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碼頭的造型如同一架張開的三角鋼琴。鹿礁路正對著輪渡碼頭。小塊石磚,整齊而細碎。細雨灑在路面上,溫潤潮濕。雖是假期,游人卻並不多。
娜雅有一扇樹葉的門。
清雅的藍色小樓,原是德國領事館。白色雕花小門,爬山虎藤牽枝蔓,層層疊疊,油綠的葉子。這時是如同童話裡描繪的那樣的門,半掩著,推開走進童話世界。
門前有小牌子,寫著幸福不在路上,那就在路的盡頭。
黃阿姨穿黑色絲裙在廊下的小桌前看書。
我悄悄走進店裡,放下傘和被雨水打濕的三腳架包。店堂裡人不多。牆上是懷舊的紅綠兩色。桌子上是潔淨柔軟的黃色桌布,紅色的沙發椅,看上去安靜平和美好。
名貓芬達先生在臥在鋪著碎花桌布的台子上打盹。來來往往的客人都要摸摸芬達,給它拍照。只是芬達很是驕傲,常常連眼皮都不抬。心情稍好時會撇撇嘴,甩甩它毛茸茸的如同松鼠般的大尾巴。十足的大牌派頭。當我還有另外幾個小伙舉起相機給芬達拍照,芬達也只是懶洋洋地偶爾掃一眼鏡頭。
抱了抱驕傲的芬達。我四處找尋張三瘋。
這時黃阿姨推門進來,笑眯眯地看著我們這一幫跟著貓上竄下跳的人兒。
我掏出IPOD把我的美女貓咪七毛的照片翻給黃阿姨看,黃阿姨嘖嘖稱贊並和店員們一致認七毛和他們的劉面條長得甚像。
說話間,一只胖大的白色貓咪從桌子底下鑽出來,徑直跳上椅子,盤腿坐下,開抬打盹。黃阿姨拍它的頭說,這就是張三瘋拉。
大名鼎鼎的張三瘋原來在此。其實這貓小伙長得很一般,品種也不名貴,只是很一般的中華田園貓,全身白色,頭頂鼻尖和後腿上有少少麻灰色的斑紋。(呵呵,也可以叫他為土貓。土也不要緊,潘石屹不也自稱為甘肅文縣的土鱉嗎。)張三瘋果然深沉,只是閉目養神,偶爾睜開眼睛看看我們,又養起神來。
一天沒有吃東西,要了一份娜雅招牌的千層面和一杯清香的柚子冰。千層面很香,濃濃的意粉醬拌著肉餡,一層面片一層餡,最上面是厚厚的一層馬蘇裡拉奶酪。面片韌而不硬,肉餡有茄醬和奶油交織的芳香。
娜雅始終是淡淡的溫馨的氣氛。就著桌上的小台燈看你愛看的書,坐多久都不要緊。每個人說話都是輕聲的,腳步也是輕輕的,生怕驚擾了別人。
我愛上了這裡。
有一面牆,牆上用圖釘釘著許多小小紙條、登機牌、名片,這是以前客人們留下來的。有幾張時間久了掉下來了,黃阿姨小心地揀起來,用圖釘別回去。她說,也許寫這字條的人有一天會回到娜雅來找的。
頓時想到王家衛的《藍莓之夜》,那個收藏著無數鑰匙的大玻璃瓶子。娜雅有一枚小小的印戳,印戳中間刻著一句話,時間是一面鏡子。我把這印章蓋在我的隨身小本上。它跟著我去了好多地方,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我都會在本子上蓋個戳。
時間是一面鏡子,映著你我的日子。

(黃昏微雨中的娜雅)

( 娜雅有一扇樹葉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