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暑氣逼人,在又一撥高溫席卷而來之時,一家三口策劃了一份新的三日自駕游度假方案,再赴姑蘇城,在避暑的同時,重點體驗蘇州的時風與古韻,更進一步地了解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似曾相識的度假村17日上午九點從上海出發,兩個多小時後抵達洞庭西山。本想預定西山賓館的,正巧那裡有大型會務,滿房了,於是入住了西山旅游網預定中心推薦的另一家四星度假村——海鷗湖心島度假村。一路開進去好眼熟啊,一切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想起來了,十幾年前曾經來過,那時叫上海市總工會療養院。在大堂辦理入住時,接待的小姐介紹說,今年年初這裡全部重新整修過了。是啊,房價也跟著漲啦,湖景房320一晚。從外觀上看,明黃色的別墅群,寬敞的空間草坪、池塘、石橋、休閑廣場一應俱全,還是不錯的。美中不足的,就是大門外那條坑坑窪窪的土路一如從前。剛才就是這條開進來的小路,一下子勾起了我的記憶。中午在太湖三橋處金玲瓏大酒店的湖景餐廳享用“太湖三白”。氣溫偏高,下午時段躲在空調房裡午睡。一覺醒來已是三點半,原計劃去明月灣古村落的,不想一場滂沱大雨毫無征兆地傾盆而下,窗外煙波浩渺的太湖頃刻間波浪翻滾,豆大的雨滴密集地砸向三萬六千頃湖面。一個小時後,雨勢漸弱,終於,太陽又重新露出頭來。夕陽映襯著眼前誘人的美景,使人蠢蠢欲動,急不可耐地奔向園內的湖濱棧道,呼吸清新空氣。

(面目一新的度假村)
雨後夕陽下的明月灣古村
總台原來幫我們預定了古村的門票,五折後每人25元,可不知何故沒及時送到。只能自己驅車十五分鐘,到村口看看情況。沒想到五點過後村口的檢票處下班了,沒人管,隨便進。村內除了幾個宗祠等文化景點大門上鎖,其他地方可以隨便參觀,哈哈,撿了個便宜!村口,那棵標志性的千年古樟仿佛母親溫柔的臂膀,擁抱著這個小小的村落。穿行在雨後濕漉漉的小巷,仿佛又回到了舊時光。不知不覺來到了古碼頭。只見岸邊大塊的青石毫無修飾的鋪在一起,向太湖內延伸,又恰到好處地戛然而止。遮陰的樹從青石的縫隙中長出來,沒人在意它杵在碼頭的中間。幾艘漁船靠在碼頭邊,纜繩栓在磨得溜光的石柱上。船上的人正忙活著把漁網收起來,堆在碼頭上,全然不顧身後拿著三角架的幾位攝影愛好者,正把他們忙碌的生活剪影,定格在太湖漫天紅霞的背景裡。這古韻盎然的碼頭,在不同的人眼裡或許承載著不同的含義。打漁的人視它為生活勞作的場所,訪古的游人則把它看成是一個美麗的文化符號,在愛好攝影的發燒友眼裡,它就是大自然的美景。但不管如何,有一點是相同的,大家都因為有它的存在,而對生命和自然心存感激。回程看到有三五頂露營的帳篷安扎在離村口不遠處的湖濱石牌坊邊,估計就是剛才在碼頭碰到的那群攝影愛好者的臨時營地吧,幾分鐘前他們還在嘀咕著:明月灣拍日落,石公山拍日出是最佳的路線呢。由衷敬佩這群熱愛生活、對愛好充滿專注和獻身精神的人哪!回到西山島的中心東河,找了一家人氣不錯的農家飯店坐定,在老板熱情招呼下,花90塊錢吃到了白米蝦、農家蒸三鮮、一種叫“四葉瓣”的野菜,還有半只土雞燒成的湯,外加一聽王老吉。誰說西山農民早就“經濟化”了?純樸的民風從這頓飯中還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對了,點名表揚一下,這家的名字叫“又一春”。安睡在靜謐的湖邊度假村,一夜好夢。

(夕陽下的明月灣)
蘇州博物館——大師的手筆
第二天早上睡了個懶覺,趕在九點收攤前來到餐廳用早餐。紫芋不錯,鹹菜毛豆也頗有鄉村特色,其他很普通。不能要求太高,18/人的早餐含在房費裡了,這裡畢竟是農村哦。按計劃退房後,直奔蘇州市區,在GPS的指引下,十點半左右到達蘇州博物館新館。早就想來看看這座由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先生操刀的作品了,因而事先在網上還做了功課。發現從去年開始,博物館實行免費參觀了,除了周一閉館,其余的日子都能隨意進入。哈,城市文明的發展給大眾帶來了文化的享受,贊一個!通過安檢處,在大堂花20塊錢租了個講解器,按圖索驥,開始漫步於吳文化淵源的歷史長河。場館設計出自大師之手,果然別具一格,現代元素包裝下的古城文化遺風滲透在建築的每一個細節中,片石假山、荷花池、紫藤苑等等。原來,現代的鋼筋水泥竟也能如此恰到好處地反映中國畫的寫意風格,而明清建築中常見的亭台水榭也可以被演繹得如此簡約,充滿時尚的氣息。在蘇博,我體會到了中國傳統的園林思想在現代審美中的新方向,感受到了人境和諧相處之道。大師就是大師,他們是一群能夠用最智慧的方式,深刻表達自身對歷史、文化和生活的理解與感悟的人哪,景仰加崇拜!

(蘇州博物館新館)
修舊如舊的平江路風景線
博物館的隔壁就是太平天國忠王府,其實這裡也是蘇州博物館的前身。再隔壁就是拙政園,對於若干次領略過江南園林的人來說,也無需進入了。我們選擇坐門口的三輪車,逛逛附近修舊如舊的平江路步行街。平江路步行街是一條老街,被評為中華“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秉承了姑蘇城小橋流水人家的舊貌,只不過進行了嶄新的包裝。狹窄的石板道兩旁,民宅錯落,至今還生活著好多原住居民。也有好些房子被租出去開了茶館、酒吧、客棧和飯莊,非雙休日人不多,倒是落得個清淨。選擇在大儒巷口的“土灶館”用午餐。老式的民居院落內部被重新裝潢,大片的鑲著木窗欞的落地玻璃、八仙台、木條凳,處處體現出主人刻意營造的雅致氛圍。另外值得推薦的是這家的菜品,名曰“土灶”,果然“土氣”。點了青蒜醬肉、特色桂花翅、干鍋土豆絲、銀魚蓴菜羹、糟毛豆等綠色食品,加一大罐蘋果汁,外加人手兩份的紅薯和紅棗竹筒飯,買單也只有134元,性價比高的哦。那個特色桂花翅要解釋一下,不要誤以為是雞翅上撒點桂花,其實這是個素菜,綠豆芽、桂花,還有叫不出名字的狀如碎屑的“東東”,用辣椒炒在一起,可口美味呃。飯後驅車入住攜程網上預訂的書香門第盤門店。下午照例午睡休息。
蘇州新天地——金雞湖上次來蘇州時路過機場路,順道去了江南水街李公堤,超喜歡那裡華貴低調的時尚感。於是此次特意再度前來,環游金雞湖,將湖光水色與燈紅酒綠一網打盡。傍晚時分,全家再次出動,來到了位於城市東面、蘇州工業園區的金雞湖畔,享受這裡如茵的草地,以及從湖面徐徐吹來的涼風。按預定路線,先在西岸的湖濱公園租了三人自行車騎了一小段,再在親水平台上拗了幾下造型,隨後驅車繞湖小半圈,來到北岸巨型摩天輪下的圓融時代廣場,逛久光百貨,拍繁華夜景。沿湖岸周圍,高端住宅、酒店會所、會展中心比比皆是。原本與同事約好花八百多塊錢奢侈一把,一起入住中茵皇冠國際公寓兩室一廳的無敵湖景套房的,結果同事有事未能成行,想想一室一廳也要將近六百,沒有合住那麼劃算,於是放棄!呵呵,花錢固然享受,不過省錢也很開心喲!金雞湖畔的現代都市氣息很濃,特別是斥巨資打造的時代廣場,不僅占地面積龐大,而且建築與商業布局精致,頗有氣勢。地面停車場、地下停車庫好多,免費停。還有一大特色,就是綿延幾百米的巨大天幕。一開始還以為只是遮風擋雨的裝置,不想入夜時分,竟在頭頂上放起了電影,伴著強烈的音響效果,使人仿佛身臨其境。該吃晚飯了,休閑餐廳隨處可見,各國美味精彩紛呈,挑花眼啦。正在躊躇之時,兒子大煞風景地提出了要吃肯德基的要求。兒童是祖國的花朵,為呵護好“花朵”只能表示贊同。三人坐在落地窗前,邊啃雞腿邊就近觀賞天幕電影,感覺倒也蠻舒服,兒子的選擇沒錯!流連於視覺饗宴,吃吃喝喝,逛逛走走,不知不覺,到家已是九點半了。

(蘇州新地標——金雞湖)
青山綠水的白馬澗
前年單位組織春游,去過一趟白馬澗,留下過好印像,於是攜家人重游。反正離得不算遠,距市區也就十六公裡路。事先在驢媽媽網站下載了75元兩大一小的親子套票,第三天上午直奔白馬澗而去。早飯問題是在路上解決的,看見路邊“黃天源”的老字號,趕緊停車入內。不想,那些傳說中好吃的糕團賣完了,於是點了蘇式面,燜蹄、香菇加爆魚,紅湯、細面一大碗,吃出一腔豪氣。白馬澗位於城市西面的高新區,與昨晚的金雞湖所在的工業園區遙相呼應。沿華山路一路向西,到景區主干道左轉,不一會就到景區大門口。今天蘇州的最高溫度達36度,毒辣辣的日頭之下,只能放棄步行,乘坐景區的游覽車直奔龍池。聽說這裡的池水中,曾發現活化石“桃花水母”,可惜兩次來都未見到,估計是“廣告”。白馬澗山青水碧,相傳是當年吳王夫差養馬的地方,留下了“飲馬橋”等遺跡。一條帶路燈和扶手的現代化木棧道繞龍池一周,步履輕松,移步換景。專賣洞庭碧螺春的老字號“三萬昌”在岸邊設了茶莊,傍一池碧水,掩映在濃蔭下。在此喝茶歇息,滿眼的綠!正值景區內在搞親子活動,辟了個小型的極地動物展覽館。進內觀看,只見四只海豹慵懶地鳧在水中,七只帝王企鵝在玻璃水池裡或游或立,兩頭雪白的北極狼在來回交叉著一刻不停地“傻走”著,還有四只北極狐蜷縮在角落裡呼呼大睡。動物雖不多,但裡面的空調冷氣超爽!回賓館,隨便吃了午餐,小憩片刻,享受延時退房的好處。2:00返滬。

(白馬澗景區)
後記
都說杭州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蘇州又何嘗不是呢?吳儂軟語聽著就有一種親切感,“好”字讀起來就是嘴巴張不大,“未曾”的意思在這裡被簡化成一個字“分”,語調好聽,言簡意賅!盡管不止一次地來,但始終還想再來。當初乾隆皇帝為何六下江南,恐怕也是對這裡愈深入了解,愈產生眷戀的緣故吧。唉,三天的時間,怎來得及解讀姑蘇城行走在時尚與古老兩端的全部風情呢?還未到家,卻又開始沉浸在下一次的期盼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