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北國行

作者: 觀美景賞美文悅己悅人

導讀一向都是有計劃做事的,這個暑假的出行計劃卻一變再變,臨行又被台風“莫拉克”擊中,最後竟然是當天決定當天出行。 先是把醞釀了幾個月的呼倫貝爾改成了桂林,因兒子興趣不大又擱淺;休假時間也因各種事遲遲定不下來,也就沒去考慮出游問題。確定可以休假的當天決定滿足兒子看“總統府”的願望去南京,結果沒料到臨去的當天上午看到“莫拉克”即將給南京帶 ...

一向都是有計劃做事的,這個暑假的出行計劃卻一變再變,臨行又被台風“莫拉克”擊中,最後竟然是當天決定當天出行。

先是把醞釀了幾個月的呼倫貝爾改成了桂林,因兒子興趣不大又擱淺;休假時間也因各種事遲遲定不下來,也就沒去考慮出游問題。確定可以休假的當天決定滿足兒子看“總統府”的願望去南京,結果沒料到臨去的當天上午看到“莫拉克”即將給南京帶來大到暴雨的預報,只好退縮回去,以交付20%手續費的代價退掉了往返南京的機票。甭說兒子,我也很失望,想想難得的幾天假不能浪費掉啊,網上一陣瀏覽之後,決定來個180°的大轉彎,目標由南轉向北——去哈爾濱!正好也可以避開暑熱。於是立刻查詢預訂了赴哈的機票,至下午兩點,搞定酒店,再給黑省的老兄一個告知電話後,總算心裡踏實下來。又趕緊把原本南行的行裝改換成北往的,還從沒如此高效率過,晚上11點45分已經站在哈爾濱果戈裡大街的“南苑e家”了。

出行前沒來得及好好做功課,想當然以為哈爾濱那樣的大城市那麼些隨口就能說出的景點,不要那種快節奏的走馬觀花,慢慢走走看看,總要三天吧?聽說要在哈爾濱玩三天,當地的人都笑——好玩好看的地方哪裡有那麼多呀!既然去了也只有隨心所欲了。

早上刺眼的陽光和熱騰騰的空氣讓我很是迷惑,這是北國冰城的溫度嗎?人家告知,最近幾天是哈爾濱少有的高溫天氣,嗚,本是避暑卻成了逐熱。頂著大太陽先到了索菲亞大教堂,在《夜幕下的哈爾濱》中經常看到的鏡頭,紅磚穹頂,精美恢宏,曾經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教堂已經是“徒有其表”了,其宗教功能已無,裡面是哈爾濱歷史圖片展,展示著當年“東方小巴黎”的繁華景像。教堂向北不遠穿過松花江就到了久負盛名的“太陽島”,其實太陽島只是個休閑的公園,綠草茵茵,開闊、幽靜,適合周末一家人到這裡野餐或是情侶們說悄悄話的好地方。江邊的極低海洋館相比熱鬧得多,是孩子們的樂園了,盡管兒子去過大連的極地館,但還是不放過這個機會,100元一張的門票進去只半個小時就出來了,相比北京和大連的海洋館,這個小得多。

避開了午後的大太陽,在酒店裡睡了香香的午覺,傍晚時分到了中央大街。中央大街是哈爾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了,短短1公裡多的步行街,幾十棟歐式建築彙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中主義等風格和流派,能在短短二、三十年間建成,據說在世界建築史上也是奇跡了,真是當之無愧的建築藝術博物館。歐陸風情的建築、小方石馬路、知名國際品牌、特色地方店鋪,徜徉其中,幾乎難辨身在何處、今夕何年了。

幾個標志性的地方看完,哈爾濱之行也就止於此了。聽從老兄建議,第二天一早出發趕往牡丹江的鏡泊湖。

一路迎著太陽前行,高速公路在蔥翠的低山高崗中蜿蜒伸展,這樣的開闊視野與濃密的植被,加上偶爾閃進視線的紅屋頂的村落以及尖頂的哥特式建築,像極了歐洲高速公路旁的景色。下了高速再走公路,臨近景區時已近中午飢腸轆轆,恰好事先安排的“打尖兒”之地就在此處:一家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居然開了二十多年的農家飯館。的確是有些絕活,紅燒胖頭魚、干炸紅尾魚、鯰魚燉茄子、清蒸奧化,道道鮮香美味,飽餐了一頓魚宴後,繼續趕了一段路才到達鏡泊湖景區的火山口森林。這裡算是長白山的余脈,總共由七個大小不同形狀不一的火山口連在一起,據說最早的火山口是一萬多年前噴發的,最年輕的也有五千多年,歷經滄桑變化,逐漸生長出各種樹木,成為低陷的原始林,所以當地人也稱地下森林。這裡不是那種齊刷刷的一片林地,而是高矮喬灌混生。導游帶著我們進入了3號和4號火山口,走在木板鋪就的林間小路,濃蔭蔽日、青翠欲滴,溫度也立刻降了下來。導游不斷給我們指引著路邊名貴木材和藥材,種類真是繁多啊,第一次見到了五味子樹、椴木、黃芩、蕨菜,偶爾還會有背上有淺褐色條紋的小松鼠拖著大尾巴從你面前跳過,好一片和諧的自然景像……

傍晚時分來到了牡丹江邊的一個被評為全國50個示範村之一的小朱家村,汽車七拐八繞又坐了一個擺渡才到的,北方的農村對我並不陌生,但這樣的村子還是少見的很,有點像城市的一個社區,房子排排規整,街巷也都是鋪好的水泥石板路,"向導"帶我們進入一個老鄉家的園子,是農村特有的菜園,真沒想到這次行程還額外收獲了鄉村體驗游,幾個人興奮地在園子裡摘李子、沙果,采西紅柿、黃瓜、辣椒,等不及水洗,用手擦了擦就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吃了這個又吃那個,結果沒等飯菜上來已經飽腹了。

夜宿鏡泊邊度假村。住久了城市,在這樣寧靜的夜裡入睡很是享受。清晨陣雨過後,原本的湖光山色更加鮮亮,恰好有早發的游船,便登船游湖。鏡泊湖是五千年前經多次火山噴發,熔岩阻塞牡丹江古河床而成的高山堰塞湖,在唐代已形成,全湖面積近百平方公裡,湖水曲折綿延,湖岸眾多港灣,湖面平靜如鏡,鏡泊也因此而得名。國家領導人多有來此,也多題字,其中葉劍英的"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國風光勝江南"最為人們贊嘆。船游過後,繞到了景區北門的吊水樓瀑布。瀑布以前見得不多,此瀑大約有40多米寬,20多米高,不算大,但已經是我見過的最大規模的瀑布了。原本平靜的湖水至此卻如白馬奔騰,轟然跌下,水花四射如雲霧翻滾,確有磅礡氣勢。湖岸游人如織,拍了幾張照片費了好些功夫。

景區出來時候已不早,匆匆上路回哈爾濱趕乘晚上的航班。

鏡泊湖之行已屬計劃外的計劃外了,但確實不虛此行,看來偶爾改變一下行為模式也許不是壞事,大概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吧。


精選遊記: 哈爾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