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西藏

作者: Abby123456

導讀2009-7-25 北京晴 T27晚上8:00在西客站北廣場集合,從旅行社手裡拿到票上車。 上車後想換軟臥票,需要從12車廂走到8車廂。沒想到一路困難重重,無數個人或坐或站,把硬座車廂擠得跟密封罐頭一樣。費勁半天走了一節車廂後,我往左往右看全都是人頭,看來有硬臥已經很是奢侈,軟臥肯定不可能。於是放棄。後來知道軟臥票都是內部銷售的,一般人很難弄到。 2009-7-26 北京 ...

2009-7-25 北京晴 T27晚上8:00在西客站北廣場集合,從旅行社手裡拿到票上車。

上車後想換軟臥票,需要從12車廂走到8車廂。沒想到一路困難重重,無數個人或坐或站,把硬座車廂擠得跟密封罐頭一樣。費勁半天走了一節車廂後,我往左往右看全都是人頭,看來有硬臥已經很是奢侈,軟臥肯定不可能。於是放棄。後來知道軟臥票都是內部銷售的,一般人很難弄到。

2009-7-26 北京西 – 石家莊- 西安 – 蘭州 – 西寧北京至西安沿線空氣濕潤,霧氣很重。有時候能見度不到30米。下午3點過蘭州後滿空陰霾一掃而光,代之以藍天白雲明媚的陽光。人的心情也隨之歡快起來。火車下午6點多到達西寧站。很多乘客下去呼吸新鮮空氣。下車後就能感覺到中國西部那獨特的奔放氣息了。列車背後是綿綿青山,襯著萬裡晴空。空氣清新的很,不冷不熱。

離開西寧後地貌開始變得不一樣。人煙變得稀少,時不時火車沿線冒出大片大片的草甸,跟當年在呼和浩特野外看到的一樣。草都伏在地面,並不高,偶爾一簇簇低矮灌木點綴其間。遠處依舊青山。已經是黃昏了,墨藍色雲團壓頂,經過一片開闊的湖泊時,遠方天邊突然一陣閃電,站在窗邊的乘客都尖叫起來。大片嫩黃色的油菜花往後退去,一頭黃牛站在山坡上朝我們張望。天如此之低,遠方潑墨一般的雲彩,和一直連綿不絕的山脈,似乎在召喚人們的靈魂。有時火車轉彎的時候,乘客還能看到它的前半段像巨龍一樣在綠色的地毯上蜿蜒前行。下雨了。天霎時漆黑一片。雨水稀疏敲打在窗上。火車行駛在茫茫暗夜中,令人想起宮崎駿的《千與千尋》,那列在茫茫大海中行駛的電車和安靜的女鬼。2009-7-27 格爾木 – 那曲 – 拉薩凌晨4點的時候,聽見有人走動和說話,到了青海格爾木。窗外依舊黑黢黢一片。頭隱隱發脹,躺了半天再也睡不著。下地一看,才6點。撥開窗簾往外看,發現我們奔馳在茫茫荒原中。沒有山,只有高低起伏不平的土坡,深褐色的土地,偶爾看到一汪一汪的湖泊。晨光初現的時候,列車正在穿過一片沼澤地。遠處渺無人煙,只有望不盡的濕地和模糊的山的影子。有的山頂還覆蓋著雪,就像戴著一頂白帽。過了一會,太陽終於升起來了,大地籠罩在金色的陽光中。廣播裡開始介紹青藏鐵路:“青藏鐵路格拉段東起青海格爾木,西至西藏拉薩,全長1142公裡,平均海拔4000多米,翻越唐古拉山時最高點海拔5072米,是全球海拔最高和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線大部分線路處於“生命禁區”和“無人區”……”。乘客驚嘆聲成片。不敢想像,在這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氧氣稀薄,氣候寒冷,為了修築這條鐵路,鐵路工人不知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花費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感謝他們,用堅強的意志修成了內地與西藏溝通的道路。正如韓紅所唱的《天路》: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場/看到神鷹披著那霞光/像一片祥雲飛過藍天/為藏家兒女帶來吉祥/......./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帶我們走進人間天堂/青稞酒酥油茶會更加香甜/幸福的歌聲傳遍四方……現在看到的也許是高原凍土帶了。大地是赤紅色的,偶爾裸露的山也是赤紅色的,唯一的植被是綠色的苔蘚。天是那樣澄澈的湛藍!總能看到牛、羊、驢、馬在這裡那裡悠閑的吃草。近處受驚的動物飛快的跑開了,有人激動的拍照不止,原來是三只藏羚羊。經停那曲站的時候,下去轉了轉。此時海拔4513米。可能因為下車時間很短,沒有感覺任何異樣。火車上全程供氧,更是沒有感覺。下午6點,在經歷了兩天兩夜的翻山越嶺之後,我們終於抵達拉薩。剛下車時感覺不到任何缺氧的症狀。天色還早,但考慮到一開始不能劇烈運動,等身體慢慢適應高原條件,我們去了司機推薦的”熊記鴨”餐廳吃飯,飯後直接回酒店休息。2009-7-28 納木錯 陰天一夜劇烈的頭痛,高原反應終於襲來,吃了紅景天和阿司匹林都不管用,幾乎沒有合眼。起床後疲勞不堪。也不敢洗澡,怕感冒後引起高原肺水腫。今天去納木錯。開始的時候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這樣安排的不合理,晚上知道後果了。出發的時候天還沒亮。細雨蒙蒙。頭痛欲裂,想睡會覺,坐前面的人還嘀嘀咕咕的說個沒完。後來暗示他話太多,沒想到這個男士回答:“要不你偷偷把我敲暈吧,我來西藏三天了,還是頭痛!”頭痛說話那麼歡實的還第一次碰到。他還告訴我,有個81歲的美國老太太,一下飛機就被送到醫院去了。導游提醒,沿途廁所很少,請女士自備雨傘,需要“唱山歌”的時候打個招呼,車就會尋一個合適的地方停。聽見這麼說,也不再敢多喝水。途徑那根拉山口,下車停留一會。這裡海拔5190米,是拉薩到納木措的最高點。站在山坡上,四目荒涼,是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半山腰立著海波高度的石碑,走路過去似乎要耗費全身的氣力。頭暈,心慌的厲害,感覺喘不上氣。頭痛的更厲害了,動一下都疼,吸口氣都疼。這裡無風景可言,除了那個周圍擠滿人的石碑。趕緊回到車上休息。終於到了納木錯。納木錯(藏語中錯就是湖的意思)是西藏最大的內陸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藏語納木湖的意思是“天湖”,每年藏人會從四面八方長途跋涉過來朝拜,朝聖的方式是轉湖念經,他們的虔誠,從湖的面積就可以看出來,湖水面積大約1900多公裡,轉一圈差不多70多公裡。很多時候是行“等身禮”,五體投地,走一步,伏地叩拜一次。這還不能算是辛苦的,從前人游記中讀到,每年在阿裡地區,世界屋脊的屋脊,也是自然條件最惡劣的地方,前往岡仁波齊神山轉山的途中,常常有人將自己永久的留在了那裡。不遠處的上坡上掛滿了五色經幡。納木錯南面是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來之前看過一些照片,圖片上,天高雲淡,納木錯湖碧波萬頃,波光粼粼,遠方群山隔湖與人遙遙相望,風景迷人令人心蕩神馳。遺憾的是,我們去的那天是陰天,天邊烏雲滾滾,只能隱約看見山脈的輪廓和山頭的一點白色,猶如仙女隔著一層面紗。湖水非常清澈,水底碎石清晰可見。有很多黝黑強壯的藏人牽著黑色或白色的犛牛吆喝游人騎上去照相,岸上照一次5元,站到湖裡照10元。可憐的犛牛一次次被推到冰冷的湖水中,四蹄一直都是濕的。

在納木錯停留1個多小時即返回。途中經過羊八井溫泉,據說那裡的水礦物質含量很高,過去有游客特地跑去泡溫泉。如今被承包給了私人。一路折騰到晚上7點左右回到酒店。午餐是在當雄縣城的一家小餐館吃的,味道一般,因為頭痛沒有胃口,勉強吃了幾塊土豆。拉薩市內很多四川人開的小館子,賣米線面條和湯圓,晚餐吃了幾口湯圓。回到酒店後頭痛的更厲害,應了別人說的那句:來到西藏,你的眼睛會在天堂,但是身體在地獄。簡直比地獄還難受……終於胃也開始鬧革命,去洗手間一通嘔吐,腸子都要吐出來。

吐完反倒覺得輕松了。服用強效的百服寧,簡單洗漱後蒙頭大睡。2009-7-29 拉薩 晴 難得睡了個懶覺,一直到9點多。頭不那麼疼了。酒店早餐只供應到8點半,我們去了街邊一家干淨的小餐廳喝粥吃鹹菜,又優哉游哉的走了三站地到布達拉宮廣場。廣場很大,正對著布達拉宮的地方樹立著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廣場與布達拉宮中間隔著寬闊的馬路,這情形很像天安門廣場和故宮。廣場一邊有湖,有很多藏人在湖邊面向宮殿的方向旁若無人的叩拜,以婦女居多。天氣晴朗,大塊大塊的白雲在天上飄蕩,人也覺得神清氣爽。在廣場上晃悠了一會,因為進布達拉宮的票買的是下午的,於是先去大昭寺。拉薩城市很小,也許還不及朝陽區大。但是很開闊,幾乎沒有高建築,馬路也很寬敞,所以路上司機都開的飛快。坐車幾分鐘後就到了大昭寺。大昭寺(Jokhang Temple)坐落在拉薩老城區,是所有去拉薩的人必去之地。不僅因為它的悠久歷史,距今1300多年,還因為它是吐蕃王松贊干布為了紀念尼泊爾來的尺尊公主所建,供奉著佛主釋迦牟尼8歲等身純金像。活佛轉世的“金瓶掣簽”儀式歷來在大昭寺進行。大昭寺門前廣場上人群如織,游人,僧侶,倒地朝拜的藏民,路旁提供幫助的武警士兵,直衝如天的五彩經幡柱,寺廟門口灰色爐子裡柏樹椏杈和香草葉子焚燒而起的藹藹煙霧(藏語“煨桑”,是祭禮煙火)一起,組成了一道特殊的風景。大昭寺門前的地面上全是匍匐叩拜的人,走路還得格外小心。依牆靠著幾個老年藏族婦女,不停的拿手裡的青稞灑向轉經筒,落下來,再灑下去。我指了指相機,打手勢問可以照相嗎?其中一個老太太點了點頭。我剛拍完,她馬上伸出1個手指頭,原來收費一元。大昭寺裡除了虔誠朝拜的藏民,就是東張西望的游客。游客如此之多,擠得那些藏民無法專心朝拜,感覺我們是侵犯了他們的權利。裡面供奉的佛像很多,都記不住名字,印像深刻的是松贊干布和大唐文成公主以及尺尊公主的雕像,以及遠遠望過去的佛主等身金像。第一次看到歡喜佛,觸目驚心,密宗修行是如此神秘,與內地顯宗全然相別。後來在巴松措島上看到寺廟門口的生殖崇拜的木雕,似乎與此同源。寺裡大小佛像上,地上,祭品上,到處都是錢,1毛居多。幾乎每個來拜的人都會放下錢,有的人幾乎每走一步就放一元,所以專門有個喇嘛拖著麻袋用掃埽往裡掃。純從美學的角度看大昭寺,也是不錯的。顏色很鮮艷,頂都是金色,而且全是純金打造!牆有白色,黃色,時不時大塊磚紅色鋪張開,花花的窗格,黑色窗邊(含義給忘了,似乎是為了祈福)。建築邊緣裝上白色褶皺裙邊,隨風起舞,像無數只小手在招搖。因為藏傳佛教融合了印度和尼泊爾的內容,房屋的式樣也成了混合體,別有一番味道。當地人喜歡養花,寺廟裡都擺滿了盆景。偷偷溜到後院喇嘛居住的地方,一排紅房子門前也擺滿了花。因為時間限制,只是走馬觀花游覽了一遍。後來在書店裡看到大昭寺裡最有名也很有學問的喇嘛尼瑪次仁寫的有關大昭寺的一些個故事,以及趙嘉寫的《那時西藏》,算是惡補了相關知識。《那時西藏》寫了一些趣聞,有一段講到有一回一個日本游客堅持要大昭寺給自己攜帶的紙上蓋一章,表示自己“到此一游”過,怎麼委婉拒絕都不行。僵持很長時間後,尼瑪次仁喇嘛說等等,回屋取出一個古舊的印滿藏文的印章,給日本青年鄭重蓋上。對方感激涕零,滿意而去。大家正錯愕不已,喇嘛微笑解釋說給他蓋的是寺廟廚房收貨專用章,寫著:貨名、數量。。。所有人都笑翻。吃午飯時候太陽晴朗無比,等到布達拉宮的時候天去陰將下來,濃雲密布,溫度陡然下降5度。這裡天氣變化無常,1分鐘還晴空萬裡,1分鐘後就下雨,雨衣是必須時刻准備著的,衣服也得多預備一件,天陰的時候很冷。布達拉宮坐落在山上,Z型台階爬起來有點累,偶爾停下來往廣場方向張望,視野相當開闊。褐色大山圍坐四周呵護著這座聖城。下雨了。爬到宮殿一半的地方,來到一個開闊的廣場。再往上就是正式參觀的部分,要開始嚴格計時,游客要在1小時內看完所有東西。時間很緊張,所以都趕的緊。不完全記得都去了哪些地方,只是看了一個又一個之前達賴喇嘛的靈塔,還有一個又一個精雕細琢的壇城。達賴喇嘛的靈塔都修的很氣派,也全是金子!據說這裡最不值錢的就是金子了,經書全是藍靛紙蘸金液寫就而成,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花費了3700多公斤黃金,鑲嵌的珍奇異寶更是不計其數。。。壇城即曼荼羅,是做法事的地方,也全是黃金建造。說到黃金,在大昭寺時還親眼看見一個藏名拿出一疊鈔票給坐在地上的老喇嘛,他說是為了捐金粉粉刷佛像。更有的藏人賣房子賣牲口來捐給佛祖。裡面的通風不是很好,木頭的建築散發出古舊的味道,光線昏暗,偶爾上下台階都看不清楚。出來後大口大口的呼吸新鮮空氣。如果要在大昭寺和布達拉宮之間做一個比較,我更願意去前者,感覺它更平民化。這裡的像征意味更濃。晚餐很簡單,四川米線,因為要趕時間看8點開始的歌舞表演。表演的地方在“喜馬拉雅”劇場,門票230元一人。坐在第二排。燈滅幾分鐘後,突然一聲驚雷,又一陣閃電,令人大氣都不敢出。舞台上崛起高山的形狀,是雄偉的喜馬拉雅山,又突然有演員扯著變化顏色的綢布從兩邊往後跑去,坐前排的觀眾全被罩住。。。故事開始於開天辟地之時,以古格王朝的故事為引線,一個老者,一兒童,一犛牛和一只小羊在西藏土地上的所見所聞。舞蹈很多,最難忘的是轉經和扣等身長頭的部分,肚皮舞和左右扭動的腦袋則全是印度的味道,很有意思。有個觀眾被選作幸運兒,在台上扮演古格國王,享受大臣和各國使者的朝拜,還有妃子示愛,坐了很長時間。不知道這位兄弟是否有心情欣賞那些美女的舞蹈,還是光顧著緊張了,他幾乎沒動過。順便提提古格王朝,它建於十世紀,地處阿裡,是當時非常繁華的高原古城,盛產黃金白銀。公元17世紀的時候(內地是明朝),突然一夜間消失,成為了千古之謎。2009年7月30日 拉薩 - 林芝早7點出發,乘大巴去林芝山區。走的是318國道。林芝地區在西藏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下游,緊鄰中國四川、緬甸和印度。距離拉薩市500多公裡,開車去需要一天的時間。現在道路雖然比過去好走多了,但因為在山中穿行,無法開的太快。路上還有幾處在修路,大巴還需要涉水而過,換了底盤低的車估計馬上就熄火了。坐在車裡卻並不枯燥。我們坐在第一排,視野開闊無比,從任何一個角度,任何一個時間往窗外看過去都是風景。高山、河流、變幻的雲彩,令人心醉神迷。沿路經過一個天葬台,據說過去是可以參觀的。可是幾年前有個日本人因為偷偷拍照激起民憤,被當地人揍了一頓,天葬台就不再對外開放。只能想像禿鷹的樣子了。途中經過一處,叫“中流砥柱”,不知什麼年代從山上滾落下來的一塊巨石正好掉在尼洋河中間,將滾滾河水分為兩股。巨石有一幢房子那麼大,牢牢矗立在川流不息的河水中,想必許多年了。車開到位於距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50多公裡的巴河上游的高峽深谷裡,我們到達“巴松措”。這是西藏東部最大的堰塞湖之一,湖面海拔3400多米。神奇的是距岸邊一百多米處有一座小島名為扎西島,傳說該島是“空心島”,即島與湖底是不相連而漂浮在湖水上的。游人通過長長的浮橋走過去。小島上有唐代的建築“錯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紅教寧瑪派寺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寺廟裡面很小,沿著順時針參觀的時候,要經過一條漆黑低矮的圓形通道。通道四壁據說寫滿經文,穿一遍暗道,相當於誦讀了一遍經文。

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連理樹,緊緊纏繞擁抱在一起生長。這裡的金剛樹都巨大無比,樹上照例在掛著經幡。我想喇嘛們是比較善於享受大自然的,否則他們不會有心思去侍弄那些花花草草。在錯宗寺的台階上方是鮮花組成的美麗拱門,台階兩旁也種滿各樣花草。地方不大,但是生機盎然。這裡真是修行的好去處,只是需要把浮橋收起來,免得太多游客打擾清淨。台階兩旁樹立有兩尊男女下半身石雕,一看是新的,不是所聽說的那種生殖崇拜的原始木雕。我繞到寺廟的右側,居然發現了女體的樹雕,靜靜的被人遺棄在角落。又繞到左側,沒有看到男體樹雕。大概年代久遠已不復存在吧。在巴松措停留了1個多小時,繼續趕路。一路總會碰上穿過馬路的羊群,犛牛(越接近林芝中心八一鎮就越少犛牛了,多的是黃牛。推測是氣候和環境的原因,林芝地區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空氣濕潤,是西藏環境最宜人的地反,而犛牛似乎更多在環境惡劣艱苦的地方),馬匹,驢子之類,每當這個時候師傅需要鳴笛慢慢的等他們過去。有一次一頭花白相間的奶牛伏在馬路中間睡覺,摁了半天喇叭它才不快地起身挪地。還時不常的看見該地區特產的黑豬,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藏香豬”。藏香豬體型中等,全身黑色的鬃毛,喜歡四處溜達吃草,跑起來顛顛的飛快。它們的樣子太可愛了,以致有人下車的時候特地拿出自己的梳子給它梳頭。我見到它們的第一反應是“好可愛的豬啊!”,過了一會又看見一只,忍不住感嘆“它的味道一定很不錯啊”,說完立覺自己作為人類的凶惡本性,慚愧不已。路過米拉山口的時候,有士兵在那裡,可能是某個領導到地方考察,對沿路車輛示意,一律不得停留。到晚上7點多的時候我們才終於到達八一鎮。不忙吃飯,先去看附近的千年巨柏。到達柏樹林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這裡簡直就是一片原始森林,四周全是高聳入天的巨柏,有一株柏樹王,高57米,樹齡已經2600多年。不知2000多年前這裡是什麼樣子?一片蠻荒之地?是否有人居住在這裡?天越來越黑了,樹下居然還看見當地的小孩拿著破破爛爛的課本咿呀有聲的背課文,煞是奇怪。可能因為母親在附近兜售土特產。吃飯的時候,我們吃了西藏之行最奢侈的晚餐:石鍋雞。早就耳聞這裡的石鍋雞味道之鮮美,11個人入伙吃一桌。每人65元,除了一只土雞之外,就是黃瓜,白菜,胡蘿蔔,虎皮尖椒。雞湯的味道確實非常好,裡面添加了很多菌類,還有冬蟲夏草,靈芝和人參。就是太貴了,被狠狠的宰了一頓。住在八一鎮,酒店實在令人不敢恭維。2009年7月31日 林芝 -拉薩今天回拉薩。清晨出發的時候正下細雨,空氣濕潤而甘甜。車在林海中穿行,遠山是灰黑色的模糊影子,形似山水畫。這情形令人想起南方的水鄉。一切如夢如幻。開了約1個小時後,車拐到一處樹林裡。下車後往裡走,就是卡定天佛瀑布。卡定是“天上人間”的意思。這個地方也不虛此名。我們一開始走在一片樹林裡,過了一會之後,抬頭突然發現近在眼前的一座高山,它雄渾蒼勁的外表,刀削般的棱角,掩映在樹後和細雨蒸起的雲霧裡。因為如此高大和挺拔,似乎又在咫尺之間。能聽到轟隆隆的嘩嘩流水聲,應該就是瀑布了。繼續往裡走,那山離的越來越近,水聲也越大。看見一道百練從山頂飄忽直下,周圍雲霧氤氳。雨下的越來越大,幸虧穿了雨衣。要到達瀑布下需要往上登山,都是很窄木台階,兩旁居然長滿細細長長的竹子。空氣太好了,難怪這裡被稱為“天然氧吧”。不一會就來到瀑布下方,抬頭望去,山之上是灰白的天空,那水柱似乎從天而降。環顧四周,簡直人間仙境。遠處能看見平緩而寬闊的尼洋河,更遠的地方在雲團之下居然看見了一抹藍天。墨綠青山此起彼伏,近處樹葉上滴滴答答流著雨水,只聽得見雨聲。我們在林海中慢慢走著,貪婪地呼吸著好空氣。有機會,應該過來找一藏民家住幾晚,只是下次再來不知道什麼時候了。此後一次在路上看風景。途徑米拉山口時停留了一會,下車去上廁所。這裡海拔5013米,剛下車時還沒有感覺,頂著雨四處拍照的時候頭又開始疼起來,缺氧的典型症狀。離開米拉山口後好一會才緩過來。路上跟導游閑聊,聽她講西藏車牌號的由來。當然肯定是人瞎編的,車牌號這麼分的:藏A,當然是拉薩啦;藏B, 昌都地區,因為昌都人很厲害,很牛;藏C, 山南地區,山南人非常會做生意,半個雞蛋都能拿去賺錢。C是半個雞蛋;藏D,日喀則地區,日喀則很窮,但是人口卻最多,經常能看見腆著大肚子的孕婦藏E,那曲,這個忘了藏F,F像扳手,是阿裡地區,阿裡海拔最高環境最嚴酷,山路難行車容易壞,扳手是去那裡必備的修車工具藏G,林芝,形似弓箭,因為這是可以打獵。沿路就能看到牌子“打獵需有捕獵證”。中午的時候天晴了。我們在阿沛新村停留了一會。村子很漂亮,處處鮮花。是廣東和福建援建的。整個林芝地區的對口援建單位就是這兩個省。在這裡看到了真正的藏獒。真藏獒的腳跟會有一個天生的肉球,圓滾滾的。而且真藏獒是不會叫的。晚上6點多種到達拉薩市區。做了一個決定,把接下來兩天的日喀則行程取消了。跟去林芝一樣,日喀則也是去一天,回來一天,晚上住在那裡。想到這樣就沒有機會轉轉市區,還把自己整的疲勞不堪,於是放棄。如果將來再來,打算去珠峰大本營,正好經過日喀則,可以順帶玩一遍。

2009年8月1日 拉薩睡到8點半起床,收拾停當出門的時候已經快10點了。去了北京中街的“犀池餐廳”吃早午飯,四川人開的,味道很好,價錢也便宜。飯後去西藏博物館。博物館免票。有意思的是,看地圖的時候發現很多有名景點如羅布林卡(歷代達賴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林卡是寶貝園林的意思),收費規定寫著:藏人2元,中外游客55元。或者藏人免費,中外游客60元。博物館很值得一看,是一個全面了解西藏的地方。一層是西藏歷史介紹,二層西藏文化、醫藥、建築、藝術等;三層是自然資源展覽,放著許多高原地區特有的動植物、昆蟲活體標本。還有無人區的科學考察以及探險資料。我們饒有興致的一點一點的看,大嘆來之前做的功課不夠,很多東西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那樣的。。。看完博物館打車去八廓街。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單一圍繞大昭寺的轉經道,藏族人稱為“聖路”。現逐漸擴展為圍繞大昭寺周圍的大片舊式老街區,是拉薩最繁華的商業街。因為西藏四川人多,四川人發音中“廓”與“角”近似,久而久之又被稱為八角街。以大昭寺為中心輻射出去很多街道,布滿風格獨特的一個個小店。取的名字也千奇百怪。如果不是濃郁的藏式風情建築,會令人以為來到了陽朔西街或者麗江。所售物品大同小異,紅珊瑚,綠松石,天珠,銀質首飾,少數民族服飾等等。因為是轉經必須沿著順時針,逛街也沿著順時針方向開始,否則會逆人流而行。進了一家唐卡店,唐卡是西藏卷軸的宗教畫。店主是個20出頭的男孩,牛仔褲,黑T恤,戴綠松石耳環,很酷的樣子,但是他的眼睛看起來是那麼誠懇和厚道。他介紹說他們家世代以繪唐卡為生,到他的時候已經第八代。爺爺曾經為達賴喇嘛繪制過唐卡。他熱心的教我如何區分唐卡上的原料,材質和色澤等,又展示一幅正在創作中的價格2萬5的定制唐卡,是一名台灣商人要求的,既有能賜壽除障的白度母畫像,又有代表智慧和慈悲消除病痛邪風的綠度母,正中是千手觀音,下方還有財神爺,把各路神仙都請了。又進了一家畫室,一個胖胖的很文靜的女子正在專心作畫。她的畫室不大,裡外各一小間,地上牆上到處都是以西藏為題材的油畫作品,人物居多。非常喜歡其中一個小女孩的畫像,凍得紅撲撲的臉蛋,一臉無邪的看著畫外人。她似乎是童年時候的記憶。一問價錢,要700元。渴了,跑去“光明甜茶館”喝當地的甜茶。甜茶館就是藏式的咖啡館,不過供應的是甜茶。通常3毛到5毛一杯,或者2塊一小桶。當地人喜歡走累的時候進去坐坐,聊天喝茶打打撲克。我們進的這家“光明甜茶館”就跟大學食堂一樣,屋子很舊,全是灰藍色的木凳和長條桌。裡面坐滿了人,有很多藏民。我們進去之後立刻感覺到刷子一樣的眼光全部射過來。落座之後感覺鄰座有個帶牛仔帽的黑黝黝的藏族男子時不時的斜眼看我們,又怪笑的跟對面的人說著什麼。硬著頭皮喝茶。不過甜茶還真的很好喝,跟奶茶差不多,比內蒙的奶茶好喝。晚餐在八角街上的“拉薩廚房”吃飯。餐廳供應藏餐,印度河尼泊爾風味美食。點了一份尼泊爾風味的咖喱牛肉,一份印度素餅,還有青稞湯。味道好極了,我現在寫的時候都又要流口水了。青稞湯嘗起來有點像醪糟。吃完一結賬,才39元。一個靦腆的小男孩過來收拾盤子,我感激的告訴他:“你們的菜真好吃。”沒想到他居然反問我:“很貴吧?”我一愣,說還好啊,他說,我都覺得很貴哩。。。不知道他的月收入多少,也許他從沒有機會吃過這些東西。當地人的生活水准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無從了解。瞎轉悠的感覺太好了。在一家店裡親眼看見一個山區來的藏民像店主兜售自制的銀色藏刀,手工精細的很,非常漂亮,握在手裡沉甸甸的。兩人嘰嘰咕咕的討價還價半天。後來藏人把刀留下拿錢走了。這個年輕的店主男孩拽著我買他新采購的刀,他說自己買的400,要我450。這也是個藏族男孩,漢語說的特別好,他的眼睛是如此漂亮,我費了很大的勁才沒動心去買從來就沒計劃過的刀。我的同伴不停的誇贊這裡小伙的眼睛好看,後來一留意,真的很美,都忽閃閃的蓋著長長的睫毛。一天下來,收獲了不少小玩意。2009年8月2日 拉薩早上先去小昭寺。距離大昭寺很近,當年松贊干布特地為放置文成公主隨嫁的12歲釋迦摩尼等身金像而建。與大昭寺不同的是,它面向東方,借以表達公主對家鄉長安的思念之情。而大昭寺面向西方尼泊爾,那裡是尺尊公主的故鄉。一開始誤把一個院落當成小昭寺,門口標注為某某管理委員會,覺得很奇怪。徑直闖了進去。門廊一排轉經筒,一直轉過去,發現來到一處古色古香的院落,靠牆坐了一排藏族大叔大媽,他們好奇的看著我倆。右邊是殿堂,發現有人流陸續往裡走,也是也混進去,順著人流往前,原來是一個方形的轉經的巷道,窄窄的僅容一人通過,所以走的時候不能停留否則會攔住後邊的人。中心是供著佛像的一間屋子。巷道四壁全是色彩艷麗的佛像壁畫。耳旁念經聲不絕於耳,藏民都是一邊走一遍念念有詞。出來後發現門口兩旁做了好幾個大媽,有的還帶著三四歲的小孩,他們照例伸出手來要錢。我拿出早已准備好的巧克力和糖果,一一發給四面八方伸來的黑黑的手掌,很快就發光了。我的一個同事一定很感激我,因為我把他的一包喜糖全拿來發給這些人了。小昭寺不似大昭寺繁華熱鬧,顯得有些破敗。裡面部分在維修中。幾乎沒有什麼游客。很幸運的看到了他們做早課。兩排喇嘛在殿中心相對而坐,發出低沉而渾厚的念經聲。有的人似乎並不專心一致,還四處張望,有的似乎忘詞了,偶爾停頓一會,過一會再接上去。在他們的外圍站了一排一早來朝拜的藏民,恭敬的聽他們吟誦。過了差不多1刻鐘,早課結束了。眾喇嘛起身,脫下袍子。現在可以去朝拜了。跟著藏民朝拜完,上二樓,在拐角處發現了幾名喇嘛。他們很和善的打招呼,有個胖乎乎的喇嘛很大方的同意我們進去參觀他們的廚房和制作祭品的操作間。我們在無人的三樓平台坐了一會,享受溫暖的陽光和難得的片刻安寧。有叮當聲隨風飄過來,原來是廟頂屋檐下懸掛的鈴鐺,愈發襯的四周清淨。出了小昭寺大門,右邊有家“卓嘎甜茶館”,房子是喇嘛長袍的紅色,很舊,裡面也就15平米大小,但是坐滿了朝拜完順便喝茶休息的藏民。我們在一個藏族大媽對面坐了下來。跟大媽一聊天,發現她除去一些口音和個別詞彙外漢語特別好,這很不尋常,因為當地人通常只會非常簡單的幾句,再多說就不懂了。原來大媽上個世紀60年代在成都上過學。今年63了,已經退休8年。退休前在報社工作,原來是個有文化的人。她特愛時髦,說原來年輕工作的時候穿漢服很漂亮,但是現在老了,穿藏式長裙好看點,只是有點暗。藏式婦女的長袍外還罩一件圍裙,長袍通常是灰色,圍裙是灰黑相間或者黃黑相間的條紋。她說自己很喜歡退休後的生活,特別自在,有兩個孩子,現在幫著老大帶孫子,請了保姆幫忙。老太太的退休金很高,一個月5000塊,這個數字令我們頗感意外,這筆退休金擱北京也不少呢。也許因為她參加工作時間早,而且在報社系統。大媽特別愛笑,說著說著就放聲大笑,眉眼全部皺在一起,露出潔白的牙齒(這邊的人牙齒都非常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水好?)。年輕的時候一定很漂亮,明亮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難怪那麼愛美。她樂呵呵的說,我要享受生活呢,你說,一直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了,不享受生活,如果哪天突然就死了……多可惜呀!呵呵。所以呀,我每天都要出來溜達,買買東西拜拜佛…….現在來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了…..有一點不喜歡,就是游客太多,東西漲的好快,原來白菜幾毛錢一斤,現在兩三塊呢……你們還要不要喝奶茶?我請你們喝一桶。我們連聲道謝,說已經喝飽了。大媽又接著講她退休後的美好生活。真是位善談的大媽,她的想法算是很實際的,不寄希望於來生,信仰宗教又合理為己所用。在她眼裡,每天去朝拜可能是一種習慣,讓人精神上有所依托,但是材米油鹽卻是實實在在的。虔誠的藏傳佛教信徒喜歡轉山,尤其是岡仁波齊神山,轉一圈可以洗淨這一世的罪孽,轉十圈可在五百年輪回中免下地獄之苦。他們朝拜前世佛,也拜現世佛和未來佛,不怕今世之苦,只為來世之福。不知道大媽有沒有去轉過山,想想不好開口,也就算了。跟大媽告別後去了八角街上巷子口一家書店,坐了兩個小時看書,再沒有比在這種環境清雅溫馨的書吧中讀書更愜意的事了。出來後發現下雨了,已經是下午3點多了。我們又去了“拉薩廚房”,這回點的是辣炒雞塊和糍粑湯,咖喱土豆牛肉和米飯。飯菜很香,結賬才50元。又順帶在那兒看了半天書。我心裡始終記掛著那副油畫,那個紅撲撲臉蛋的小女孩。決定無論如何要去買下。再進去店裡的時候換了一個女孩,她說店主出去了。我告訴她來意,問可不可以600元買那副油畫。她做不了主,給我昨天碰到的女子電話,這回居然同意了!走時給了我一個小冊子,因此記住了畫家的名字:周華。買完畫出來,雨停了。天已不早,我們打車去了一個居民區(具體名字保留著吧,以免過多的人知道了去騷擾他們)。是大媽告訴我們的一個地方,在拉薩城市的盡頭,好像在北部,背後就是大山了。今天最大的收獲第一是跟大媽聊天,第二是知道了這個游客估計從沒聽說過的地方。到的時候不到9點,我們坐在居民區正中的花園旁,面前是一片小廣場,中心有花壇。過了一會,音樂響起來了。廣場上的人越來越多,老人,孩子,穿運動服的小伙,胖胖的中年男人。我們身邊坐了許多滿臉皺紋的小老太太。開始有人隨著拍子跳舞。三三兩兩的人圍著花壇前進,轉身,蹦一下,踢腿……都是很簡單的動作。更多的人加入,最後形成了一個繞著花壇的大圈,一邊跳一邊繞花壇轉圈。大約5、60人的樣子,都歡快的翩翩起舞。全是附近的居民,他們穿著再普通不過的家常服裝,顯然沒有精心准備,有的還一邊跳一邊聊天。有婦女抱著小孩跳,還有兒童在大人身邊跟著跳。幾個老漢跳的特別好,姿勢是那麼優美。我們看的著迷了。我忍不住加入了他們,跟著一個大姐,她也跳的很棒。因為過去學過國標和恰恰,有點基礎,學起來不難,很快就會了。轉了一圈後,發現旁邊有個年輕女孩指著我跟旁邊的老太太說著什麼,還好她們的表情沒有惡意。有兩個男孩奇怪的看著我。說實話,當時心裡還是 有點怕的。誰知道他們怎麼看待漢人呢?但我發現所接觸的大多數的藏人還是很友好的。他們其實是很善良的。跳了不到一刻鐘,突降大雨。人群一哄而散。突然全消失了,只剩劈裡啪啦的雨點在夜色中飛舞。打車回到酒店。快10點半了。2009年8月3日 拉薩 – 北京 今天是在拉薩最後一天。沒有特別的東西,除了下午被旅行社狠狠涮了一把,告訴我們是下午2點半的飛機,路上堵車,等我們氣喘吁吁的趕到機場的時候,check in 時櫃台告訴我們是5點半的。幸虧手頭有《藏地密碼》(這本書成了一路相伴的西藏讀本),還有朋友在書店買的書,靠它們打發時間。夜裡11點半到達北京。套旅行社的話,叫:愉快旅行結束。



(青藏鐵路沿線)



(布達拉對面廣場)



(大昭寺)



(林芝地區)



(八角街)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