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敦煌八月行在出發去甘南---敦煌前先做了功略,制定了行程表:行程一:8月7日早上飛到西安,轉機蘭州,下午四點到蘭州 可考慮坐車到臨夏,車程2.5小時,預計7點到臨夏入住,小吃在中心廣場。8月8日上午7點往夏河,9點到。參觀拉布楞市。下午可考慮包車去郎木寺,預計3、4小時車程。宿郎木。8月9日,包車前往花湖、唐克。8月10日,郎木回合作,合作返蘭州。晚上蘭州至敦煌。8月11日,早上九點多抵敦煌,下午可至莫高窟,晚上六點後至鳴沙山、月牙泉,賞月觀星,騎駱駝。8月12-13日,雅丹魔鬼城、玉門關、陽關。8月14日返蘭州。回杭。此次行程主要是前往敦煌,看了甘肅的景點介紹,索性多請幾天假,把網上盛贊的甘南一並游了,也是比較貪心,一下子把兩種不同的風貌都欣賞了。雖然時間比較緊張,景色還是頗令人贊嘆的。現回放一下行程:我們是8月7日早上七點的飛機前往西安,轉接下午二點多的航班飛蘭州,這樣安排主要是杭州直飛蘭州的飛機幾乎不打折,還是分段飛劃算一些。最便宜的是春秋航班只要八百多,但要先趕到上海比較費時,考慮到上海的住宿、交通成本及後面的長途就不想辛苦地先趕到上海,順便也節省了體力。這樣我們實際七號這天都在趕路,下午四點多到蘭州,本來第一套計劃是這天住在蘭州,休息一下,第二天直接往夏河(根據網上功略,蘭州汽車南站往夏河一天只有三班,第三班為下午二點半,我們肯定當天趕不到夏河了)。本來這天准備在蘭州黃河邊逛逛,做了N多美食功略,打算好好品味一下,流口水呀。後來根據網上的汽車時間計算,覺得為節省時間決定不住蘭州,直接趕往臨夏,當天住臨夏。預計第二天坐最早班六點半的車,估計九點左右能到夏河,可以有較多時間逛拉蔔楞寺。(如果是蘭州一早的車往夏河估計到了要中午,拉蔔楞寺中午休息,當天趕郎木寺會很晚)。蘭州汽車南站開往臨夏的末班車是五點半,我們坐機場大巴到蘭州,已近五點,攔的飛奔南站,蘭州的的哥也不錯幫我們趕時間,一路飛馳,南站還是較遠的(的費15元)。站外拉客的的確不少,我們一概不理(這也是網上的告誡),我們沒開口,他們還蠻知道我們趕的是臨夏的車,就在說臨夏的晚班車已經開走了。我們雖然心裡有點失望,但還是跌色絆倒衝進車站大廳,實際上剛好坐上最後一班車,相當順利,開心耶。車出蘭州,路況沒有網上說的那麼差,對於要暈車的俺是個好消息,心情也很好,這一路也沒啥風景,看的都是山,間或有點向日葵,算是點綴的風景罷。隨著車向山區深入,雨開始下得密起來了(到蘭州的時候是小雨天氣,對蘭州來說是很難得的),這時候出現了狀況,車子被攔住不准前進了,起先大伙不明白是什麼事,司機停了不久,還是決定開上去,開了一段才知道是前方出了重大車禍,車子有好多被迫堵在路上,只有等交警處理完後,才能過。雨還是下著,天氣越來越冷,心情也焦急起來,不知何時才能上路,這兒處理交通事故還是相當慢的。只見到前後車上的客人都下來看事故現場去了,附近村落的回民也一撥撥地趕進趕出,後來等通車了發現,事故還真挺大的,車被撞得不像樣子了,路上雨水衝刷的血水讓人心驚。等到了臨夏已經是九點半了。本來蘭州到臨夏,是2.5小時,預計八點左右到,結果晚點了這麼多。我們在汽車南站到,又是大雨,覺得南站偏的很,就不考慮在此住宿。打車臨夏飯店,路上司機告知這是臨夏最好的飯店,標間258元,不含早餐,不能議價。問前台安全否,前台得意地告知,咱這兒是政府開的,安全的很。個人也覺得不錯,挺干淨的,房間也舒適。房間定好,晚飯還沒著落呢,就打車往中心廣場的夜市去,夜市就是一個個的燒烤攤,還有羊肉、雞肉的砂鍋,烤餅啥的,每個攤都一樣。想吃吃這兒的特色,由於太晚了,的哥告知店家大都已經關了。在夜市旁發現一家飯店在二樓,有東鄉手抓羊肉,這可是特色吶,品嘗一下。羊肉都是按斤賣的,味道相當好,就是要趁熱吃,涼了挺油膩的(不過後來知道這些手抓羊肉、牛肉都是很肥的)。還點了蔬菜(據說這裡都是吃牛、羊肉的地方,不大有蔬菜,所以見有葉菜就點,事實上到哪兒,菜多少還是有一點兒的,沒那麼緊張)、涼粉、八寶醪糟(就是甜酒釀湯),結帳50元,菜的量還可以,湯那是一大盆呀。非常滿意地回酒店。早上四五點被一聲聲悠遠的歌聲吵醒,在寂靜中顯得此音非常有穿透力,一陣納悶,後來明白過來,臨夏是回族自治州,這是早上清真寺的念經聲。一路上我們過來看過不少有新月標志的建築,很有異域特色。臨夏有中國小麥加之稱,有個相當出名的清真寺,本來昨晚到的早還想逛逛的,可惜沒時間了。這念經聲,倒讓俺們體驗了一把小麥加的清晨,呵呵。起床後發現,賓館不是二十四小時熱水的,也預示著此後的住宿熱水不是敞量供應的。六點前往臨夏汽車南站坐第一班車。車站裡黑燈瞎火的,早點攤也沒有開張,想想到夏河也就兩小時,到夏河吃吧。等到六點半發車,還只有我們兩個乘客。這時發現門口有餅賣,買了個像面包似的餅,有核桃味道,1.2元,吃著還香的(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是正確的)。發車的時候,俺們一陣樂,敢情這是包車哪就咱倆。沒樂觀多久,這車就開到加油站兜客了,轉著圈子兜客,這一兜使得客人陸續增加了,而真正的發車時間,變成了八點,中間還在加油站停了許久,先生就晃下去坦悠悠地吃了碗牛肉面(3元),看這陣勢九點也不會到夏河,不吃早飯會餓很久噢。這時俺覺得還不如昨晚住蘭州,還省了不事呢,早上直接坐開往夏河也最多差了兩個小時,悔之。一路上,這車逢人必停,不然可能覺得虧本了。一路上的風景也很一般,只希望能早點到夏河。抵達夏河是十點多,下車與事先聯系好的藏族司機才讓接上頭,預備逛好拉蔔楞寺,前包車前往郎木寺(包車費350元)。才讓熱情的很,一接到電話聽說我們先去拉蔔楞寺,就過來載我們去。這讓我們覺得找的這個司機還是讓人頗有好感的。拉蔔楞寺沒有想像中那麼壯觀,感覺天灰藍,游客也不少,這裡一簇那裡一簇的在拍照,可以買票(40元/人),也可以不買光就外圍逛逛,拍照。買了票的,就在售票處等集中了一批游客後,由喇嘛帶領去四、五個經堂(沒有票的不可以進經堂)裡面轉悠,他會像導游一樣給大家講解。部分喇嘛漢語說的相當好,我還看一個喇嘛給老外用英語講解也說得相當流利,佩服得很。分給我們做講解的喇嘛帶著耳麥(網上推薦這類喇嘛貌似講得比較好),竊喜中趕緊跟上去轉經堂。拉寺中學習的喇嘛眾多,在藏區和佛教界是有相當地位,相當於北大清華佛學院。說實話,俺們對拉寺也不是很了解,因其拍《天下無賊》而聞名。印像中可能是電影中鏡頭的選取角度的緣故,顯得拉寺很巍峨,在藍天白雲映襯下是朝聖的芸芸眾生,比較壯觀。我們到的那天是個陰天,所以天沒有那麼藍,襯得拉寺倒顯得很祥和,風吹過寺檐下寬大的幔沿,呈波浪般翻卷,如煦煦和風拂過心田。隨著講解的喇嘛去各個經堂轉悠,有問題也可以提,喇嘛會給予解答,當然很少會有人提比較專業的問題,聽了講解總算知道看的是啥,其實大部分游客也就是覺得看了比較富麗堂皇的寺廟內景,有精美的織物,繪像,制作精良的酥油花,各種價值不菲的文物。不過經堂裡都是黑乎乎的,也不太看的真切,也就結合昏暗的燈光想像一下這裡是蠻輝煌的。講解的喇嘛在講解前必先虔誠地在佛前的供桌上,叩首,讓我們覺得無比的神聖。看著年代久遠的佛像,心裡真覺得是寶相莊嚴,透著沉靜安然。燃一柱香,在裊裊煙靄中,讓心也暫時脫離塵世的喧囂,溶入這肅穆的殿堂中。大經堂中,恰逢很多僧侶在做功課,念經,相當壯觀。參觀完拉蔔楞寺,去了貢唐寶塔,據說可以拍到拉寺的全景。去的路上經過有名的轉經長廊,一溜的轉經筒,色彩相當漂亮,還看到叩長頭的藏民,極度虔誠。沿著經廊走到貢唐寶塔,發現這裡的寺廟都是可以免費參觀的,但進經堂就要買票(10元/人)。我們登上頂層(要經過經堂才能上),覺得風光不錯,拍到在群山懷抱中的拉寺,房屋密布,安靜詳和。時值中午,才讓說好我們參觀完畢招呼他一下就過來接我們。這位師傅還真不錯,中午給我們介紹了一個價廉物美的吃飯地兒,吃的是當地的干拌面,酸酸微辣,很是可口。(14元兩人)等我們吃完發現他還特地洗好了車,一路上開著锃亮的車送我們進入美麗的桑科草原。(我覺得頗奇怪,一路上風塵僕僕的洗車干啥,估計也是才讓比較熱情,覺得車洗干淨了,客人感覺比較好吧,真挺淳樸的)。如果說拉寺是甘南行的序曲的話,接下來我們的旅行就是進入主旋律了。序曲是悠揚的,我們對後面的樂章還是挺期待的。選擇包車就是為了一路上欣賞桑科草原和尕海的美景。進入桑科草原也是收門票的(10元/人),給的票是印有美麗草原景致的明片,這個設計還是蠻實用的。桑科草原的景色怎麼形容呢,可以參看WINXP的經典的藍天草原桌面背景,本來我以為那景色看上去似乎不太真實,但一到了桑科草原上一看,覺得何其相似。天因為是陰天,沒有瓦藍瓦藍的,但如綠絨毯從山坡上鋪陳到地面的草原,一處處連綿不絕,真覺得看著跟桌面背景般熟悉,不過這回感覺真實了。天陰陰的,顯得雲層很厚實,很低沉。給草原帶來生氣是牛羊,路上會見到牛、羊群擠擠挨挨塞在路上,我們興致盎然停下來為它們讓道,看著滿地羊群,天上是低伏的大團的白雲,如同天上羊群和地上的羊群在相互輝映著。此行的看點主要是尕海,想像不出究竟是怎樣的風光,只知道尕是小的意思,應該是個小小的海子,比較秀美吧。才讓突然指著窗外說:“尕海到了。”一看窗外,是一小沼澤地,淺淺的水面,失望失望,都不准備拍照了。哈哈哈,才讓狡黠的笑聲,讓偶們明白上當拉。這位才師傅是一帥氣的藏族小伙,在網上也頗有點名氣,十分健談。一路上和你講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指給你看活佛的出行的帳篷,和你講他的經歷。使得這幾小時的行程不會很悶。就像剛才的玩笑,他說很多游客也是衝尕海來的,一聽他說尕海到了,立馬也不管是真是假,就下去對著小水窪一通哢嚓,把才讓給樂的。其實俺們剛也猶豫要不要下去照呢。嘿嘿。才讓說草原上鮮花盛開的季節真的是相當的漂亮,連他們經常在草原上跑的人,也會被吸引著,停下車來,想要徜徉在花叢中,來瓶酒,醉臥在花海中,享受著這鋪天蓋地的美景。偶們聽得也是向往呀,向往,所以看到有一片花叢的地方,立馬哢嚓哢嚓。在穿越桑科草原的時候,有個景像很特別,我們去的時候是陰天,走著走著就下雨了,但走著走著就經過一片晴天,太陽好的很,天顯得特別的藍,雲層也會變得被打薄了似的,但走著走著又是一個雨帶,這樣在路面上很明顯,一段路是濕的,一段路是干的。我們就這麼一會經歷雨天,一會穿過晴天,非常奇妙。一會看著天陰沉沉的,白雲似著淡墨,隨時會壓到車頂上。一會白雲似乎被雨漂淨,被太陽烘干了,輕盈得如同一團棉絮粘在藍天這塊紙板上。草原上的山坡還是靜靜地延綿著,有牛羊散布其間,星星點點,如一卷畫面鋪散。才讓放起了藏族的民歌,襯著這景致還是很合拍的。快到郎木寺的時候,我們終於見到了美麗的尕海,如一方絲綢平鋪在草原上,沒有想像中那麼小,是一個狹長的濕地湖泊。這時是個晴天,太陽從雲縫間灑向湖面,水上倒映著大朵的雲霞,如含羞的少女,矜持地散發她的秀美。通向尕海的草甸上還開著紫色、黃色的小花,大朵的蒲公英在風中搖曳,有馬兒在悠閑地飲水,有一種靜態的美微微地散發出來。郎木寺是個小鎮子,跨甘肅和四川省,所以寺廟也有兩個,分屬兩省,甘肅的寺廟這邊可以看天葬台,四川的寺廟接納摩峽谷。郎木寺非常小,但旅店、食鋪眾多,隨著旅游發展,這兒的商業也極其興旺,物價水平與大城市接軌(當然也有可能是這個消費水平就是針對俺們游客的)。我們去的季節屬於旺季,旅館據說也爆滿,才讓幫我們定了個青年旅舍,本來我們讓他定郎木寺大酒店(郎木寺最好酒店,關鍵是24小時供應熱水),我們擔心到時候酒店住不上,還是先訂個住宿點保險。才讓是個相當熱情的小伙子,他覺得我們沒必要去住昂貴的酒店,只要有熱水,有干淨的床鋪不就挺好的嘛,我們也不好意思堅持。到達的時間已經是下午五點了,入住格桑青年國際雙人間(60元熱水,晚上八點開始供應,這兒的旅舍都會通知熱水開始供應的時間,早上用的是有余溫的水),老板是廣東人,相當幽默風趣,還給我們看國際驢友的簽名。我們的房間在二樓(不過一共也就二樓,木制結構),在這裡我們略有高原反應(這兒海拔3400),就是上樓有點氣喘,房間有點藏式風格,是坑床的形勢,兩鋪之間有花紋艷麗的長形坑桌,窗紗是紫紅的紗幔,雖然簡單,還是有點特色的。床頭上方臨窗,可以看見甘肅的寺廟,金頂白塔,被群山環擁。老板說,如果有天葬儀式,只要看到早上山頂有煙升起,就可以上山看天葬拉,敢情這還是一瞭望哨呀。安頓好房間,因為天色還亮打算去逛納摩峽谷。出門未幾,天就下雨來,只好返回,門票(15元/人)兩日內有效。邀請才讓同去品嘗網上盛名的達老餐廳的石烹羊肉。達老餐廳裝飾色彩濃郁極具藏家風情,我們點了酸奶、糌耙、石烹羊肉(100元,就是一個碩大的羊肚子裡面放石頭和羊肉加調料燒熱了拿上來,外裹的羊肚可以再炒炒吃),一盤炒牛肉,一盤炒菌菇,一盆番茄蛋湯、啤酒、後來還上了蘭州沒喝上的黃河果啤,共計183元。酸奶味道很特別,好吃的,回到旅店,看到不少驢友,大多是成群結隊的,大家看到都很友好,有人問我石烹羊肉咋樣?我實說,建議牙口好的品嘗。郎木寺陰雨天還是挺冷的,趕了兩天路的我們回來早早歇下,期待次日的花湖-唐克之旅,這可是重頭戲呢。這裡晚上,狗吠不止,沒有鄉村的安靜。睡到半夜裡聽到瀝瀝的雨聲打在木制的屋頂上,想著雨咋的越下越大了?8月9日早,是一個陰雨天,且雨勢不小。一早去昨晚訂好的郎木寺大酒店(旺季標間一樓260,二樓開始加價格至300,320不等,藏式標間360),因為房間爆滿沒有人退房(可能雨天早出發的人不多),而我們要趕早出發去花湖了,不確定回來是否能住上酒店,就決定不搬了,還是在格桑國際住(其實感覺一下驢友生活也是蠻好的,樓下的小酒吧天天有驢友在交流,討論行程,貼紙條征拼車的,老板說話很逗,住著覺得條件雖然艱苦,氣氛很好的,好像回到學生時代似的)。才讓因為早前約他的時候就說只能把我們送到郎木,他後面有回夏河的生意剛好接上,就給我們介紹了一個郎木寺的包車司機貢九(漢姓高,好像這兒的藏民他們都有漢名和藏名),是一個非常老實的人。(網上推薦最好是找當地的藏民司機,個人認為可能是對當地風土人情比較熟悉,路上安全點吧,郎木-花湖-唐克包車350元)貢九師傅不多話,可能也是漢語不是很熟吧,但交流沒問題。一路上給我們放藏家民歌,是米線的《情迷唐古拉》,優美質樸的聲線,掃去了天色的陰郁。我們合著樂曲向若爾蓋草原出發。若爾蓋草原與桑科草原不同是感覺很空曠,草原一望無際,真有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感覺。窗外的雨下得密密,心底有深深的懊惱,這樣的天氣,怎麼會有美景,也沒有辦法拍照。百無聊賴地看著窗外,已經讓人審美疲勞的草原風光。若爾蓋草原似乎是夏季牧場,在這兒放牧的牛、羊群很多,還有牧民在雨中放牧,心情慢慢平靜下來。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會期望我們能夠有一路美景的行程,但是這就像是我們經歷的人生一樣,也會有風有雨,只有調節我們自己心態,才能夠一路前行。牧民不會因為雨天不出來放牧,牛羊不會因為要淋雨不出來吃草,就像不管是怎樣的情形,生活還是要繼續。雨中還有小牛、小馬在追逐奔跑,在撒歡。其實雨天也不是糟透了,至少沒有強烈的紫外線,沒有灼人的陽光,想著,看著心情也歡快起來。到了花湖,因著是雨天人也不是很多,門票78元/人(搭售觀光車),貢九下去和門口的藏民商量,我們不坐觀光車,把車開進了景區(這就是雨天的好處,晴天人多自己的車不能進,只能坐景點的車)。來花湖前格桑馬隊、才讓、早餐店老板娘都說花湖盛名難負,看過尕海就不必來了,而且門票還貴的要死,不值得。我們覺得路遠迢迢過來,就看上一眼吧。門票上是日落的花湖,我們看雨中的花湖,比尕海大很多。花湖因其夏季湖面鋪滿鮮花而聞名,來之前就聽說這兒成為牧場,花一開就被牛馬吃完,並且濕地沙化造成水面萎縮等等(進門有一大段感覺是草地不是濕地)。實際上我們看來雨中的花湖還是比較漂亮的,煙雨凄迷,婉延的棧道通向湖中,有水鳥在湖面翻飛,時而俯衝水面,叼上一尾魚來,勢態優雅地劃過水面。看著棧道邊的水底還是隱隱黃花點綴其間,顯得柔弱,令人愛憐。想像一下若是繁花盛開的水面該是多少的絢麗。不過即便沒有花,我覺得花湖的日出和日落應該也是很迷人的,點點金光照耀在湖面,棧道的盡頭是小小的亭子間,看落日斜暉,觀月升星垂,四野茫茫,鳥棲魚游,應該是極浪漫的景致吧。這個時節又下著細密的雨,俺在湖邊極目遠望散發抒情心緒沒多久,已經薄棉衣盡濕,只有抖抖縮縮往回走,覺得這個棧道(棧道有好幾條,天好多走走倒是很賞心悅目的,)好長呀,回來坐觀光車的游客都凍得青紫的在等車,我們就直接上自己的車回去了,這個倒真是方便耶。我們是早上九點出發到唐克已經是近十二點了,在唐克鄉吃的中飯,隨便點了兩個炒菜,手抓犛牛肉(共123元),當地人愛吃,肥的很,也是咬不動,沒有點黃河魚,因為據說它是吃水葬的,我們就不敢吃哈。唐克的景點是看黃河九曲十八彎,本來以為是細細水帶折成幾彎。及至到了景點,雖然在雨中看不全幾個彎,但氣勢很大,黃河看上去清亮亮的,曲折在茫茫大地上,滋養著天下人家。上唐克山可以看黃河九曲全景,可以走棧道,也可以騎馬(50元/人)。貢九師傅和當地藏民(這可能也是找藏族司機的好處和當地人好打交道,以免出現半路坐地起價情況)認識,給我們說好了兩匹馬,帶我們上山。山路很陡峭,但風光無限,雖然還是下著大雨,我心情很好,哼著《天路》上坡,高音是飆不上去,自己聽聽覺得尚算悅耳,呵呵。在馬背上一顛一顛前進,隨著高度提升,黃河的玉帶如畫軸展開延至遠方。牽馬的藏民開始嘀咕,仔細一聽是說天下雨,馬打滑。已經到了半山,上山的路更加陡直,情形是十分驚險的,摔下來是很恐怖滴事。俺心裡是有點怕怕的,歌也不哼了,還鼓勵馬加油,也不知它聽得懂不。騎馬上山是非常刺激的事,登上山頂,覺得心胸廣闊,似乎沒有什麼放不下的。有時候旅行的好處就在於,可以暫時脫離羈絆做一個自然的人,讓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是心靈的驛站。貢九師傅也是牧民出身,他說上山很好,騎馬下山比較難受。等到下山的時候,我覺得比上山更可怕,這麼陡的路,還打滑呢。牽馬的師傅告知技巧,要身子盡量後仰,不要往前伏。下得山來,偶一個飛身下馬,牽馬的師傅誇我膽子大,難道是偶這個下馬的姿勢很瀟灑嗎?後來先生告訴我,他在上山時看我的馬不斷在打滑,看著挺懸的,我還大聲高歌的,估計牽馬的師傅是因為這誇我吧,嘿嘿。黃河到了蘭州已經是渾黃凝重,河面寬厚,被稱為母親河,而在唐克,我們也見到了黃河的另一面,溫婉大氣,就像天下的母親對兒女一般,總會露出她心底深處的愛,如這河帶般柔和綿長。雨在唐克越下越大,遠處黃河已經模糊起來,所以照片也拍不到更多的彎折,這裡最美的時分也是日出與日落,有的人會住宿在唐克守候,我們礙時間關系,只能到此一瞥,但還是覺得值得一游的。任何事都要做到極致總是很難,只要我們覺得看到的是滿意的,我覺得也挺好的,留點想像的余地,也很美好。因為下雨,我們登唐克山的代價就是雖然穿雨衣還是淋了個透,但是當地藏民都是沒穿雨衣淋在雨中的,貢九師傅說,都習慣了。路上果然看到雨中的牧民也是如此,不禁感嘆他們的身體真是棒呀。從唐克山上下來,立馬有人上來收門票48元/人,我們說好貴呀,立馬降到40元/人,可能也是雨天人少的緣故吧,呵呵。返程的路上就音樂聽聽,瞌睡打打,回到郎木也是近四點了。時間尚早,先生建議去看看昨天沒進去的納摩峽谷,我覺得冷得發抖就回旅店休息。等他回來看看照片,聽聽描述和臨安的峽谷也差不多,心裡覺得甚平衡,不然沒去不就虧了嘛。不過先生也沒走進去多少,他說在谷裡遇上出來的兩驢友問一下說風景一般(網上說很好,估計是天晴去會好些,人少,可以在裡面發呆,休養身心),天又冷就折返了。貢九師傅說這樣的陰雨天再持續幾天,郎木就會下雪。晚上來到仁青賓館對面的李燕飯店吃飯,順便烤火。早上找吃飯的地方看到這兒有稀飯包子,覺得很是對口,要了兩包子,一牛奶,一酸奶,兩稀飯(裡面放人參果),一大餅(隔壁有賣,當地比較常見),共計15元。早上飯店生著火,感覺頗為暖和,牆上的驢友們盛贊的紙條也貼了很多,感覺蠻實惠的一家店,不過是吃川菜的,比較正宗。晚上我們叫了兩個羊雜砂鍋,兩杯牛奶、一盆麻婆豆腐,量大料足,共計59元,對於能吃辣的人來說是很香的飯菜。老板娘人很好,我們去的早,在那邊想烤烤火,她就把爐子特地升起來,我們在那兒聊天,並且還烤干了潮濕的褲子和鞋子。此行甘南,我們還是相當幸運的,兩位包車師傅,旅店老板,李燕飯店的老板娘都是很好的人,雖然旅途波折,回憶還是蠻溫馨的。8月10日又是趕路的一天,早上起來居然發現是個晴天,若是這一天,花湖、唐克一線應該是極美的景致吧,不過按計劃我們得返程了。早上坐上六點半開往合作的車,人很多,終於不用兜客了,准點出發了。太陽升起來,照在草原的山上,一片金黃色,煞是好看,終於明白日照金山的由來。因為是班車不能像包車一樣隨時下車拍照,只能遺憾的隔著車窗來一張。趕到合作是十點左右,需要再打的到汽車總站坐開往蘭州的車。合作到蘭州的車是半小時一班,我們趕上了十點半的一班,以為三點可以到蘭州,結果上了車,有經驗的人說不一定,四點能到就不錯了。果然車開了沒多久,就開始修車,路上多是回蘭州趕火車的人,有人下去催了司機。這司機一路開得那個飛快呀。經常往返此程的人推薦坐高科(不知是不是這兩字)會比較快一點,高科是十一點半發車的。合作也有個景點米拉日巴九層佛閣,因為時間緊迫我們就沒有參觀,在路上看到了,就車覽了一下。由於司機飛速趕路,我們三點半到了蘭州,搭上前往敦煌了K9667空調快客,晚上17:52到敦煌是次日早上8:14,相當精准。時值敦煌旅游旺季,火車臥鋪據說要提前十天才能買上,我們是相當驚險地買到硬坐,上車瞅空補上了臥鋪。8月11日晨准點抵敦煌,開始俺們的沙漠之旅行, 敦煌的氣候是非常炎熱,太陽就火辣辣地掛在空中,這兒全年降雨據當地說是三四十毫升,蒸發量是二千多毫升,干旱呀。尤其是皮膚覺得非常干,嘴唇也起皮,這個保濕工作是很首要的,但蒸發很快,嘿嘿。看著天氣這個狀況,我決定調整一下原計劃,上午就把莫高窟游覽了,下午就貓在賓館裡躲太陽,休息。事實證明這個計劃是正確的,司機說下午莫高窟人多(一般旅行社的安排是上午鳴沙山,下午莫高窟)。莫高窟(門票160/人)離市僅二十幾公裡,開車蠻快就到了,游客少,我們等待的時間短,一般導游也就帶我們去轉個8—10個窟,很快就結束了。我們這個導游講解得相當不錯,團(臨時游客組的團,一般也是集中二十個游客由一個講解員帶去逛)裡有幾個略專業的人問的問題也能給予相當專業的解答,使俺們也長了知識。洞窟裡的壁畫真是相當精美絕倫,在講解員的講述下散發熠熠光輝,想看仔細的最好還是自己帶個手電,洞裡相當暗呀。來的時候想,咱也不是搞藝術的,也就看個新鮮罷了,真正看到藝術寶庫的時候,才後悔自己應該早做點功課,看看洞窟的有關介紹,就可以看得更深入了。於是在展出結束的時候,在入口處買了本《燦爛佛宮》(有彩圖的)學習一下,呵呵。個人覺得莫高窟是美奐美侖滴,最好是能仔細看,多看看,不過俺們不是搞專業,可能真看看多了,也就疲了,點到為止也行。莫高窟出來還有陳列館,有仿真的洞窟,如果覺得意猶未盡的可以再去看看。晚上七點俺們來到鳴沙山月牙泉(120元/人),租好駱駝(80元/人),鞋套(10元/人),向沙漠開拔。太陽熾熱地照在身上,沙丘呈現出金子般的光彩,壯觀雄渾,讓人驀然想起“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樣的詩句來,覺著大漠的風光也是相當入畫的。遠望過去,沙山頂端是點點連成線的駝隊的身影,風吹鈴動,叮當聲不絕於耳,恍然以為自己就是那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商客一般。行至鳴沙山腳,高聳的駝峰陡然一低,原來是駱駝跪下了,讓我們自行登上沙山(這個委實難爬,費時費力)。登至沙頂,可以滑沙而下,快速而又刺激。不是為了趕上去月牙泉拍日落,我還真打算上去試試。(後來問了別人感受如何,答曰:因刺激故而尖叫,要做好吃一嘴沙的准備,請記得帶口罩,呵呵)又騎上駱駝奔赴月牙泉,臨近月牙泉的那一段也是要自己走過去的。牽駱駝的人會告知,大門口也不遠了,但如果不需要騎的可以自行回大門口,但同一駝隊的要統一行程,是騎還是不騎(這個規矩還是蠻奇怪的)。我們想著要在這裡賞星觀月,就決定不騎了,好像大多數人也是這樣選擇的,所以這兒棲息的駱駝很多。月牙泉是沙漠中的綠洲,是沙漠中的明珠。我們一開始還搞不清楚,哪個是月牙泉,因為旁邊有個人工湖,綠化搞的很好,鮮花盛開,於寸草不生的沙漠來說是相當妖嬈的風景了。及至看到真正的月牙泉,還是蠻驚嘆的。“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樣柔美的一彎泉水躺在沙漠裡,靜靜地沐浴著晚霞的光影,讓人的心底不禁生出詩意來。有一句詩中說水是眼波橫,這一尾月牙,像是美人嬌媚含笑的眼波,蕩漾在沙地上,輕撫過游人的心田,讓人愛戀、沉醉。水邊有叢生蘆葦,如長長的睫毛,輕輕撲閃,謀殺了不少慕名前來的游士們的菲林。落日過後的月牙泉,游人漸次散去,這裡復歸平靜。天色還未暗盡,一旁的飛檐的樓閣矗立在暮色中,似乎有大團的雲在頂部翻騰,別有氣勢。我們坐在沙山上,等著月亮升上來,應該是比較靜美的景像罷。沙堆慢慢變涼,夜色開始彌漫,如若可以在此扎營,夜來看滿天星鬥閃爍,應該是很浪漫的吧(當然衣服估計要多穿幾件)。結果是等了很久,除了越來越黑就沒啥看的了,除了地上的月牙,就沒看到天上的銀鉤。失望是有一點的拉,想像還是很美好的。好像要關門了,我們就往外走了。路上看到兩粒很亮的星星,算是安慰獎吧。後來想想日落的遲,估計我所想像的美景也要後半夜才有罷。後來問了一下景區的人,果然說是月上中天都要凌晨了。但能看到這樣的沙漠美景,竊以為也不虛此行了。這是和我們江浙完全不同的風景,一生值得看一回。從月牙泉回來去了有名的沙洲夜市,據說是個愈夜愈熱鬧的地兒,咱也瞅瞅去。夜市的前段,我看跟吳山夜市差不多,都是賣各類雜貨的,主要是各類工藝紀念品啥的,也有幾個攤好像是在賣古物似的,俺想想那是古代絲綢之路啥的,伸長脖子准備撿撿漏啥的,至少也賺回旅費吧。先生看出我的心思,立馬遙指一疑似古董的玉器,:“那兒有翡翠白菜,你買不?”一看果然是,還做得很舊的樣子。想想也是,哪這麼容易撿漏呀,訕訕收起打量古物攤的心,繼續前行。夜市的後半段才是小吃,當然水果攤也很多,但品種不豐富。小吃主要是就是各種燒烤,由於晚飯吃的實撐,看到的都是烤雞翅、羊肉串啥的,沒什麼特別的食欲,還煙熏火燎的,回府回府。本來還准備夜夜在夜市大嘗美食的心也就此淡下。也品嘗了傳說中無比推崇的杏皮水,當地人告知只可淺嘗,都是勾兌的,也就呷了幾口,可能配烤肉合適點,酸甜兮兮的。8月12日,這天九點出發去魔鬼城看雅丹地貌,玉門關也是在一條線上的,可以順便拐一下。我在網上看說玉門關呀陽關就剩下了個土包,沒啥好看的。一路上只見是一望無際的戈壁,好單調呀。開了N久幾乎是不停復制的荒蕪景像後,我遠遠看到一土牆,心想玉門關罷?果然還正是。車停下來,走近玉門關(40元/人,因為沒啥外觀保護的,所以老遠就收門票了,要想免費看,外面拍拍照片是不可能的,)還是有很大一段路的,遠遠望去,雖然玉門關只是斷垣殘壁,就像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依然巍然屹立在荒蕪的沙地中。如果是日暮時分的話,應該是別有一股蒼涼的韻味,如果再配上羌笛的話,就是那傳世名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大漠的天是如洗的湛藍,在拍攝玉門關時,竟然還捕捉到如玦月形,遙遙臨於關上,真不由得又讓人想起“秦時明月漢時關”這句來,歷史已經遠去,但邊關的景色還是年年歲歲相似。感嘆過歷史遺跡後,我們一路向西,繼續前往我們的下一個驛站——雅丹(門票50,觀光車20)。我們到達的時候已是正午時分,在沒有遮攔的沙漠中,是十分烤人的,據說溫度最高可達六七十度。風沙侵蝕的地貌固然奇特,但這麼強烈的日頭,還是令人游興大減。很多的形像也是因勢就形,什麼艦隊呀,孔雀、獅子呀,大家盡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游客們參觀的都只是外圍的部分,可以自己租越野車(300元/輛)時進去看。如果是傍晚我想租個車進去看看應該還行,中午大家好像都熱得呆不長,在觀光車上都是快上快下的。魔鬼城的由來也是指沙漠的晚上,由風沙營造氣氛,加上造型奇特的石頭地形,感覺會比較恐怖點吧,這正午俺們只覺得這日頭魔鬼的很。離開魔鬼城回到敦煌是下午三點。晚飯後,在敦煌市閑逛,不如去看電影吧,跑到城中唯一的電影院,門口熱鬧的緊,還有歌舞表演,一問居然沒有電影,只能看《敦煌神女》是個雜技歌舞劇。剛才門口是搞宣傳,門票160元。想想和去雲南看的特色民俗表演,也大同小異,都是演給俺們外地人看看的,就不隨俗了。就在城裡散步,敦煌也不大,逛到水果市場買了水果回賓館,雖然品種不多,但都是挺甜的,回來吃吃這邊的水果感覺就淡了點。今天是最後一站陽關,本來不想去,來回又是半天,中午日頭又大的很,陽關也就余下了個烽火台,以為看看就和玉門關情形類似。本來說是中午可以去陽關農家葡萄園吃飯,摘葡萄,可是這個節目取消了,原因是那裡的葡萄還沒到采摘期。結果早上起來,居然難得是個陰天,路上還下起了雨,這是對於長年缺雨的敦煌是極其珍貴天氣,就當是陽關對俺的召喚吧。畢竟還有“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麼有名的句子在,得,咱就去看上一眼罷,免得回來後悔,都到了敦煌也沒去,有的地方一生可能只會去一次,少一點遺憾罷。又是一路的荒漠,快到陽關的時候,驀然出現了大片綠洲,也就出現村落,仿佛是漠上的桃源,令人驚喜,路邊還是垂直濃蔭的行道樹,讓人眼前一亮。農家小院裡葡萄藤枝蔓相依,遮蔭蔽日,若是得飲一杯葡萄美酒,俺們可是要醉臥陽關拉。陽關(門票50)這個景點打理得比玉門關體面,進門是一城樓,建了一博物館,配了專門的導游講解得深情並茂,感覺不認真聽還挺對不住似的,由此也知道了“關照”一詞的由來,就是走古代絲綢之路,過關都有通關文牒,所以有了關照(以前出陽關相當於出國,這個就是護照吧),演變到現在就成了照顧的意思,請多多關照拉。我們聽得頻頻點頭,導游也趁熱打鐵,領我們到下一個房間去領護照,材質不同,價格15-30元不等,一旁有漢服出租,10元一套,順便說明一下裡面服務人員都是著漢服,領了護照還有罩鎧甲的衛士為游客蓋章。接下來便是去看陽關,據說湊得時間好還安排歌舞送行,咱這撥沒輪上。去陽關有兩種一是觀光車10元一位包來回,二是騎馬,號稱是當地特產-天馬(我看這個馬特色是個頭偏小),30元包來回。這時早已雨止轉朗朗晴天,騎馬可曬了,就坐車吧。車一開動路上風很大,倒不熱,看見前方有一人騎馬小跑,樣子很是英姿颯爽,我好羨慕呀。沒幾分鐘,烽火台遺址到了,我好悔呀,早知這麼一點路還不如騎馬呢,感覺挺意氣風發的。景點處有一長廊,可以看陽關道,古董灘,但屬於文物保護區,不能進入。但視線而開闊,登高處有獵獵風起,蒼涼之感頓生,回望烽火台,無聲於藍天下,見證了繁華,也品盡了寂寥。往回走經過一個做陶器的窯洞,導游又建議俺們買紀念品,看看我們都沒有下單的意思。手工匠拿起一個魚形羌笛演示了吹奏法。俺學著竟吹出了鬼哭狼嚎聲,甚滿意,因為有的人還吹不出聲音哪。想著我要在玉門關來這麼一手,多少人會留下恐懼的眼淚呀,特有效果。當然在魔鬼城的晚上吹可能更應景些。正猶豫著要不買,價錢已經主動從二十一路降到十元,這已經是偶在網上看到的最低價,成交。挺郁悶的是,我試吹的時候好歹還有那麼一點凄惶意味的聲音,等買下來就不大吹得出了,於是我一路很認真地練習咋讓它出聲,以便於俺回家以後在某個回憶敦煌時刻可以散發懷古之幽情,嘿嘿。其實也是圖新鮮拉,我正在一花架下練習時(當然不止俺一個游客在練習,買的人都挺認真在練習哪),抬頭一看,頭頂上一葫蘆頭正朝我皺眉哪!人面葫蘆?這是啥子品種?導游笑著告訴俺們這是定做的,就是陶藝師事先把模子套葫蘆上,等葫蘆長大就成人面拉,有手藝就是強,多有創意,還挺娛樂的。陽關之行也到此是相當有意思的結尾了,不虛此行,有時候覺得人生也是這樣,即便是你認為平淡的旅途,也會有小小的意外,有淡淡的歡愉,其實是美好的。下午休息後就是返程了,敦煌在八月份是如午間沙般炙熱(到那邊才有感覺)的景點,各類返程票(尤其火車)都緊張的很,敦煌飛西安機票還不打折,1730元/人,西安回杭州950元/人。敦煌飛西安是晚上抵達的,所以在西安需要住一晚,網上時間是晚七點二十至十點多到,實際上是九點就到了,還是第一次坐上早到航班,全體乘客都驚訝之極。一下飛機想看看,有沒有接的上回杭班機,剛好是九點起飛,錯過。在西安住了一晚,對面就是航空大酒店,標間300。旁邊有小吃廣場,出門右拐,不到五分鐘,這個時節有新鮮核桃上市,建議品嘗,是我們這兒吃不到的。此行游記型攻略也就此收尾哈。包車師傅:才讓(夏河)13519426072貢九(郎木寺)13629311988附甘南注意事項:汽車車程都比較長,網上公布汽車抵達時刻的小時數最好*2計算(還要考慮種種突發情況,有的地段路況不是很好,請備暈車藥),所以時間要放寬。

(尕海)

(唐克)

(花湖)
(敦煌 )

(月牙泉)

(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