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怎麼愛旅游。不是不愛大自然,是害怕置身於美景中無人分享那份喜悅,落寞不已。某個時間總會走出去看看自然山水。“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一直以來的追求。沒有讀夠萬卷書,並不打算去行萬裡路,一個人的旅途很孤寂。卻沒想到出游的機會無意中到來。
應江西教育期刊社《高中生之友》編輯的邀請,我有了這麼一次三清山婺源之旅。
三清山是中國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之一。上山的前一天下過雨。後來雨停了,出了太陽。當我們走到山腳坐纜車時,一片烏雲吹來,嘩啦啦下起了大雨,令人躲閃不及。山中的天氣變幻莫測。沒幾分鐘天空放晴。老天似乎在跟游人捉迷藏。難怪一下車就有山民向游人兜售雨衣,當時天氣還很晴朗。
纜車悠悠蕩蕩地向最高的山頭駛去。50分鐘後終於到達目的地。又往上爬行了10多分鐘才到了一家賓館--日上賓館。放好了行禮准備出發時有人提醒要打開電熱毯。這麼熱的天氣打開電熱毯?後來一摸床單是潮濕的。原來山裡夜間濕氣太大,電熱毯可以把床單烘干。
其實我不喜歡爬山,也從未爬過一座山。山間的一切對我都是新鮮的。如果不是這樣一次安排,我絕不會主動爬一座山的。太累人。爬山的過程太漫長,體會不到樂趣。當導游告知要爬四個多小時的山時,我幾乎要退出了,想躺在賓館睡覺。後來覺得不妥,既然來了就看看山間景色吧。
那天不是周末,出游的人卻很多。山上的天氣是陰天,沒有太陽,濕氣很重。天氣涼爽,山風時常徐徐吹來,很是怡人。一級兩級三級……我的腳越來越沉,台階一層層高聳天際。一邊靠著山,一邊是深崖。蔥郁植被一望無際,遠山在雲中游移,一時恍惚,不知是山在動還是雲在游。當爬到一座小山坳時,不見台階,眼前豁然敞亮。有一條人工棧道沿著山腰彎彎曲曲伸向雲深林密處。突然間感覺腳步輕盈起來,索性奔跑起來。雲在腳下游動。自己仿佛置身天宇。俗世離自己那麼遙遠,俗世的煩惱此刻顯得那麼微不足道,只有層層的山巒,茫茫的雲海,而我就在這山巒雲海之間俯瞰大地。原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擁有一顆看透世事的灑脫的心。
狹長的人工棧道沿山壁修建而成。我時而奔跑,時而漫步,時而俯欄觀望,此刻所有的語言都是多余,只有靜靜體味,體味山林的秀美,體味自然的神奇。形神都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後來我幾乎挪不動腳步了,實在太不想離開這畫中之景,情願自己也長成這山間的一棵松,一株草,或者成為這欄上的一截木,日夜與雲山相伴。
沿途的景致也非常多,有觀音聽曲,有企鵝獻桃,有少女開懷,有巨蟒出山等等,這些景致都是天然形成的,七分神似,三分想像。讓人慨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
山中還有一處清池,水清透見底,霧氣升騰,仿如仙湖。我坐在湖邊神思,這裡應是仙子居住的地方,在湖水中沐浴,洗濯塵世的污垢。其實光看看這清逸的地方也足以去除俗世的塵垢。我抖抖衣服上的灰塵,起身飛快向林中跑去,心中已小鳥般跳躍不已。
當再次返回日上賓館時已是晚間八點鐘,奇怪的是自己竟絲毫不覺得累,反而有種前所未有的輕松感。之前想著四個多小時的行程如石頭般壓在心上,現在只輕輕一笑,只要堅持,就能看到美景。真是不虛此行呀。最感慨的是那位五十多歲的主任,竟然也是一口氣不歇地爬完整座山。後來得知他常運動,體力比年青人還要好。
夜間小住山間。洗完澡我就跑出去了,站在山間一大的露台上看月亮。月亮高掛空中,時有朵朵雲兒撫月,白天威武峻峭的大山都隱在夜色中,沉沉入眠,只有小溪流的聲音格外清亮。密林間還不時傳來陣陣蟬鳴蛙叫。我一人獨自倚欄站立著,手機中放著一曲空靈的鋼琴曲。白天的旅行是快樂的,快樂的忘卻了寂寞,晚間面對月亮的時候才知道有些寂寞只是被隱藏了。就像月亮,它的寂寞只在晚上出現。不過周圍已現出了大片大片的星星,美得眩目。我抬頭仰望星空時,突然朦朧的月色中一陣閃光,回頭望卻,是編輯正拿著他喜愛的專業攝影機對著月亮狂拍。原來他也在欣賞這山中月色。很快一幫人已鬧哄哄地跑下樓來。我笑著看著他們,寂寞已逃無遁形了。
回家後好像換了一個人,總會一個人偷笑。那山、那雲、那月全裝在了心裡,美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