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攝西部——西部夢幻大峽谷

作者: 閩山茶客

導讀阿拉善盟,自春秋戰國時代起,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回紇、吐蕃、蒙古等少數民族曾先後在這裡繁衍生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阿拉善第一代開拓者從新疆、青海遷入定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設立阿拉善和碩特旗,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7月27日下午,到了阿拉善左旗的巴彥浩特。這裡既是阿拉善盟(大概相當內地的地、市級吧)所在地,也是阿拉善 ...

阿拉善盟,自春秋戰國時代起,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回紇、吐蕃、蒙古等少數民族曾先後在這裡繁衍生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阿拉善第一代開拓者從新疆、青海遷入定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設立阿拉善和碩特旗,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7月27日下午,到了阿拉善左旗的巴彥浩特。這裡既是阿拉善盟(大概相當內地的地、市級吧)所在地,也是阿拉善左旗(大概相當於內地的縣)所在地。還是巴彥浩特鎮所在地。一個小鎮含三級政府,應當是難得一見了。開往敖倫布拉格的班車是第二天早上才有。一共有兩班。直接開往敖倫布拉格(當地也成為六團,因是生產建設兵團六團團部所在地。)的班車要九點多才開。我踏上了前往吉蘭太中轉的班車。車票到不貴,百余裡路才20元。一上車,就有人遞過來一張招工廣告。我心裡想,這位大哥眼神也太不濟了吧。就我這模樣,還能放羊?路上正在修路,車子顛得厲害。一路全是荒灘戈壁,在搖籃中昏昏沉沉,迷糊了一陣。車子走走聽聽,沿途上上下下,聽說這一百多裡路全靠著班車通行。在荒漠中,出行可大不易。九點十分,車已到吉蘭太,還沒等進站,司機指著馬路對面一輛載滿旅客的大客:“你快上那輛車,那是去六團的。”那輛車原本是九點出發,專為等從巴彥浩特中轉到敖倫布拉格的旅客,才在馬路邊靜候。從吉蘭太到敖倫布拉格有200多裡路。也才32元的車票。不由得感慨阿拉善盟的交通費真便宜。中午時分,車到敖倫布拉格。下車的人們一會全走光了。只剩我一個在偌大的空空蕩蕩車站廣場中,除了車站相鄰的兩棟平房外一片荒涼。心中大為疑惑,這敖倫布拉格鎮到底在哪裡?一眼瞄去,相鄰的那平房開有一間飲食店,借著吃飯的功夫與店老板搭訕。剛好旁邊坐著一位貨車司機。聽說我要去西部夢幻大峽谷拍片。全部來了精神。一則:他們感覺這西部大峽谷是這兩年,才這麼叫的。以往他們打小念書時,郊游都是去那裡,也沒覺得有什麼稀罕;二則:我大老遠的孤身一人,從福建單身跑來,不可思議。這西部夢幻大峽谷裡敖倫布拉格鎮有三、四十裡。其間全部是荒漠戈壁,荒無人煙。雖然在公路沿線,卻沒有班車來往。司機到是熱心腸:我剛好路過,不然我免費帶你去。不過你可咋回來呢?店主人也感覺不妥:你到鎮裡找見旅店住下,再找輛小車前往也就是了。安全第一。從飲食店旁的加油站,拐了個灣。不過十五分鐘就到敖倫布拉格鎮了。矮趴趴的兩排平房,道路卻是極為寬敞。我瞄了一下,找間自認為最豪華的旅社住下,單間,帶衛生間才六十元。放下行裝,將衣物等不用之物,由攝影背包中取出。現在背包裡只有相機、三只鏡頭。背上它,感覺前所未有的輕松。老板帶著我,到街口找了輛紅褐色的破夏利。一聲招呼,一個彪形大漢,赤裸著上身,屁顛顛地跑了過來。說好包他的車,等候我在西部夢幻大峽谷拍照,再帶我回來。他要一百。我想也不想就答應了;不是我慷慨,在這兒,就這一輛破夏利,你還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嗎?我知道西部夢幻大峽谷之外還有“神根峰”(又稱“人根峰”),就和他說,“神根峰”也要去。他說:要去可以,再加一百。沒辦法,兩百就兩百。司機原姓王,要求回家穿件上衣。當然也是允了。可能覺得我挺隨和,一路上聊起當地的風土人情,可拍的景物,真是滔滔不絕。我問他,鎮裡有沒有好賓館,有沒有當地風景的介紹。因為我在網上搜尋,有關西部夢幻大峽谷的介紹,少之又少。相關圖片只有一兩張。小王還不錯,把我拉到“敖倫布拉格酒店”。據說這還是三星級蒙古式的主題酒店(什麼是主題酒店,我始終想不明白)。小王說,當地礦藏豐富,有許多有錢的礦主,是他們開辦這酒店。供他們在這荒郊野嶺享受的。小王奔到酒店裡,給我拿來了一些相關敖倫布拉格旅游信息的畫頁。破夏利,喘息著繼續上路。車過一個鐵路涵洞,前面遠遠的山脈似乎有一處建築。太遠,看不清。小王說:那就是兒駝峰。我從宣傳彩頁上看到:在兒駝廟後,百余米山壁上,一塊巨石凹凸部分酷似一峰駱駝昂首奮蹄前進。令人稱奇的是,這峰“石駱駝”,能隨著大漠氣候的變化。冬夏體態各異。冬季,石駱駝體魄健壯,毛色豐滿;夏季,石駱駝體態消瘦,體毛稀疏。許多慕名前來的游客,觀之有味,但,百思不得其解。我提出,要去石駱駝那裡拍攝。小王說戈壁之上沒有路。車沒發進去。我聽罷,二話不說,打開車門,背上攝影包,馬上上路。還扔下一句話:你就在這等我。車停之處,距石駱駝大約有五、六裡之遙。我邊走邊拍。發現戈壁外面看似無路,可是裡面石堆之間,空隙很大。車轍痕跡比比皆是。心理明白,小王怕費油,傷胎。似乎走過三分之一,忽聽耳邊有汽車的汽笛聲。駐身望去,那不是小王和他的破夏利,還能是誰?!“老張,我服了你了。快上車吧!”坐車果然就快,幾分鐘光景,來到兒駝山下。空無一人的兒駝廟後,有一巨大的尼瑪堆;在那迎風飛舞的經幡後,巨大的山岩上果然有一黑黝黝的石駱駝影像。石駱駝的體態是否會隨季節變換而變化,實不得而知。然在這廣褒無垠的戈壁之上,石駱駝千萬年以來貼在高聳的峭壁上,靜靜地審視著下面那滄海桑田輪替,人間興盛衰極的變化。也真是難為他老人家了。兒駝峰出來,往西部夢幻大峽谷的路上,閃過一個“阿日仙大峽谷”的路牌。小王介紹這裡有著名的“聖女洞”(借彩頁之圖,供賞析)。洞裡滲出的泉水,透過埋在地下的水管一直送到敖倫布拉鎮。

而過去也一直是,泉水從一段斷崖直瀉而下,這就是當地有名的景觀-“岱爾格瀑布”。可惜前兩年被挖礦的礦主挖礦而炸飛了。

看來,寶貴的自然資源,敵不過私欲的貪婪。我指著車窗外“阿拉善地質公園”的石碑問:就沒有人管!

無語,還是無語……。看到公路旁矗立的魂繞夢牽的西部夢幻大峽谷,心中不由得一陣狂喜。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於2007年9月19日成功揭碑開園。公園規劃面積630.37平方公裡,由巴丹吉林、騰格裡、居延3個園區10個景區組成,是我國目前唯一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西部夢幻大峽谷以其險、峻、奇而著名.峽谷為紫紅色含礫粗砂岩組成。部分谷底還露出花崗岩的地貌。峽谷長約5公裡。一道木柵門攔住了去路,門旁一個售票亭還是新簇簇的。小王說前兩天他送客人來,還不要票。今天咋的了。我說不忙,從懷裡掏出了一本《福建省新聞攝影學會》的會員證。想不到二十年前領的證,居然還管用。小王說,他不進去。讓我一個人慢慢逛。臨別只是囑咐一點:峽谷地勢險要,一碰到下雨,要死命地往外跑。陰山這邊的雨水,很多都融合在峽谷上游,屆時往下衝,霎時就有齊人高。水流急且猛。前些年一場中雨,一些游客不懂其中利害,當時又無人提醒,終釀成大禍。進得峽谷,紅褐色的山崖,千奇百怪。峽谷主路寬可通車,兩邊支巷,曲徑通幽。鑽進一條幽巷。兩旁峭壁緊窄。岩峰挺拔。孤峰連綿紋理、形狀凹凸不平,大小不等,通體土紅色。崖的上半部在陽光的照耀下,紅光耀眼、熠熠生輝。谷中既無水聲潺潺,鳥語啾啾;又不見蜂蝶上下,草木左右。只是山荒路險,石詭峰急;崖紅險窄,暑蒸汗雨。

山崖逼窄,其形若鬼魅魍魎,念其造化而生萬物形態,乃閉目悄然領之。轉回峽谷主道,彳亍片刻,又見一通衢,寬有丈許。旁有清泉清澈,溪邊綠草如茵。一路逶迤。峽路陡轉,見谷闊如坪。綠樹婆娑,青草茵茵。然,此處綠樹青草,顏色青翠,大異平常。猶如硫酸亞鐵晶體之晶瑩鮮綠。恐此地土壤銅、鐵或者其他重金屬元素含量甚多也。為此,此處泉水,恐不可飲用。沿峽谷主路繼續前行,兩旁峭壁,如同斧圻刀劈一般。凸凹之處,如獸、如物形狀不一。更有些許形態逼真岩石,有“博士論壇”形狀。還有如同西洋雕塑“大衛”。“一線天”“聖母洞“等,峽谷蜿蜒曲折,岩壁氣勢如虹。真乃巍峨壯觀是也。“聖母洞”因路不熟,時間偏緊未能尋到。只能借宣傳畫頁,轉奉欣賞。峽谷盡處,有一鐵梯攀援。上的梯來,一長度短促、崖壁稍矮甬道之後,便登峽谷峰頂。峰頂景致另有氣像萬千。整個夢幻峽谷包圍在陰山懷抱。

此乃高山峻嶺雨水彙集之處,凡急雨衝刷,必噴湧而出。游人至此不可不慎。峽谷游完,天色近晚。急匆匆奔“神根峰”(人根峰)而去。“神根峰”(人根峰)地處敖倫布拉格查森高勒。由西部夢幻大峽谷南行再往西二十余裡,位於西部夢幻大峽谷身後的陰山另一側。進得景區大門,首先看到的是紅塔寺。紅塔寺是近年建成,寺內裝飾精美。寺內住持也是請來的高人。“神根峰”表面粗繰、呈淺紅色。“神根峰”形成於距今7500萬年前。由粗砂礫岩、構成。石柱高34.14米,根部直徑8米。頂端直徑4米。

據地質學家考證由於萬千年前造山運動時構造發育不全,產生裂隙形成石柱雛形。長期的風化,導致裂隙剝蝕,形成孤立沙礫石柱。

神根石柱巍然矗立於廣褒天地之間,盡顯陽剛之氣和造化之美。 當地人說:神根峰之外遼闊的戈壁,即是昔日傳說中的“金沙灘”,是楊家將與大遼蕭太後激戰之處。今日的神根峰,昔日被稱為穆桂英的拴馬柱。

“拴馬柱”與“神根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已無從考證。

下得山來,遠眺“神根峰”,只見為暮靄所圍,與山體融為一色,若隱若現。

竊以為:石柱巍然挺立,吸日月之精華,歷風霜雨雪;憑朗朗正氣,閱人世滄桑。已成為中華民族頂天立地,自強不息的像征。



(“神根峰”(人根峰)地處敖倫布拉格查森高勒)



(兒駝廟後的“石駱駝”)



(“石駱駝”峭壁)



(山形)



(峽谷)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