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無錫惠山古鎮見到的氣憤事

作者: 太湖美

導讀最近在無錫惠山古鎮走走,見到死了兩棵古樹名木,很是氣憤。 惠山古鎮正在拆遷修復建設,恢復古鎮風貌,是件好事,但是對古鎮裡的一些古樹名木卻帶來了滅頂之災,有沒有人關心過這裡的大樹?盛夏季節應該是枝繁葉茂的時候,但有些古樹卻只剩光凸凸的枝干,一片葉子也沒有。古樹名木是活的文物,是祠堂文化的一部分,鑒證了一段歷史,可是樹死不能復生,這麼造 ...

最近在無錫惠山古鎮走走,見到死了兩棵古樹名木,很是氣憤。

惠山古鎮正在拆遷修復建設,恢復古鎮風貌,是件好事,但是對古鎮裡的一些古樹名木卻帶來了滅頂之災,有沒有人關心過這裡的大樹?盛夏季節應該是枝繁葉茂的時候,但有些古樹卻只剩光凸凸的枝干,一片葉子也沒有。古樹名木是活的文物,是祠堂文化的一部分,鑒證了一段歷史,可是樹死不能復生,這麼造型優美的百年古樹在我眼前死去,實在讓人心痛。死的文物我們知道要珍惜,拿去放博物館陳列,那活的文物為什麼沒人疼呢?古鎮正因為有這麼多古樹,才更覺得歷史悠久,營造出一種無法復制的文化氣氛,沒有活的古樹名木,會讓古鎮大大遜色。古鎮裡的古樹名木有好幾十棵,不能再因為拆房、修路施工不當讓其它古樹面臨厄運。國家對毀壞文物的要定罪,難道對活的文物造成毀滅性破壞的不要追究責任嗎?不要嚴懲嗎?人死還要償命呢。話又說回來樹死不能復生,懲罰又有什麼用。下面是我拍的死亡古樹名木。第一棵是在新建的古華山門路與通惠路路口(錫園裡對面加油站旁),樹干上原來是有園林局掛的古樹名木標牌的,自從樹死了以後牌子也不見了,所以也叫不出樹名,但肯定是落葉樹,鄉土樹種。這棵樹樹形太優美了!旁邊還有一棵百年楝樹幸免與難,樹干上有古樹名木標牌,旁邊還有一棵石榴樹,現掛滿果實,可以推斷這裡原來也有戶園林私宅。幾年前聽說南京修建的一條馬路為了給南朝石刻讓路,多花了幾百萬,那我們為什麼不能給古樹名木讓道,你看看人民路亭子橋旁的百年銀杏,樹皮都沒了,奄奄一息了。第二棵是在惠山直街49-22號附近,一棵160年的糙葉樹死了,是落葉樹,鄉土樹種。這些古樹歷經百年風雨滄桑, 98年的大雪災都躲過了,卻沒躲過人為破壞,斷送了樹的性命。雪災那年死亡損傷的都是外來樹種,特別是常綠樹,而落葉鄉土樹種都安然無恙,因為冬天沒葉子只有枝條,所以壓不壞。古鎮祠堂很多,很多地方還都不能進,所以也沒法見到更多的古樹名木,不知到現在活的還好嗎?其實大家知道古樹名木是要保護的,但是有人關心過拆遷地沒有掛保護牌的大樹命運嗎? 古樹名木尚且可以破壞,更別說這些樹了。拆遷地往往都是老私房、老廠區,這些地方是本地鄉土樹種最後的保護區。人們常說每個城市要有自己的個性,種樹也要有個性,現在千篇一律的種香樟、雪松、金葉女貞、紅花繼木等外來品種,周圍城市綠化種的樹種都一個面孔。古代中國畫中我們常能看到大松樹的身影,松竹梅是常畫的題材,在松樹下撫琴,意境多好,你看現在我們無錫城裡有沒有,恐怕小孩連白皮松、馬尾松、金錢松都沒見過。我寫這麼多其實是希望大家都來關心古樹名木、關心拆遷地的大樹,對破壞大樹的個人及單位要嚴懲。



(死亡的古樹名木及拆遷地的遺留大樹)


精選遊記: 無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