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得裡亞海的明珠

作者: laonian

導讀璀璨的明珠威尼斯我們清晨上路,乘大巴出發,奔向水城威尼斯。 威尼斯在我的遐想中日漸暗淡,先是起於“威尼斯”在我國大江南北的全面開花,批量生產,檢索一下,可見從樓盤、娛樂場到洗浴中心,東方威尼斯,南方威尼斯,昌平威尼斯如雨後春筍般往外冒,再配上佛羅倫薩暖氣,馬可波羅地磚,西班牙大宅弄得人有點頭暈。 然後又是有關威尼斯的水污染、地面下 ...

璀璨的明珠威尼斯我們清晨上路,乘大巴出發,奔向水城威尼斯。

威尼斯在我的遐想中日漸暗淡,先是起於“威尼斯”在我國大江南北的全面開花,批量生產,檢索一下,可見從樓盤、娛樂場到洗浴中心,東方威尼斯,南方威尼斯,昌平威尼斯如雨後春筍般往外冒,再配上佛羅倫薩暖氣,馬可波羅地磚,西班牙大宅弄得人有點頭暈。

然後又是有關威尼斯的水污染、地面下沉,人滿為患,甚至盛名漸遠、身形走樣,正在逝去的美麗的字句也躍入眼簾,看得出憐惜她的人憂心忡忡。

游程中,我很想找到一個羅馬海澱,西方石景山什麼的平衡一下,可未能如願。其實我們的一方水土養出了許多很美的建築,拉上遙遠的洋名豈不渲了染一種自卑?我沒學過營銷策略,是只固執又抓不到耗子的老笨貓。而出身於威尼斯的馬可波羅其家族不僅是旅行世家,也是商人世家,如今中國家裝建材與這個家族的成功有聯系嗎?

長堤上有火車在意大利半島和威尼斯島間貫串而行,我們則下車換船破浪而進,渡海前往威尼斯本島。在期望值上,我有兩手准備。

站在甲板上,游艇掀起白色的波浪,頭頂雖然灑下強烈的陽光,可海面上吹起的風很涼爽。一會功夫,光影浮動之中,美景如畫卷很快就在眼前鋪展開了,威尼斯—亞得裡亞海的明珠在我們的視野裡爍爍閃光,真叫璀璨!

我親眼所見到的威尼斯,實在是漂亮極了!在潔淨的藍天下,夏天的海風裡,在透徹的空氣中,這顆明珠盡顯出奪目明媚的光采,緊緊攥住我的眼球不撒手。

沿岸的宮殿、教堂,豪宅、橋梁,鐘樓和修道院多建於14---16世紀,有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威尼斯式,組合得非常和諧。弄不清是鴿子還是海鷗,不斷在畫面裡飛起飛落。我們的船也融進了詩情畫意,參與著變幻的風景,在平靜的水面上“滑行”,一切都構成了充滿動感和靈氣的美麗,每道景觀都是賞心悅目的。

碧波上蕩漾著一種浪漫,吸收著威尼斯的氣息,任海風拂面,並吹散頭發,漂浮的水城的意境讓語言再一次顯得乏味和多余,只要在甲板上靜靜地坐著、看著、聽著就好了,用眼睛、皮膚、呼吸去感受就夠了。

幾十萬人口的都市,每年要接待幾百萬游客,這份熱鬧可以想像。上岸所見到處游人如織,熙熙攘攘。出國在外,這樣擁擠的場面還沒見過,我們原本就是從人堆裡走來的,擁擠反而因為眼熟而變得親切。我覺得自己的心已經靜下來了,可以鬧中取靜地專注於自己對這座著名老城的觀賞。

午餐在水邊的小餐館裡,正宗。冰水,意大利面,薯條炸蝦,匹薩,最好吃的是那份提拉米蘇,和京產的長得很像,味道口感大不一樣。要是還能有下次,我會做回頭客來念舊的。

大名鼎鼎的嘆息橋在眼前,聖馬可廣場踩在腳下,出眾的老教堂和漂亮的長廊昔日的華麗還依稀可見,聖馬可教堂重建也有8-9白年了,據說耶穌門徒聖馬可在此安息。作為西方建築的範本之一,無需去模仿復制任何人的創意了。

我們用面包干逗引大群的鴿子,人鴿融洽。這裡好像要預備演出,搭架子,貼廣告,有些礙事礙眼、也有點亂。對這樣的古港、古巷,這麼扎眼的商業宣傳鋪天蓋地,也許是多數造訪者想看到的?威尼斯也在與時俱進呢。

曾以為人潮湧動是我國專利,現如今威尼斯也成這樣了哈?也是,連我這種人都湊了過來,還能有清靜嗎,凡事都得搶先趕早,打小我就知道的,來晚了,也不遺憾,畢竟眼見為實。

這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以橋帶路,以舟代車,難得呀。我們坐著最具威尼斯特色的貢多拉在窄巷裡游走穿行,總算有了幾分清淨。水面寬時,可兩船並進,窄時則單行,拐彎抹角,有時還得鑽杆、揉庫的,船夫的技術令人真佩。

貢多拉上的我們很快又成了岸上,橋上觀光客的道具,大家相視而笑,揮手致意,對拍互照,各不妨礙,相互成全。

對我,威尼斯之行的記憶焦點,集中在細長的貢多拉上和那條彎曲扭轉的深深水巷裡。窗邊吊起給別人看的花很像季羨林先生對德國的描寫。高懸樓角的馬燈,老店的青銅標識,岸邊的人家,美女和狗,都和我的想像吻合了,“當暮色蒼茫,晚星明亮,海面上微風吹,碧波在蕩漾時,那水邊的樓裡住著桑塔露琪亞,就會來到這小船上。”(篡改了一點點)

看到馬可波羅故居了。可惜的是船夫沒有釋放意大利人的熱情,女孩子們用英文要求他們唱歌也得不到回應,急的孩子們自己開了頭。不解風情的小伙子,老伙子該下崗了,有負盛名啊。

這種兩頭翹起,細長的小船早被復制到澳門,馬來西亞和好多游樂場裡,可威尼斯不可復制,她是個古老的奇跡,在不可能建城的淺灘上,用木樁做基礎,集中了這麼多著名的建築,何況是那麼久遠的年代。就算貿易中心遷移了,就算昔日的強盛消失了,但今天看上去,她還是保留了獨特的輝煌。

下了貢多拉,我和英開始在“胡同”裡逛,滿是些小店鋪,但不乏名品店。工藝品店也不少,最多的是賣狂歡節面具的。那些妖美的面具,太能引發人的想像了,總覺得帶上它去狂歡就會演繹出一個神秘又生動的故事,別看俺老了,也能裝個巫婆來搗亂嘛。

方向感不靈的我們有點像走迷宮,連拐幾個彎就犯暈找不著北,得使勁記住路口的特征和方向,及時做出調整才行,其實沒有死胡同,到處都通著交錯縱橫的河道和長相不同又相像的橋,不管怎樣總能走到聖馬可廣場,自然就得救了。

我們逗鴿子拍照,對景點,找廁所,一通慌裡慌張的亂忙活,和威尼斯的節奏完全不合拍,感覺也出現了很大誤差。把威尼斯逛成了王府井,簡直是太失敗了!

原本說好在威尼斯、巴黎我喝“高級”咖啡都由英同學埋單,平日我這個咖啡癮君子,一貫土得只喝速溶。時間卻不允許我敲英的竹杠,像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我沒割肉,但扎針不許流血也困難,英不愧律師稱號。當然意大利冰激凌,甜筒榛子球,還不錯,英請在羅馬請我吃的。

夕陽下,帶著沒盡興和不舍最後一撥登上回船,離開船就差一分鐘,倉惶上船離港的鏡頭很眼熟,只是身後沒有追兵。回望逐漸淡出視野的威尼斯,在熙熙攘攘中,在金色的夕陽下等待著夜幕的降臨,這麼干淨的天空,到時候一定會升起無數璀璨的星辰。

和離開每個地方一樣,我開始自嘆,沒關系,還會再來的。其實下次出門又會毅然放棄有過一面之交的舊友,又去約會一張完全陌生的新臉了。沒有最漂亮,只有不一樣。

就要離開意大利了,真有些難舍難分,邁不動步啊,為龐貝古城、為米蘭,為好多好看的地方,我知道自己都不配說到過意大利,越走越慚愧,就像書到用時方恨少。不多想了,莫回頭,老太太從容地往前走啦。下一站的瑞士,會給我新的驚喜。

(本來旅游、寫筆記該是舒適閑散的,養心補神,優哉游哉的,不知怎麼到我這都成力氣活了,種大地似的。游時晚上回酒店成了爛泥,記幾個字的勁都沒有。當下這些字又敲得頭暈眼花,還難以自拔,這太不健康了。先生拒看,說都什麼亂七八糟的。用友人話說“不創造效益,”“累不累啊?”累並快樂著難道不行嗎?不寫了。暫時。09、8、14)



(從船上拍威尼斯本島)



(威尼斯像流動的畫)



(相信自己的眼睛)



(廣場,面具)



(坐著貢多拉四下張望,最後一張船夫身後事馬可波羅故居)


精選遊記: 威尼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