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普吉,為什麼會去留意她的馬路與街景呢?這可能就是隨團隊的結果吧,坐在大巴上,一路閑著無事,就一路看,一路想。這樣對街景有點故事了。
鏡頭1:普吉的街上草狗多,小買賣店多。
走出賓館,陽光依舊燦爛,椰影婆娑,天空一塊莫名的陰霾也被照耀得異常剔透。一只睡懶覺的野狗,抬頭看了我一眼,又回到它的酣夢中,仿佛一切未曾發生。
車開在馬路上,駕駛員會冷不丁的來個急剎車,窗外望去,一條野狗慢條斯理的從馬路中央走過,走下車來,狗可能就在你的旁邊,懶懶的渡著步,或者鼾睡在過道的中央,舞台的中心。你得處處小心。人在異鄉也得客隨主便了,惹不起,難道還躲不起嗎?確實你一不小心會感覺踩上狗尾巴那!還真有點躲不起的感覺。或許你可能就明白了。普吉其實是個鄉村小鎮,她的馬路忽上忽下,典型的半島地形。窄窄的,一般僅有二車道。馬路兩旁開的雜貨店也放著二條長凳,上面鋪二塊木棒放上一條席子,往上擱上些水果,就做買賣了。但是有一點著實讓我感慨,即使如此,他們的屋前屋後,收拾得蠻干淨的。
鏡頭2:普吉的4面佛多,帝王的橡片多
車開在馬路上,你這要曉曉留意,它們的4面佛無處不在,或者身上給他們帶上花圈的,或者腳前供上祭品的,大大小小,五花八門,特別有趣的是,有的還將鮮花帶到佛的頭上。甚至在鄉村的泥路旁。。。真是無處不在。據說4面佛給人帶來4個好運,所以使人趨之若鶩,誰不想為自己,家人帶來吉祥呢!真如同中國的菩薩,都希望他為自己帶來好運。如果說,4面佛,到處都是可理解,不知為何,他們對君主的像,愛戴有嘉,甚至有對女君主,更有頂禮膜拜的感覺。像文化大革命時,無處不在的主席像。
佛的國度,那種虔誠,一覽無余。泰國不時會傳來軍變,真費解,難道他們的君主,也在學毛澤東。搞過來搞過去,經濟怎麼辦?旅游怎麼辦?
鏡頭3:
普吉島還是普吉島。陽光不缺席,海鮮依舊昂貴,馬路上摩多車穿梭,司機不放過“宰殺”游客的機會,老洋人依舊挽著他租來的年輕泰國老婆。眼明手快的商人把海嘯片段錄制成光碟發售,DVD攤口,多了一張海嘯紀錄片,150泰銖,精明的游客正在討價還價。在一些地方,什麼都能標上價格,而且還有還價的余地,包括生命。酒吧的大屏幕播放著比好萊塢更好萊塢的災難紀錄片,招徠顧客,我們再次成為冷靜的旁觀者,好奇的注視著別人的苦難。
海嘯肆虐的紀錄片,以招徠生意。
鏡頭4:
夜落,霓虹燈照舊准時亮起,酒吧喊著"Iwill survive",群眾合著。過分美麗的人妖,招搖過市,順勢捏了我一把,然後得逞的笑得花枝亂顫,感覺那巨浪不曾掀起她的裙擺,不曾擾亂她美麗的權利。那或許不是健忘,人妖那四十幾歲的生命,是最殘酷的生活,細眼一看,那喧嘩的基礎可能是一種看不見的悲哀,歷經腰枝招展後,笑著生活比哭著回憶困難很多,但她無法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