橋款而未果。何急起揭露而慘遭殺害。此事激起民憤,復推舉何妻續修,索橋乃成,後人名之曰夫妻橋。今川劇猶有此劇目,民間也有故事流傳。1974年修外江水閘時,因工程需要,橋址下移100多米,並將竹索改為鋼纜,承托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混凝土樁。遠看如飛虹掛空,又像漁人曬網,形式十分別致。漫步橋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來,東望灌渠縱橫,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了然。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