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鄉,以烏鎮景色最美,以周莊聲名最盛。我是2003年的秋天去的烏鎮,那年冬天去的周莊。那年10月的一天早晨,室友魏宏悟與我匆匆趕往北區,我們在側門外上了一輛中巴車,那是散客組團包的車,烏鎮一日游。我們上去,剛好坐滿,導游職業性地態度還是很和善。秋高氣爽,正適合出去走走。
大約2個小時的光景,就到了浙江桐鄉地界,烏鎮就在桐鄉境內。遠遠地就可以看見高高樹立的“烏鎮”兩個大字,一排仿古建築作收費處,外地游客都被帶到這裡進入,琉璃瓦在陽光下金光閃閃,看來真個水鄉已經被圈起來了。
水鄉當然依水而建,彎曲的市河貫穿整個鎮子,河水還算清,很有生活氣息,兩岸一棟棟木結構的古建築。家家打出了招牌和幌子,都是做生意的,以賣工藝品和飯館居多。一座座石拱橋,把本來就不長的河分割成了很多小段,有游客坐在烏蓬船裡悠然欣賞古鎮風光,我則沿著河流慢慢地走,慢慢地看。
此地有茅盾故居,一個鄉土作家的老宅子。他寫的有篇小說,是寫養蠶的,不知道如今的烏鎮還養蠶否。我倒是想起了小時候養蠶的事情。每到春天的時候就懷揣著沾滿了蠶籽的紙片,不到一個星期,蠶兒就出來了。然後挑幾只好看的,養在金屬盒裡,上面釘幾個小窟窿當窗戶,定期去采摘桑葉,必須是干的。即使上課的時候,也偷偷地拿出來打開盒子,瞄幾眼蠶兒,看看吃桑葉沒有,長大了沒有。課後,幾個小伙伴,都拿出自己的盒子,比比誰養的蠶大,誰的蠶寶寶結的繭好看。旁邊一個旅行團導游的講解聲把我從回憶裡拉回了現實。
烏鎮的那些老宅院很美,滿院的花花草草,雕花的窗戶,門上掛著對仗工整的對聯,住在這裡應該很能進入讀書的情境吧。《似水年華》就是在這樣的一座宅院裡拍攝的,劉若英和黃磊在此聯手演繹了一出浪漫的故事。還有戲台和染坊,至今都有那種藍色的蠟染。
這 應該就是我對烏鎮的全部印像。
當年11月的一天,應該是冬季吧,都開始穿襖子了。頭天晚上,老魏邀請我騎行去周莊。當時,老魏在BBS上倒賣二手自行車,生意很紅火。他給自己挑了輛八成新的公路車,我則選了山地車。第二天一大早,大概是6點吧,上海天都沒亮,我們就騎著自行車出發。我算了一下,從上海到周莊,單程就是90公裡,還不算市內的距離,此行不輕松。此行還有個大二的MM,數學系的,有點胖,不知道能撐下去不。
在晨曦中,出南區後門,上了中山北路,一路向西。路過華東師大,盧灣區,閔行區,路就開始不平坦,經常有大斜坡要翻越,我的山地車可以換擋變速,優勢明顯。
早上雖然有點冷,但我們依然在冒汗。穿梭在都市的馬路,想著前面的風景,我特別興奮。老魏倒是泰然,似乎就為了騎自行車鍛煉,那個MM則亦步亦趨地追隨在他後面。
進入郊區,公路順暢,我們三人速度不一致,散開了。大約快到11點的時候,飢腸轆轆,我在朱家角古鎮停了會,補充一下能量。這個古鎮我倒是曾經專程來過,現在就是歇歇腳。在一家快餐店,我點了份紅燒牛肉蓋澆飯,吃完不過癮,又吃了第二碗,才感覺壓制住了飢餓,恢復了體力。繼續前行,在一個丁字路口,我們三會合。按照地圖,有兩條路可選,一條是北上再西轉,一條是西進再北上,裡程應該差不多。只是先西進的路上,可以路過不少景點。我選擇了經過大觀園的路,胖妹跟著老魏北上。
我開始了一個人的騎行。道路寬敞,途中經過了東方綠舟,那是個大型公園,裡面有一條大型的船舶。這是個拓展訓練基地,開了不少培訓班。近年,隨著經管書籍的大暢銷,培養團隊精神的拓展培訓也風靡一時。
這是青浦區境內吧,再往前,就經過一個湖泊,澱山湖。中午的陽光很暖和,對於長途騎行的人來說,有些火辣。陽光灑在不遠的湖面上,水光粼粼。這個湖泊不知是不是“紅燈記”故事的原型地,那茂密的蘆葦林是否依舊蒼翠。
到中午1點半了,體力消耗嚴重,我停車休整。在路邊一家快客便利,我買了一支德芙黑巧克力和一盒牛奶,店裡生意冷清,收銀員是個漂亮的女孩。
我吃過巧克力,精神大震,連忙趕路。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大觀園。這回,我要進去看看了。大觀園是座江南園林,完全比照《紅樓夢》的描述打造,北京也有一模一樣的一座。這就是個醉生夢死的小天地,封閉而又精致,五髒俱全。這樣的園林,代表著中國文化與民族命運的進退維谷。我推著自行車,順利入園,路過一片荷花池,荷葉已經枯萎,波瀾不驚。庭院深深,雖說還有不少綠色花草,總歸是蕭條的意境。我特意在瀟湘館前駐留片刻,幻想著林黛玉的病態美和薛寶釵干練,就當沒有白來一回。
迅速出園,北上。下面的公路有些窄了,進入江蘇地界。路標指示,周莊已經不到15公裡了。我加快了速度,終於看到了一塊巨大的招牌:中國第一水鄉---周莊。
在商鋪林立的廊橋前,我和老魏會合,我們應該是同時抵達的。等了會,才看到胖妹艱難的身影。此時已近下午三點。周莊水系發達,呈井字狀,天空中似乎有股氤氳之氣。游覽周莊一切從簡,我們推著自行車,沿著巷道走了會,連一座拱橋都沒過,望了望對岸的宅院,浣衣的老婦。水鄉早就不安寧了,從身邊晃過的是一撥撥的旅行團。也沒看到沈萬山的毫宅,這個元代的大富翁,留下不少抖富的傳說故事,供導游在那裡胡吹亂侃。沈萬山如此聲名顯赫,為什麼此地不改名叫沈莊呢?韓寒在他的《三重門》裡提到他曾經逃課和美女同學來此一游,應該是紀實。吃了幾塊特色的酥餅,還算可以。
我們沒有多作逗留,就連忙返程。周莊一游,不過半個小時而已。回去的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正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這騎車旅行其實也同理。沒有了目標刺激,其氣已竭。
按照我來時的路返回。老魏的公路車發揮優勢,比較快,幾乎是一騎絕塵。我和胖妹在後面慢慢地前進。在路過那家快客便利時,我又進去買了塊德芙。出門的時候,我回頭,看見那收銀員美美地一笑。我真想告訴她,我今天的故事。不知道為什麼,至今我對這個便利店還記憶猶新。
再次路過東方綠舟後,天色已經暗淡下去。前方至少還有60公裡。我和胖妹幾乎是數著路標在前進,累呀,腳板都快不聽使喚。我們就像機器一樣在騎著自行車。胖妹跟我講,她撐不住了,真想攔輛貨車,把自行車甩上去,搭車回城。我鼓勵她堅持下去。於是我們互相打氣,邊聊著邊前行。我們還交換了自行車騎了會。看著路牌上50KM、40KM、30KM的變化,我們也逐漸恢復了信心。夜色中,我們結伴往回趕。
終於進入城區,燈火輝煌,車水馬龍。老魏這個家伙不知道竄到哪裡去了。在中山北路立交橋下,我撿到20元錢,與胖妹一起吃了頓面。回到學校,已經過了22點,才知老魏先行到達了。他說,他為抄近路,逆行上了高速路立交,結果被卡車給掛了一下,大腿上很長一道血口子。我看了都覺得後怕。
躺到床上,全身酸痛,我才知今天有多麼瘋狂, 14個小時內騎行了200公裡,算是挑戰了自己的極限。也許以後不會再有這樣的行為了,畢竟,年少輕狂的事不能重復。
不過,老魏繼續著他的瘋狂。2個月後,也就是2004年的寒假,他和秦凱、趙丙文騎著自行車從上海沿著318國道一路騎回了武漢,用時7天夜。不敢想像,那是多麼壯烈的行程。那幾天,我在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