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我終於來了!當年的絲綢之路可還在嗎?叮鈴清脆的駝鈴還在響嗎?是否還可看到落日大漠裡那來來往往的駝隊?是誰在反彈著琵琶?莫高窟的飛天神女是否依然在飛舞?那一抹月牙泉水還在倒映著這海市蜃樓嗎?雅丹魔鬼城的風聲、一座孤城的玉門關隘,故人辭別的陽關,是否還能看到那直衝雲霄的烽火,還能聽到將士們抵御匈奴的撕殺聲和出關西行那仰天長嘯的嘆息嗎?這一切的一切,自我兒時就向往著,如神話在我心中回想!而我已身在敦煌,已遠在西域,這當年天下名城,古絲綢之路的繁華所在,我的敦煌!
出了汽車站,約了的士就往莫高窟,途中要經過火車站,敦煌火車站是在城市郊外,從嘉峪關往敦煌的巴士中間就要經過的,如果有提前約好了包車就在火車站前下車等就行,省得再從市內返走一次,我們包了是半天的車,也就是敦煌送到莫高窟,接回來後送到賓館,再送我們去月牙泉往返,包車是100元,這是行情價。車到了停車場,我們購買了門票入內,門票是160元一位,沿著景區前行,就可以看到了一座山門,上寫“石窟寶藏”,往前直走,就見到了這座名揚天下,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與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莫高窟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現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是我國現存石窟藝術寶庫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一座,享有“世界藝術寶庫”、“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寶庫”的雙重桂冠。1987年,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莫高窟的藝術特點主要表現在建築、塑像和敦煌壁畫三者的有機結合上,系統反映了北魏、隋、唐等十多個朝代的藝術風格。中國石窟藝術源於印度,印度傳統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質不適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畫為主。整個洞窟一般前為圓塑,而後逐漸淡化為高塑、影塑、壁塑,最後則以壁畫為背景,把塑、畫兩種藝術融為一體。 莫高窟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石窟文物寶庫。在莫高窟藏經洞中就曾出土了經卷、文書、織繡、畫像等5萬多件,藝術價值極高,可惜由於當時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無知,這些石窟寶藏幾乎被悉數盜往國外。如今在莫高窟對面的三危山下,建有敦煌藝術陳列中心,仿制了部分莫高窟原洞窟,既保護了洞窟內的文物,又豐富了參觀內容。
為保護這座古石窟,景區限制每次入內的人數,我們跟在景區講解員的身後,小心翼翼的走在這數千年的歷史中,講解員打開了緊閉的洞門,在手電光線的指引下,展現了那幾千年來所雕刻的佛像和四壁的精美圖畫,我不是一個宗教徒,可是我卻於此深深感到震撼,那盤坐的觀音菩薩,衣角一層層的散在蓮花台上,像被蓮花台托著,顯得錯落有致,感覺會飄起來一樣,靈動之極!而身旁的尊者,等身站立,雙眼極是有神,如同在注視你一般,我就這樣呆呆的看著他,竟渾忘了時空,不知此身是不是經過千萬年的輪回再回到這裡!
因為保護的原因,莫高窟對每團游客只開放十個窟(不同的團看到的不一樣),當然還有特窟,是要另外收費的,不過其實看到十個石窟也差不多了,敦煌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這還設有敦煌研究院,張大千先生在敦煌住了兩年,還想花一生時間留此鑽研,而我們只是一介凡人,能感受到藝術的美麗就足夠了。看完後講解員走了,我們可以自由走走,我極喜歡莫高窟景區內的楊樹,潔白的樹干,極干淨的葉子,幾十米高,古木參天,風吹來可以聽到樹葉沙沙作響,天很藍,陽光灑在石壁上,讓人的心靈可以淨下來,少了那些許的浮躁和不安,在這戀戀風塵,此時此刻我的心是平靜安詳的!
從莫高窟出來,先回到賓館,稍事休息後前往久負盛名的鳴沙山和月牙泉,這兩處在同一個景區,門票是120元,另外騎駱駝一位80元,就是從景區門口騎進去到鳴沙山,再到月牙泉再回到門口,差不多前,後要花費兩個多鐘頭。想想萬水千山的來這,也就隨人騎上駱駝吧,一個駝隊是五個人,另外三個是來自武漢的一個自助游網站,大家以這樣的方式相識也真是有緣,聊了一下,他們的路線與我們差不多,當然本人對這條線路也算是有所研究,給他們提了些看法,後來我們在一路的旅行中還遇到他們,真是很好的感覺!
鳴沙山像一條巨龍,橫臥在敦煌城南。山體由流沙堆積而成。它東起莫高窟,西至睡佛山下的黨河水庫,綿延40多公裡,南北廣布20多公裡,最高處海拔1715米。遠遠望去,峰巒高低起伏,如刀削斧劈,景色奇麗,蔚為壯觀。登上鳴沙山頂,那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氣勢磅礡,洶湧澎湃。歷來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難以共存。但在鳴沙山中,卻能看到沙漠與清泉相伴為鄰的奇景,這就是天下沙漠第一泉-月牙泉。月牙泉像初五的一彎新月,落在黃沙裡。泉水清涼澄明,味美甘甜,在沙山的懷抱中嫻靜地躺了幾千年,雖常常受到狂風凶沙的襲擊,卻依然碧波蕩漾,水聲潺潺,是當之無愧的沙漠第一泉。
這是我有生第一次接觸真正的沙漠,可以用一望無際來形容,我們爬上鳴沙山,此時已是晚上八點多了,太陽快要落下了,金色的陽光照在這大漠上,沙丘美麗極了,像山一樣,連綿起伏,我聽到了遠處傳來的駝鈴聲,就這樣靜靜的坐在沙峰上,感受這天賴之音,從鳴沙山滑沙下來(15元),我們的駝隊又前往月牙泉,已是近九點了,天色慢慢的暗下來,到了月牙泉已是夕陽西下,那傳說中的一抹泉水就湧現在我們眼前,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在這大漠之中,卻還有這一片綠洲,孕育著這眼數千年不枯的清泉,泉邊長著樹木,有許多的蘆葦隨風輕擺,此時的沙漠已沒有白天的炎熱,走進這月牙泉的閣樓,見有一對聯“彙滴水以為泉有容乃大,聚粒沙而成山無欺自安”,橫批“山泉輝映”。
晚上回到市區,已是十點多了,可敦煌的夜市卻才開始,許久前上網就知道這地方好吃多多,是網上一直推薦的一個地方,所以回到賓館洗完澡就急急的趕了去了,確實很熱鬧,坐著的全是來此旅游的人,氣氛很好,還有專門為你唱歌的人(好像是2元一曲),吃的東西價格也還行,相對於別處稍高些也是正常的,我們找個地方坐下,一串羊肚0.5元,羊肉串也是0.5元,一份來10串,我喊的底氣很足,呵呵,若就這價,咱不差錢(我可不是那什麼小沈陽的粉絲,咱純一個俗人,不懂那什麼交響音樂拿著根小木棍比來比去的高雅藝術,我會睡著;也怕這走路會扭還發嗯哦呀的聲音,我會過敏),在這幾十元就可吃到不少東西了。“人生何處不相逢”,在這我們遇到了今天一起游鳴沙山的武漢朋友,一共是七個人,他們先看到我們兩位,就喊著讓我們一起去和他們喝酒,還真是有緣,我過去敬了酒,交流一下這次旅行的路線安排,一會兒他們又過來回敬,當晚喝得我可真有點醉了,一直到凌晨一點多才回去,腳步有點踉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