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三亞旅游,體驗到了不少網上所說的人心不古。當然三亞風景怡人,是個休閑度假的好去處,但這個系列的攻略主要是介紹三亞旅游存在的陷阱,我這裡也是拋磚引玉,希望大家也能把在三亞遇到的陷阱在攜程這個大平台廣而告之,讓游人引以為戒,也敦促當地旅游整治環境。
閑話少絮,話說今天按照網上攻略來到第一市場買海鮮,一路上不斷有海鮮排擋的小妹上來兜攬生意,都沒有理,後來上來一個拿著鵬潤168名片的小妹,因為前幾天看到篇攻略說第一市場旁一個什麼168的排擋價格公道,菜也燒得不錯,就讓她帶著買了。總體感覺一個字“貴”。網上說15/斤的芒果螺賣到17元,20/斤的賴尿蝦賣到26元,大海膽4元一個,龍蝦160/斤講價到140,裝袋的時候我提出把水放干淨,對方居然說這種“干賣”要賣170/斤,最後反復交涉,終於150/斤成交。本來想買一條青衣,結果帶去的第一個攤點賣65/斤,在我說出網上傳的45/斤的價格時,帶我去了第二個點,55/斤,最後沒買。買菜的過程中小妹從來沒有主動講價,都是在我提出太貴了以後才像征性的要求攤主降價1-2元。
後來去了大排檔,我要求龍蝦兩吃(頭尾燒粥,中間清蒸),被告知加工費要收50元,我當時懵了,網上沒有提到過龍蝦加工費這麼貴,但對方說周邊這一帶都這個價,你可以去問,當時就沒想到換一家,只想到跟對方講價,最後算上龍蝦40元加工費一共65元。芒果汁20元一扎,那裡的小妹很牛,15元不賣的,談不攏就走人,頗有你不買別人買的架式。
回去的時候,我把過程仔細考慮了一下,感覺其實帶買海鮮的小妹,海鮮攤主,海鮮排擋在長期的合作中取得了一種默契。首先講講小妹和攤主的關系。像網上說的指望有人幫你講價是不現實的,你只要想想這些小妹是跟你接觸的時間長還是跟那些攤主接觸的時間長就能明白,她要在那裡混,必然不會為了一個陌生客人的利益得罪海鮮攤主,減少他們本來可以賺取的利潤。你知道這中間有多少利潤是分給這些長期在這裡帶買海鮮的小妹的?看到有她們帶去的客人,價格只可能往高裡報,賺來到利潤他們自己分。我相信也可能會真有幫你講價的小妹,但那畢竟是少數,有可能是新做的,時間長了也會被同化。
攤主之間也會有默契,當地人買菜都是早上去,下午這個時候第一市場更加熱鬧,但去得大多是游客,這個時段是游客市,當地的攤主都明白。那裡沒有什麼明碼標價的事,多少價都是攤主說了算,所以在這個游客市時段,所有攤主都有一定的默契,價格不會低於一定的標准,特別是看到有小妹帶來的人,這就標志著那是一個不懂行情的游人。網上說的那些比較便宜的海鮮價第一市場不是買不到,但多半不是小妹帶著在游客市的時候買到的。說得更深一點,現在大家都說春園宰客,已經不如從前,但造成春園目前局面的根本因素是什麼,就是因為名氣響了,游客多了,不法商人有利可圖了。但大家想想,第一市場現在名氣不想麼?恐怕更勝春園吧,所以這裡怎麼可能有真正便宜的東西可買呢?
最後說說海鮮排擋,我去的這家鵬潤168龍蝦加工的價格貴不說,龍蝦也蒸老了,龍蝦粥也不像網上說的那麼鮮美,確切的說應該是龍蝦泡飯,就是把龍蝦頭切開放進米裡煮,味道實在不怎麼樣。另外每付碗筷都要收1元,餐巾紙也不提供,要的話得買一包。當時去這家是因為看到網上有人提到第一市場附近有一家什麼168的,結果到那裡一看有很多家什麼168的,估計還是就著春園附近168的名氣。後來我到附近的攤點也問過,有的地方龍蝦兩吃收20元,有的地方就說5/斤,不管怎麼燒,但估計也有問題。
最後總結一下,去第一市場買海鮮一定不是三亞最便宜的地方,但對於游客也沒有更多的選擇。那麼我們可以做的一是不要讓小妹帶著買,大家發揮自己砍價的能力,一定能買到更便宜的東西。二就是這裡的不良小販很多,常用伎倆包括袋裡放水,虛報價格,稱一般不缺,但買較貴的東西時,付錢前最好拿到公平秤上稱一下。今天我買完龍蝦再想去稱的時候,帶路小妹居然跟我說現在已經過了一段時間了,攤主可能不認帳,看來這種事情那裡也時有發生,幸好沒有缺稱。三是去海鮮排擋要貨比三家,明確的問清楚自己帶的這些海鮮全部加工多少錢,要找食客多,生意好的,最好找有本地人在那裡開大桌的。隨便提一句,雖然龍蝦看上去很誘人,但摸摸玩玩就好,買來到海鮮排擋加工簡直是暴殄天物,龍蝦最經典的吃法(刺身和黃油ju)這裡是吃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