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在晚點2個小時後,終於在10:30抵達郭拉普爾(Gorakpur)火車站。擺脫了TukTuk和托的糾纏,從火車站正門出去向南走5分鐘,即可見到許多Local Bus。可是,眾多的Local Bus停在那兒卻未見一名乘客,找了一個司機詢問,居然也是搖搖頭。
正疑惑間,有人在一旁跟我們打招呼,原來他是尼泊爾人,也要去邊境,見他滿臉誠懇的樣子,我相信了他,跟著他走了一段,來到一車站前,尼泊爾人說去邊境蘇瑙裡(Sunauli)的國營公車還沒有來,需要等待。街頭有賣葡萄的,正好買些解解饞,尼泊爾人很熱心,幫著我翻譯。
不一會,車來了,上車一問,正是這輛車,不過要等1個小時才發車。車站上已經聚集了好多去蘇瑙裡的乘客,後面又過來一輛私營巴士,好多人等不及,上了那輛車。一開始尼泊爾人想再等等,我也正有此意,可後來還是等不及,尼泊爾人招呼我們上了私營巴士。謹慎起見,上車前問了一下價格,55Rs/人,行李放在車後的行李箱5Rs/人,可以接受,私營巴士就是不講誠信,車下說好的55Rs,到了車上就變60Rs/人,不管,反正就按55Rs/人交錢,售票員自覺理虧,也沒再說什麼。
沒有坐上位子,只好將就摒一下了,希望車快快開,快快到。11:00發車,車上已是非常的擁擠,直擠到腳都沒地方放,人都有點站不住的地步,這種擁擠程度讓我想起了八九十年代那會上海公交車的擁擠場面。車廂裡又悶又熱,可氣的是都這樣了,售票員還在一個勁地繼續拉客。dd在旁直抱怨,早知如此,還不如等上1個小時,坐國營車呢,事已至此,我只有苦笑。
車過半程,下去一些人,感覺好多了。車上好多都是尼泊爾人,雖然他們的英語不是很好,還是很熱心地告訴我們現在離邊境還有幾公裡,大概還需要多久到達。順便問了一下該到哪裡將印度盧比換成尼泊爾盧比,他們提醒我換錢最好到邊境的銀行去換,彙率是1印度盧比=1.6尼泊爾盧比,別的地方換不合算,很感謝他們。辛苦而漫長的兩個半小時後,終於抵達邊境。
很多Rickshaw圍上前來,而車上的尼人早就給我們指明了正確的方向。給我換錢忠告的人也過來跟我握手,互道Good Luck,並揮手告別。此時此刻,我的心裡除了感動已無其他,沒想到還沒進入尼泊爾,已經感受到了來自尼泊爾人的熱情。
看著通往邊境的馬路繁忙而嘈雜,各種車輛,貨車、人力車、TukTuk車、摩托車,還有行人在這條邊境線上來來往往,各種各樣的聲音交織在一起,簡直就像一首雜亂無章的“交響樂”,路上揚起大量車經過時產生的灰塵,雖然已經有點筋疲力盡,但還是決定一鼓作氣,立即過境。
走200米左右便是印度邊檢,印度官員一看到我的中國護照顯得格外高興,沒頭沒腦地就衝著我就用中文說,“再見”,還問我,見到中國人打招呼是不是應該這樣講,我是又好氣又好笑,連忙幫他指正,“跟中國人打招呼應該說‘你好’,‘你好’就是Hello,‘再見’是Bye bye的意思。”官員這才搞清楚。這時來了一個韓國團,導游拿了一疊護照來辦離境手續,官員似乎跟導游很熟,我正擔心導游會不會插隊呢,還好另外兩個官員接待了導游,“再見”官員則繼續接待我。
仔細檢查了我們的出發申請表後,官員鄭重指出我們從Karkarbhitta過境時,那邊的印度官員給我們蓋錯了章,但不應該簡單地劃掉重蓋,而應該寫“CANCELLED”,我只好陪著笑說是他們弄錯了,再好好地誇上印度幾句,“印度很美,Delhi,Varanasi,Agra,...”生怕出什麼麻煩。官員的心情蠻好,很快便蓋章放行,臨走還向我握手道別,這回說的是“再見”,算是說對了。
跨過印度邊境,眼前“WELCOME TO NEPAL”的大字醒目異常,讓我有一種親切的感覺。是啊,在印度這麼多天,我們經歷了許許多多,印度的嘈雜和那麼多“托”的煩擾讓我很難有好好靜下心來的感覺。雖然尼泊爾很窮,但是身在印度的我卻時時想起在尼泊爾的那段日子。如今,我們陰差陽錯,計劃一變再變,最後竟然是取道尼泊爾回國。也許正是命運的安排,讓我們有了再次感受尼泊爾的好機會啊!這樣一想,到了尼泊爾居然讓我有了一絲回家的感覺。
在尼泊爾入境處,我們享受到了“貴賓”待遇,尼泊爾是很少的幾個對中國人實行免簽證的國家之一,我們在這裡順利地拿到了兩個月的到達簽證,完全免費(記得在上海辦理尼泊爾簽證時還要交60元,他們稱之為“手續費”。),而除SARRC成員國和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人員則需要交USD30/人,才能辦理到達簽證。臨別時工作人員熱情地對我說,“China and Nepal, Friendly Relationship.”

(看金廟)

(理發攤)

(學生)

(小站)

(水果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