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苗寨侗鄉10日行(單車自駕)

作者: 張張娃

導讀2004年7月結識了攜程,當時去北京、承德、秦皇島到這裡找到了驢友詳細、全面的介紹,2006年5月的西安之行,2008年10月的貴州傳統線路之行,2009年1月的三亞之行,這次的黔東南之行,都是朋友們幫了大忙,攜程給了我們這個很好的交流平台,以往都想寫游記的,但是太懶,回來沒動靜了,這次一定寫下來,告訴大家我的經歷,供去過那裡的人回憶、給沒去過的朋友介紹,大 ...

2004年7月結識了攜程,當時去北京、承德、秦皇島到這裡找到了驢友詳細、全面的介紹,2006年5月的西安之行,2008年10月的貴州傳統線路之行,2009年1月的三亞之行,這次的黔東南之行,都是朋友們幫了大忙,攜程給了我們這個很好的交流平台,以往都想寫游記的,但是太懶,回來沒動靜了,這次一定寫下來,告訴大家我的經歷,供去過那裡的人回憶、給沒去過的朋友介紹,大家一起分享! 2009年8月1日,按耐不住對黔東南的向往,2008年國慶因帶老丈人一起去貴州,為了避免長期坐車只有選擇傳統路線,這次因LD放暑假,我請了年休,和LD商量許久,怕路途太遠,開車太累,但是我們熱情很高,蓋過了艱難險阻,決定前往。本想再約兩個朋友前往,但聯系了好幾個朋友,都沒那麼久的時間。去貴州線路是:成都-重慶(成南高速、遂渝高速)-貴陽(崇遵高速、貴遵高速),打算前往黔東南州的苗族侗族核心區域:凱裡、雷山、榕江、從江、黎平。 出行前對07款畢加索進行檢查。運氣比較好,之前剛剛參加了車友會聚會有幸認識了熱心的“華濤老李”,他是專業做汽車配件的,做了很多年,於是去他那裡檢查下。8月5日上午來到了老李所在肖家河街,他安排工作人員幫著把雨刮水灌滿,把輪胎都逐個加氣,包括備胎,因得知到黔東南路況不好,想再買個胎的,老李說沒必要浪費錢,一個胎爛了有備胎,壞的也跟著補好了,老李介紹說車子一般在6萬公裡以前沒多大問題,你的才2萬,而且他之前的富康質量也非常好、經整,雪鐵龍的應該都沒問題。經過專家的指點、幫助,對車車更有信心了,呵呵,在此非常感謝老李! 第一天: 目標:到凱裡住 (因為此行主要目標是黔東南地區,凱裡是它的首府,貴陽到凱裡也是高速,大概180、190公裡,所以直接拉到凱裡,也為了第二天的方便) 把衣物、食品、地圖和資料、日常用品、行車工具及汽車手冊、購置稅、保險單准備齊全,8月6日上午8點過從成都市區西門出發。9點過在三環跑,接近十點到成南立交上成南高速,在遂寧轉到遂渝高速,11點過進入重慶界,14點過進入崇遵高速進入貴州境內,大概16點過進入貴遵高速,18點到達貴陽,再走貴新高速到麻江,19點過到達目標黔東南州首府凱裡。一路上先知X888的GPS起到了導航和預報高速電子眼的重要作用。去往在《中國自助游》裡看到推薦的住宿:黔東南州人民政府招待所,標間60元錢,因為是單位招待所,感覺這裡很安全(安全是出門在外的首要),並有配套的大停車場。這裡位於凱裡的市中心:大十字,非常熱鬧,看到有很多攤販,因中午就簡單吃了攜帶的干糧,晚上就必須吃飯了,呵呵,其實較晚了,都20點20多了。有個老婆婆賣的臭豆腐真是不擺了,多遠就挺臭,價格不貴,2元8個,吃點呢,很不錯,調料復雜,先拿豆腐去頓湯的鍋裡絞下,再放到碗裡,活著辣椒、蔥蔥、折耳根一起攪拌,好好吃,婆婆說它的精華是湯,舀給我們喝了,好香的高湯,豆腐吃起也比其他的有特色得多。順便咨詢婆婆旁邊那家餐館實在、好吃,於是去了她推薦的一家,腸旺面、辣雞粉都是5元,要了2晚粉,雞肉好香啊,很特別,OK,肚子飽了,可以去逛下了,聽老婆婆介紹,去了附近的夜市,好熱鬧,擺攤的、跳舞的,還有更有特色的:“一鍋香”,一個大鐵板鍋,人坐在周圍,炸豆腐、青菜什麼的,哎,遺憾剛才吃飽很了。走了一會兒,大概10點了,就回去休息。 第二天: 目標:上午先去黔東南州博物館學習下當地知識,再去朗德苗寨、南花苗寨,最後到西江苗寨住。 (看到地圖上,從凱裡去往雷山有朗德、南花、西江這幾個苗寨,但看介紹好像朗德、南花較小,而且西江要遠點,而且離雷山近點,所以這麼決定) 8月7日早上7點過起床,昨晚非常涼爽,估計25度以下,根本不用電扇、空調。洗刷完畢,研究了地圖,決定出發。下樓就有一家小吃“香菇燉土雞”,很多當地人在這裡吃,好巴適,有粉、雞湯飯,吃了辣雞面,很香,加了1元錢的辣雞,舒服慘了,遺憾早飯沒賣雞湯飯。恰巧咨詢到當地的一個朋友,告訴我們說朗德、南花很近,估計10多公裡。我們先去黔東南州博物館,到了那裡才8點50多,詢問當地人好像還沒開門,說是10點開門吧,還要一個小時,算了,剛出停車場看見一個旅行團進來,想必旅行團到了還不開門?又回頭進去,結果知道9點開門,呵呵,運氣真好,還有解說聽了。博物館從7月1日才開始免費參觀的,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整個館,知道了不少知識,大概十點出來。設置好GPS線路,出發去朗德。 在路上路過一個大的村子路口,好多牛啊,是在販賣嗎?好像是,有的身上還有字“龍”,拍了兩張就閃人了,後來我看到資料介紹,估計是鬥牛節吧,呵呵,錯過了。GPS又導航錯誤,算了,到了岔路上就問路,這個地方是三顆樹一個熱心的住家戶告訴我們,去朗德的路不好走,既然要去西江,那朗德、南花景色還差點、寨子也差不多,可以不去了。而且這條路也是通往雷山的路(308省道),很不好走,他說你這車過去,很可惜,他指了下旁邊的他的皮卡,滿身是泥。我拿了地圖出來,請求他的指點,老鄉很熱心,你如果去榕江,即使走這條路,到了桃江也過不去,因為7月初的塌方把路基弄環了,有100多米,汽車無法通行,你就從另一條路到達西江後翻越雷公山,路況更好,預計要走6、7小時。地圖上沒標明路線,他告訴了我確切的鎮子後,線路就出來了。太好了,我們換路去西江了,放棄了朗德和南花苗寨。書上介紹朗德苗寨遇到表演時還好看,不然觀賞意義不大。到西江的路很好,新的柏油路面,估計1個小時,11點半到了。西江從停車場和門看起確實挺商業的,開發得比較好,停車後,去往大門口,哇塞,門票100元,好黑!幸好因LD是教師,我們兩個辦了學生證,20元,嘻嘻,真高興!原來這裡門票現在都打6折,是60元。一進去就看到這裡特色小吃:糍粑,是用大木頭錘在一個木槽錘出來的,後來吃了,3元一個(後來看見當地人買1元一個,感覺有點受歧視),有鹹的、有甜的,很糯很糯的,非常有嚼頭,比起成都的來說,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完全不一樣。一路進去,感覺寨子非常舒服,比麗江好多了,完全沒那麼商業。先進去安頓住處再說,走了好幾家,發現主街上的人多,不清淨,還是河對面的好,但是臨河的矮了,欣賞不到對面寨子的風景,住在山上又太高,上去了就不想下來了,還是小半山腰的好,找到了一家:“周英苗家樂”,60元的標間、50元的普通間,一分不少,倒是50元的3人間位置好、光線好,窗戶直接眺望對面。原來這家挺有名,老板周英是人大代表、2008年的黔東南廚藝大賽銀獎得主、這裡是10大滿意“苗家樂”,還有其他很多榮耀,余秋雨當年來住的也是這裡。隨後放下包袱去寨子游玩,參觀了西江博物館,吃了當地苗族酸湯,17點30准時在主街旁的蘆笙場看免費表演,很有民族特色,長裙苗舞蹈、短裙苗錦雞舞、小品等,感受很好。到銅鼓場照相了後,再花5元坐觀光車到了山頂,到觀景亭眺望了苗寨全景,並在這裡找到了幾個穿著民族服裝的小女孩照了相,她們非常熱情,估計4-7歲,本來找了1、2個照相的,但是照時,其他5、6個全都跑過來了,一起問“西瓜甜不甜,甜”,呵呵,太可愛了,孩子們。遺憾沒帶上果糖在包裡,後來本想再回車上拿的,但是天色已晚,估計孩子們都回家了,哎。。。(隨後把果糖全部放在隨身的包裡了)隨後在苗家樂山上看見一座花橋旁異常熱鬧,有四個人把一個人抬了起來,很凶,好像是在打架,又有點不像,好多人在看,我們趕緊下去,走到一旁,看見幾個婦女渾身濕透,還笑嘻嘻的,一問,是一家人搬新家請客,吃完了,送客時,主人和客人之間的客套,主人想留住客人,問客人吃好沒,舍不得他們走,客人說自己吃好了,又想邀請主人去自己家,主人送客人,這樣兩邊許多人一拉一扯,並且互相對歌,一路送客,打來打去,呵呵,好熱鬧!恰好是周五晚上,還看了下湖南衛視快女,結果發現此期特別繳殺成都選手,適時碰到老板老公回家,他很是熱情,侃了一下,又尋求線路幫助,哪知他說你是問對人了,走雷公山去榕江是非常對的,但是他沒開車去過,到岔路一定得問路,好,線路徹底決定了。(得知他是當地專管交通的政要人物) 第三天: 目標:上午先去排卡、掌坳苗寨,然後去榕江 (雷山是苗族文化中心,兩個苗寨在縣城附近,比較方便) 有一個比較失誤的地方,LD當時勸我在凱裡買份黔東南州的詳細地圖,但我覺得已有地圖,不必再買,當到過了凱裡,再想買,就買不到了。 早上從西江出發,沿省道308去了雷山,GPS地圖沒這兩個苗寨,無法導航,找到新華書店,沒開門,詢問附近郵局,說是新華書店很少開門,郁悶。又到汽車站,幸好找到交通部門,給了份旅游線路介紹,又沿途詢問路人,決定放棄排卡、掌坳,去新橋苗寨看水上糧倉和超短裙苗寨,結果出了縣城,就一片爛路,省道308路況很差,碎石路面,在修,好多地方塌方,到了一處,正好在搶修,已堵了1個多小時,還好馬上就通,經過近一個小時爛路,來到了新橋村,村不大,在道路旁。一旁就是糧倉,四根柱子插入淺淺的充滿綠色浮萍的水塘中,撐起一座小屋,糧倉就放在裡面,可以防鼠、防火、防潮,如果要進入,就搭個木梯上去,每個糧倉都上鎖,我們看見了4個池塘,估計有10多20個糧倉,設計者非常聰明!寨子就在糧倉旁,順山而修,只見到了幾個苗族打扮的婦女,有點民族服裝,但沒有穿著傳說中的超短裙,估計是勞作不方便,就演化了。但後來聽說要有貴賓來此時歡迎表演就可看見寨裡人民族打扮。碰巧看見一家母女在刺繡,秀腰帶之類的物品,顏色比較哨,不是太好看,但是做工很好,LD想買下來,打算給價20元,但母親很老道地喊價100元,就放棄了。回來途中經過掌坳,一座顯眼的制作的假擂鼓在路邊不遠處,沿小路的山上就是村寨,開過去路很爛,到頭,覺得沒什麼特色就走了。一上午就在這來回40公裡的省道奔波,算是見識這邊的道路了。更覺得即使沒塌方,翻雷公山到榕江也比走省道強,盡管多走100多200公裡。又回到西江到繞壩的分岔口,翻山了。一路很好走,上山,都是柏油路面,外面很是涼爽,估計23、24度,到了岔口就問路,沒走錯,到了山頂,一片霧蒙蒙,很冷,估計20度,但是下山後,天空慢慢晴朗,盡是另外一片景像,藍天白雲,很爽,但是路況差了,變為碎石,不過石子很小,估計是鋪柏油前的准備。路上遇到很多車子,有好幾兩從榕江發往凱裡的班車,心中暗喜三顆樹的熱心老鄉真好,給我們推薦這條路。不過,接近17點時,只見前方山上石頭滾滾下來,不好,正在塌方。走近發現,一大推土機攔路,塌方路段兩端停留了近10輛車子,結果石頭都是由山上的兩部小型挖土機刨下來的。把公路完全切斷。旁邊的工作人員說估計要等1個半小時,這裡是7月初暴雨導致的塌方,原本完好的植被,幾十年長成的大樹、草都連同石頭些都被衝下來了,政府花了好幾十萬來疏通,而且這條路,就是雷公山上下的山路政府花幾千萬來修。一會兒車多了,推土機就把上面掉下的石頭全都推到山下去,然後放行。車放完了又開始下一輪,山上的挖土機都是冒著生命危險挖了條小道衝上去的。的確,養路工人很辛苦!結果半個小時我們就被放行了,哪知過了這山,到了那山,上樂裡、離開樂裡的路才慘,全是大的碎石路,底盤高的車很容易通過,越野、貨車、面包車、農用車,畢加索的底盤不算好高,困難啊,看到這樣的路好傷心,可憐的車車受苦了。在被碾壓過的路中間高高聳起石塊,用10來公裡的時速通過,偶爾還有更大的石塊,並且有的路段還有大的坑坑包包,車子過後,揚起巨大的灰塵。慢慢的過,天黑了,還在奔波,偶爾,有個5、6次底盤不幸被石塊磨到,蹭、鐺的聲音,很心痛,還好的是,底盤護板檔住了這些石頭,不時下來檢查車輪,不時下來撿開大的、可能刮到底盤的石頭。從18點過一直到21點過,終於,爛路結束了,估計有30多公裡,哎。。。LD把我訓慘了,說車子著不住啊,我只有安慰說,底盤護板保護著,別怕,這些路是考驗畢加索的最好時機,嘴裡雖這麼說,心其實很疼的。21點過到達平永,進城吃了晚飯,碰到一老鄉,詢問了後面的路況,終於放心了,他說到榕江的路都是柏油的,好跑得很,榕江到從江的也是。再走了20、30公裡,22點過終於到達了榕江縣城,很多住宿的,招待所、賓館,為了找到放心了,一路走,看牌子,最好是找單位招待所,性價比高,嘿嘿,看到武裝部隊駐扎旁有一“國防賓館”,穩當,好啊,車車放到部隊停車場,然後上樓休息了。(這是最慘的一天,14點過從西江出發,22點過到達榕江,這8個多小時開起車來比第一天從成都到凱裡的11個小時累多了,主要是樂裡-平永路段,選路、顛簸、黑夜趕路,慘!早知就不去新橋苗寨了) 第四天 目標:榕江縣城附近景點:車江三寶侗寨 (因昨天趕路太累,慢慢地修整一天,打算住在車江侗寨) 睡了個小懶覺,看了下資料,10點過出門,GPS爭氣了,導航到車江,其實離縣城只有幾公裡,到了車江三寶侗寨門口,很失望,名氣很大的,但是門口牌子上的字都殘缺了,寨子要收費,10元,我們又憑借學生證5元進去了,其實可以不買票的,大門旁的任何小巷都可以進去。咨詢了售票員,裡面有住宿、餐館。這裡有名的是古榕樹,很大很大,榕江因為榕樹很多又在母親河-都柳江邊而名,裡面有著名的“朱朗娘美”的真實愛情故事,上世紀50年代上海電影制片廠已這為劇本在這裡拍攝了《秦娘美》。一進大門,高高的侗鄉鼓樓聳立面前,但是這是新修的。江邊偌大的榕樹下一些當地百姓在乘涼,舒服,遠離了城市的感覺。沿著江邊,有家賣服飾的店子,LD買了件平常可以穿著的民族服裝。中午肚子餓了,老板說江對面有餐館,但是距離很遠,要走橋上過去,坐船過江方便,於是找到船家,2元就到對面了,一家餐館比較大,進去後老板問我們幾人,我說2人,他漫不經心地過來,我們看菜單價格比較貴,說了一下,老板不知在諷刺我們或者是好意,說旁邊的便宜,我倒當真,說要不我們過去,LD很生氣,嫌老板看不起人,以為老板亂說。出去看了下,果真有,比較有風味,竹子搭建的房子,整個騰空,有人出來招呼我們,我們問有吃的嗎,見我們只有2人,就是飯沒了,如果要吃需要等30分鐘煮飯,算了、算了,去另一家,好多工作人員在打撲克,生意來了也不理睬,到廚房問了老板,她說還有飯、有菜,但是見我們只有2人,不怎麼高興,但還是弄了。郁悶,這麼做生意的還是頭一次看到,這幾家都這樣,大小是個買主,而且有進帳啊,難怪這裡比較貧窮。坐在竹建築裡很涼快,風從田間吹來,別有一翻情趣。飯後,散步往回,時間尚早,江中不少女孩、大媽在洗衣物,方法很古老,用板子敲打,水不深,其實可以插水渡江,但是我們還是安全第一,走在橋上,見一水牛在江裡比較深處戲水,不停搖擺身體、頭顱,非常寫意,好涼快啊、好自在喲,真是頭發長見識短,第一次看見水牛在水裡游泳,它被繩子栓住另一端套在岸邊,不會被衝走。走到橋的盡頭,下方有幾個水缸,有惡臭味道,只見一大姐不停用盆子在缸裡攪和,旁邊地上還有不少草草的東東,詢問得知這是在做染料,攪拌均勻,當地人用一種草在缸子裡惡成蘭色,並活勻淨,再把布放進去泡,然後涼干,呈有顏色的布料,再用來織布、刺繡,作成衣服,好能干的人民啊!江邊有好幾家人在纏線、織布,好生勤快。最後我們回到先前進來的榕樹下,看到有旅客衣著民族服裝照相,我們也找到那家花10元一人一套苗族服裝,照了很多像,呵呵,真安逸!差不多了,車江三寶侗寨游覽完畢,就出來了。時間還早,14點過,自己准備的資料裡有豐登、侗歌之鄉宰蕩的記錄,向往著。和LD商量過後,因宰蕩離縣城只有26公裡,決定前往。詢問了路人,繼續往山裡走就到,資料裡介紹都是從豐登走路1小時到宰蕩,就沒說駕車情況,沒想那麼多,不一會兒,到了個岔口,咨詢老鄉,說是這邊進去幾公裡就到,原來這裡是豐登寨,資料沒怎麼介紹特色,直接通過,路不怎麼好走。再進去,山路很陡峭,路況也越來越差,猶如經過樂裡、平永的路,哎。。。LD被顛了一會兒,說這麼走沒意思,放棄算了,但我很執著,繼續,沒開腔,她不耐煩了,說要去你去,我就在路邊這人家等你,無語,我,繼續前行,車非常少,只遇到1、2輛面包車,還有就是拉貨的馬車。到了另一個岔口,問了當地人,說右邊過去不遠了,畢加索繼續一顛一跛的賣力著,沒有怨言,還好,底盤都沒擦到,又過了接近20分鐘,終於看到村莊了,看到一旁搭建房屋的老鄉,很誠意地說這裡就是宰蕩,他問我來干什麼,我就說想來看看,他說你想聽大歌嗎?我說哪裡有,他說有老人、婦女、孩子都會唱,我說要收費吧?他說不知道價錢,叫到了對門的大嫂,他們的語言不是很能聽懂,不過大意能知道,大嫂馬上整理好衣服,說可以找她們演唱,要衣著民族服裝,我問怎麼收費,她說要100多元,但我說如果我們是一個團隊過來聽聽還差不多,我一個人沒什麼意思,我就想逛逛,她也沒說什麼,說帶我進寨,把車車停到路邊,讓出道路,跟著大嫂走著,她很熱情,不是那種生意人那種,是比較樸實的,她說這裡大家都會唱歌,其實好幾個人演唱,每人就分到10多元錢,我心想我一個人聽歌未免太奢侈,而且花100多元,LD還在下面等我,不行,肯定要挨罵,所以不願意去請。她說唱歌的人還要去換侗族服裝,很復雜的,確實,花很多精力才能掙10多元,挺不容易的,她還介紹有小孩,我聽到小孩,忽然想起,包裡有果糖,馬上告訴大嫂我帶有糖,要給孩子們吃,但在車上,她說在這裡等我去拿,走了好幾分鐘回去,背上包包會合她一路過去,沿途居民的小孩看到我很稀奇,眼神很真,我也對他們笑著。大嫂指著路邊的空地說這裡是停車的地方,有時有些三五成群的人也過來,不過不太多,來玩耍。進寨子了,很舒服,有小溪從中流過,每隔一座小橋都有居民在洗菜,像是韭菜,孩子幫著大人,她說那個女孩會唱,呵呵。我們順著溪邊的青石板路走著,好熱鬧,感覺,她一路給大家打招呼,可惜我聽不懂,好多小朋友跑出來玩,饒過一兩個灣,來到了一座鼓樓旁,好有歷史,木材很有歲月感,樓邊上面的刻繪很舊,肯定鼓樓年歲久遠,一共7層(鼓樓都是建為奇數層,取“吉祥”的吉的諧音),一女孩告訴我鼓樓有好幾百年歷史,真是震撼,小小寨子盡能保存那麼好,一是質量好,二是後期維護。好多小孩都跑過來了,孩子們好天真,立即拿出果糖給了他們。從各種資料的學習中得知鼓樓是侗族人的靈魂,是侗寨的核心,侗家人都非常尊重它,整個寨以鼓樓為中心,房屋向四面八方擴展開來,和鼓樓輝映的就是花橋(風雨橋),這都是侗族人的文化中心,整個生活圍繞它們。漂亮、悅耳的天籟之音侗族大歌就是在鼓樓旁演唱的。很多孩子過來了,大嫂估計看出了我的心情,說如果孩子們給你唱,不穿民族服裝,價錢就隨便給吧,我很猶豫,一怕LD那裡不好交代,二怕錢給少了不好,給不出手,大嫂也沒催我,只在一旁和孩子們、鄰居們快樂地交談著,孩子們就在旁邊嬉戲。我想了很久又看了看包裡的錢,就告訴大嫂,我把零錢都給孩子們行嗎?大嫂同意了,孩子們也都很樂意、很高興。8個孩子一排很有秩序站到鼓樓一邊沿,個子高的大女孩站中間,我照了幾張相,突然想到相機可以錄像,馬上舉起開始,大家羞澀地面對鏡頭但不敢直視,一個聲音洪亮的小女孩帶頭歌唱,其他就跟著按自己的音調開始,很自然地唱,唱完了,她們嘀嘀咕咕地,我全然聽不懂,馬上又開始了,看來是商量了一下其他曲目,好好聽啊,優美的和聲,接著又唱了2、3首,然後完了,立即解散,呵呵,演唱結束,又來了好幾個女孩在鼓樓旁玩耍,好熱鬧哦,感謝孩子們為我歌唱,找了個大女孩幫我和大家合影,呵呵,和孩子們一起筆直地站在一起。然後道別了大家,往回走了。走到車旁,剛才我問路的大哥告訴說有人在等你,我想是不剛才的大嫂,但是大嫂還在那邊啊,沒過來,他說她過來找你了,我反應到是LD,馬上順著小路過去,看到了。喊住,她說她被蚊蟲叮咬得不行了,而且她休息那裡的老鄉告訴說路不遠,一會兒就到了,她休息時,不時有路過的人詢問她怎麼了?一個人過來?很是關心,這裡的人好淳樸,結果聽了老鄉的話就過來找我了,我還以為她還在下面呢。她說等了我一個多小時了,還沒回去就上來了。我說遺憾你沒聽到啊,並告訴她剛才看到的所有,她說你應該花100多元請她們唱啊,這些孩子好需要幫助,我說我自己不好吃獨食。於是回去途中商量把照片寄到這裡的村支書處,並買些文具,找些書本、衣物給孩子們寄到手中,恩,決定了!真是不往此行,過往的老鄉都很熱情、很真。後來擺談覺得該在這裡住下的。覺得很奇怪的是這裡離縣城那麼近,才20多公裡,落差怎麼如此大,怎麼連最基本的路都不修,那麼好的地方,感嘆這裡的政策太。。。。。相比之下,回縣城經過的道路旁幾公裡的大利侗寨就大不一樣。時間還不晚,看見是旅游景點路牌,就進去了,路很好,只是有點窄,前行幾公裡,翻過了一座山,來到了寨子。一路走來,感覺這裡很注重修路,山凹凹裡的寨子,打造比較好,意識比較靠前,寨門還有游覽景點線路牌。走過花橋,來到裡面,看見一只公雞從山上飛了下去,大概10多米高,太厲害了,原來是下去追逐母雞,呵呵,而且不停追,很執著,連續好幾分鐘,直到遇見另一只更加強壯的公雞才罷手,喜劇,第一次看見公雞這麼追母雞的。繼續前行,這裡有一家漢族四合院建築的閣樓,時間久遠,比較有特色。寨子也有座鼓樓,但是新建的。一會兒就逛完了寨子,於是返回。到了榕江縣城,過大橋時,LD忽見江邊有好幾部車停著,是在洗車,呵呵,好安逸。我們過了大橋就沿邊上找到小路下去,車已經髒得不擺了,滿身是厚灰。正好,開進江裡水淺處,非常特別地洗了一次車車。而後回去找到糧食賓館(糧食局承包出去的),停車也方便、安全。隨後找到附近的攤販,吃到了夢寐的“一鍋香”,豆腐1元1個,土豆片、韭菜、連花白都是3元一份,好好吃,真是爽啊! 第五天 目標:去從江,路上經過巨洞侗寨,然後到小黃、芭(Bia)沙 (榕江到從江不遠,了解到是國道,都是柏油路,《中國國家地理》介紹巨洞很有特色,寨位於江的對面,寨子人坐船來回兩岸,船上的大歌很有特色,小黃都說路爛,但聽說已開從江縣城過去的班車,估計好走,20多公裡,先告訴LD,有個心理准備,我決定不管好走與否,即使是最爛的路,也要過去,芭沙離縣城5公裡,很近,決定先去芭沙,再去小黃) 早上還是按時7點過起床,在旁邊的好吃街吃了米粉出發,一路國道很好走,邊走邊問巨洞位置,10點過到達巨洞村,於是下來詢問哪裡可以渡江,找到碼頭,但這邊空船沒人在,只見對岸有船過來,於是往來船方向過去,發現掌船的盡是一位8、9歲的小女孩。孩子說可以過江,不收費,我們商量給了她2元,並讓她半小時後到‘岸邊接我們回去,她執意不要錢,但強行給她了,真可愛的孩子。原來女孩是撐船玩耍,呵呵,真能干!侗寨比較大,遠看很漂亮,上岸後繼續往上走,只見有村民用木錘敲打布,詢問得知是把布打平。看到這裡也有座鼓樓,裡面內壁描繪的彩畫是民俗風情。寨子感覺和其他的差不多,就往江邊走,只見一婦人在拉很長很長的布,原來是把布放在鵝卵石上爆曬干,紫色的布,很好看。玩的時間也差不多了,就找到女孩回去了。孩子早已在榕樹下等待我們了。孩子嫻熟地把船劃來,告訴說江這邊的村民一般都會劃船,但是沿公路的很少會,呵呵,多一種生存本領啊!孩子穿著“巨洞小學”的校服,我問她會唱歌不,她說會,我說是不是每個侗族人都會,她說是的。雖然沒聽到他們唱,但是感受了江對岸特別的侗寨,也別有一番感受!(《中國國家地理》的貴州專刊裡特別介紹了巨洞侗寨)跟孩子道別後,我們繼續前行,不久就到從江縣城了,12點過13點,看到路邊一家比較熱鬧的小館子,駐車進去。老板很熱情,並詢問我們的來意,我們告訴她想去芭沙、小黃,芭沙很近,過去幾公裡路也好走,小黃也不遠,1個小時就到了。聽到這裡很驚訝,才1個小時啊?不是2個多小時嗎?她說路修好了,很方便的,還有班車過去呢,好高興,打探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消息。老板說她這裡有個妹子會唱歌,因為我們在這裡吃飯可以給我們演唱2首,好高興!但她說既然你們要去小黃聽大歌,就不唱了,哎。。。好壞!更遺憾地聽同為吃飯人的兩個伙子說,肇興昨天才舉辦了“蘆笙節”,可惜啊。但是我們也趕不上啊,早一天出發(就8月5日),也會堵在重慶到貴州的路上,那裡5日凌晨塌方,下午才搶修完畢。因芭沙很近,就先去,飯後30分鐘就到了,一路柏油縣道路,好走,聽說這裡要收門票,看見有個崗亭,但沒欄杆,直接衝進去,剛進去,旁邊一人大喊買門票,算了,退回來買吧,12元/人,嘿嘿,有學生證,他說你們是學生?我也是學生呢,以前。我們說我們借的車子出來,你看我們的證件嘛,看完後半價放行,這證件真的派上大用場了。進去後,很冷清,找到一家旅館“槍手部落”,老板說這裡每天基本是有表演了,但大都在上午10點左右,而且一般是旅行團請的,不過可以搭著看,不收費的。這會兒14點過,是在這裡玩耍居住到明上午表演呢,還是離開去小黃住,一大早再趕回來呢?很猶豫。管他的,先去逛下寨子再說,這時午後的太陽很大,曬得惱火,但是還是得走走看看。只有少些小孩在玩耍,幾個老人在休息。芭沙村有4、5個寨子,都是苗寨,這會兒大家都出去干活了,晚上才回來,看見有婦女在家裡,都沒出來,路上碰到幾個。這裡的女的都穿民族服裝、不穿漢服,男的一般沒穿民族服裝、漢服的多,男的頭式很特別,頭頂正中一圈很長,其余都剃掉了,有的長了些短的起來,當地人都這個頭式,其他漢族頭式的要麼是當地出去打工的人、要麼是外地人。大概逛了一個寨子,實在不行了,蚊蟲多,叮咬厲害,太陽又曬,就在“槍手部落”休息下,這裡住宿標間就60元,LD繼續休息,我獨自去了另外一個寨子。聽老板說,這裡的居民個子矮是因為近親結婚的原因,男女都在村裡的這幾個寨子之間婚嫁。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到現在如此的民風,離城市不遠,但自然更近,這裡不曬太陽的地方相當涼快,樹木叢生。我們暫時決定,下午先去小黃,可以在那裡住宿第二天早上趕回來、或者晚上回來住,舍不得錯過這裡精彩的表演啊!15點過16點出發,咨詢了線路,走小黃村路過高僧鎮,路不怎麼爛,碎石的,比起榕江到從江的好多了。17點的樣子就到了。這裡比宰蕩、芭沙熱鬧,估計是時間的關系,人們都勞作歸來了吧,聽說小黃村民是晚上很晚休息,上午都起得晚,下午才出來活動。這裡有好幾座鼓樓,有一座帶廣場的估計是中心,LD覺得村寨不怎麼樣,住這裡沒意思,我們就問了一家看似條件好點的,50元一間,不帶衛生間,在二樓,水壓小,不能洗澡,這下慘了,那麼熱,路途灰塵僕僕的、滿身是汗,於是離開。詢問當地人有大歌聽嗎,要給100多元,還是比較便宜哈,和宰蕩的差不多,他們說昨天這裡才表演了的,聯合國到這裡考察,邀請了50、60位村民唱侗族大歌,哎。。。好霉,錯過了。干脆回到廣場那裡咨詢下,結果到了,發現鼓樓裡像是有人,湊近一看,運氣來登兒了,6位侗族服裝老人坐著,旁邊有個攝制組,貌似給拍寫實。老婆婆們手裡拿著針線,攝制人員叫他們別放下手裡的活,自然點,邊繡活兒邊唱歌,我們就在一旁觀看,攝制組的人也很隨和,不敢我們走,我們也很配合,不打擾他們,詢問得知他們是文化部到這裡給小黃拍一個寫實的欄目,估計拍1、2周,嘿嘿,聽免費大歌,太好了!老人們很自在地邊繡邊唱,歌聲悅耳,不時擺談(都聽不懂),一唱就是1個多小時啊,呵呵。此時還有位中國農業大學的教授在貴州旅游局人士陪同下來觀看,旅游局的人真行,聯系到了當時宣傳出侗族大歌的“10姐妹”,留下了4個在家鄉,其他出去打工了。真行,在屋裡開始單獨給老師表揚,LD也湊進去了,我後來才發現,晚了。她們的歌聲非常好,參加過巴黎的演出,被胡總書記、溫總理接見過,有很多很多名譽,真是有幸碰見。那6位老人結果是侗歌的國家級傳承人物,攝制組約了1個禮拜才把6人湊到一塊,真不容易!攝制組打算明天給小孩們錄制玩耍的過程,再後期制作加入先前錄制的孩童大歌。我們沒機會來看了,還要繼續下一個景點。我們又到處瞎逛,到了小黃小學後的山頂,看別人游記得知這裡位置高,可以拍到小黃全景。在這裡玩得比較盡興,19點過返回從江再去芭沙,路過中午飯處“能姐飯館”,再吃一盤,夜晚回到芭沙住下。 第六天: 目標:芭沙看完表演前往肇興落腳 (上午聽老板的10點看芭沙非常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然後趕去著名的鼓樓群鄉:肇興) 按時起床吃完面後等待旅行團的到來,這逛逛、那轉轉,早上還能看到有當地男子出沒,拍了好幾張照片,安逸!到了9點過,只有偶爾有小車來這裡,一個中巴帶了10來個人,以為將開始了,但是他們也瞎逛,不一會兒走了,哎。。。。到底有沒有啊?又問老板,說估計有,要不問下當地人,問了“滾元亮”家,他家孩子說如果有估計頭天就預定了,現在還不知道,只曉得有旅客預定表演“剃頭”(這裡的男子頭都是由村民幫著剃的,不在外面理發店剃,都自己用用鐮刀,很有特色)。再到另一家去問,問另外兩個旅客,他們也不知道。老板說如果有,就會在生態表演場集合,再到蘆笙場表演。算了,我們干脆直接去蘆笙場看看呢,這兩個青年也跟著一起去了(是在熱戀中的情侶),發現一老人坐在那裡,他熱心告訴我們,有表演了,這會兒9:46他們正在下面集合呢,估計10點開始,太好了!謝謝老人!我建議還不如到集合地看看,肯定有看頭,於是返回。10來分鐘就回來了,結果村民在大門口集合呢,於是朝大門前進,咨詢售票工作人員,他說村民在坡上呢,誒?趕緊過去,好熱鬧啊,好人人啊,幾十百把個,還有兩個小孩,全體民族服裝呢,有搶、有蘆笙,呵呵,整鬥了,這盤!旁邊的男子們都在聊天,女子們都在刺繡,他們說在等賓客的到來,再去咨詢工作人員,說是要來了,一個團隊(估計是他們請的),你們可以搭著看。於是我們接近村民,看他們擺談、刺繡,與他們照相,一男子把槍給我扛再合影,舒服慘了,再吹吹蘆笙,抱抱小孩,呵呵,第一次如此近距離接觸。這時一很有文化的男子前來給村民登記,發點錢,並詢問我們,索要10元/人的辛苦費,我們毫不猶豫給了他。等了好久啦,還沒來啊,這些旅客真是貴賓啊!直到11點20的樣子,才到來,如果我們一直在蘆笙場等,一定認為老人欺騙了我們,呵呵。哇,歡迎儀式揭開序幕,男子一起鳴槍,並開始吹蘆笙,女子們先撤離。邊表演,還專門有個導游解說,是這個團隊請的,他們是貴州旅游局的哪個朋友的熟人,來這裡玩,所以有導游和專門的表演,我們又踩到粑粑了!經過一片生態林,導游解說,這裡的人們視樹為神,崇拜樹木,小孩出生,父母便為他種下一棵“生命樹”,伴隨他的成長,當人過世了,就將這棵像征生命的樹砍掉,為他做成棺材,並埋到土裡,但是不建立墳包,同時再種下一棵樹,這棵樹得到了很好的養分,迅速成長,成為“常青樹”。所以這裡沒有墓碑、墓地,樹木到處都是,這就是芭沙人的文化,苗族的一個分支。在1976年毛主席逝世時,愛戴毛主席的芭沙老百姓為了表示對毛主席的敬仰,砍下了一棵非常古老的樹,因為舍不得,就找外村人幫助砍掉,然後把木材捐獻給正在修建的毛主席紀念堂,這個舉動感動了當時的修建者,贈送了2萬元給芭沙村民為這棵樹建一個亭子做紀念,把它巨大的根放在裡面。接著,我們跟著參觀了博物館,看到了安葬一個老鄉的過程照片。經過了村寨,來到了“祭祖坡”,這時村民又開始了祭祖儀式,我們參與其中,乘著旅游大部隊還沒來到蘆笙場時,趕緊跑過去,照幾張相再說,這時人少,不被干擾。偌大的蘆笙場是個大壩子,四周參天大樹,很是涼快!接著開始表演跳舞、吹蘆笙,再接下來表演“剃頭”,村民真能干,那麼大的鐮刀運用得比剪刀還靈活,不一會兒成果出來了,好看的發型!再邀請一個男旅客表演相親,呵呵,大家還吃了他們發的粽子,正好餓了。然後表演“鬥牛”,最後把大家請上去一起跳舞,這次體驗真多啊!表演完都12點過1點了,總共有1個半小時之久,我們安排在這裡住宿簡直沒錯!開頭碰到的廣東驢友友好地咨詢我們的行程、安排,我們也耐心解答,因為也想去肇興,就問我們能否搭車並付路費,我們跟他們也接觸了一下了,感覺還可以,就爽快答應了,反正車子空著,搭3個人就不行了。於是一起上路,出發去肇興,肇興位於從江東北面,預計3、4個小時到。路不怎麼好走,很多地方被大車碾爛,都是修建廈蓉高速的運石車,石頭都是就地取材,炸開山石,這裡的石頭比較硬,但是高速修好就對了,估計明年建成。17點過,一路風塵僕僕終於來到鼓樓之鄉-肇興。走到鄉口,見一摩托車隊,路上就碰到了的,重慶剛過來的,一行4、5輛,他們也千裡迢迢過來,可辛苦了,他們見到這裡也就這樣,於是就決定離去,真厲害,他們完全是體驗“在路上”的感覺。我們進去就想找個離大街遠點,停車又安全的地方,因為大街上到處是工程車,灰特大,離遠點干淨、清淨。看到旅客服務中心旁停有一些車,估計是停車場,恩,安全,停好車車,先不忙拿下行李,去打探了定下住宿再說。剛走出來,碰到一師傅,就說你們的車子也過來了,不錯啊!就聊了起來,他開的是個瑞風MPV過來,說一路過來,心疼慘了車車,路況實在不好,他從雷山過來,問我們呢,我們說也是,他說你從那條路?我說是翻雷公山的路啊,他說你真行,這也能找到,還多虧老鄉的幫助啊。他說可以不到樂裡的,直接到永樂,避開那截爛路,可惜他這個老司機也走錯了。然後我們去了宰蕩,他滿臉驚訝,連宰蕩都去了,厲害!他介紹自己是做包車、租車的,這次3個老外包他的車過來,他在貴州跑了7、8年了,哪裡都去過,正好,咨詢下他。我們說我們的最終目的地就是肇興這裡了,想沿321國道返回榕江,再順著國道走三都、都勻,再到麻江回去,這樣可以不翻雷公山,避開爛路。他說這樣你就錯了,剛剛他的朋友也到這裡,指著旁邊那輛瑞風,他就從三都過來,那邊的路爛慘了,比雷公山的還差,勸我換路。拿出他的地圖,說你去黎平,然後去錦屏,可以玩隆裡古鎮,那裡一點不商業,再去天柱、到三穗,從三穗走貴新高速去凱裡、貴陽,那邊的路好慘了,都是柏油,而且不走回頭路,路程還差不多。我們得到指點,非常光明,馬上准備復印這張一直想買的“黔東南州旅游交通地圖”,他翻了兜裡,還有一份,送我們了,感激萬分!師傅叫羅翔,是個體的包車戶,自己有個旅游網站,可以上去看看,也承接旅行團、旅行社業務,這次就帶旅行社的3個老外過來,他說老外都喜歡肇興,這裡在國外很出名。留下了他的名片,暗想以後如果坐火車過來,包車到這邊就找他了。我們道別後,沿著小街、河邊,往上游找住宿了,那裡很清淨,挨著河邊,很寫意。找到上游鼓樓、花橋附近的“望江樓”,標間50元,講了半天價,答應了,OK,再拿來行李,住下了,接著出去晚飯。看到好多地方有易拉寶廣告-侗族大歌欣賞,晚上20:00(50元/人),不怎麼貴,一定要去。然後在個鋪子買了點民族飾品,咨詢老板有沒法混進去,老板說表演是在一個鼓樓旁,鄰近的住家戶二樓可以欣賞,給老鄉10元/人就好,如果住“紅豆旅館”就免費了,呵呵。於是請求他帶我們去,趕在開演時,我們順利潛入老鄉家二樓,看到了漂亮的表演,很專業,有侗族大歌,好幾首,說不上名字,因為報幕的聲音太小,沒用麥克風,還有“朱朗娘美”的小品,最後邀請下面觀眾一起跳舞,接近一個小時的節目,太好看了,不過在樓上照相不敢用閃光燈,怕被發現。真正的觀眾只有10多個老外,其余免費的是村民還有修路工人。散場時,我們火速下樓到裡面找演員合影,呵呵,還趕上了,他們都是當地人。接著照了鼓樓、花橋,就去商業街了,哪知看到好幾十個老外有組織的步行,我們跟著,去看看熱鬧,他們來到另外一座鼓樓外,誒?再過去,看見戲台下也布置出來,好多民族服裝人都在准備,鼓樓下很多長凳,坐了些人,我們趕緊過去坐著,原來這裡是老外們包的場,呵呵,運氣實在不錯,又可看免費表演了。演員們唱爛路歌,請老外喝攔路酒,再入座,我們自覺讓開,有站的都不錯了,接著表揚不同的侗族大歌,還請老外上台,呵呵,真是熱鬧,我們又蹭了一回大戲,太喜劇了!散場後去鋪子買了點民族東東22點過就回去覺覺了。今天又是意外收獲的一天。 第七天: 目標:早上逛下肇興,上午看堂安生態博物館,然後趕往隆裡古鎮 (早晚的肇興一定不一樣,堂安比較有名,換道去黎平、錦屏,到明朝時代修建的現在還保存完整的軍事城堡隆裡小住) 7點過起來吃了豆漿油條(一家攤子賣的烤豬肉片異常好吃),到幾座鼓樓照相。會合廣東驢友出發去堂安,離肇興幾公裡,一路盤山而上,來到了中國和挪威共同保護的自然生態博物館,挪威投資的,但這裡感覺特色不多,唯有一個自然泉眼,有很大的山泉水流出,村民靠它生存:吃、洗菜、洗衣。走了寨子一圈沿路而返肇興再去黎平。11點過在路上了,還是不好走,因還在高速修建範圍,逐漸地,柏油路出現了,羅翔師傅說的好路。14點過終於挨不住飢餓,一個小鎮隨便吃了繼續。15點過到了黎平,到處宣傳今年是75周年紀念,即“黎平會議”,而且是胡錦濤總書記在1984年貴州擔任省委書記時講話的25周年紀念,不知他會來否?“黎平會議”為“遵義會議”的召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正式確定了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黨中央組織,探討了李德、博古的錯誤線路,更正了思路。“黎平會議”舊址搞得非常不錯,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免費開放,比起去年國慶去過的遵義,天壤之別,那時的“遵義會議”舊址還收費70元,如果毛主席健在,看到這種情形會怎樣的寒心吶!(後來聽說現在也免費了)而且這裡免費講解,給我們深深上了一堂愛國主義教育課,留影後,16點接近17點出發,於18點到達隆裡。想到古鎮一般可不走正門,有旁邊小道,驢友看到一小朋友,詢問後知道從旁邊繞一大圈就進去了,我拿出幾個果糖獎勵孩子!果真,進入了,這裡城堡保護很好,好幾百年了,裡面相當不商業,基本是住家戶,很悠閑,舒服。找了幾家旅舍,和廣東驢友觀念不一致,他們喜歡高檔地方,我們喜歡原生態的,就住了當地非常有特色的一家,沒帶廁所的,40元一間,呵呵。老板幫我們准備了10元/人的晚飯,晚上沒什麼逛了,走一一圈就回來休息了。 第八天: 目標:(離開隆裡,走錦屏、天柱、三穗,趕到鎮遠古鎮) (原計劃是直接到凱裡的,但感覺鎮遠離三穗不遠,耽誤不了太多時間,這次不去會遺憾了,其實去了才感到遺憾的) 和廣東驢友約定9:30在城門口集合,先吃了飯就去城裡逛逛,在住宿門口照相了,真是書香門第,好多家門上都有門聯,古鎮保存真的很完整,只有前些時候火災燒損了30余戶人家,政府對古鎮的保護意識很強,不允許住家戶在家裡的天井位置搭建樓亭,免被破壞,老板原來在自家門口擺攤販賣也沒叫停。確實,這裡很不商業,只有小賣部和賣早飯的館子,其余都是住家戶,建築大都是明朝年間的,很有歷史。老板的家境還不錯,擺起龍門陣有種悠然自得的感覺,每年事情不多,只有2、3個月農活,就種收大米,其余時間都閑暇,而且還能供一個女兒上大學和一個兒子上高中,她講自家的生活水平能達到城市的,偶爾能抓點黃鱔去賣。其他村民也比較自得,過起日子來真悠閑!9點半准時和他們會合出發,1個把小時到達錦屏汽車站,把他們放下,廣東驢友硬是掏出100元做為給我,但我執意不要,說這有啥啊,順路搭你們這兩個朋友,他很感動,緊握握的手,於是互留聯系方式,以後聯絡。繼續上路,非常好的路況,中途午飯後,下午14點過到達三穗,三穗已經能直接走貴新高速到凱裡、貴陽了。再走山路,翻過2座山於16點過來到了著名的鎮遠古鎮,遠看鎮裡的房子確實漂亮,但近看感覺規劃很好,都是磚牆。老街是青石板路,但汽車可以開去,位於青龍洞附近,非常商業,感覺不好。找到停車場,放好車車,步行到青龍洞附近,因這裡是人文景觀,自己看估計不是很明白,只知道表像,發現有很多旅行團隊,於是找到一個,插入蹭聽。沿老大橋,幾百年歷史了,到了青龍洞,買了門票,30元/人,我們2人共30,跟緊隊伍進入洞內。這個洞歷史比較悠久,保存比較好,是佛、道、儒三家的結合地,分別供奉各自前輩,但感覺沒太多特別之處,唯有在道觀裡,聽見一道長說一口四川話,敢問其來自何方,原從都江堰而來,是老鄉啊,倍感親切,其余道長都是都江堰來,想必是道教的發源地下派他們來這裡鍛煉的吧,呵呵!之後逛完了,回到老街上,沿河而走,發現好多人大概一兩百人在那裡吃飯,以為是擺宴席,都自己弄的那種,詢問可以加入,10元/人,原來他們是火神的信徒,今天是火神的生日,來參加祭拜的,中午晚上都這裡吃,好巴適,4菜一湯,豐盛慘了,組織者一老婆婆還跑來記下我們的姓名,說10元還包括香火錢,呵呵,我們也參加了一次拜神活動了。飯後散步,聽說夜景不錯,靠河邊的住宿可以觀賞,詢問許多家後發現都已經住人了,於是繼續找,終於找到了一家,60元的標間河景房。放下行李後,時間也不早了,20點過了,出去沿河逛逛,看看夜景,吹吹河風,涼爽慘了,白天怎麼沒感受到?(可能是因為白天汽車太多,城裡太熱)而後回來休息了。 第九天: 目標:早上逛逛鎮遠,路經凱裡去麻塘革家寨,再到青岩古鎮 (看看清早的古鎮,再去有特色的麻塘村,最後去青岩古鎮買好吃的雞辣角) 今早終於吃到了泡哨的油條,還想去鎮上其他景點的,但是一問,還要逛很久,算了,放棄,本來廟啊什麼的就沒興趣。就去了下鎮遠博物館,還要收費,看了看鎮遠的歷史,2000多年,確實悠久,耍了盤大刀,好重,好幾十斤,可見古代能耍轉大刀的武將的武義是多麼的好超。再去拜見了下昨天吃宴席的火神,見一個面嘛,呵呵。然後出發,原路回三穗再去凱裡。9點過出發,到三穗就1個多小時,再上貴新高速,12點過到達凱裡,午飯再去黔東南州政府招待所旁的燉雞店,吃到了可口的雞湯飯,才7元一份,好多雞肉,巴適得板,香香的扎海椒還免費。之後詢問路人去麻塘怎麼走,好多人都不知道有這個地方,只有一個老板知道,去黃平的路上,距離凱裡不遠,是的,旅游地圖上看到了的,確實這裡不怎麼開放,好多人當地人居然不知道離城市那麼近的地方。一路過去,路好走,國道,到岔路就問,終於,不到1小時就來到了這裡。麻塘居住著56個民族以外的另外一個民族,因人口不多,而且已經劃分好了56個,他們被為難的暫時歸到苗族,到苗族沒怎麼承認,他們也不願意被稱為苗族,身份證上民族一欄還寫的“革家人”(應該是另外一個字,“革”前面有個單人旁,打不出這個字,就用“革”代替),革家傳說是後羿的後代,所以她們女性都戴一頂帽子,中間空起一點,讓頭發和飾品穿過,猶如“後羿射日”,一直保留這種傳統。進村,好多婦女都著民族服裝,男的還是漢服,這裡比較富裕,打造過。寨裡有停車場,我們就下來了。一家人剛剛擺過宴席,飯碗才洗刷過,看到紅榜知道和門上標語,知道是喬遷新居的賀喜、宴請。旁邊有家漂亮的樓房,裡面有很多民族東東,一個女子(19歲就懷孕了),進去看看,好多榮譽證書,是她媽媽得的刺繡、手工方面的獎狀,她呢,則是舞蹈行家,正在蠟染一副布,家裡的服裝很是漂亮、又多,全手工的,做工相當精致,是我們一路走來看到的最好的,LD買了一件非常有特色的服裝,老板喊價150元,最終沒能降下來,把它拿下了,介紹說是50年代的,現在都沒這種手藝了。聽小妹說,上午剛有團隊過來,村裡表演了的,錯過了,我們。到村裡走了走,沒太多特別,路上被一老太招呼去她家坐坐。看見飯菜剛擺上,他們剛要吃午飯,她、她的兒子、媳婦熱情邀請我進屋坐下一起吃,我推辭說吃過了,謝謝盛請!家裡有個嬰兒,背單好漂亮,他們拿起讓我拍了一張。他們樸實的眼神和話語,讓我非常感動,得知老太的老伴剛走幾天,今天招待來訪的朋友,我萬分推卻,起身道別!之後回到來時女子家中,給她看了背單照片,她說這個背單要賣500元,哇,嚇人!是啊,背單全手工的,很復雜,考眼力、手藝。隨後我們離開寨子,並路過了石龍寨,得知這裡是西家寨,西家也是56個民族外的民族,時間緊迫,就沒進去了。凱裡離貴陽還有一百多接近二百公裡,青岩還在貴陽南部花溪外,要30多公裡,路都好走,就是貴陽去花溪大堵車,因為剛趕上下班高峰+周末,最後18點到達青岩。走旁邊小道趕緊進鎮到古鎮拐角處趙伯媽雞辣角(它是做雞辣角生意很早的一家了),哪知關門了,還好有電話,打了後,老板趕緊過來,說門鑰匙被小工帶走,於是帶來鉗子撬開門鎖,真誇張,我們說這次來貴州專程過來買的,他說以後可以郵購啊,呵呵,方便了,這次買了10斤,25元/斤,便宜給我們23,還送了我們半斤,真好。隨後再去上次來青岩的“古驛道客棧”住下,並同老板一家人一同吃了晚飯,隨後收看了快女,高興成都3女進5強! 第十天 目標:回家 小睡了一早,到鎮上吃點東西,豬鹵腳不錯的。10點的樣子上路,一路返回,就是回去上貴遵高速後還在修路,去年就在修,快一年了,都沒弄好幾公裡路段,繞去國道,沙坪再上來,路途遙遠啊,800多公裡,沿路加油碰到德陽的朋友,終於歷經9個小時,到達了小別的家中,完成了這次長途跋涉。 總結: 吃:帶少許干糧、零食在身上,磨嘴巴、混時間,飢餓時候頂一下;貴州的吃總的來說不貴,炒菜,葷的一般12-15元,湯:5-8元(凱裡、雷山、榕江、從江、黎平都這個價格),菜裡都放辣椒,但不怎麼辣。這次吃了估計300、400元 穿:8月份的天,一般20-30多度不太熱,短衣、短褲,再來一條長褲、一件長袖即可。 行:自駕比較清楚,坐車不太清楚。除了高速收費,其余國道、省道、縣道都不收。因山多,高速建造成本較高,修高架、打隧道,重慶界內也是。成都到遂寧:69元,遂寧到重慶:155元,重慶-貴陽:150元,貴陽到凱裡還是不低。油費:93號6.05元/升,這次行程2800多公裡,加油好像5次,除了第一次一箱滿油,其余都是大半箱的加。路費+油費=2500多元。 路況:到貴陽、凱裡、三穗、麻江等大的城市,都是高速;到黔東南縣城,一般是國道或者省道,聽起級別高,但路經常被大車碾壞,所以要打聽當時的詳細情況,沒爛的好走,爛了的如同機耕道;縣城到景點的路也有國道、省道的,但是少數,小碎石路居多,走也還可以,但有的地方就是機耕道了,有點傷車,但是只要放慢速度就OK,輪胎有點磨損,但底盤不會磕碰(老外俗稱這叫“顛贓路”,把五腹六髒都顛簸起來)。總的來說建議開有越野性能的車車去。 住:因在縣級以下地方住,都不太貴,一般一天幾十元,最便宜的就20元/人,住了9晚,總共花了400、500元。 這次總共花了4000多元,其中車子花了2500多,吃住花了800、900,買點民族東東花了1000元,如果一行4人,路費會大大攤低。但想來,不算買的民族東東,總共花費3000多不到4000元,玩了10天,也不太高。 其實去黔東南最好的時節是趕上少數民族節日時,大概是10、11月還有春節,如果是13年一遇的苗年就更好了,那時有自發的表演,可以自己網上搜索苗族、侗族節日,否則其他時候只有趕到有旅行團隊到達時有表演看。希望5年內再去,多約2個人。打聽下,如果到那邊包車不貴,就包車,這樣可以省些精力,和自己開車也差別不大。 黔東南,來年再會!



(西江苗寨)



(在“侗歌之鄉”宰蕩和唱侗族大歌的可愛孩子們合影)



(小黃小學後面山上照的將侗歌傳出貴州的“侗歌之鄉”小)



(唯一國家允許持槍的“芭沙”,有幸趕上了歡迎一個貴賓)



(在肇興侗族人們的核心文化花橋下的生活)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