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攜程預訂了青島棧橋王子飯店後,8月12日早晨6點30分出發。當然出發前一天就准備了途中的小零食和一盒西洋參。因為去年去過三亞的亞龍灣,所以此次去青島沒打算下海,只想吹吹海風、喝喝青啤、嘗嘗海鮮。先說下我的路線:全程780多公裡,用E71的NOKIA MAP導航,走滬寧高速轉A5----->沿江高速------>蘇通大橋---->寧啟高速------>沿海高速(同三高速)----->膠州灣高速----->青島。
這裡有幾點說明:一,可能是我的導航地圖不是最新的,所以蘇通大橋這段地圖上是沒有的,但是路上的提示牌還是比較清晰,所以沿著指示牌開不會有問題的;二,蘇通大橋限速80Km/H,由於橫風的關系,小型車會有側滑的現像,所以還是嚴格遵守限速規定(二側的風景不錯,也算是種補償吧);三,我從上海開到日照休息區是中午12點左右,大家可以在此稍事休息吃點午飯;四,進入膠州灣高速後集卡明顯增多,此時變道超車的話千萬要做到膽大心細。
到了青島後我才知道此趟青島游不是避暑的,因為青島在進入立秋後會有十多天的“秋老虎”,而我正是在這個時候到青島戰高溫了---胸悶!
青島市區的路單行道特別多,開導航的要注意了,在市區開車要切換導航模式到最短路線。至於選擇去哪裡游覽還是看各自的喜好和體力而定。我因為特別怕熱,所以到青島後我只選擇離住地較近的景點去看看,而且為了節省時間我選擇了當地出租車做代步工具(在青島的幾天,我竟然沒看到過一部自行車或助力車)。而出租車大多是上海大眾出產的桑塔納和帕薩特,起步價分7元和10元。在去石老人時和一個出租車駕駛員聊了下青島的民生,感覺上青島市民對早前的俞書記印像非常的好:現在的青島新區(市政府、五四廣場、各大銀行所在地)就是俞書記當年的傑作。
到青島的第三天,終於自己開車去了嶗山,因為不熟悉去嶗山的路線,所以只能選擇一條最簡單的線路:太平路向東走香港西路、香港中路、香港東路到東海路,然後按照路上的指示牌開到嶗山景點,這條線路是游覽嶗山3條線路的南線,可以游覽太清宮等景點。游覽結束後我沒有原路返回而是繼續向前從東線返回青島市區。這樣走的路程比較遠,但是能在一邊山一邊海(黃海)的公路上行車,自我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提醒:在游覽太清宮時,導游會跟你說有幾個道行很高的道士會幫你測字,但是導游肯定會“忘記”告訴你這個測字是要先收¥:300,再捐功德¥:300、600、900不等。
青島的幾大海濱浴場很難說好或不好,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只去了石老人海灘。沙灘上的垃圾徹底擊倒了我。
“吃海鮮是不能喝啤酒的”這句話在青島是錯的。
最後說下住的棧橋王子飯店,這個飯店和上海還是有些淵源的(不講故事,自己去住的時候看看它的介紹),飯店的設施和服務都不錯。

(日照休息區)

(棧橋王子飯店外景)

(棧橋王子飯店遠景)

(德國總督府)

(石老人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