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不在乎有多爛,只要你肯改變。周末,到廈門過,其實算起來飛行時間跟火車從石家莊到保定也差不多,只是心理調整更重要。在沒有任何任務和希望的情況下,純是為了換心情,倒也輕松。
出機場已經是晚上11點了,對廈門的印像從深夜開始形成。潮濕!這是最直接也最不受光線等影響的。找個最接近的感覺,應該是“桑拿天”。但是和我們痛恨的桑拿天相比,又少了些厭煩,也不知道是心理上容忍程度高了;還是真的因為沒那麼多髒髒的可吸入顆粒物,潮濕的很優雅,總之這個第一感覺,跟我們這裡很有差!
坐車行駛在第一眼中的廈門,差別感就越來越大,突然從天天都走的“井字形”道路一下子轉變到“u形”路,怎麼都覺得像是在兜圈圈,假如不是因為是有朋友接機,打的士必定誤以為被騙。從機場到市中心只要15分鐘,這簡直是對我傳統概念的突破,廈門有這麼小嗎?!神秘!
呼吸著異樣的潮濕但新鮮的空氣,欣賞著異樣但不像三年大變樣的特區建築,耳畔回響的完全無兒化和卷舌音的方言,整個陌生感帶來的小興奮足能將滿身的疲勞一掃而光。進駐酒店,在11層的高度俯瞰市區,所有不同的心情都能得到慰藉,廣廈和霓虹成就你的小資;古樸及危房安撫你的寂寥……

實踐吧,不能光看不練,雖說已經算是第二天了,但廈門人精彩的一天才剛剛開始,我們也入鄉隨俗。海灣公園裡亦靜亦動,精彩不同,一邊是動感十足的夜店和會所,一邊是靠海的靜吧和啤酒,對於我們這些從傳統城市走出來的傳統的人,還是從後者開始適應吧。即使是這樣,開放的環境還是讓你有所動容,很容易隨著廈門人的瀟灑而豁達!高桶的Tiger,油炸的小食,足料的果盤,還有和我們這裡一樣的水煮帶皮花生,簡單,但不簡約啊,環境的價格也算到裡面了。



全新的第二天,從早上9點開始,整個廈門都好像是剛剛起床,沒有車水馬龍,一切都順其自然,不算周末的日子裡最能凸顯廈門人慢節奏的生活方式。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能擁有上方寸之間的擁有權,就能讓你的生活愜意到想怎樣就怎樣。濕潤的空氣不僅滋潤了人的皮膚,還保證了植物的郁郁蔥蔥,再加上整齊而有型的修剪,跟新加坡有極其相似的地方,想像在這裡的人絕不會有無名的郁悶,面對那些能稀釋掉肝火的花花草草怎會忍心有呢?!
在夏天到廈門,還真得需要些膽量,太陽一點都不會因為這的濕度大就格外的憐惜這裡的人。掃街之旅正式開始了,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廈門無數的橋把整個城市分成了上下鋪似的,想要去吃去喝去游覽,都必須要橋上橋下,關內關外的掃。坐在開著空調的車裡,都沒有勇氣下車駐足觀賞,以至於犧牲了很多絕佳的拍照背景,甚至連搖下車窗探出相機都要三思。這也是掃街的原因之一,因為選擇遠觀於是騰出了充足的時間,能看到更多的畫面和角度。環島路上走一圈,把這個“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城市大概有了個印像,對於我們在干涸環境長大的人來說真的有點嫉妒。
廈大,這個令廈門人都引以為傲的地方,就像北大一樣吸引著外來客。教室、公寓,能夠建在海邊也算是海景房豪宅了,人生中能到這裡經歷一段大學生活該是多麼幸福啊,就連校園的戀愛都會變得那麼美妙!
集美,跟廈門的關系會不會就像正定之於石家莊?估計類似。反正要出一個收費站,但路程不算遠。這個地方也是觀光客一日游必來的地方,大學成村,文化成風,陳嘉庚在這個曾經的漁村創建的大學,現在也能自豪的吸引人們來主動地緬懷,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鼓浪嶼,名揚四海。這個地方一定要花費大部頭的時間來欣賞。從廈門到鼓浪嶼只有輪渡且是免費的,回來收船票。而且24小時通宵都有,相當成熟的旅游勝地。引人之一是可以站在日光岩上觀廈門全景;引人之二是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彙集、保留;引人之三是島上無車馬喧囂,有鳥語花香(大概這就是為什麼如此之近也不造橋的原因吧)。假如不是天公不作美的話,簡直可以用完美來形容。可惜就可惜在了天氣上,讓我第一次嘗到了用紙巾擦汗都來不及的味道。除了可惜,還有一點遺憾,因為時間關系,鼓浪嶼的景點沒有全部游完,廈門的保佑神——鄭成功紀念像是徹底的留在了想像裡。有缺憾也是另一種美吧……
如果說白天的廈門很浪漫,那夜晚的廈門就算得上喧囂了。慵懶的白天裡積攢下來的激情全部在20點以後開始釋放。吃飯、喝酒、玩骰子……所有的大排檔小排檔都風風火火。吃飽喝足還不算,開始轉場至消遣地,酒吧啊、歌房啊,於是22點的時候開始堵車。這還不算完,如果你有興致,還能進行第三場,夜店都會營業到4點,夜晚的廈門足以讓你High到盡興!這個地方太適合毫無壓力的旅行者了,彼此襯托,互為風景!
美食,在不同的地方都會有不同的口味,但“美”對於每個人來說標准基本類似,就像看人一樣,不管什麼人種,不論哪個國家。米粉、沙茶面、海蠣煎、麻茲……還有很多聽不懂以及聽懂了也寫不出來名字的吃食,不管是在什麼風格的飯店什麼技巧的廚師手中做出的味道對於我這個不挑剔的人來說都是那麼美!不能不承認吃飯也是要看心情的!
此行廈門,還有一個特殊而深刻的印像就是——賭博,怡情的那種。在廈門的任何場所索要骰子都是不費吹灰之力的。從“067”,到“789”,從“新加坡拳”到“中秋博餅”, 其實,所有這些現在基本不再有賭博的意味,更多是為了給自己和他人找個開心的理由吧。就像廈門的博餅文化:每當骰子在大瓷碗裡落下,發出叮叮當當的清脆響聲,當歡聲笑語從人們的心地飄出,各個眼底洋溢著快樂的微笑時,那種其樂融融的感覺總是特別溫馨。
將60小時的心情彙聚到一起和盤托出,還真是件挺不容易的事,即便這樣,我也盡力了,也許還有些遺落,必定會有些偏頗,但我已經將這份經歷認真的記錄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